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地下室 作者:BENJAMI >

第1章

地下室 作者:BENJAMI-第1章

小说: 地下室 作者:BENJAM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简介:
    一群以音乐的名义聚集在北京的年轻人,以地下室为居留地,演绎了一幕幕戏剧。线索人物是小航,他为了追寻摇滚精神,从家乡到北京,参加亚飞的乐队,见证了乐队生存的艰难,并目睹了乐队的解体。
  小航在音乐理想碰壁之后,远赴新疆,被抢劫后以卖唱为生。在那里他见到初恋女友漫漫,惊讶于漫漫的变化,一气之下,离开她回到家乡。觉得无聊,期间看到了鬼子六的巨大变化,受到刺激,再回到北京,先是做白领,在纪念老泡的天堂酒吧里看到亚飞,受到感召,辞了工作,别了爱他的女孩,重新回到地下室……     
作者简介:
    BENJAMIN,会画画会写字,著有长篇小说《地下室》,著有两本画集《记得》和《ONE DAY》;同时,他也是20年来第一个卖进欧洲市场的中国漫画家。 他用着世界最贵的电子画板,他衣衫破烂很少吃饭,他挥金如土。 有时暴富有时很穷,有些单纯有些凶猛,有些内向有些疯狂,他在乎微薄友谊,他爱过很多姑娘,不论多么成功,他仍然很迷茫。

  《地下室》PART1
  序一:地下室里的天国(1)
  文/郭敬明
  01
  是梦想与现实的厮杀吧。
  在我们年轻的时光里,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时候,我们觉得理想中的世界光芒万丈,而现实却一片灰暗到处是低矮的墙。幻想里的我们都是最自由的天使,四处飞翔,而现实里,却只能沿着低矮的墙背着沉重的书包低头行走。
  在我们年轻的时光里,总是会有争吵,愤怒,失望,沮丧,难过,忧伤,怀念。在那些安静的青春时光里,我们觉得这样的情绪是可以陪伴我们直到终老的。可是谁都不知道,随后是那样漫长的一生,足够消磨掉心中所有汹涌的情绪,让呐喊变成沉默的表情。
  02
  亚飞,小甜甜,小航,所有人的故事都是熟悉的,却带着一种陌生感。他们像是活在电影里的人,像是一些悬浮在空气中生活的人,又遥远又虚无。
  当我们因为他们的开心而开心,因为他们的难过而难过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虚弱的无力感。有时候忍不住想,他们是谁呢,他们活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03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在长沙,五月快要结束了。长沙绵绵不绝地下着雨,空气像是潮湿的棉絮一样阴沉沉的让人难受。
  望着酒店外面湿漉漉的街道我竟然没来由地一阵伤心。
  其实我应该很熟悉《地下室》里的生活,我应该很熟悉那些鲜活的面容,可是,当记忆抵达多年前的深夜时,当记忆抵达那一个没有打开、落满灰尘、装满摇滚CD的很旧的抽屉时,当记忆抵达多年前我丢满一地的摇滚杂志时,当记忆抵达多年前我和那些已经失散的伙伴一起唱歌喝酒的日子时,我竟然像一个惶恐的小偷般无法言语,像是偷来的一段别人的记忆,记忆中的种种种种全都不是自己。
  我所熟悉的强烈的重音,不属于我自己。
  我所熟悉的昏暗的阁楼和地下室,不属于我自己。
  我所熟悉的那些长头发的男生和倔强的女生,不属于我自己。
  那么,他们属于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呢?
  04
  最早是看BENJAMIN的画,那个时候我在念初中,即将升入高中。那个时候总是在想,这个画着一手好画的人,究竟是在怎样地生活着呢?是和我们一样碌碌无为地生活呢,还是像个侠客一样光芒万丈呢?
  而当我长大之后,当我的名字在别人耳朵里不再只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的时候,当大多数人都不会再把碌碌无为这个词语用在我身上的时候,我终于认识了这个我在中学时代最喜欢的画者。
  我对BENJAMIN的认识在很多的地方都聊起过,在《岛》里面也经常说起。落落也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很多次我去北京,忙得不得了,给BENJAMIN发消息,说不好意思太忙了,可能都来不及聚一下。不过每次BENJAMIN都会自己打车,从很远的地方到我住的酒店看我,顺便聊聊天。
  慢慢地接触之后,BENJAMIN在我眼中不再是那个另类的叛逆的人,而是一个最最真诚的人,是用最大的力量来热爱生活、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在别人玩世不恭的时候,他会保持最严肃的表情。当别人成为金钱和名牌的奴隶的时候,他像不属于这个城市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很多时候当我和落落、BENJAMIN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当我和落落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失望的时候,BENJAMIN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最纯真的理想。有时候都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是活在童话里的,他不属于这个世界。就像是地下室里面的那些人,他们应该都是属于白色天国里的天使,他们不应该降落到人间来经受磨难。
  05
  看完这本小说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
  它不像我和落落的小说一样是直接地击打人的泪腺,不是情节跌宕起伏辞藻华丽文风独特的小说。它像是黑夜里最最深沉的大海,当所有的人都觉得它在沉睡,它波澜不惊的时候,其实在表面之下内心深处,是错综复杂的暗涌,是时寒时暖的洋流。
  那些细节和那些最传神而直接的描写,那些散落在书里每一个地方的生活气息,那些让人看完心里压抑地不发一言却掉不出一滴眼泪的描写,它们是属于BENJAMIN的。
  相对我文字里风花雪月的忧伤来讲,那些潜伏在BENJAMIN文字里的沉重的生活本质,让我内心轰轰烈烈地陷塌一片,露出心里粗糙的地方,像被砂纸磨过一样的疼。
  06
  有些小说是虚幻的存在,是童话,是梦想,我们在黑暗的世界里丧失做梦的能力,于是我们借助它们来还魂。
  有些小说是低劣的存在,它们以丑为美,在描述那些丑陋的事物的同时竟然会沾沾自喜为自己能够过这种肮脏而颓废的生活而骄傲。
  有些小说看过就算,有些小说哭过就算。
  而BENJAMIN的小说不是,它不像是我的小说那样如同重锤般狠狠地捶砸着心脏,全身震撼麻痹疼痛巨大,也不像落落的小说一样像最锋利的针找准最正确的角度刺进最柔软的心房,发出细密而无法挣脱的痛。BENJAMIN的小说像是一张最粗糙的砂纸,在你内心缓慢地,缓慢地摩挲。在你毫无知觉的开始,在你昏昏欲睡的过程里,在你消失语言的结局中,将内心磨得千疮百孔。
  那些我们在生活中忽略的事情,那些一直被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的人群,那些在我们看来疯狂而无法理喻的青春冲动,那些在我们看来没有必要的争吵和厮打,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总是认为那些玩摇滚的人是肮脏的孩子,其实,他们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比那些穿着西装心里暗藏毒药的人干净一百倍。我们总是认为青春里犯下的错误无可原谅,其实,在后来漫长的人生里,我们就会慢慢地认识到,那是我们一辈子,最最伟大的财富。
  它们,其实都是躲藏在地下室中暗暗发光的天使。
  总有一天,它们会带着纯白的羽毛回归遥远的天国。
  08
  有种情绪比痛哭难过,那就是面无表情的绝望。
  有种感觉比剧痛猛烈,那就是漫长迟缓的侵蚀。
  这些都是BENJAMIN的,是属于他的色泽,属于他的画面,属于他的叙述,属于他的文字。
  让我们在那些虚假的情节和虚伪的爱情背后,看到生活最真实而粗糙的表面。
  像是看到了最最遥远的史迹,我们热泪盈眶。
  郭敬明于长沙
  2005。5。23
  《地下室》序二:这是一个惊叹号(1)
  文/落落
  BENJAMIN是个一直让我不断觉得惊奇的人。
  知道他是在很早以前了,那时我是个刚刚开始购买漫画杂志的人,除了资讯外,它们往往还刊登国内外画手的作品。说实在的对于很有浪费页面嫌疑的漫画来说,评论一直是更吸引我的东西。而国内的画手往往还处在不断进步的状况中,所以我非常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见BENJAMIN的短篇时那种绝对的惊艳感。
  也许每个见到他作品的人,都会有着与我相同的感受。他最初期的画作还有着更视觉的效果,女主角身材比例夸张到足够让名模羞愧,而男主角则一贯颓废潦倒而又潇洒得像正在燃烧的香烟。那时我几乎无法想象中国漫画界居然能有人画得出这样的人物来。我一直宠爱的日本动漫在他的作品面前看起来都有些比不上。
  从他的画面开始,接触到他的故事。慢慢地会从中总结出一些作者的风格,并同时从作者的风格里挖掘到他本人的个性。BENJAMIN是个很容易在第一时间里被我们认定成小混混的漫画家。但是他每个作品里的人物,他们的衣着、行为方式、言谈和思想,都像是烙着最明显的“叛逆”记号。而这一“想法”也一直贯穿着我对他的认识,直到后来与他接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误解”。
  之前说了,BENJAMIN是一直不断让我觉得惊奇的人。
  国内的一线漫画家们在画功之外,还有思想想要传递,因此不少人都拥有相当出色的文风。这是当然的,光有好画面,没有好故事的话,谁也挣扎不出来吧。于是在接触到BENJAMIN的画作后不久,我开始看起了他的文章。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比他的画面更能震撼我的东西。
  他的几个随笔,没有画面上那霓虹燃烧的嚣艳,也没有夸张视觉的冲击,但从他不淳朴不老实不善良不狡诈的笔触下,可以清清楚楚地发现,这样一个漫画家——年纪不小不大,总是穿得很潇洒——在他脑海里真实出现着的对社会的认识与观察,以及他本身的人生经历,可以变成极富感染力,甚至让我们心酸的东西。
  对别人的故事妄加评论并不是件明智的事,或许我所看见的,听见的,以及我所理解的BENJAMIN只是“我”看见的那部分,离真实的他还有相当的距离,每次与他接触后,总是有各种东西来颠覆一直以来对他的印象。最初认定他是个才华横溢的混混画手,也许结识美眉是他的爱好,性格又颓废又不羁。可这些在画面中被发现的事实,到了看他的文字时,又有了新的认识。过去的辛劳都变成了蛊惑人的白纸黑字,他用着最口语化的句子,随随便便而又毫无顾忌地提起他的过去,他的朋友,他的那些欠揍的前上司们,甚至绝不避讳对国内漫画圈里的人指名道姓地批评。这样的真实与“胆大包天”,让在许多真相面前都畏首畏尾的自己无地自容。
  原来我认定的这个男性,好钱好睡好女色的“三好”学生,他那总给别人冲击的风格,都不过是表象而已。
  那是从BENJAMIN的文章里,可以一再清晰体会到的事实,他虽然总是在谈过去的女朋友ABCD,曾让许多小朋友以为这是个没救的花花公子,可他一谈起那些在画得昏天黑地中睡去醒来的日子,那穿过窗户照进自己房间的阳光,总会给我强烈的震撼。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集合他所有特色的《地下室》。
  夜晚的地下酒吧燃烧出的音乐,手指在吉他上拨弄出的疯狂,音符撞落在酒杯里刺激着喉咙的喧嚣。这里是男人和女人们的晚上,白天他们爬上BENJAMIN的白纸,颓废又苍白,平静又木然,说起粗口来也是肆无忌惮的,谈起隐私来也是肆无忌惮的,有时候又困穷又枯涩地生活着也是肆无忌惮的。
  那是不仅在画面上可以阅读到的东西,因为有了文字在黑白间的想象力,所以我们有了可以更多深入到作者内心的桥梁。其实从小航和他的朋友们那里,习惯了BENJAMIN叙述方式的人们,习惯了他作品的人们会继续感觉到他这个人叫人惊叹的表达能力。这里面有许多人没有触摸到的生活,想象不到的日子,甚至是接受不了的想法。可它们在一群暗处里混沌度日的少年中间,被一再地叙述着。
  几乎不是美丽的东西。不是在他的画面中,可以把明明丑陋的人也画得美丽的东西。他们在他的文字交织下,成了不需要修辞,不需要掩饰,明明白白揭露给你们看的一段日子。喏,这里是少女们曾经遐想过的那些音乐浪子的“风流生活”,喏,这里是曾经被读书逼得想发疯的学子们憧憬过的“恣意人生”,喏,这里是那些被无数人美化过的以为如同漫画那样又富足又妖娆的“地下室”。
  这些在他的故事里,完全不存在。
  所以开始便说了,这是个一直让我不断惊奇着的BENJAMIN。
  关于《地下室》中所传达的情感,在和他有过几次长时间的聊天后,可以更深地感觉到。那又是一个新的发现吧。就好比我一直以为这是个愤世嫉俗而又相当落魄的人,出生在北方的他拥有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