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好莱坞-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弗雷德,丹尼尔团队齐聚马里布办公。
而此时的丹尼尔·桑德勒,随着蒂姆搭上了飞往巴黎的波音客机
第102章 窥探()
在好莱坞想要保持一个消息不被泄露,是一件简单又困难的事情,简单的是只要没有确切证据,一切的怀疑和报道都可以不做理会,都可以随意否认,而困难的是,这些经验丰富的媒体几乎可以猜测出任何事情的所有可能。
比如丹尼尔临时“患病”就引来媒体们连番猜测,尤其是离开洛杉矶的猜想甚嚣尘上,有人声称看到他在洛杉矶国际机场。不过这个时候,手机拍照还没有那么普遍,全民狗仔的时代缺乏社交媒体的参与也威力不大。
似真似假,丹尼尔的曝光率倒是在金球奖的基础上再有提升。
巴黎。
罗曼·波兰斯基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大师样,头发杂乱花白,鼻子很大,联想到他对于男女间那点事超乎寻常的热爱,总归让人浮想联翩。
丹尼尔明白这不是个中规中矩的人,也不曾想过靠礼貌来获得他的认可。
“我只有一个小时,后面还有试镜的人。”波兰斯基看上去有些疲乏,说话也很不客气,蒂姆·罗兰就坐在边上,似乎也没能让他对丹尼尔另眼相看。
蒂姆抱歉地看了丹尼尔一眼,示意自己也无能为力,投资商在波兰斯基的电影里没什么话语权,是可以想象的,蒂姆本身的威望让他能够为波兰斯基推荐一些人选,但要说道影响最后的结果也不太可能。
丹尼尔有心里准备。
但他还没开口,波兰斯基观察他之后又说了一句,“后面那个演员,阿德里安·布罗迪,你认识么?我觉得他比你合适。”
“当然,《山丘之王》,还有《飞扬的年代》,我也认为他很适合,但我认为我比他还要适合。”丹尼尔眼神纯粹,丝毫没有说大话的紧张感,仿佛他内心就是这么认为的,“没有一个男演员比我更熟悉斯皮尔曼,没有人比我更知道你所拍摄的会是一部怎样伟大的作品。”
“说点好话可不能让你拿下这个角色。”波兰斯基的眼睛眯了眯,显示出这个天才大师的惊异。
“我刚刚步入好莱坞的时候,《拯救大兵瑞恩》正在上映,史蒂文的《辛德勒名单》我也看过很多遍,前者告诉我们战争有多么残酷,后者则说明战争充满可以煽情的元素。但波兰斯基先生,您志不在此”
是的,这就是丹尼尔的杀手锏,很多人,包括阿德里安,现在肯定认为波兰斯基的这部新电影充满了对纳粹的愤恨,对战争的黑化,这是波兰斯基电影的底色。可是,只有看过《钢琴家》的人,才会知道,波兰斯基在制作这部极为有意义的作品时,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过去的自己,在切身的题材和故事来临时,他反而挣脱了因为过去而给自己塑造的艺术背景,他决定出离地思考和观察。
随着丹尼尔的讲述,波兰斯基开始挺直自己的脊背,蒂姆明白这位老朋友内心的波涛汹涌,同样也明白了丹尼尔所说的话,应当和波兰斯基所想没有太大的出入。
他窥视到波兰斯基的内心。
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蒂姆想到,他不确定自负的波兰斯基是否愿意被人窥探。
但丹尼尔明白,如果波兰斯基打算以上帝角度诉说故事,就不会拒绝他,换而言之,这个时候波兰斯基本人的喜恶都被他自己排除在外了。那么近一千四百个试镜者的失败也就可以想象,所有人都在揣摩波兰斯基的想法和喜好,从而和他真正的意图背道而驰。
丹尼尔不知道阿德里安最后是怎么说服波兰斯基的,可能是他本身的气质非常符合斯皮尔曼,几乎以假乱真,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不过绝不会是他看穿了波兰斯基的想法因为丹尼尔看过阿德里安的一些采访,他明确说过自己在一开始没有理解电影的基调,而是在波兰斯基的指导下,才明白应该如何去演出斯皮尔曼这样一个人物。
波兰斯基如鹰隼一样的眼睛看着丹尼尔。
他心中的波涛无以言表,内心的一切都被丹尼尔窥破,丹尼尔甚至说到了很多自己没有想到,但却认为值得采用的东西这很正常,丹尼尔看的是完成版,而现在的波兰斯基对于这部作品显然还没有那么成熟的想法。
“年轻人,你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蒂姆一定在担心这会变成惊吓。”
看着大笑着的一大一小,蒂姆有点哭笑不得,但心中还是松了一口气,他明白丹尼尔赢了。
一个小时成了波兰斯基自食其言的笑话,他的助理和阿德里安联系了一下,将试镜时间后推。
波兰斯基和丹尼尔开始就这部作品交谈,丹尼尔对相关历史和材料的熟悉程度再次让波兰斯基震惊。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我几乎要觉得你会读心术了,丹尼尔。”
“恩,也许也不是不可能,你现在在想的是,‘见鬼,这个狂妄的小子’,是么?”
“哈哈,”波兰斯基笑了一阵,然后才严肃下来,“丹尼尔,你几乎得到了这个角色,不过你应该明白,你要付出很多,斯皮尔曼没有你这么健美的身材,也没有这么俊俏的脸。”
“那都不是问题,我擅长于服从,我虽然没有尝试过皮包骨头的形象,但早有准备。”
这一点波兰斯基完全不会怀疑,任何有野心的演员都不会对身上的肉有过多的留恋减肥、增肥、塑形等等,这都是家常便饭。
交谈非常顺畅,蒂姆没有料到,但是丹尼尔有所猜测,波兰斯基已经选了太久的男演员,他内心十分迫切是肯定的,尽管出于对电影质量的尊重,他没有办法放低标准,可是一旦遇到合适的演员,就意味着进程会非常快。
丹尼尔知道的是,如果不是他横插一脚,阿德里安加入《钢琴家》的步伐也非常快。
影片的拍摄在年底,但波兰斯基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选择男演员不是其中最难的,对一部战争剧情片来说
第103章 哈维·韦恩斯坦()
飞回洛杉矶的当天,丹尼尔几乎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一个商业活动,希尔姆给他画了个略显憔悴的妆,特里弗自然会有“丹尼尔病愈参加活动”的新闻通稿发出去,没有被拍摄到照片,除非美国航空的乘客信息被黑掉,不然丹尼尔这一次巴黎之行就称得上“神不知鬼不觉了”。
金球奖刚刚公布了一些颁奖嘉宾名单,丹尼尔不在其中,他今年只有提名嘉宾一个身份,但距离颁奖礼只有三天时间,一切预热都开始沸反盈天,“玉婆”伊丽莎白·泰勒据称将参加本届金球奖,目前为止,金球奖组委会还没有公开承认相关信息。
投票已经完成,换而言之,这个时候奖项已经有了结果。
“把握如何?”丹尼尔结束了和德拉克的通话,是关于奥斯卡的事情,德拉克算是出了全力,当然除了梅丽莎的关系,德拉克本身也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他近年已经很少参与电影,毕竟需要爱惜羽翼,那么通过奥斯卡来展现影响力就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途径这也是很多奥斯卡评委为什么热衷于此的原因,除了公关公司丰厚的各种形式的酬金,一些无法具象化的东西,包括地位和权力,往往也能通过运作奖项来获取。
库萨有些胡须拉碴,在最后期限,他忙得快飞起来了,而现在也还不是他可以休息的时候,奥斯卡的提名就在眼前,而奥斯卡的提名选票早就寄出去了,随后的获奖选票则在提名之后寄出,在颁奖礼前夕收回,交由会计事务所统计密封。
“你或者贝尼索,应该是这样。”库萨接触的人里面愿意投票跟丹尼尔的占到了七成,这些人占到整个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一多半。不过库萨也知道贝尼索获得支持也很多,史蒂文·索德伯格现在的势头非常猛,两部电影的公关团队某种程度上正在合作,因为它们彼此都对对方有促进作用。
毕竟,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报道,史蒂文的《毒品网络》获得奥斯卡多少个奖,而他另一部作品《永不妥协》则获得了什么,这是共享宣传资源的一种情形,媒体和观众也会欢迎。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是这样了,”特里弗也有些劳累过度的样子,“听库萨说,有人可以介绍我们和韦恩斯坦兄弟认识?”
他说的认识当然不会真的是坐下来喝杯咖啡那么简单,合作,或者说借助韦恩斯坦的冲奖公关能力,才是真正的“认识”。
“是的,蒂姆比我早回来,我跟他联系一下。”
丹尼尔拍了拍额头,给蒂姆打了个电话,他们的关系现在有些转变了,波兰斯基的态度是重要原因。
《钢琴家》的预算是三四千万的样子,“雪鹰基金”是比较大的出资方,但不是唯一的,有将近六到七家分担了这些资金这应该是一部赚不到钱的电影,大家的设想是这样的,对于电影基金来说,这是花费的一部分不赚钱但有口碑。
蒂姆最终将自己的人选推出来,并且得到了波兰斯基的认可,这对他在制片人团队里的人望非常有用。
“我想着你应该要给我打电话了。”蒂姆在电话里调笑丹尼尔,“奥斯卡可是充满魅力。”
他已经和哈维说过这个,事实上,在他和丹尼尔说之前,他就和哈维·韦恩斯坦说起过。
这种事情,你很难一厢情愿。
丹尼尔方面不会拒绝是可以想象的最少也要到谈价钱的步骤。而韦恩斯坦方面是否愿意放弃别的热门人选的委托,而专心致志为丹尼尔公关奔走,就要看他们的意图了。
不过,显然,发展快速的丹尼尔还是让哈维动心了。
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出于谨慎和巧合,他们没有约在咖啡厅或者什么酒店,这个时候和韦恩斯坦兄弟见面有点打眼,双方商定的场所,是环球公司的新片《木乃伊归来》的预热派对。
这是《木乃伊》的续集,黑马大作《木乃伊》上映之前,没有人认为他可以在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手底下捞到什么好处,但显而易见,它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环球影业在上映第二周即宣布将斥资一亿拍摄续集,当初,丹尼尔也不是没有对这部电影动过心,但他当时显然没有资本去争取。
《木乃伊归来》四月底点映,五月初正式上映,月刊媒体,甚至周刊,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试映会。
环球为它举办预热派对也是理所当然,这可是环球今年的重头戏,对比《侏罗纪世界》的续集也并不逊色。
选在金球奖揭晓前夕,奥斯卡提名前夕来举办,环球方面为《角斗士》用力一搏的想法也昭然若揭,从派对嘉宾豪华的名单上就看得出来。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场合,丹尼尔也不再单单只是配角了。
颁奖季风头正劲,片约不断,人气高涨,关注度让人羡慕,每一个标签都让他至少在表面上获得了尊重事实上,他也只需要表面上的尊重,至于私底下和内心里,谁管你怎么想。
鲍勃并未离席,有太多人希望跟他们兄弟搭上话了,哈维则找了个机会离开了派对现场,转到后面的休息房间,库萨、梅丽莎·特里弗都在。
“德拉克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
哈维和梅丽莎先打招呼,他跟德拉克当然也是认识的,只是没什么太深的交情。然后是特里弗,公关这个行当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他跟特里弗的公司也交锋过,不过业务上的事情,很少会演变成私人问题有时候对抗,有时候合作,谁也不知道下一刻的情况。
最后才是库萨·达蒙,他明白,尽管特里弗主管了丹尼尔的公关事宜,但是库萨·达蒙才是那个真正说话算话的人他获得的信任,让很多关注丹尼尔的人都很意外。
哈维对丹尼尔团队的关注程度确实让人出乎意料,他知道库萨的出走和回归,至少梅丽莎加入的意义,甚至知道caa和丹尼尔的是非曲折。
第104章 金球奖(一)()
不要小看韦恩斯坦兄弟的“雷达”性能,如哈维·韦恩斯坦这种人,一方面是独立制片公司的负责人,一方面又有庞大的人脉网络,他们对于好莱坞各种势力的此起彼伏总归是最敏感的,丹尼尔的迅速崛起绝对不是个小事情好莱坞这么多明星,能出头的已经是很小一部分,能够走入主流明星行列则更少,在某个时间段内获得顶级关注度和潜力评价的其实只有那么几个人。
相对而言,丹尼尔的价值并不逊色于几年前的奥斯卡影帝如果这位影帝近两年没什么动静的话。在丹尼尔这个层级之上,如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