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纵横汉末 >

第16章

纵横汉末-第16章

小说: 纵横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为何?”马良道。

    刘修伸手打断了马良,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此事不必多问,你只且照办,我现在只告诉你们,这两件事对于招募黄忠至关重要,日后你们自然会知道。”

    越是保密马良越是对刘修如何招募黄忠的办法十分的感兴趣,同时对刘修这人也是越发的看不透。

    此时在距离临湘城数里之外,五十艘战船停泊在此,宽阔的河道看起来密密麻麻,这里边是江东军的驻扎地。

    大帐之中,黄盖和程普相对而坐,愁眉苦脸。

    “公覆,你可知那战船之上是何人,所用何种武器?”程普一脸的困惑,他纵横战场数十载,也没有见过射程这么远的武器。

    此时战场上所用的远程武器一般只有三种,弓箭、弩和投石车,而投石车主要用于攻城上。

    “没有。”黄盖也是一脸无奈的表情。

    今天的战斗其实江东兵并没有损失多少,之所以黄盖下令撤退完全是被刘修的突然到来打乱了阵脚,再加上他们第一见枪炮这种武器,心里多少一点惶恐。

    “不过,这种武器虽然威力比较大,但是并没有弓箭好使,间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并不足为惧,待来日再战,必可一举拿下临湘城。”程普喝了杯酒说道。

    “德谋不可大意,此时临湘城新得援兵,士气大振,不可贸然攻击。”

    “公覆莫非怕了,即便新到援兵也不过四五百人而已,我江东虎狼之师足有上万,莫还打不下区区临湘?”程普道。

    黄盖道:“德谋不要操之过急,说不定这只是荆州的先锋,待我们观察几天,摸摸底再说。”

    “恩,也好,就依公覆所言。”程普也并不是鲁莽之人,想了想觉得黄盖说的有理,便点了点头道。

    临湘城内,此时的刘修已经全权接管了临湘城的防务。

    刘修并不知道黄盖和程普打算暂时休兵,所以派魏延加紧了修补城防,准备滚石和巨木,防止江东军攻城,刘修知道这次之所以能够击退江东军,还是因为出其不意,和新武器吓到了对方,说不定对方下次就有所准备。

    同时他命令冯习和张南在临湘城遍寻铁匠,补充弹药,能补充多少是多少。

    刘修知道臼炮虽然射程远,但是看着吓人,其实杀伤力有限,用作攻城、破坏较大的建筑物还行,对付士兵就太不划算了。

    而火枪虽然杀伤面积的,但是射速太慢,所以如果在大型战争中,发挥的效率并不高。

    此次江东军足有上万人,显然靠火枪和臼炮是根本守不住城的。

    可是如果硬拼,己方人马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人,士气低落,无异于以卵击石。

    守又守不住,攻又打不过,刘修为此伤透脑筋。

    不过刘修也知道以黄盖的谨慎,这几天肯定暂时不会攻城,一方面他摸不清自己的底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会不会有后续的援兵。

    一天之后,太守府应该了一位客人,长沙太守韩玄亲自会见了这个人,此人一身布衣打扮,长相普通,并不惹眼,二人在房间里详谈一个时辰之后客人便悄悄的离开了。

    韩玄眉头紧锁,将手里的金帛放到火上点燃烧掉,心里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来人,请高先生来,说有要是相商。”烧掉金帛之后,韩玄出门找来下人吩咐道。

    半个时辰之后,一个儒雅的青年走进了太守府。

    “见过太守大人。”青年见了韩玄,拱手拜道。

    “先生莫要多礼,快快请坐。”韩玄见状急忙说道。

    此青年名唤高仪,乃是韩玄府上的食客,聪慧过人,深的韩玄的信任,引为心腹。

    “不知道太守大人有和吩咐?”高仪落座之后,不急不慢问道。

    “今日大将军差人送来一份密信,我没了主意,所以请先生替我出谋划策一番。”韩玄屏退左右,顿了顿,低声说道。

    看到韩玄谨慎严肃的样子,高仪的眉头一皱,略作思索,便做恍然的样子。

    “如果我没有猜错,此信必然与三公子有关。”高仪猛然眼中精光一闪,说道。

    韩玄抱拳道:“先生高才,竟然能够一语道破,没错,此事正是与三公子有关,所以我才不知道如何处置。”

    “呵呵,早知道州牧大人身体有恙,而今却迟迟未立储嗣,看来荆州就快要便天了。”高仪笑呵呵说道,一副高深目测的样子。

    “何以见得?”韩玄疑惑不解的问道。

    “太守大人远在长沙所有不知,据说一月前,三公子在襄阳城外的小树林遇刺的事情,所幸命大逃过一劫,半个月之后,大公子刘琦再次传来了遇刺事情,据说还负了伤,现已离开了襄阳前往新野刘备之处,而如今长沙临危,三公子却被派往救援,远离襄阳,太守大人可知为何?”高仪淡淡道。

    “竟然有如此之事。”韩玄听的心里一惊。

    “如今两位公子都不在州牧大人身边,唯独留下二公子刘琮,而二公子一项与蔡夫人亲近,难道太守大人还看不出其中的玄机吗?”

    听到高仪问自己,韩玄也是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韩玄并不是笨蛋,经过高仪的点播,他细细一品,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如果我所料不错,大将军肯定是希望三公子吃败仗或者有去无回,不然也不可能只派给三公子五百人马去对抗江东上万精兵,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对大将军有利,所以信件中必然是让太守大人想办法说服三公子亲自出战,然后作壁上观。”

第三十二章 医圣张机() 
“若三公子败,便可迁怒州牧大人,若三公子战死,二公子便可少一个竞争。”高仪继续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我怎么办,仅凭现有的不足一千的人马,如何抵挡江东虎狼之师,大将军莫非要放弃长沙吗?”韩玄十分的忧愁,如果按照蔡瑁的意思,是可以除掉三公子,可自己也会面临城破人亡的结局。

    高仪淡笑道:“太守大人放心,大将军绝对不会放弃长沙的,长沙乃是荆州西南的门户,如果长沙失守,江东水军便可逆流而上,兵临襄阳,大将军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我断定五天之内,大将军必定会派大军前来救援。”

    听到高仪的分析,韩玄心里的大石头也是落下一块。

    “可是如何让三公子亲自出战,我想他不会笨到带领五百人马去攻击江东上万士卒吧。”想到这里韩玄再次犯难。

    韩玄能够有几日也是蔡瑁提拔的结果,所以也算是蔡瑁的亲信,如今蔡瑁有命令,他也不敢不从。

    “不需要太守大人催促三公子出战,过两日黄盖必定会大举进攻临湘城的,太守大人如今应该想的是如何在临湘城破之后自保。”

    猜透其中关键,高仪也料定临湘城必破,只不过在他看来这是暂时的,一旦荆州大军攻击连番大战之后疲惫的江东军,必然可以夺回临湘城。

    “先生高瞻远瞩,眼下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是好?”韩玄求教道。

    “离开临湘,退守益阳,进可攻,退可守,如果临湘城破,荆州大军还没到,太守大人可继续退却,保住性命,如果大军一到,大人可随大军反攻江东军,收服失地,必可大功一件。”高仪朗声说道。

    韩玄听到此,冲着高仪抱拳道:“先生高见。”

    刘修并不知道韩玄与高仪密谋的事情,这一日马良突然兴冲冲的跑回来说道:“主公,你交代我的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哦?快说。”刘修正在房中看春秋,听到马良的话,立刻将手里的竹简一丢,催促道,他本来以为需要很久,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呵呵,等我喝口水先。”马良笑呵呵的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呵呵,季常倒是学会给我卖关子了。”刘修无奈的笑道。

    喝完水,马良喘了口气,道:“第一件事情,黄忠的儿子名叫黄叙,如今年方十四,果然如主公所言,此子少染寒,体弱多病,虽然寻找过不少名医医治,但是一直不见好,这是黄忠的一块心病。”

    “那第二件事情呢?”

    “第二件事情,主公让我寻找名叫张机的人,已经有了眉目。”

    “哦,快说,此人现在何处?”

    “张机早年曾经做过长沙太守,不过如今已经辞官,专心从医,游云四方,没有固定的落脚点。”

    听到这里,刘修瞬间脸上挂着失望的表情,当初刘修吩咐马良两件事情,一件是确认黄忠的儿子是否真如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体弱多病,另一件事情便是寻找神医张机,通过让张机救治黄叙而让黄忠感激自己,进而效忠自己,这便是刘修的目的。

    说张机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可是如果说神医张仲景估计没有人不知道的。

    张机,字仲景,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博览群书,喜好修道,曾经做过长沙太守,后来辞官,悬壶济世,他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经典,与华佗、董奉并称“建安三医”,后世尊称他为“医圣”,足可见他的医术水平的高超。

    可以说如果连张机都治不好黄叙的病的话,天下估计没有人能够治得了了,华佗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称为外科圣手,而此时的董奉还没有出生呢,所以要治好黄叙的病,最好还是要找张机。

    “不过据来往的商人说,前些日子在益阳县见到过张机,他在城外的一处竹林盖了一座茅草屋治病救人,短时间内估计不会离开。”

    听到这里刘修脸上失望的表情立刻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激动的神情。

    “太好了,立刻差人去请过来。”刘修激动的直搓手。

    看到刘修的样子,马良表情怪异:“此人虽然略有名气,但是真能医治好黄叙的病吗,要知道很多名医都对黄叙的病束手无策。”

    “哈哈,季常有所不知,如果连张仲景都治不好黄叙的话,天下间无人能够治得好他。”

    看着刘修对张机推崇备至的样子,马良也不再多问,同时他也隐约对张机好奇起来。

    “走,随我去汉升家去。”说到此,刘修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临湘城北,有一处独门小院,看起来并不起眼,并不阔绰,但是此处正是黄忠落脚之处。

    此时小院的房间内,黄忠唉声叹气,看着躺在床上的一个面黄肌瘦的少年,眼神浑浊,与此前在城头上奋力杀敌时判若两人。

    黄忠老来得子,本来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是在儿子十来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风寒,从此以后儿子身体是每况愈下,体弱多病,为此花了不少钱,看了不少医,但是就是不见好,如果再这样下去,儿子恐怕撑不了几年了,为此黄叙的母亲整天以泪洗面,黄忠也是越发的苍老。

    “咳咳咳咳。”少年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黄戚氏听到儿子的咳嗽声,立刻走到床边,关切的问道:“我儿感觉如何。”

    黄忠也是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床边。

    “父亲母亲,孩儿没事,让你们担心了。”黄叙的脸上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病恐怕无法医治,也知道父母的难过,所以他不想让父母担心,忍着自己的痛苦,强颜欢笑。

    “我儿命苦啊。”黄戚氏哽咽的说道,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黄忠也是一声叹息:“叙儿,我一定会找到名医来将你的病治好。”

    “恩。”黄叙重重的点了点头,“我真的没事,将来我还要和父亲一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叙儿有此志向,父亲十分欣慰。”

第三十三章 病子黄叙() 
“黄老将军在家吗?”

    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内传来一个轻朗的声音。

    听声辨音,黄忠立刻知道来人是谁,只是让他疑惑的是对方为什么会来亲自来找自己,不过即便不解,黄忠还是立刻走了出去。

    只见院子内站着一个锦衣华服的俊秀少年和一个儒雅的青年。

    来人正是刘修和马良。

    黄忠立刻上去,抱拳道:“不知道三公子驾到,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呵呵,黄老将军不必多礼。”刘修脸上挂着笑容,同时伸手虚扶道。

    “弊门清寒,还请三公子包涵,请进屋说话。”黄忠微微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请。”刘修同马良相视一眼,二人同时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的屋内,刘修才发现,黄忠家里果然清贫,虽然谈不上家徒四壁,但是所用用具皆是旧物,房屋破旧还漏风,想必这些年为了黄叙的病花不少的钱。

    黄戚氏看到刘修和马良,急忙擦干了眼泪,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