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

第271章

唐朝好媳妇-第271章

小说: 唐朝好媳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好。

不过,让小婉有些发愁的是,宝儿怎么办?

再穷也不能穷到孩子,吃穿的都不成问题,小婉最担心的就是,一旦真的不幸言中,去了那毗邻突厥的地方,大人无所谓,宝儿岂不是危险?

“你想得太远了,现在已经是冬季,突厥人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的,就算是打草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所以冬天反倒最为安全。真的要去别处调任,我们可在过完正月之后,天气转暖时,让人将宝儿和囡囡一起送回长安。”张陵说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婉虽然觉得他说得有理,可认输那是不可能的,对此,张陵向来是一笑置之。

“小婉,我恐怕等不得跟你一起过年了。”

在知道小婉等人的筹备之后,公孙婷遗憾地跟她说道。

“怎么?要回长安?”小婉讶然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就准备先将张楠送回家,毕竟婆婆那里现在只有两个儿子在家,女儿这么长时间不在家,恐怕老太太心里早就想个不停了。

“不是回长安,我已经联系了一艘商船,准备去波斯那边,然后再顺路回来,希望再次看到大草原的时候,战火已经平息了。”公孙婷有几分怅然地说道。

小婉没有阻止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她甚至觉得,有追求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最初知道自己穿越到大唐的时候,她只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贫困、摆脱那种‘我命由天不由人’的无奈。但是,随着家境的渐渐丰实,她又有些茫然了。家中有了余财,而且还是很大的一笔,而且也有了权力,张陵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从四品的别驾,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李世民还有不少年头的寿命,再加上与太子李承乾的关系,可以预见,在大唐的权力架构中,张陵的上升空间一定很大,而且也很稳定。

难道自己已经没有追求了?

不,小婉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有了一点儿成就就能够心满意足的人。她一直在搜刮脑子里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她总想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印记。她无意改变什么,只希望自己的第二次人生有些意义。

公孙婷走了,带着萨日娜和跟她一起来的四名回纥少年,同行的还有张府的四名护卫和罗小薇母女……罗小薇在歌舞方面有不错的天赋,而且本人也喜欢,小婉便成人之美,让她跟着公孙婷。因为公孙婷也只带着蜻蜓一个贴身小丫头,萨日娜和罗小薇也都不大,她索性让罗氏也跟去,又取了一笔金银让她们路上花销。

公孙婷是个干脆人,临上船时,听了小婉的主意又带了一批酒,而且这次出航,张家也有两艘船同去,由海猫子带队,路上的安全基本无虞,只是去了波斯之后,人地两生,往回走才是一件真正艰难的事情。

时间不禁数,一晃眼已经是十二月的中旬,北风一场冷似一场,宝儿也不叫嚷着堆雪人了。

“大夫人,刚才我去大棚里摘了个西瓜,您瞅瞅,比猪头还要大呢”小月将西瓜放在桌上,小脸眉冻得通红,往双手上呵着热气。

“这丫头,有这什么形容西瓜的吗?”小婉失笑道。

“紫鹃,去厨房拿几个盘子过来,再拿把宰瓜的刀,别弄得汤汤水水的到处都是。”看小丫头冻得厉害,小婉对旁边的紫鹃吩咐道。

‘啪’的一声响,刀刚插下去,瓜就迸开,露出鲜红的瓜瓤和黑黑的瓜籽,这是从西域带过来的种籽,还没等吃呢,就觉得满口的甘甜。

“给老爷送几块,剩下的你们分着吃罢。”小婉取了两块放进碟子里。

“可惜蜻蜓走了,种瓜的时候还是我们一起种的呢,原说好了要一起吃。”小月遗憾地道。

“你将这瓜籽留着,炒熟了放起来等她回来再吃。”紫鹃出主意道。

“对啊。”小月又高兴起来。

小婉摇头,这西域到大唐天晓得有多远,唐僧取经还走了好几年,公孙婷这是去搞民间音乐交流了,没个几年的时候恐怕回不来,这瓜籽能放到那时候?

就在众人吃这入冬的第一颗西瓜的时候,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紧接着张有在门外禀报道:“启禀夫人,刺史大人陪同天使过来传旨了”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节 调任泾州

第四百节 调任泾州

传旨的是一名未曾见过的内侍,态度倒还恭敬,这些内侍原本做的就是服侍人的工作,察言观色自有一套,李世民给予张府的殊荣瞒不过这些人的眼睛,所以在一本正经地宣完圣旨后,便拉着张陵的手连道‘恭喜’,当小婉将一小袋银子递过去道了‘劳乏’之后,这名内侍更是笑得见口不见眼。

张陵的新职是泾州别驾,署理刺史……就是代理刺史的意思,官阶也升了半品,由从四品到四品。本来这种事情由吏部行文就可以了,可李世民不知道怎么想的,愣是写了一道圣旨,然后派名内侍千里迢迢的送过来。

等众人在堂上寒喧一番之后,这个名字叫做李易的内侍便告辞离去,说是奉皇命速来速回,而且再三暗示张陵要早一些赴任。

送走天使和刺史大人,夫妻二人回到厅中坐下,小婉的脸色已经由晴转多云了,虽然提前已经料到会是什么结果,可成为既定的事实后,她还是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看小婉这付模样,张陵微微一笑,挥手命身旁侍候的人都退下,笑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婉姐,我们提前不是都猜到了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小婉气哼哼地道:“话虽如此,可皇上也太小气了一些,从四品到正四品,不过是晋了半位,而且还是别驾署理刺史事,是个代理的长官。再说了,这大冷天的,他让我们轻车简从的先到任,哪有这个道理”

张陵笑了:“以我现在的年龄,一步到位确实难塞悠悠众口,有这么一个过渡,只要到时候干出政绩,便是有意见的人也得住口。”

“难道你在沧州做的不是政绩?”小婉不服气的反问。

“自然也是政绩,不过更多人看到的是刺史大人,我正是在刺史大人的领导之下嘛。”不知不觉的,张陵说话间也带上了小婉的语气,只是不太自觉,二人都没有注意。

牢骚是有的,但欢喜也是真的,二人都不是那种愿意平平淡淡做事的人,只是冬季出行不是那么容易的,有诸多的事情要安排,小婉现在特怀念前世的搬家公司和各种旅行设施……唉哪怕是动车也好啊,至少速度在那儿摆着,去什么地方都快。(^_^)

不过,准备工作还不是最忙的,生意上的事情因为都已经提前有了安排,只是有些没注意到的地方又嘱咐了几句,然后便是行装的准备,为了速度一些,这次小婉一家三口带着简单的行装和护卫人员先行,其他的人员和行李随后慢慢过去。

最忙碌的还是应酬,官场中的人最重要的是见风使舵,一些愚钝的人只知道张陵调到泾州,虽然是升了半品,可以他们看来却是明升暗降,自然不当回事。但稍有脑子的人都会想到泾州的地理位置和李世民的战略意图,尤其是从派内侍亲自过来传旨,就知道了张陵在他心中的份量,所以大多数人都过来贺喜、邀宴,而那些消息灵通的商人们更是一张张的请柬如雪片般的进入张府。

“婉姐,我们还是早些上任去吧,再呆下去,恐怕没有死在与突厥人作战的战场,先要在沧州的酒桌上醉死了”张陵诉苦道。

“呸呸呸,大吉大利,说什么呢?”

小婉不满地瞪他一眼,“既然如此,我们收拾一下早些起程吧。”

说走就走,虽然说是轻装简从,可也有三辆大车,都是那种再草原上使用的特制车辆,不但能载人载物,而且里面还可以睡觉,随行的人除了张有和紫鹃、雪雁之外,还有八名护卫和黑虎、黑豹这两头獒犬。

十二月二十日,一行人在沧州南门,与前来送行的沧州官员和那些商户告辞。

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沧州的百姓不知道从什么途径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同样是来了许多人,送送张陵这个给他们带来好生活的人……老百姓是最实在的人,他们记得谁对他们好,不仅仅是沧州的百姓,那些逃难来的边民也来了许多。

张陵自从来到沧州之后,大力改善百姓们的居住环境,尤其是治安方面,虽然不至于路不拾遗,可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横行乡里的地痞,而且推行新农具的使用,发展商业……就是码头的使用,给许多无地的人提供了工作的机会,这在现代也是非常难得的,何况是那个时代,如果的沧州和三、四年前的沧州已经大不一样,其繁荣在河北道来说,是首屈一指的,再过两年,鲇鱼湾码头比得上泉州的码头了。

也不知道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声:“张大人在沧州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没什么好报答大人的,在这里磕一个头,祝大人一路顺风”

这一声当真是一呼百应,送行的数千名百姓都高呼一声:“祝张大人一路顺风”立时黑压压的跪倒了一片,只有沧州府的那些官员、商人以及张府的人站在那里,脸上都是一片错愕。

张陵激动得满脸通红,眼中甚至出现了泪影,拱着手连连说道:“诸位乡亲快快请起,张陵承受不起承受不起”

好不容易,人群才站起来,其中已传来呜咽之声。

那些沧州府的官员们都低着头,脸色如何别人都看不清楚,送行的人群中,身裹皮裘的厉如海对旁边的儿子厉宗山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张大人虽然年少,却是做到了这一点,前程不可限量。宗山,为父已经年纪老迈,力不从心,你却正当年,一定要跟紧了这位张大人,则我厉氏富贵,再延续几代也没有问题。”

泾州(今泾川县),因泾水而得不,治所在安定县,领安定、灵台、临泾、良原、潘原五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泾川、灵台、镇原以及宁夏固原东部等地泾水中游地区。

小婉前世是来过甘肃,却没有去过泾川,一路紧赶慢赶的,总算是距离泾州已经不远。这一日正行走间,天气忽然转变,彤云密布,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雪,连北风都变得低沉雄厚,似乎蓄势待发,又或是被压制了一般。

车队在半路打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辆大车圈了起来,车夫们开始将牲口的鞍鞯松开,喂以水食,其他人则找了柴草,生起了篝火。

张陵有感而发道:“曾听到别人说这里如果困苦,却没有想到会是这般模样,虽然不至于是十室九空,可这十里八村的一片荒凉,连客栈这等歇脚的所在都十分难得。”

宝儿笼着双手道:“难怪爹爹总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里比我们沧州难看多了。爹爹,我们在路上看到的那些人,一个个眼神凶恶得跟咱们家的黑虎、黑豹似的,他们是坏人吗?”

张陵和小婉对视一眼,不禁苦笑。他们这一路上路过的人烟稠密之所不在少数,刚进入关内道时也没有什么,可越接近泾州,那些人看着他们的眼神就越不正常。后来他们找了一个人探询,答案却是让他们哭笑不得——

这几年突厥人越来越放肆,频繁骚扰地方,一般有钱的人家都将房舍土地交给了心腹之人打理,自己则举家内迁,从来只见大车往内地走,却是很少见大车往外走,所以他们的眼神才会古怪,而宝儿就觉得那些人的眼神异样可怕。

饭食很快就准备好了,是在上一处打尖的地方买的小笼包子,热热的,又用响水稻煮了稀饭,吃起来全身都觉着暖合,而天气却越发的坏了。

用完饭,众人熄灭了篝火,继续赶路,觉得风没那么大,张陵和小婉嫌坐在车里气闷,索性都骑了马,宝儿从车窗里不时探头探脑地跟爹娘说话,眼神中颇为艳羡。

从前方的密林深处不是传来溪流的淙淙声,这个时节河水还没有上冻,前方的道路却不似前两日那般崎岖,大车驶在上面安稳了许多。

小婉一行悠然自得的前行,再往前不远就是他们拟定休息的地方,所以不用急着赶路,欣赏着沿途的‘枯寂’之美。

天上仍然是彤云密布,众人已经习惯了虽然觉得有些担忧,但天气却不那么冷了,也算是坏事里面有好事了。

穿过一座山丘后,官道转为平直,远处有炊烟袅袅升起,张陵喜道:“前面应该就有休息的地方了,应该就是那个龙门客栈,听说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家客栈,我们今天晚上就要在那里住宿。”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能保证安全吗?”小婉担忧地问道。

“我打听过,这客栈在这里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很安全,而且这毕竟是大唐境内,怎么会不安全?”张陵说道。

“那可不一定,我们还是要多加小心。”小婉坚持道。

就在这时,一片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身后传来,众人忙回头看去,只见十余骑战马如飞般的向这边驶来。

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