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_by_风起涟漪-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滢王殿下……〃
杜公公想要劝说却无从说起,能将自己的府邸付诸一炬,便已然是豁出一切,这份决然又岂是三言两语便可打消的?滢王,是下了必死的决心才踏足在这里,不会再有所动摇。
看着李惊滢远去的身影,杜公公立于风中,苍白的两鬓仿佛染上了一层憔悴的忧虑,衰老的面庞上映刻出一种别样的心酸。
〃最终……依然走到这一步吗……〃
杜公公喃喃的长叹一声,让这声叹息无痕的消散于风中。
第五十九章
沉寂多年的封尘阁一片萧条,遍地枯叶,风过扬沙。灰蒙蒙的殿宇仿佛是连阳光都将这里遗忘,布满裂纹的墙壁上只有吱呀作响的半叶窗,难以想像当今天子李擎煊会呆在这样一个死寂的地方。
李惊滢慢慢地推开虚掩的正殿大门,双手沾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土。李惊滢抬起头,梁上结满厚厚的蜘蛛网,门沿却沾着碎网,地上还有几缕断丝,很明显,这里刚刚有人来过。
果然有人……
慢慢走进内殿,灰色的旧纱帷迎风飘扬,灰红色的圆柱上曾经栩栩如生的盘龙被尘土覆盖,早已不是金灿灿的神龙。一片灰色的大殿之内,有一抹鲜亮的明黄席地而坐,委靡的背影任谁都不会想到那会是一抚袖风云变色的九五之尊。
覆满尘土的殿内因推门迎入的一股劲风而瞬间尘土飞扬,呛的李惊滢咳嗽了两声。
〃谁?〃
李惊滢循声走了过去,李擎煊有些惊讶李惊滢的出现,但很快,眼神中便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
〃是你纵火。〃李擎煊这句话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李惊滢不置可否,缓缓抽出长刀,遥指李擎煊。李擎煊一瞬间有些错愕,当他明白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时,年迈的脸孔上浮现出一丝苦楚的惨笑。
〃朕从未想过……最后拿刀对着朕的人,会是你……〃
〃儿臣亦未想过,会有朝一日拿刀对着父皇。〃李惊滢刻意让自己的口吻无波无澜。
〃你要弑君?〃李擎煊说着微扬嘴角,分不清是好笑还是自嘲。
〃正是。〃
听到自己的末子异常坚定的回答,李擎煊却淡淡地笑了,继续如先前一般坐在地上,毫无君王的架势。他仿佛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索性两手一摊,伸直双腿,哈哈大笑两声:〃那弑君之前,是否应该逼朕写下遗诏?〃
〃最好不过。〃
李惊滢由怀中掏出一卷明黄府绢,包有笔砚,丢到了李擎煊脚下。
李擎煊笑着摇摇头:〃就算朕写下遗诏,你不觉得让你成功的太过轻松了吗?〃
〃只要你写下,就是成功。〃
〃只凭一张遗诏,你就想登基为帝?惊滢,朕不认为你是如此天真的痴儿。〃
李擎煊一顿,眼眸慢慢眯起:〃何况……朕曾苦求你登基为帝,你不惜以死推委,此刻却说志在皇位,朕实难相信。〃
〃那是儿臣的事,父皇不必操心。〃
李擎煊闲闲地躺下身来,一脸惬意,仿佛身下的不是尘土而是高床软卧。李惊滢从未见过他严肃谨慎的父皇露出过这般放松、悠然的神情,不禁有些心下犯疑。
〃你可知道朕所躺的位置,原来放着什么?〃
李惊滢一怔,这里是皇祖父的寝宫,父皇所躺的位置是……
从李惊滢记事起,封尘阁便已经荒废。他曾经奇怪,为何父皇要替一个荒废的寝宫赐上一个如此萧索沉重的名字。他也曾在好奇中与几位皇兄潜入这里进行探险,但从那时起,这里的一切便已经移空,再难窥得原貌。
〃这里是父皇的书房,朕所躺的位置原先放有一把龙椅,不是宣政殿的那把金龙椅,而是一把朱漆木龙椅。父皇总是坐在这里训诫我与两位皇兄,考验我们的诗词歌赋、文韬武略,如果博得父皇的欢喜,他便会允许我们坐上那把龙椅,拿着父皇的朱砂笔一同批写奏章。那把朱漆龙椅不似宣政殿的金龙椅那般忌讳、不容侵犯,却是朕登基前最向往的一把龙椅。〃
李惊滢一语不发,因为在他的记忆中,隐隐觉得父皇与皇祖父之间有某种隔阂,而两位皇伯更是宫中最为禁忌的话题。当年与今日同样有着暴风雨一般的皇位之争,只是两位皇伯相继病故,最后便由父皇登基为帝。不出两年,皇祖父驾崩,父皇便封了这里,就此荒废。
〃你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李擎煊蓦然问道。
李惊滢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
李擎煊似乎并没有在等待他的答案,而是继续慢慢地说道:〃有时朕在想……也许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城内,有一个世代传承的诅咒,每一代皇子都被这个咒语擒获,为了一把可笑的椅子争的你死我活。〃
李惊滢微微一颤,十分惊讶,他万万没有想到对皇权如此执着的父皇,竟会与自己有着同样的想法和感悟。
〃朕也不能免俗的与两位皇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与你们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比你们还要绝情残忍。那段日子,是朕一生中最胆战心惊的一段岁月,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因为闭上眼睛就有可能身首异处,喝一口茶便可能肠穿肚烂,身边的人不能推心置腹,满腹心酸无人倾诉。〃
李擎煊缓缓地闭上了双眼,脸上闪过清晰的沉痛:〃那时的朕不知该信任谁,也不能信任谁,仿佛天地之间独我一人,前无进途,后无退路。朕不论何时想起,都觉得能在那样的逆境中存活下来的朕,或许早已不是常人,而是罪孽……双手沾满血腥,身系无数冤魂,一个活着的莫大罪孽。〃
李擎煊慢慢睁开双眼,看向了李惊滢,那凌厉的目光令李惊滢莫名心悸。
〃你知道朕的父皇是如何阻止我们的吗?〃
李擎煊慢慢坐起,目光投向灰蒙蒙的地面,微眯双眸:〃我们兄弟三人分别收到了父皇的密诏,诏中言明,若想继续大统,便要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他约我们兄弟三人在这里会面,但只许一人去寝宫面圣,而那个人,将会是下任帝王。〃
李惊滢的后颈涌起了一股寒意,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就是说,要做帝王便要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吗?将兄弟三人聚首,却只许一人面圣,岂不是意味着,只允许一个人活下来?
李惊滢不由打了一个冷战。
好狠的一位'父皇'。世间怎么会有无视骨肉相残的父亲?用如此冷血的方法来考验自己儿子的'过人之处'?三个亲生骨肉啊……他怎么狠得下心?
李惊滢默然地看向自己的父皇,那么,登基的父皇……是因为他做到了别人无法做到的事吗……
〃你不会想像得出这里发生了什么。〃
李擎煊微微地笑了起来,但笑容中的酸楚悲痛却是那样刻骨铭心:〃我们兄弟三人手持利剑,纷纷恐吓对方,想逼退其它两人,可是无人退让。于是,厮杀开始了……朕已经记不清是谁先动的手、是谁先砍伤了朕,朕又先砍伤了谁,那时的朕已经完全陷入了疯狂……满屋的鲜血,三名浴血的皇子,各个面目狰狞,用最污秽的字眼谩骂诅咒着自己的手足,直至砍到双腿发软,再也举不起手中的利剑,脚下全是鲜血……〃
李擎煊瞪大了眼睛,仿佛想从尘封多年的大殿内再度寻找当日的修罗场:〃最后朕从血泊中醒来,两位皇兄已经断气多时……呵呵,当时有个小宫女无意中闯入,被当场吓疯……整个大殿到处都有血迹,已经分不清是谁的血,却不用看也知道,那些鲜血属于同脉……〃
李擎煊指着墙壁高处:〃那里……是朕砍向二皇兄的脖颈时迸溅到墙上的鲜血……〃
李擎煊指向窗槛:〃在这里……三皇兄用剑刺穿了朕的手臂……〃
他又指向李惊滢所站的方向:〃你那里……是二皇兄砍断三皇兄右腿的地方……〃
接着,李擎煊又指向其它方向:〃那里……还有那里……朕已经回想不起厮杀了多久,受了几剑,三个比地狱夜叉更为骇人的厉鬼在不断的砍向同父、同母所生的亲生兄弟……也许,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死了,只剩下被贪婪和欲望操纵的身躯在做最后的嘶咬……而朕,只不过是吞噬了两位兄长的骨血活下来罢了……〃
李惊滢无意识中牙关打战,饶是他屡次与死亡交臂,却也无法想像出那样场景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怎样一番情况。
〃你知道然后怎么样吗?〃李擎煊自嘲地笑着:〃朕满心欢喜的去见父皇,因为朕赢了,朕觉得自己做到了父皇的要求,结果……〃
李擎煊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俯:〃朕一辈子都忘不了父皇当时的眼神,朕跪在他面前足足一个时辰,他才终于开了口。而你知道他说了什么?他说,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正是要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而那件难以做到的事……便是抵抗住普天之下最大的权力诱惑,为了顾念手足之情而甘愿放弃这个机会的人,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帝王!〃
李擎煊哧哧的笑着,眼中含泪:〃原来他在等待的,是那个没有去书房竞争的皇子。他在等待的,是一位皇儿不惜触怒龙威来恳请他收回成命,告诉他血浓于水的真谛,百般阻止这次惨剧的发生……可惜,我们兄弟三人无一领悟,所以才发生了这样的惨剧……〃
〃怎么会……〃李惊滢难以置信地喃喃着。
〃是啊,父皇也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原本以为至少会有一位皇子宅心仁厚,心存善念……呵呵……结果却是这样……〃
〃后来,父皇依然传位于朕,可是在朕登基的那天,你知道他对朕说什么吗?〃
李擎煊忽然大吼起来:〃他说朕不具帝君资质!立朕是因为'无人可立'!他竟说无人可立!朕从懂事起便勤勉苦学,兢兢业业,没有放松过片刻!朕博览群书,十四岁便读书万卷,被天下誉为惊世之才!朕精通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熟读安邦治国之道,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和性、谋人、御权的真谛朕全部通晓!朕甚至不惜亲手杀死了两位兄长,得来的却是四个字:无人可立!!〃
李擎煊蓦然抓紧发丝,痛苦的低吼起来。
〃父皇!〃
李惊滢眼中一涩,下意识的握住父皇老迈的双手:〃父皇,您即位至今建下无数千秋万世的功业,周国无不臣服膜拜,百姓无不拥护爱戴,您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好皇帝!不论百年、千年,您的英名都会流芳百世!您的政绩都会福泽宗元子孙!〃
李擎煊却说不清是哭还是笑的摇摇头:〃你不懂……朕真的很恨他,恨朕最敬爱的父皇用四个字就否定了朕的一切……所以,他勤政爱民,朕就比他更勤政爱民!他爱民如子,朕就比他更爱民如子!他能做到的,朕一定要做到!他做不到的,朕更要做到!朕要让他在九天之上亲眼看着他眼中无能的皇儿做的比他更好!好上千倍、万倍!可是……可是朕还是办不到……朕差的太远太远……〃
〃父皇,您做到了,您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李惊滢喉间闭塞,原来,一向意气风发的父皇的心中,有着这样一根锋利的尖刺,刺入骨血,无法拔除。
李擎煊,被后世誉为仁渊帝,拉开了'三德盛世'的序幕,其后三位明君:廉德帝、正德帝、崇德帝无一不是在仁渊帝开创的昌泰盛世之中锦上添花,其国力、军备、民生、邦交都达至宗元千年历史的最顶峰。
而这些后话,却是此刻的李擎煊毫无信心荣获的遥远赞誉。
〃朕真的不贪心,朕想要的,只是父皇书房里那把朱漆龙椅……被父皇喜爱的自豪、被父皇选中的殊荣,只要能坐上它、得到它,朕就会心满意足……〃
宗元的皇帝像个孩子一般泣不成声:〃朕这么努力,只不过想听到父皇一声夸奖,听他说一句'擎煊不愧是朕的皇儿'……所以朕拚命的想要达成他的期许,最后的最后,朕却只得到四个字:无人可立……呵呵,那朕呕心沥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朕至今想不明白,朕这么努力到底为的是什么,朕又获得了什么……〃
李惊滢的皇祖父…亘古帝李思灼,是一个犹如天神般的人物。他将宗元的版图扩大了两倍,率先推广不问出处为人善用,恩威并施,提拔了许多草莽英雄为国效力。在他当政其间无一劣评,连作为敌国的铁勒可汗都对他推崇再三,彻底奠定了宗元位居诸国之首的地位。
千古一帝,已是能赋予他的最低赞誉。
做为这样一位神人的继承者,李惊滢可以想像得出父皇面对这些光环的压力何其之大,他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