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遗珠 作者:宋初云(纵横vip2012-11-29完结,穿越、种田、宅斗)-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面色就一直不虞,像是先前认亲的过程让他十分不快,又像是十分在意梁二夫人先前说的那番话。
为了别人的几句话就一直不快,这不像是梁敬贤的性情啊!
莫非这其中藏有什么她不知道的隐情?
一想到这里,顾筝忍不住往梁敬贤身边凑了凑,半是担忧、半是八卦的问道:“你怎么了?不高兴?”
“……”梁敬贤没有回答,依旧把目光定格在湖面某一处。
顾筝不死心,歪着脑袋想了想后换了个更直接的方式问道:“我瞧着你二伯母似乎有些不对劲,她先前无端端的为何说那些话?说起来你二伯母还真是不讨人喜欢,她才张嘴说了几句话就把你娘、你大伯母、你四婶娘全都给得罪了———我先前瞧着她们听了你二伯母的话后脸色都不大好看,这是为何啊?”
见梁敬贤还是不理会自己,顾筝不由怒了:“喂!你要想我好好的配合你演戏,就必须把你家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一五一十的告诉我,否则我一个不小心可是会把人给得罪光了,到时候我们可就演不下去、只能一拍两散了!”
顾筝发狠的胡乱威胁梁敬贤一通后,总算是让他慢慢的把目光挪到她身上:“我是三房的嗣子,大伯母其实才是我的生身母亲。”
顾筝嗤道:“切!这点我早就知道了!说点别的!”
“别的?”
梁敬贤的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讽刺,目光里竟满是自嘲之色:“那我就和你说说当年我是如何过继给三房的吧!当年我娘……,”梁敬贤顿了顿,最终目光阴郁的改了口:“当年我生母膝下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儿子,他就是如今的二少爷……”
原来当年梁大夫人膝下育有两子,幼子梁敬贤年幼时资质平平、还未展现出他神童的光彩,看起来只比寻常的孩子聪明一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长处。
反倒是梁敬贤的亲兄长梁敬云从小就十分聪慧,三岁就能识字、四岁就能背书,七岁就有大儒断定他将来定成气候……总之当年的梁敬云小小年纪就大放光彩,各方各面都胜过还默默无闻的梁敬贤,让梁敬贤的所有一切都掩盖在兄长的光环下。
如此一来,当梁太夫人决定从梁大夫人生的两个儿子里挑一个出来过继给三房时,梁大夫人和梁三夫人都争着、抢着要聪颖过人的梁敬云———梁大夫人为了保住天资聪明的大儿子,努力的把二儿子梁敬贤往外推;而梁三夫人为了能过继到一个最好、最优秀的嗣子,则从头到尾都瞧不上梁敬贤、只拼命的想要把梁敬云抢到手!
两个母亲都只看中梁敬云、嫌弃梁敬贤,这让梁敬贤的地位瞬间变得十分尴尬———过继一事一出,他竟成了生母不要、养母不喜的孩子,这给当时已经懵懂懂事的梁敬贤心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让他怨恨梁大夫人的同时也不喜欢梁三夫人!
两个母亲争夺孩子的最终结果显然是梁大夫人赢了,否则梁敬贤如今也不会是三房的少爷;只不过风水轮流转,时隔多年后梁敬贤的光彩已大大的胜过兄长梁敬云,让梁三夫人有了一种拣到宝的惊喜……
顾筝静静的听梁敬贤讲完这些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当她听到梁敬贤说他当年是个没人要、被两个母亲嫌弃的孩子时,心下意识的一缩、自有主张的心疼起年少的梁敬贤,为梁敬贤感到不值的同时也对梁大夫人、梁三夫人齐齐没了好感:“当年你还只是个孩子,她们怎么可以那样伤害你?她们根本就不配当你的母亲!”
第三章 劝慰
“……”
梁敬贤没有接话,表情有着淡淡的哀伤,显然纵使如今的他风华正茂、大放光彩,幼时在他内心烙下的伤痛依旧无法抚平。
这样的梁敬贤是顾筝不曾见过的,他让顾筝莫名的生出一股冲动,想要伸手抚平他微皱的眉头……这个古怪的念头让顾筝脸一红,虽在最后关头控制住自己的手,但劝慰梁敬贤的话却说得有些不自然:“你别不开心啦!只要是金子早晚会绽放出耀眼的光彩,让错过你的人后悔莫及!兴许你的两位母亲如今早就已经后悔莫及了,我瞧着你看上去可比你二哥强多了!”
梁敬贤听了顾筝的话目光微闪,带着一丝他自己都不曾觉察到的期望问道:“她们真的会后悔?”说完自己便因顾筝的安慰下意识的勾了勾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道:“你要安慰我好歹也寻几句像样些的话,你先前不过只见了我二哥一面而已,怎就知道我比他强上许多?”
“我当然知道啦!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顾筝虽然平时不大待见梁敬贤,但此刻她却颇为护短:“别的我暂且不说,就说你二哥看起来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单单武艺这一项他便一定不是你的对手!你只要有一项强过他便算是胜过他了,别的不消再比啦!”
末了觉得自己的话似乎有些太过牵强,顾筝急忙一脸认真的再补了句:“反正你是我见过的、最历害的人,在我心里你是最强的!”
顾筝的这番话虽说得十分牵强,但不知为何却让梁敬贤豁然开朗,转瞬间觉得心似乎不那么痛了,并很快就恢复以往那份神采奕奕的自信模样,也有了闲心和顾筝斗嘴抬扛:“那和你哥哥比呢?是我厉害还是你哥哥厉害?”
“这个嘛……”
顾筝虽然不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梁敬贤各个方面的的确确是比顾风强上一些,加上他刚刚才受到伤害……如此琢磨了一番,为了安抚梁敬贤受伤的小心灵,这回顾筝总算是勉为其难的说了真话:“好啦,我承认你比我哥哥厉害一丁点!好了、好了,你别再不开心了,陪我到那边再走走!”
顾筝说着便不客气的上前拽了梁敬贤,一面拉着他沿着弯弯曲曲的曲廊走下去,一面继续拣了些话逗他宽心:“要我说你的两位母亲真是没眼光!若是当年她们抢人时我就已经认识你了,我定会告诉她们你是颗蒙了尘的明珠,只要耐心将灰尘拭去、你定能大放光彩,让她们丢开你二哥,争着、抢着要你!”
“我虽对当年的事有心结,但我也不愿意看到同样的事发生在我二哥身上,”梁敬贤说着顿了顿,意识到自己竟对件假设的事情如此较真,不由摇头笑了笑、顺着顾筝的话打趣道:“是啊,我怎么没早些认识你呢?”
顾筝笑嘻嘻的说道:“因为我也是沧海遗珠呗……”
“你是沧海遗珠,我是明珠蒙尘,我们还真是有缘!”
两人说说笑笑的一路逛了下去,有顾筝这颗开心果在,梁敬贤很快就被她感染得高兴起来,心情也逐渐恢复平静、把那些不愉快的事统统抛到了脑后———只要他的弯弯懂得欣赏他、在乎他,这样就足够了。
而顾筝安慰完梁敬贤后不由暗暗的在心里感叹梁家水深———和只有岑老爷一房人的岑家相比,梁家的各种明争暗斗只多不少,梁敬贤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真真是不容易啊!
不过顾筝感叹归感叹,却从没把这些当成自己的麻烦,因为顾筝心里压根就没真把自己当成梁家的人———顾筝时刻记着她不过是梁敬贤名义上的媳妇儿,梁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其实和她没太大干系,该头痛这些事的人应该是梁敬贤以及梁表姑娘,她这个挡箭牌是无需去讨好任何人的!
一想到梁表姑娘,顾筝忍不住好奇的问了梁敬贤一句:“对了,不是听说你那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一直住在梁家吗?怎么先前认亲时不见她在场?”
提起梁表姑娘、梁敬贤面上依旧波澜不起,语气也淡淡的:“她被母亲送去凌云寺暂住祈福了。”
“哦……”
顾筝把尾音拖得长长的,整个人更是故意凑到梁敬贤面前,一面一脸促狭的冲他挤眉弄眼、一面意味深长的打趣他:“原来你的心上人不在府上啊,怪不得你一直闷闷不乐的!哎,真是可惜了,我还想见见她呢!”
梁敬贤怕越解释事情越乱,只能无奈的任凭顾筝打趣他,心里有些苦恼的思忖着该如何把话和顾筝说清楚,让顾筝这个笨丫头清清楚楚的知道他喜欢的人是她,不是别人……
…………
因梁、岑两家关系亲厚,因此第二天梁敬贤便提着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带着顾筝回岑家拜门,算是“复面拜门”。
岑家自是热情的将顾筝夫妇迎进门,热热闹闹的摆了席面、请了亲朋好友聚到一块再吃了顿酒,隆重的招待了梁敬贤这个回门的女婿。
酒散,太夫人悄悄把顾筝拉到荣寿堂说起体己话儿:“弯弯,新姑爷待你可好?”
因为顾筝是和梁敬贤假成亲的,所以面对太夫人那关切的目光时,顾筝不由自主的觉得有些心虚和不自在,为了不让太夫人看出端倪开、只胡乱的点了点头:“嗯,好,很好。”
顾筝的心虚落在太夫人眼里却成了初为人妇的羞赧,让太夫人顿时眉开眼笑:“他对你好祖母就放心了!对了,那你公婆、叔伯妯娌、兄弟姐妹呢?认亲时可曾刁难你?”
顾筝轻轻的摇了摇头:“不曾。”
太夫人听了这才彻底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那你今后就好好的跟着新姑爷过日子!”
说完太夫人又让人把梁敬贤也请到荣寿堂,当着顾筝的面嘱咐他:“我把弯弯交给你了,今后你可得好好的护着她,别让她跟着你受委屈!”
梁敬贤郑重其事的当着太夫人的面承诺道:“祖母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待弯弯,不会让她受丁点委屈。”
太夫人听了自是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左手牵着顾筝、右手拉着梁敬贤,语重心长的叮嘱他们今后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遇事不可意气用事、逞口舌之快等等。
太夫人嘱咐时梁敬贤一脸认真的倾听、并偶尔点头附和,让顾筝见了不由有些纳闷———他们不过是在演戏而已,梁敬贤有必要这么当真吗?
刚刚他还郑重其事的向太夫人做出承诺,搞得好些真的要和她过一辈子似的……
因新妇归宁不能在娘家过夜,必须赶在日落之前回去,因此顾筝和梁敬贤陪着太夫人说了一会儿话便起来告辞,不敢在岑家耽搁太久。
梁敬贤夫人一出门,岑家请的乐班子便按照习俗敲锣打鼓的送新婿梁敬贤回家;三日后,岑家又按照大丰习俗送彩缎、蜂蜜并油蒸饼到梁家,谓之“眗女”;七日后,岑家再送了一套头面给顾筝这个外嫁女,谓之“洗头”;一月后则大会相庆,谓之“满月”。
一直到满月,这成亲后的礼数才慢慢的少了去,让顾筝这个新嫁娘总算得以松一口气,开始把精力放在如何适应“梁家三少奶奶”这个身份上……
…………
且先不提顾筝这头如何,却说这一日梁三夫人娘家那头来了个远房亲戚、叶七雄。这叶七雄和梁三夫人本家隔得远、家世也远远比不上梁三夫人娘家,不过是个小小的守备。此番他前来找梁三夫人也是想求她帮着办件事儿,毕竟梁三夫人怎么说也是宣平侯府的夫人,总归有些门道可以帮着走走。
叶七雄一见到梁三夫人便一脸悲戚的道:“姑奶奶,您那侄子叶辉早早的就和长安县刘财主的女儿刘凤歌定了亲,原定好再过个一、两年便把人给抬进门来!不曾想前几日却有户张姓人家上门,硬是说要求娶刘凤歌、让我们叶家把亲给退了!”
“那刘凤歌倒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我们也不是非她不娶,若是换在平日倒也不是退不得亲……可如今是人家硬逼着我们叶家退亲,倘若我们真的怕了张家、听他家的话把亲给退了,那我们叶家这一脉人的脸面岂不都丢光了?”
叶七雄简单的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后,便把梁三夫人的胞姐裕王妃给抬了出来:“我们丢了脸面倒是事小,若是累得王妃娘娘也跟着一起丢了脸面,那可就是天大的罪过了!所以我这才急忙忙的来求姑奶奶您,希望您能想个法子给张家递句话儿,让他家别再破坏叶、刘两家的好姻缘,拆散早早就牵了红线的一对鸳鸯!”
梁三夫人听到这里已然明白这不过是件两家争娶一女的小事,这事说难倒是不难———只要让德高望重、任福建总兵的梁大老爷出面说句话儿,和叶家争的人家多少都得卖梁大老爷几分面子,这事儿便也就成了。
第四章 利用
若是换做别的隔了好几层的亲戚来求,梁三夫人定是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欠大房一个人情,只会随便寻些话将人给打发了。但如今是这叶七雄来求,她却不能草草的将他给打发了———早年梁三夫人的亲娘苏氏染了一种怪病,是这个叶七雄帮着寻到一位隐世的郎中、治好了苏氏的怪病。
也就是说这叶七雄算是对叶家有恩,今儿他就算是求到裕王妃大叶氏那里,大叶氏也得想法子帮了他这个忙才算是还了人情……
这些道理梁三夫人都懂,因此叶七雄话一说完、她便不假思索的问道:“那张家是什么来头,竟如此大口气的硬是让你退亲?”
叶七雄一听这话便知这事有戏,立时忙不迭的把张家的底细给抖了出来:“看上那刘凤歌的乃是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