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诗刊 2007年第11期 >

第12章

诗刊 2007年第11期-第12章

小说: 诗刊 2007年第1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绣楼.一扇花窗半开半合 
  仿佛依然有闺女在窗内偷窥、暗恋 
  视某个过客为英俊的长工 
   
  更要有一块蓝印花布飘成巨大夜空 
  白花朵般密集的星子飘动—— 
  江南万千染坊溅起的灿烂星子! 
  使小镇充满蜜蜂的阴影,使露水甜蜜 
  街道.天井,古旧青砖密集如鳞 
  充满了游入河水、成为青鱼的冲动…… 
   
  江南小镇的部分元素、部分水滴 
  ——“江”,用三滴水 
  就统治了一条南方大河周围的命运和景象! 
  这一汉字的创造者或许就是小镇人氏 
  他的灵魂屡屡与异乡访问者擦肩而过,并与我 
  交换了体内的流域和灯火? 
   
  吴越变奏 
   
  干戈化为玉帛、缀玉的丝帛 
  被刺绣上莲叶之田田、桃之夭夭 
   
  ——披肩灿烂 
  半掩着月光和流水构成的酥胸芳心 
   
  闻鸡起舞的人,放弃仇恨 
  化身为昆剧团越剧团的武生、刀马旦 
   
  战马改吃汽油,驰骋于 
  大海附近的F1赛车场和电视摄像机 
   
  绍兴师爷走出帷幕换上西服 
  在工商管理学院讲授商战谋略 
   
  府衙县衙转折为博物馆、景点 
  刀笔吏们尝试着热爱木刻的鱼米山河 
   
  情人们不用化为蝴蝶才能一同飞翔 
  网络内的幽会虚拟出温柔夜色 
   
  当然,才子之间的战争依然持续 
  笔名网名的面具盾牌伤痕累累 
   
  铁路的快,平衡着水路的慢 
  铁,火热的铁,在雨水中嘶鸣、穿越 
   
  ——飞鸣镝! 
  以万千码头转化而成的车站为靶子 
   
  一个男人扛着借满箭矢的草船 
  沿街高喊:“冰——糖——葫——芦——” 
   
  吴越,南方中国每日最先清醒的部分 
  吴和越,中国南方最古老的鲜花两朵……       
徐州(外二首)
黄亚洲 
  你好,自刎的西楚霸王 
  今天,我来到你戏马和封王的地方 
   
  我看见,你的后代 
  正用吊车,为这个城市 
  组装强大的翅膀 
  吊车下,云龙湖碧波荡漾 
  湖里,没有一滴水 
  来自乌江 
   
  这个城市的地下 
  埋着整个汉代 
  出土的户籍册上 
  有个名字叫作刘邦 
   
  隋炀帝串珍珠的时候 
  也没忘记用大运河把这个城市串上 
  就为了这颗王冠上的明珠 
  连天的烽火,把好几个朝代 
  烧得日月无光 
   
  今天,汉佣继续在地下列成方阵 
  成为当代引进外资的仪仗 
  昔日淮海大战的硝烟.目前 
  都由剪彩时分的鞭炮炸响 
   
  作为煤城和旅游城市 
  这个地方一直有很大的光芒 
  北洞山出土的 
  那个神气的大嘴饕餮 
  注定了这个城市追求幸福的肚量 
   
  我这次是来徐州看望军人朋友的 
  他们现在正为历史和现实站着两重岗 
  这个城市真的需要好好呵护 
  这个城市一旦起飞 
  会同时拉直 
  北面的黄河,南面的长江! 
   
  龟山楚王墓·马厩 
   
  这一块拴马石 
  从来没拴过任何马脚 
  这一只马槽,也从没摆放过 
  任何人间的草料 
   
  也许只有地面上群马踏过 
  这个空洞的音箱 
  才会发出快乐的嘶叫 
  一些河流会从石壁上流下来 
  仿佛马蹄踩中了穴道 
   
  伟人的威严,是不是 
  必须横跨阴阳两界? 
  那些生前消化不完的荣耀 
  必须要有一只马槽? 
   
  其实,伟人一旦进入地下 
  他所有的马鞭子 
  都成了活着的人的佩刀 
  而且那些刀子,还特别喜欢 
  像切西瓜一样 
  切开墓道 
   
  这些事情。一般 
  都发生在几十年之后 
  许多阳光会从石壁上流下来 
  发出惊喜的嘶叫 
   
  也还有这样一种可能 
  盗墓者,早已把所有的虚无之马 
  一古脑儿统统牵跑 
  当历史还没有完全苏醒 
  眼屎糊着书页 
  月黑风高 
   
  睢宁:儿童画之乡 
   
  为什么你们要聚集这么多 
  青蛙的嘴巴.来让我们这些大人 
  理解战争?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眨眼的星星,叫我们 
  懂得感情的羞涩? 
   
  为什么要用风筝,让天空 
  长出尾巴? 
  用红的牛和绿的羊 
  解释生活的拥挤? 
  用一条又一条善良的金鱼 
  说明世间全部的圆滑? 
  也许你们手拿蜡笔的时候 
  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 
  你们无非是想叫鸡爸爸和鸡妈妈 
  更爱自己的孩子 
  叫长颈鹿不要太累。脖子 
  可以伸到画框的外头 
   
  可是我们却已经流下眼泪 
  孩子啊 
  我们的泪珠有些浑浊 
  一粒粒,都长着蝌蚪的尾巴 
  不知道你们画里的 
  那些单纯的荷叶,能不能 
  收留这些蝌蚪? 
   
  ——并且让它们,尽早 
  成为青蛙? 
渡口与白云(组诗)
朱 竹 
  白云 
   
  头羊走在最前面 随后是两只 
  两只后面是五只 其后就是一大群 
  蠕蠕而动 缓慢前移 
  石头对我说 只有如此这般 
  才是一团白云 
   
  牧羊人在羊群的一侧 
  或者是紧随其后 手持牧鞭 
  两者紧紧相依 犹如 
  天仙与白云 
   
  渡口(之十) 
   
  南来北往的渡口每天 
  都会发生一些奇妙的事情 
  例如太阳上船之前是朝阳 
  下船之后却成了夕阳 
   
  又如小姑娘上船之前是春天 
  下船以后就成了秋天 
   
  再如风上船之前是东风 
  下船以后就成了西风 
   
  垂钓 
   
  树在垂钓 每一棵树都在垂钓 
  它们整整齐齐站立在岸边 
  用自己的叶子垂钓 
   
  白云顺着蓝天铺就的大道 
  悠悠而来 等待鸟群的出现 
  此时此刻鱼儿就出来买菜 
云南大地(二首)
傅泽刚 
  去香格里拉的路上 
   
  我们只能在路上路很遥远 
  从内心到山边 山的那边 再到天边 天的 
  那边 
  花也只能开在路上 到了天上花还叫花吗 
   
  渡过一条著名的大江 流淌着金子的江 
  一直向上的路也变得金光闪闪 
  我通体透明 不仅仅因为叫金沙的江 
  还有澜沧江 还有怒江 还有心中流淌的血 
  液 
  我在想 凡是经过向日葵一样绽放的土地 
  每条江 抑或血液 都是宗教的流淌 
   
  遍地金黄的青稞长在天堂 
  炊烟飘荡在世界以外 那么 桃园呢 
   
  和我一起寻找的 有路 有一路跪拜而去的 
  僧侣 
  还有无数的心灵脚步 
  我们决定寻找下去 因为我们不能不生存 
  神哟 给我一条路吧 
  万物之灵的人啊 你是不是想得太多 神说 
   
  没有人到过那个地方 
  不在印度 不在四川 不在西藏 不在迪庆 
  不在这个地理的世界 
  可能在文化和精神的峰巅 
  那是我们无法翻越的峰巅啊 
   
  所以我们只能在路上 路很遥远 
  人生就在路上 在过程中 
  从内心到山边 山的那边 再到天边 天的 
  那边 
   
  还会回到内心吗 我们问自己 
  我们寻找的东西很远也许也很近 
  或许就在自己心里 这是神的启示 
   
  红河 
   
  多瑙河是蓝色的 
  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是黄色的 
  如果在云南的南部行走 也许山会挡住视线 
  但一定会听到一种红色的轰鸣 激荡 澎湃 
  一方土地养一方河流 
  红土地上的流淌是红色的流淌 
  谁说老高原静守岁月 亘古不变 
  我亲眼看见两岸的原野在流淌中匆匆行走 
  那是高原的另一种形态 
   
  原野上的四季是色彩变换的四季 
  人世间的冷暖 周而复始 
  而红河就是红河 
  “谁也改变不了血液的颜色”这是天地说的 
   
  云南大地的血液是红色的血液 
  正如我们先辈的血液一样 
  一些生命倒下 
  一种精气神却站立成高原 
  那些拱立的山峦和隆起的肌肉 
  血脉相连 
   
  红河啊 我是云南大地的孩子 
  我可以割断血管给你看 
  请不要说人的血液都是红色的 
  有些人的血是绿的 甚至是黑的 
  我想 天地也会这样认为 
  面对你远路人站不稳脚跟 
  你的激情与品质就是一种血性 
  所以峡谷里的流淌就是我体内的流淌 
  我到哪里 你就到了哪里 
  也许别人看不见 但一种生命的轰鸣与昭示 
  只有我知道 
栖息在敦煌的风(二首)
胡 杨 
  盘羊的动作 
   
  一只盘羊,站在崖壁 
  它硕大的角,像一丛灌木 
  崖壁上的灌木 
  与崖壁猛烈地碰撞 
  回音传得很远很远 
  我注目良久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盘羊 
  是要挣脱头上的羁绊 
  还是要与山岩表达彼此的爱怜 
   
  那结实而又响亮的碰撞声 
  接连不断 
   
  河谷之侧 
   
  水的涛声落在地上 
  把那些苍翠的骆驼草打湿 
   
  风的卵巢 
  是那些光明磊落的石头 
  一边是固执的沟槽,一边是自由的野草 
   
  河谷之侧,一个人 
  像一棵游动的树 
  停在哪儿 
  哪儿堆积起 
  水打不湿、风吹不动的荒凉       
兴福寺(外一首)
陶文瑜 
  翁同龢说 
  门外皆劳人 
  他把清朝的事情忙完之后 
  就告老还乡了 
  翁同龢走进兴福寺 
  然后回过头来 
  很颐享天年地看看门外 
  他说那些东奔西走的 
  都是劳人 
   
  我和小海来的时候 
  和尚们都在念经 
  他们念念有词的样子 
  就是准备高考的考生 
  我和小海要喝茶去了 
  好好念吧 
  修炼好了就能到红尘中去 
  像凡人一样生活 
  泡一杯清茶 
  说几句胡话 
  看上一个女人 
  再把她娶回家 
  这样的日子多好啊 
   
  去年的这个时候 
  也是夏天的一个傍晚 
  我和小海去网吧 
  我们像贴在电线杆上的 
  寻人启事 
  等待着找到别人或者 
  让别人找到自己 
  和一群孩子混在一起 
  我们像是两个 
  会写诗的和尚 
   
  读齐白石《延年》 
   
  大师就是大师 
  他为自己活着 
  想到秋天的时候 
  就画一幅菊花 
  因为在大师眼里 
  季节就是书房里的童儿 
   
  八十八岁的齐白石 
  已经功成名就了 
  一岁年纪一岁花 
  拼起来就是一生 
  但我们无法拥有大师的一生 
  我们只能收藏 
  大师的瞬间 
   
  我们是松鹤延年 
  大师是信马由缰 
  我们组成人间 
  大师组成天堂 
风情黄鹤楼(二首)
黄运全 
  选定黄鹤楼 
  接头暗号 
  一个叫崔颢 
  一个称李白 
  好去寻觅爱情诗 
  黄运全 
   
  楼之恋 
   
  登楼赏景 
  景中多情 
  楼巍巍阳刚之气 
  鹤翩翩妩媚动人 
  恰似江那边高山流水 
  融化了两颗心 
   
  带着几分流连 
  走进吉庆街 
  嘴边还挂着黄鹤楼 
  一个盼望 
  快与黄鹤楼拍张结婚照…… 
   
  楼之灵 
   
  摊开是一部画册 
  拉长是一面浮雕 
  叠平是一张明信片 
  还原一座历史名楼 
   
  赏月月在跟前 
  渡江可作跳台 
  迷失都市者 
  且看一楼佛光 
   
  入诗也入画 
  上街也上路 
  有酒也有烟 
  一个楼字打招牌 
   
  楼是传家宝 
  武汉一方印 
  风雕雨刻春着色 
  烙红了访客记忆 
家住锦江(外一首)
鄢家发 
  我居住的这座城市 
  有一条江穿过他古老的城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