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末世公寓 >

第270章

末世公寓-第270章

小说: 末世公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尘这一下被雷得不轻,搜刮肚肠想了一会词,却突然发现丁晨说得好像没错,自己可不就是走到哪里都能遇到麻烦吗?简直自带扫把星光环。

    丁晨发动车子,慢慢把车子开出停车场,汇入车流当中。

    十三区的民用车辆明显比首都区少得多,街道上来回跑的至少有一半是军车。十三区的民用车辆很少出城,但是军车正好相反,大多数都要往返于战区之间,所以看到丁晨的车子往城外开,并没有人产生怀疑。

    连续通过两道检查岗之后,丁晨明显放松下来,随着离主城区越来越远,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少,车速明显快了起来。

    丁尘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看着车窗外高速后退的景物,突然说道:“这么说钟笛找你来帮我,也是因为不愿意惹麻烦?”

    “你这么想?”丁晨笑道:“可也说得过去。”

    “难道不是吗?”丁尘反问道。

    “她可没跟我说过。”丁晨说道:“不过我能猜到一点。”

    他看了丁尘一眼,说道:“还记得我说过有机会就告诉你一个钟家的秘密吗?”他说道:“我觉得和这个秘密有关。”

    “那你打算告诉我吗?”丁尘说道:“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丁晨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你说得对,估计以后你也回不来了,我就告诉你吧。”

第490章 空降蜘蛛() 
其实丁晨所谓的秘密很简单,那就是钟笛其实是跟母姓的。

    钟家是政治世家,但是家教比较严格,历任家主在女色上面都很克制,所以人丁一直不旺,到了钟笛母亲这一代,也只有兄妹三人。

    钟笛母亲和钟笛的小姨是双胞胎,据说是人工受孕。不过两姐妹在事业上的选择大不相同,钟笛的小姨继承家业走上了从政的路线,现在是首都区的大执政官。

    而钟笛的母亲酷爱学术,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共和国知名的生物学家,在科学院主持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

    那个时候科学院正从看雪项目当中抽身出来,自己另起炉灶研究威斯克。丁晨因为本身就是学者,所以知道一些秘史,据说当时找到的最好基因组有三个人,其中两个参加了试验,除了威斯克之外,还有一个来自首都区的士兵。

    丁晨不知道那个士兵的名字,因为他只在科学院里待了几年就逃走了,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原因是说钟笛的母亲爱上了他,不愿意看到他被折磨,所以把他放走了。而且这个人逃走时还偷走了科学院的另一个试验品,那是一个人工受孕后出生的小女孩,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样子。

    这个小女孩的存在是科学院准备继续看雪试验结果,但是被士兵偷走之后,这个项目就结束了。

    士兵逃走之后,科学院就只剩下了威斯克一个人,之后也没有再进行新一轮的基因筛选。

    但是谁也没想到,钟笛母亲用那个士兵的精子给自己受孕,居然生下了钟笛,并且专心致力于抚养钟笛,一直没有结婚。这也是那个关于她爱上士兵的传言产生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人都说钟家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大头兵,钟笛身为当事人,当然听说过这件事,在和丁尘接触当中,自然要避嫌。说起这个,丁晨明显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钟笛的反应过激,会不会喜欢上一个人难道自己会不知道,用得着这么麻烦?

    丁尘听了丁晨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在看雪基地钟迪发现自己撩她会那么生气,想来丁晨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会觉得钟笛小题大作。

    车子一路开出十三区,驶上向东的公路,丁尘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你不是说有三个最优基因组吗?另一个是谁?”

    丁晨表情有些古怪,他看了丁尘一眼,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就是钟笛的母亲。”

    “我x。”丁尘喃喃说道:“这么巧?”

    “是啊。”丁晨说道:“就是这么巧。她其实是两个最优基因组的结合,所以才会兼具智慧和勇力。”说到这里,他有些遗憾地说道:“据说钟女士年轻的时候是科学院之花,追求者无数,可惜钟笛只继承到了智慧。”

    “所以你才不愿意追求她?”丁尘取笑道:“我可听说过你俩的绯闻。”

    “我还没那么肤浅。”丁晨说道:“有人以为我是嫌她不够漂亮,也有人猜我是怕娶了她之后不能再拈花惹草,其实这些人都太看不起我了。”

    “难道不是?”丁尘问道。

    “当然不是。”丁晨傲然说道:“我又不用下半身思考。”他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道:“我就是觉得她太能打了,万一以后过日子吵个架拌个嘴什么的,她一生气我就生活不能自理了。”

    丁尘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想了想钟笛在格斗场上的强悍,居然也觉得此事不可不虑。然后听到丁晨说道:“我要是有你那本事,倒也可以试试。”

    丁尘想了想,很诚肯地说道:“这事有点难。”他解释道:“不是说你像我这么能打有点难,是说就算你像我这么能打,想打过她有点难。”

    丁晨并没有把丁尘送出去太远。除非丁尘想把他也一起带走,不然离十三区越远就越不太平,丁尘也不放心让丁晨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过夜,所以看看时候不早,就让丁晨停下汽车,准备告别。

    丁晨抽出自己的佩枪,递给丁尘说道:“这个你留着吧。”

    “我有。”丁尘拉开军装,让他看了看自己腋下的枪柄。丁晨不以为然地说道:“多带一把枪总是好的。”

    丁尘笑了一下,“你留着吧。”他打开背包,抽出砍刀,笑道:“我更喜欢用这个。”

    丁晨撇了撇嘴,收起自己的枪,和丁尘打了个招呼,就调头回去了。在这一点上,他和钟笛很相似,都是当断即断,绝不婆妈。

    丁尘整理了一个背包,看准方向离开了公路,向荒野当中走去。

    共和国西部有着大片的荒原,丁尘要回到公寓去,等于横穿整个共和国。说起来,西北战区离丁尘沉睡的那个疏散舱反而更近一点。

    但是丁尘并没有回去看看的打算,他没有办法精确定位,如果要找到疏散舱需要花费不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那里也没有什么值得回去的东西,丁尘可不会为了情怀做事。

    这里既然离十三区很近,周围自然聚结了很多自然村落,丁尘本来还试着接近过这些村落,然后发现因为连年战争,这些村落里的年青人大部分都服兵役离开了,村中以老人和孩子为主,就连年轻的女性都很少见。就算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大多是退役的士兵,警惕性很高,丁尘就差一点被当成逃兵扭送公安机关。

    经历了这些之后,丁尘就不再往村里凑合了,西北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对于丁尘来说也说不上致命,他打算先向东南前进,在下一个大型聚集区弄辆车代步。

    但是逃出十三区的第四天清晨,正在树丛当中偷鸟蛋的丁尘突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连串的爆炸声。

    他愕然抬头看去,正好看到一架战机凌空爆炸。解体后的碎片四处乱飞,其中有一块很大的碎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丁尘在机器人的后方偷过机械蜘蛛,后来又没日没夜地驾驶它逃命,回到西北战区后,他先是跟工程设计人员一起回忆机械蜘蛛,后来还成了山寨蜘蛛的驾驶员,可以说算得上是整个共和国最熟悉机械蜘蛛的人,所以一眼就看出来,那不是飞机的碎片,而是一架正在空降的机械蜘蛛。

第491章 机器人的指挥艺术() 
其实在劫持丁晨的穿梭机被机器人方面的导弹击落之后,丁尘就琢磨过一个问题,西北战区的空中防线再严密,也不可能万无一失——毕竟机器人的飞行器不用考虑驾驶员的感受,实际上和防空导弹的性能差不多,要完成空中突防并不困难,为什么机器人就老老实实和人类打地面战,不弄个机器人版的市场花园计划呢?

    对于这个问题,丁晨也没有答案,所以开始的时候丁尘只能自己琢磨,倒也让他琢磨出了几条原因,但是直到遇上了鲁道夫,他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版的市场花园计划为什么失败?据说是因为遇上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并且后方跟进不及时以及缺乏快速机动能力,但是实际原因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一条,后勤保障能力跟不上,打不过跑不快,无法形成局部优势。

    所以后来人类战争史上再也没有过类似的大规模空降行动,就算到了太空时代,中华共和国独霸轨道空间站,也没玩过整师整团规模的敌后伞降,所有的敌后空降计划都要依托机场进行,就是因为有个后勤问题没办法解决。

    但是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很让人尴尬的矛盾,那就是抢占对方的机场同样需要步兵,而如果有足够的空中优势能够支援步兵,那又没有了迫切空降的需求。

    这个无解的问题其实在机器人版的市场花园计划上也同样存在,而且问题更严重。

    机器人首先是机器,它们需要保养,需要能量来源,而且不能像人类一样轻伤不下火线、重伤还能坚持战斗,它那零件不转了就是不转了,没有折中可选,机器人的指挥官也想不出“用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去克服困难。

    至于能量来源就更惨,人没食物可以就地征集,实在不行草根树皮野菜也能填肚子,可是机器人必须使用纯净的能量源,别说往油里掺水,平时喝惯了九十七号汽油的主你喂他九十三号都立刻冒黑烟给你看。采用电池技术的机器人则还要受到充电时间的限制,几乎无法单兵行动。

    就以现在共和国大型聚集区外的平民们走路基本靠腿、通信基本靠嘴的现状,机器人部队就算能完成空中突防,落到地面上跑不了多远也就成摆设了,别说电能,它都找不到加油站,耗尽能源后都不用共和国出动部队清剿。

    而可以补充能源的主要聚集区当然也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来保护,如果机器人的战斗单位空降到大型聚集区附近,自然有当地的武装力量来解决,再不济也可以直接摧毁当地的能源储备,然后大家躲起来等着机器人部队寿终正寝。

    对于现在的共和国来说,二级聚集区被毁掉也许会心痛一下,二级以下聚集区又不打粮食,是不是和机器人同归于尽真没什么可值得担心的。

    而机器人方面要是能一次投放足够解决二级聚集区自卫能力的兵力,早就解放全球了,也用不着在西北前线拉锯扯锯。

    虽然鲁道夫没有明说,但是丁尘仍然可以从他的话语当中判断出来,共和国政府一直不愿意收纳聚集区以外的人类,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不愿意背上保护这些人的包袱,同时又需有人来填满荒野。

    比起号召国民把难民领回家来,这显然是个残酷到没人性的决定,但却是合格统治者的思路,特别是在面对异族战争的时候。

    刚刚在这个时代醒来时,丁尘以为整个社会都已经倒退到农业阶段,只有一些幸运的聚集区在苟延残喘。

    但是首都区之行后,他发现这个时代的整体科技水平并不弱,于是猜测只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分享资源。毕竟滨城与北方蛮族之间战争的理由就是这个。

    但是自从程斌带难民南下并在之后遭到了滨城方面的惩罚之后,丁尘发现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理论,但是至少滨城的管理者们还在坚持这个传统。

    现在看来,这些理由也许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这场战争。共和国高层不愿意付出有限的资源来维持平民的福利,所以才采取放养政策,只想获得利益,不肯承担责任。

    丁尘无法评价这种政策的好坏,让平民的高福利拖垮国家机器固然很愚蠢。但是放任平民在生存线的边缘挣扎显然也并不普世,无法站到道义的高点上。

    在熟悉机器人与人类战争史的人看来,机器人所谓的人工智能其实并不高明。

    仅就战争艺术来说,如果人类的指挥能力是100分,那么机器人的指挥能力也就是六十分,刚刚及格的水平,只不过机器人的单兵战斗能力极强,在反应速度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上也比人类军队强得多,这些都有效弥补了指挥能力的欠缺。

    在这场战争中,几乎从一开始,深植于人类社会内部的机器人军团就没给人类留出反应和集结的时间,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势头一举消灭了欧美大陆的抵抗力量。

    然而从欧洲席卷而来的机器人大军跨越中东之后,却在严阵以待的中**队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一方面中国方面一直投入巨资维护的功夫网发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