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婉歌+番外 作者:秦樵木(晋江2013.5.26完结) >

第4章

婉歌+番外 作者:秦樵木(晋江2013.5.26完结)-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婉在榻上躺了半个月才能够下床。她并没有命人告诉慕府这件事,知道孩子的存在不过一天时间,孩子已经没了,为什么还要让爹娘为她伤心呢?她虽然年轻,没有太多处事的经验但是依然觉得这件事情透着古怪。孩子为什么会忽然没有了呢?她第一个怀疑的是朱凝馨,她昨日反常地午时来到书香苑,然后送给了她一只参。她接下来派人查过,却没有查出那只老参有什么古怪,且那只参原原本本地呆在库房里并没有入药。第二个怀疑的人是小竹小年,但慕婉瞬时就否定了这种猜测。小竹小年是她的陪嫁丫鬟,跟随她已经十余年了,她们的卖身契都捏在母亲的手里,并没有要害慕婉的理由。那么,第三个人就应该是徐太医了。徐太医本供职于太医院,李烨六年前出宫建府的时候被先皇指给他随侍左右,他并没有立场谋害李烨的子嗣;而且小竹打听到徐太医和朱凝馨一直也没有过密的往来。那么,到底会是谁呢?慕婉想起昨夜傍晚收到的消息李烨将在十日后回府,那就等他回来了告诉他这件事,然后她要在他的怀里好好哭一场。
  又过了几日,这天早晨,朱凝馨带着丫鬟来请安。慕婉瞧着她身侧怯生生的婢女十分眼生便问了一句:“这是侧妃新收的丫鬟?叫什么名字?看起来年纪真小。”不待朱侧妃回答慕婉蓦地想到那日小厮的话,在来王府的路上胡太医被宫里的一名年轻的侍女叫了回去,年轻的侍女,年轻的侍女……慕婉募地站起身,浑然不理朱凝馨惊疑的脸色,匆匆地走向下人房。她一个一个地找,终于找到了那天传话的小厮。慕婉觉得身体里有个声音在叫嚣着,阻止她去查这件事,彷佛事实的真相会令她无法承受。但是她无法停下来,不管结果如何,她一定要找出那个凶手。
  是他!居然是他!那个年轻的侍女名唤月瑾,出自毓王府,从小跟随李烨身侧,一年多以前被李烨送进宫,成为当时还是婕妤的宁歆的贴身侍女。也就是说她是李烨的人,她居然是李烨的人。听完小年探到的消息,慕婉呆呆地跌坐在木椅上。慕婉忽然想起了曾经不小心听到的传言,白衣王李烨和宁相府的小姐青梅竹马,若不是新登基的青惠帝李彦指定宁歆入宫伴驾,她会是毓王府的女主人……慕婉彷佛行走在云端,浑身轻飘飘的,想到这一年多来她心里认为幸福满足的日子,觉得自己彷佛成了一个笑话:她怀了孩子想要亲自告诉他,他却暗自里派人阻扰前往医治她的胡太医;她总是告诉自己要体谅他公务繁忙,他却不愿意面对她找借口离开王府;洞房花烛夜,他匆匆入宫,所谓的宫中急事是她有事吧,为了另嫁的青梅,他选择留她独守空房任喜烛燃至天明……
  


☆、第十章

  第十章
  李彦高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上的百官争执不休:近些年北方羌族屡屡进犯青国,搅得北部边关的百姓颠沛流离,怨声载道;驻守边关的苏将军带领众将士奋起反击曾多次打退羌族侵犯。但随着秋冬迫近,北方河水渐渐枯竭,倚靠逐水草而生的羌族人又开始南下扰民。经过与青国多次斗争他们改变战术渐渐开始拉长了战线,不定时地骚扰各个边区,轻则抢掠,重则烧杀,搞得北部的将士焦头烂额不断向朝廷求援。百官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各执一词:宁相一派这次改变发生山东□事件时的主战立场,支持同羌族和谈以寻求长治久安;慕相则向李彦谏言派兵支援边关合众之力将羌族人赶回北方。见两位当朝首辅持相反的意见,其他官员开始了辩论,朝堂上一片争执声却没有人注意到龙椅上的李彦始终不发一词。许久之后,百官才渐渐安静下来探求李彦的态度。李彦这才看向宁相,清了清嗓子道:
  “宁卿主和,不妨将缘由说出来听听?”
  宁潜位于一侧官员首列,听到此问走到殿中央躬身答道:
  “臣以为,羌族居于北方,屡屡来犯皆因秋冬之时水草不足,只要他们秋冬有足够的食粮就不会再扰南;然北部非比江南,气候之事人力无法逆转,因此边关才会战事不休。如果朝廷能多加抚恤,羌族人必心有感激停止侵扰我朝百姓。”
  李彦点头,又将视线投向另一侧的慕衡,
  “慕卿以为如何?”
  慕衡走到宁潜身侧站定,拱手作揖:
  “老臣以为,羌族乃外邦,生性暴虐,求和示好反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朝廷可派良将前往支援,相信一定能够凯旋而归。”
  李彦笑而不语,挥挥手散了早朝只留下李烨和慕宁二人随着他进了御书房。
  四人正商量着应对羌族一事,这时传来郭公公的禀报声,书房内一时沉默了下来。
  “陛下,宁贵妃求见,说是为陛下送汤来了。”
  听到这句四人面色各自不同。李彦看不出表情却透着一股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了然;慕相稍有惊异;宁相看起来相当古怪脸上似有愤怒之意一闪而过;李烨垂了头静而不语。宁歆进来的时候彷佛才发现书房内还有其他三人,向李彦躬身行礼后她向慕相问了好,然后来到宁相面前道了声父亲。李彦看着眼前温婉的女子,
  “歆儿可是不认得五弟了?为何不跟五弟招呼呢?”
  她这才转向李烨,低低说了句五弟安好。宁歆揭开食篮,端出一碗杏仁粥,温柔地递至李彦跟前的矮桌上,
  “陛下今日辛苦,朝堂之事臣妾不能分忧,只有亲自做了陛下最爱的杏仁粥。”李烨拿起汤匙尝了一口后赞道:
  “贵妃心灵手巧,这杏仁粥甜而不腻,芬香可口,倒让朕想起小时候的岁月。下次做的时候多做一些,以便朕和五弟一起分食。”
  宁歆应下收了食篮施礼后往外走去。经过李烨身边的时候不自觉微微一僵,拿眼角悄悄瞥了瞥他的面孔,却也是瞬间的事,而后便施施然走了出去。月瑾一直等在书房外,见宁歆提了食篮走出来便随在她身后往漱玉宫走去,不经意间回眸,视线投向紧闭的御书房门口……
  朱侧妃小产一事最终不了了之。受命探查此事的吴管家在询问了好几个下人之后线索停在了月溪这里。月溪是李烨的贴身小厮,案子查到了这里实在无法更进一步,总不能说是王爷害了自己的骨肉吧?吴管家只得据实向李烨和慕婉汇报,这件事情最终也就断了线索。之后李烨命人赏了许多东西给朱凝馨,回府的时候也大多宿在了梅香苑里,极大地安慰了她的丧子之痛。倒是冯柳让慕婉很是惊讶了好久,她记得第一次在舒皇后宫里看到她的时候稚气活泼,对慕婉还存了一丝好奇之意,嫁入毓王府才两个多月性子却彷佛大不一样了,时常一个人呆在房里也不常出来走动,脸上的稚气更是退褪得干干净净,面色瞧上去倒像是慕婉这个已然双十年华的人了。对此小竹和小年也好奇了好久,她们总觉得有什么不对,有些事似乎不是大家所以为的那般,但想了好久却依然想不明白也只好压在心里不提。
  


☆、第十一章

  十一章
  再说那日青惠帝与慕宁二相商量毕应对羌族一事之后,慕相和李烨一起告辞出宫。两人既是翁婿又是同僚,李烨语带恭敬地和慕相讨论着刚才御书房之事,到了宫门口即将分别之时才抱拳向慕相致歉,
  “那日岳母来访,小婿因有要事在身未能及时赶回府相迎相送,未能尽半子之责,望岳父大人海涵。”
  慕相摸摸胡须郎朗一笑,
  “贤婿莫将此事放于心上,那日夫人归来已向老夫告知此事。贤婿身为亲王诸事繁多乃常理,只是公务虽重,仍旧希望贤婿能够多多陪陪小女,老夫就感激不尽了。”
  李烨听得慕相如此说,诚惶诚恐,
  “岳父大人所言极是,小婿定当遵从。”
  慕相摇摇头,脸上现出无奈又恳切的表情,
  “老夫并非以长辈之尊迫使毓王爷你从老夫之言,只是婉儿入毓王府五载,年纪已经不小,却未曾诞下一子半女。老夫不知其原因,倘使婉儿有何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毓王爷能够原谅。”
  李烨心中一滞,在慕相洞察的目光下直觉羞愧异常,向慕相再三致歉许诺后才携了小厮登上回府的马车。一路上李烨脑海里不断浮现刚刚慕相的话心里不断涌现出歉疚之意。听着帘外传来月溪策鞭御马的声音,心绪一动便拨开车帘向月溪问道:
  “月溪,你觉得本王平日里待王妃如何?”
  月溪不曾想到李烨如此问,脑子飞快地思考着王爷这么询问的含义,过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答道,
  “奴才觉得,王爷对王妃很是敬重。”
  敬重,李烨嘴里不断重复着这个词儿,只觉得舌尖传来涩涩麻麻之感,原来府里下人这样看待他和她的关系,他敬重她,可这不是他想要的么?她呢?
  回到王府李烨破天荒地没有回去松涛苑,他吩咐月溪去了库房拿东西,自己则从府门口直接往书香苑而去。他来到书香苑门口,却不知为何站定了脚步没有走进去。
  李烨看着苑门之上悬着的书香苑三个字,恍然回到了五年前,在那个洞房之夜的第三天,他第一次见到了慕婉……
  父皇赐婚的时候他心里是极其不乐意的,他早已有了心上人,尽管知道她是他的三嫂他还是心存念想不愿放弃。他不知道这是何种心态,只是她是他十岁那年就决心要娶回家的女子,十来年他一直默默关注着她,她也对他并非无意,这让他如何甘心就此放手?新婚之夜,他放任自己喝了在一杯又一杯,不愿清醒,彷佛这样就可以不用面对喜房里正等待着他的新娘。酒至酣时,听闻宫中传来她忽染重疾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撇下宾客匆匆赶往宫内。也许是天也可怜他,这个时候传来苗疆似有动乱的军情,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入宫和皇兄探讨应对之策……
  回府已是第三日,在书香苑里他终于见到了他的王妃慕婉。早前他就听到过不少关于她的传闻,她是当朝首辅之女,她貌美如花,她才情惊人,她在琼花宴的清虹舞……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她端视她:她很美,她举止大方有度,她心怀广阔不计较他洞房之夜的一去不归,她似有羞涩,她悄悄地看着他。李烨不禁想:书香苑当真是适合她,这个女子她出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会是一个好妻子,好王妃,他会敬她,重她。
  接下来一年李烨果然做到了他的敬重,他在府里的大多时候会去书香苑过夜,府里诸事他放心地交由她打理,他看得出来她也很开心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他那时就想就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
  小竹端着药刚要走进苑内就看到他家王爷呆呆地站在门口,连她走过去行礼也没有察觉,她只好叫道,
  “王爷,王爷……”
  李烨从回忆里醒过来,便看到慕婉的贴身侍女站在她面前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他理理鬓发,然后从容向小竹道:
  “王妃进来可好?你好端端地端着一碗药作甚?”
  小竹服了服身,面色似有委屈,
  “王妃前几日夜里着了凉,到今日仍不见好,奴婢禀了胡太医熬了药正待给王妃送进去呢。”
  李烨心底划过一丝心疼,表情却淡然依旧,
  “你且下去,药就由本王端进去。”
  李烨端着药进去,见厅里空无一人,只弥漫着似有似无的熏香。不远处雕花木榻上,女人的身姿在帘内若隐若现。他放慢脚步,轻轻地走到榻前撩起纱帘。
  玫色的衾被下慕婉合着眼,妆容尽去,素淡着的一张小脸似有苍白,胳膊纤细,安静地放在衾被上,青丝铺撒在枕面上,缱绻静美……
  李烨看着这样的慕婉,心头仿似有一只叶尖在轻轻地挠,他们有多久没有这样安静地相对了,不知从何时起,她对他总是寡言淡语,彷佛多看他一眼就会忍受不住一般。现在她安静地躺在那里,就像他第一次见她时那般美好。
  慕婉阖着眼,她知道李烨就坐在她身旁,五年相处,她清楚他每一刻的呼吸。她知道他在看着她,她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感慨,她知道如果这一刻她睁眼迎接她的会是他温柔的面庞。可是她没有,她害怕面对这短暂的温柔。她知道,如果那个她来了,他一定会收回他的温柔,转而呵护心中的她,然后弃她而去。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李烨兴冲冲地跑到兄长面前的时候,书房里一时静默下来。李彦看着这个一母同胞的五弟,见他面色激动,额间尽是跑动过后的汗水,不禁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问,
  “五弟急匆匆地赶来,可是有什么好事要告诉三哥?”
  李烨因为心里急切,说话都喘着大气,却仍旧急急忙忙地向三哥倾诉,
  “烨儿刚刚在外面玩耍,看到了一个长得好漂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