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变天 >

第47章

变天-第47章

小说: 变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四章 从今天开始

发生在1895年夏天事情,充满了一种尔虞我诈的政治气味,这对沈从云来说及其的不适应,却又必须去面对。仪仗着对历史的先知先觉,沈从云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段令人难受的时光。

五十名来自天津武备学堂的学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甲板的时候,一直站在高处的沈从云,默默的看着这些日后很可能成为自己家底的青年们。

“终于逃出来了。”看着海阔天空,沈从云如是感慨。

启迪一声长鸣,轮船缓缓的离开大沽口,朝大海上驶去,朝南驶去。码头上的一个角落里,毓秀格格目送着轮船的离开,嘴角里紧紧的咬着手绢。

“沈从云要是能安生的听朝廷招呼,这事情也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眼下,你们还是不要见面的好,我倒是要看看,这小子在越南能折腾出什么来。”这就是毓秀数次进宫,苦苦哀求得到的答复。

沈从云慢慢的走到甲板上,学员们都到各自的船舱里去安顿了,看着脏乱的前甲板,沈从云不由的皱着眉头。

早晨的一场大雨让道路变的泥泞,学员们沾满泥巴的鞋,将甲板上踩的一片狼藉。

“去,让学员们紧急集合。”沈从云头也不回的厉声道,李耀祖笑道:“是!大人。”

沈从云看着李耀祖一副松散的架势,完全没有一点正规军的气派,眉头皱的更厉害了。编练新军,谈何容易啊,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在纸面上的规划而已,还有的就是李耀祖这些当初跟着自己在越南拼命的兄弟,还有五十个学员,和三千民兵。

其实,驻扎在越南的万树生以及曹毅他们带领的那三千多兵,准确的说是一群拿着枪的农民,说他们是民兵都客气了。河内阻击战,三个小时不到损失过半的惨痛教训,沈从云还是记忆犹新。

要想练出一直精兵来,就得从现在做起,从这些未来的军官们抓起。

天津武备学堂的教官,基本都是聘请的外国教官,教的也都是西方的那一套。沈从云一个紧急集合的命令下去,学员们的反应倒是非常的迅速,不到五分钟五十名学员已经在甲板上完成列队。

“各位,临时把大家叫来,是有几句话想说。今天开始,你们就正式的编入了新军第一镇的行列了。在我的军队里,军人每天都是必须要操练的,即便是在船上,每天的操练也都必须要进行。看看你们脚下的甲板,脏成什么样子了?这里就是你们在船上的操场,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么?”沈从云趁着脸,目视着这一群胡子茬还嫩的青年,一群热血青年。

“知道!”五十人整齐的大声回答!

沈从云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点了点头道:“很好,我给你们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以后我要看见干净的甲板,整齐的队列,还有一群精神饱满的军人。现在开始计时!”

沈从云摸出一块怀表来看了看时间,这是盛宣怀昨夜送给沈从云的礼物。

呼啦一下,五十名学员快速的散开,忙碌开了。时间仅仅过了25分钟,干净的甲板上五十名收拾利索的学员,整齐的站在沈从云面前。不用说,这些学员在天津武备学堂没白呆。

“很好,都是好样的。回头你们自己推选临时的一正一副的队长出来,在路上就由队长们负责指挥每天的操练和行军。每日操练,是我订下的第一条纪律,每一个人都必须服从。今天是第一天,现在开始选队长。”

轮船渐渐的驶向大海的深处,海面上的波涛渐渐的显示出威力来了。沈从云不晕车,不晕飞机,不等于他不晕船。看似平静的大海,实际上总是有波浪在起伏,第一次乘坐这个时代的货轮的沈从云,没多久就抗不住了,赶紧领着盛小七回到自己的船舱里,沈从云捧着预备好的痰盂,吐的个一塌糊涂。盛小七倒是不晕船,在一边不住的给沈从云拍着背。

整整一天,沈从云只是喝了点水而已,开始的时候还尝试着吃一点东西,结果吃多少吐多少,接下来就知道在适应晕船前放弃吃食物了。

第二天一大早,饿的脸色苍白的沈从云,依旧出现在驾驶舱外的船舷上,脸色苍白,静静的看着前面甲板上学员们和护卫们组成的队伍在操练。

李耀祖他们十几个,都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这一番操练下来,很快就成了害群之马。新任队长余震和副队长赵星龙二人商量了一下,又赵星龙领着李耀祖他们,单独接受队列训练,其他人有余震领着进行每天的操练。

李耀祖他们这一下可算是遭了罪了,学员们在学堂里,队列训练的教官是一个退役的德国军人,完全是按照德国军队的习惯来折腾学员,一个正步走的站立姿势保持的,一站就是半小时。赵星龙也以身作则摆了个正步走的姿势站着,李耀祖他们也只好跟着做。

晚上的时候,李耀祖摸到沈从云那里诉苦,结果给沈从云一通臭骂,最后来上一句“不想干就滚蛋。”

李耀祖灰溜溜的回去了,次日一早沈从云出现在高出的船舷前时,下面依旧是一片口号声,一、二、三、四。

轮船在大海上整整走了十天,总算是到了广州,沈从云从第三天开始就不怎么吐了,基本适应了在海上的航行,说明身体素质还是过得去的。

整整十天,这让沈从云非常的怀念飞机,从天津到广州不过两个多小时而已。就算是有铁路,坐火车有个三四天的,也就到地方了。

“铁路!真的需要一条铁路啊!”沈从云走下轮船时,这个愿望变得越发的强烈了。

慢慢的走出码头时,远远的听见有人在喊:“来的可是沈从云沈大人?”沈从云顺着声音看过去,之间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手上拎着一根文明棍,穿着长袍马褂,带着小瓜皮帽,领着两个随从不慌不忙的走了过来。

文明棍是西方人喜欢用的玩意,这个精瘦的中国男子,一身中国打扮偏偏拿着文明棍,怎么看都觉得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可是从这个人的表情上来看,人家感觉良好,一点都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一派我行我素的作风。

“正是在下!阁下是?”沈从云眼皮一直在跳,总觉得这位老兄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言语神态间自然客气的很。

“在下辜鸿铭!现为张督跟前幕僚,见过沈大人!”

又是一个历史大名鼎鼎的人物!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九种语言,博士学位就拿了13个,倒着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文化,第一个将《论语》《中庸》翻译成英语德语流传到西方,与列夫、托尔斯泰书信往来,给日本首相上过孔学课,被印度的“圣雄”甘地成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学贯中西,却偏偏是个保守派,他喜欢痛骂西方人,而且都骂在点子上,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么一位超级变态的BOOS站在沈从云面前,沈从云还真的是半点钦差的架子都不敢拿。

“原来是辜先生,晚辈有礼了。”沈从云依足了后进的礼数,客气的拱手长揖。

“呵呵,客气了。世人都说沈子归是竖子狂生,还传出了一个疯子的外号,我看不然。可见留言之以讹传讹,不足信也。”辜鸿铭很满意沈从云的态度,笑了笑很不客气的就受了沈从云的晚辈礼,惊的身边的一干人,个个都拿敬仰的目光看着辜鸿铭,其实就盛小七和李耀祖他们,如何晓得辜鸿铭是哪路神仙啊,不过是见沈从云如此恭敬,自然也都跟着敬仰罢了。

沈从云心中暗暗苦笑道:“我就算再狂,在您老人家跟前,我也要有狂的本钱啊,你头上顶着13个博士学位呢,我就一学士,考验还失败了。”

“惭愧惭愧,从云以往行事鲁莽了。”

“别客气了,跟我走吧,张大人正等着见你呢。本来不该我来接你的,不过听说你是从西洋回来的,中法再次开战以来你沈子归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于是便向张大人讨了这个差事。呵呵,想见识一下当今最富盛名的青年俊杰啊。”

第三十五章 绍兴师爷

“辜先生还是先走一步好了,在下还有一些手下,我得等着他们。”沈从云可不敢和辜鸿铭废话太多,不然谈起西方的事情来,搞不好就要露底的。

辜鸿铭没想到沈从云有这么一说,不由的一愣道:“怎么?还要等什么手下?”

沈从云笑道:“请看!”

出了码头,余震立刻指挥学员们开始整队,这也是沈从云要求的。学员们列队前进,一个一个都显得非常的安静,看着这些学员沈从云也颇为满意,可是学员们穿着清军服装的样子,沈从云怎么看都觉得不是味道。

沈从云扭头叫来盛小七道:“去给我几个洋裁缝来。”

学员们由前来迎接的人领着去安顿了,沈从云这才回头朝辜鸿铭笑道:“辜先生,请!”

两顶轿子赶紧过来,沈从云见了轿子就皱眉头,在船上已经关了十天了,还要关在轿子里。沈从云摇摇头道:“辜先生,我还是走着去好了,坐不惯这玩意,里面憋闷的慌。”

辜鸿铭一副意料之中的微笑,轻轻的拍了拍巴掌,一辆马车啼啼塔塔的跑了过来,这是一辆洋马车。

“请吧,沈大人。”

这老夫子还真不简单啊?还搞了两手准备,看来这是铁了心要给我也上一上课了。我得留神,辜鸿铭可是做大学问的,别给他问出什么不对来。

“辜先生请!”沈从云不敢居先,往边上一站,手一伸。

辜鸿铭也不客气,先上了马车,等沈从云也钻进来后,轻声对前面道:“走!”

沈从云的运气不错,辜鸿铭不是一个话多的人,对沈从云过去的事情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大致的问了几句,最后感慨了一声“南洋华人虽富,却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每每受人宰割无还手之力也。”

这话让沈从云想起了历史上印尼的一系列排华运动,心中不由微微一阵酸楚,默默的低下头没再说话,辜鸿铭似乎也没有继续聊天的情绪,闭上眼睛靠着养神。

两广总督衙门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所在,1865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广总督叶铭琛不思抵抗,让英法联军给抓了俘虏,最后客死他乡不说,就连两广总督衙门里存放的档案,都让联军给席卷一空,如今这些档案还存放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内。

外表上看起来张之洞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气度的人,沈从云在书房里见到张之洞的时候,张之洞的身边还跟着一个面貌忠实的青年。

“子归啊,久闻大名,今日终得一见也,不愧是青年才俊啊!可惜朝廷下了庭喻,本官要道湖广总督任上,深感遗憾啊。”张之洞说话很客气,没有出去接是自持身份,这点也并不过分。

“香帅过奖了!从云不过运气好,得以为朝廷办了点事情而已。”沈从云在张之洞面前可不敢托大,语气神态甚是恭敬。

“呵呵,李合肥说你是竖子狂生,我看不然啊。当初一介白丁面对李鸿章敢直言不讳,此为读书人之风骨也,他李合肥气量不足,摔了你一个屁股墩。想起来,当年本官在朝中为官时,也是屡屡上书,陈言时弊。”张之洞拿自己和沈从云比,沈从云可不敢比,连忙笑道:“从云如何比得香帅。李中堂对从云有知遇之恩,从云没齿不忘。”

沈从云言下之意,张之洞你就别说李鸿章如何了,要说也别在我面前说。

张之洞楞了一下,随即大笑道:“好你个沈子归,左大人曾数次来信,对你赞许又加,中法和谈一事,左大人还专门发电报请本官联名保举你为谈判主使。”

提到左宗棠,沈从云连忙举手朝东边拱手道:“左大人之气度,从云一向是非常敬仰的。”

几句话说下来,沈从云似乎不怎么配合,张之洞也觉得无趣,便笑道:“子归一路辛苦,早点安顿歇息吧。对了,这位是詹天佑,正翔专门来电让我把人给你。”

沈从云赶紧又客气道:“多谢香帅。”张之洞这人,还就喜欢别人叫他香帅,要是叫他张南皮,哼哼,脸色就不好看了。

沈从云的客气,让张之洞感到一丝无奈,不为别的,就为沈从云是在是太客气了,这客气过分了,就显得生分了,虽然中规中距的,却难以亲近,这多少让一向以容易使人亲近的张之洞多少有点不快。

“呵呵,子归啊,客气就不必了,本官今晚在鸿滨楼备下了接风宴,子归可一定要赏光啊。”要说张之洞表示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够意思了。张之洞也确实有拉拢沈从云的心思,要知道沈从云可是有练兵的权利的,如果再有张之洞这个一方封疆在暗地里支持,日后互为呼应,不难与李鸿章一争长短。

“香帅,从云不贯走海路,这一路遭了不少的罪,身体颇感不适。接风宴改日吧。”张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