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327章

山渐青-第327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千人马本来是想等赵野他们入谷后,从外面把谷口堵死的,这下好了赵野他们一发现这股辽军,顿时猛攻过去,夜色中火光处处,两军剿杀在一起,激烈的喊杀声刺破了夜空,轰隆的马蹄声如雷鸣般敲击着大地。

萧惠无奈,也只得挥军冲出,赵野他们怎么说也猛奔了半夜,虽然没有入伏,但也是疲兵一支了,此时若再不强攻,恐怕以后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

萧惠的四万大军全部冲出后,赵野已经冲过那几千辽军的阵列,杀得残肢断臂满地,他们再不停留,回头就逃,两万从人马沿着来路飞驰而去,倒让萧惠为之气结,若让赵野就这么跑了,那今夜还真是偷鸡不成把折了把米,结果这回轮到萧惠带着辽军在后面狂追起来!

更让萧惠难受的是,赵野他们一边逃还一边下蛋!

等辽军一追近些,宋军就不时扔下几个火蒺藜,那点燃的引信在夜色中倒是看得清楚,问题是这不是三两百人的军队,辽军在后面狂追的差不多四万人,前面的能看到,后面的看不到,你大喊吧,轰隆的马蹄声让你的声音最多也就身边几人听到,结果往往是前面的避开了,后面的辽军却冲上来却被炸得人仰马翻!

赵野他们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还让几百人跑得慢些,专门负责等辽军冲近来再下蛋!

萧惠一看不行啊,这次被炸十个八个,下次被炸十个八个,追出三十里,辽军不知不觉间又伤亡了向百人。

这下萧惠不敢追了,再这么追下去,恐怕自己还没啃掉宋军,就先被宋军啃得七零八落了。

萧惠不追,赵野他们就不逃,萧惠要撤军吧,他们就象群恶狼的跟在后面,萧惠也让人下蛋,反正他们也夺了一些宋军的火器,可赵野他们只是远远的缀着,辽军下蛋的效果并不理想,连人都炸不到一个。

结果萧惠只得再次使出分兵而逃的策略,这下赵野他们又狠狠的咬上来,死死地追着一股两三千人的辽军。

这回萧惠如愿以偿了,他这次分兵逃遁是假的,目的就是引诱赵野来追,最终他成功地将赵野他们截住了,赵野发觉上当时,已经有些晚了,被萧惠堵住的地方虽然不是山谷,但一左边是树林,除非万不得已,否则骑兵是不可能进入树林的,因为人家只要围住树林,四面放一把火,就能把你所有的人马烧成灰烬连提刀砍人都免了。

而前边是山谷,这个也不敢进去,否则萧惠把山谷前后一堵,加上他们同样有手雷,虽然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但若加上箭矢山石,堵住自己是够了,宋军进去就等于进入死地了。

眼下这种情形,萧惠把后方与右方一堵,赵野他们只有与辽军决战的选择了,这不是赵野愿意的,他们急奔了一夜,现在人困马疲,决战对宋军很不利。

但赵野带的是龙卫军,一支千锤百炼,历经战火洗礼的龙卫军,从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龙卫军,他们就算被两陪的敌人围住,也没有丝毫慌乱!

“兄弟们,别忘了咱们是龙卫军,是光荣的龙卫军萧惠想吃掉咱们,让他来吧,看看咱们怎么撑破他的肚子,你们当中有怕死的吗?”

赵野大声喊着,宋军两万多人立即回以山呼海啸般的应答声!

赵野接着大喊道:“我知道兄弟们都累了,现在,我让你们都把火蒺藜准备好,若是冲不出去,咱们就炸出去,若是炸不出去,咱们就抱着辽军同归于尽,谁若是怕死,他娘的立即从左边树林逃吧,本将不责罚他,但终生不许他再提龙卫军三个字!”

“龙卫军!”

“龙卫军!”

“龙卫军!”

“……”

第457章 龙卫军之魂

两万多龙卫军狂热地呐喊着,不等辽军攻上来,他们就先向右边的辽军冲去,因为右边的辽军更多,而且是萧惠的帅旗所在,大股骑兵想突然反身掉头很难,萧惠是使用骑兵的宿将,自然明白这个道里,所以他在宋军后面只放了几千人马,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右边。

双方距离很近,眨眼即到,辽军先以弓箭齐射,而宋军只是一个劲的伏身马背上,不要命的往辽军阵中冲去,嘴是还不停地重复着‘龙卫军’三个字,呐喊声冲霄透地,仿佛这三个字能给他们无比的力量与勇气!

辽军的一次齐射,让宋军数百人落马,但也就是这数百人了,一个叫黄矢志的指挥使带着他的几百手下冲在最前面,毅然决然地点燃了携带的火蒺藜,舍生忘死的冲入辽军阵中!

轰隆隆!

……

顷刻间在辽军阵内炸起无数的火光,飞舞的弹片一片片将辽军扫倒的同时,这些冲入辽军阵中的壮士也化成了肉泥,情形惨烈得无以复加,连一些紧随其后冲入辽军阵内的宋军也被炸伤炸死。

而宋军这种自杀式的疯狂举动,以一博十的狂轰乱爆,给辽军带来的杀伤用语言几乎无法形容,倒处都是硝烟火光,倒处是断肢残臂飞舞。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宋军不要命了,而且他们不会白死,他们每死一人至少也能换取辽军十条人命!

辽军心里崩溃了阵形崩溃了就连萧惠也崩溃了,面对宋军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加上有火蒺藜这种可以大量杀伤的武器,就算孙武再世,这时也只有崩溃的分!

宋军冲过来十个人,哪怕只有两个能冲入辽军阵中,就能炸死辽军一大片,他们的战马上至少也会驮着两个火蒺藜,第个装药量不下于五斤,炸起来威力暴虐之极!

宋军以三千人死亡的代价发起自杀式冲击,换来了辽军的大溃败,辽军甚至没有勇气再提刀与宋军对砍!

这不是一支军队,这是一群疯子,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猛兽!

赵野他们看着一个个同袍高喊着‘龙卫军’,舍生忘死的冲入辽军阵中,一个个被炸得尸骨无存,人人眼中都变得一片血红,如野兽一般血红,是的,他们这刻就是一群野兽,他们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人了,看着辽军被炸得溃不成军,赵野他们瞪着血红的双目,咬碎了钢牙,凌厉无比的冲杀过去!

杀杀杀!

杀杀杀!

只有无尽的杀戮才能化解心中升腾的怒火,只有敌人的鲜血才治疗心中的灼痛,夜色之中,是漫山遍野的追杀屠戮,滚滚的人头,飞舞的肢体,血腥味传出十数里外。

许多宋军自己的战马累倒地了,就抢过辽军的战马,继续追杀!

有的士兵累得举不动刀枪了,就将刀枪横于马鞍上向辽军猛冲!

有的士兵口渴了,就咬住辽军的的脖子猛吸几口鲜血,模样象噬人的夜枭,把许多辽军吓得魂飞天外,两脚软得再也站不住!

有的宋军累得弹动不得了,以刀撑地不倒,仍然吓得辽军亡命的走避飞逃。

因为这股宋军不是人,是魔鬼,是噬人而食的魔鬼这种念头在辽军心中已经深深的根植进去,别说现在,恐怕一这生他们听到龙卫军之名,都会吓得提不动刀枪。

赵野他们一直追杀到天亮,别说辽军溃散,就连宋军也散得找不着影子,赵野倒不担心,因为龙卫军有个铁律,那就是最少也要以营为单位行动,哪怕象昨夜那种纷乱的情形,历经血战考验的龙卫军依然能很好地守着这条铁律。

就算有些冲散了,但也只是少数,昨夜辽军已经提不起一点反抗的勇气,哪怕是一个宋军,也能撵着几十辽军乱砍,所以就算走散,也不至于有太大的伤亡。

而这一夜辽军到底死伤多少,还没来得及统计,大家都累得动不了了,但初步估计,辽军伤亡绝对不下于两万,赵野在一条小溪边竖起大旗,好让宋军慢慢的聚拢回来。

结果直到中午,宋军才慢慢归队完毕,一点人数,只有两万人了,昨夜出来时是两万五千人,一下子没了五千,赵野真个是心痛得直滴血,因为这些手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带着他们横扫襄州,远征西夏,再战燕云,那份袍泽之情比血还浓,现在一下子五分之一不见了,怎么不教他心里直抽痛。

赵野这边在抽痛,逃到六聘山的萧惠都差点想自杀了,他一边逃一边收拢溃军,到六聘山停下来时,身边还有五千来人,而且大部分没了铠甲,连刀枪都扔了,一个个脸色吓得没一点血色。

萧惠知道,除非是带着这些人逃,否则再想让他们跟着自己去作战根本不可能了,这些人胆都已经吓破了他们就是一个个行尸走肉,连灵魂都没有了的行尸走肉!

萧惠绝望之下横刀自刎,被几个亲兵拦了下来,众人望着他,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萧惠默默无言,还能怎么办?除了逃,还能怎么办?

而且怎么逃还不知道呢,宋军已经彻底控制了长城各要隘,除非分散成几人一股,化装成平民,或许还能逃得回去,否则萧惠根本没办法带着这几千残兵通过宋军的封锁,宋军来支援的那五万骑兵已经到居庸关了,能不能逃过宋军骑兵的追剿还很难说。

萧惠想得没错,张愈带着五万骑兵确实已经过了居庸关,在昌平接到赵野这边的战报之后,他立即让五万骑兵以军为单位,分成二十股展开拉网式追剿。

萧惠带着几千残兵在桑干河附近被一股宋军追上,辽军人数虽然多了一半,但大部人连兵器铠甲都没有,遇上宋军只有跪地求饶的份,宋军甚至没有伤亡一人,就俘虏了大部分辽军。

萧惠带着两百来人继续奔逃,但宋军的骑兵实在太多了,连马良春他们也加入了追剿,得知萧惠身边只有两百来人后,宋军甚至以营为单位,细分为五百人一队,每条路,第个关隘都围堵了起来,萧惠逃无可逃,最后在一个叫雀隆坡的地方被截住,萧惠倒也硬气,眼看逃不出去后,横刀自刎,死不降宋。

许清带军来到营州时,根本不用攻城,而城门自开,辽军守将槿嘎阿达带着五千守军出城投降,至此,燕云地区最后一个城池也归宋了!

在营州,许清迎来了两路使者,一为渤海人,一为高丽人!

辽国南京道,西京道尽失,大部分军队被灭,到此时,辽国虽然还有中京道、上京道与东京道,但被宋军攻下只是时间问题,就算宋军不攻,估计辽军内部也会大乱,因为失去了几十万精锐,辽军再没能力压制周边无数的少数部族了。

这时侯渤海人与高丽人找上许清,想干嘛就不能说了,许清先接见了渤海部族的大成义,渤海人在前唐时期曾建立渤海国,盛极一时,人口一度达到五百万,曾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第一代国王叫大祚荣,传国229年,后被契丹灭。

他们虽然叫渤海国,但事实上他们的国土原来都在高丽的北面,就是后世的吉林与黑龙江省大部,被契丹灭国后,渤海国许多百姓不愿接受契丹人统治,一部分南走中原,一部分东奔高丽,还有一部分西散入草原。

最终有五十多万人被契丹人强行南迁到辽河上游一带安置,而来找许清的,就是辽河上游这一支渤海人的代表,他们长期遭受契丹人打压奴役,这个时候来找许清并不出人意料。

大成义四十多岁,身材魁梧,一进客厅见许清只是个少年,不禁微微一愣,但很快回过神来,学着汉人的礼节,给许清行了一个揖礼。

就许清知道,渤海人名字许多都是以‘大’字起头,原来的渤海国十五任国王前面都是一个‘大’字,许清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大成义头人请起!”

“多谢许招讨!”

“不知大成义头人此翻来找本招讨所为何事?”

等侍女上完茶,许清便问道,自攻下幽州后,许大招讨身边就没缺过侍女,而且都是高质量的,全是些原辽国高官贵女,便是如此,也经荆六郎挑三拣四,非貌美如花,温婉殊丽者还没机会来侍候许大招讨使呢。

大成义倒也没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道:“大宋讨伐辽国,我渤海族人深感振奋,我们族人一直以来受尽契丹人欺压,我们原举族归附大宋,起兵与大宋共同征讨契丹人!”

许清笑了,大成义这话听起来可不咋嘀,听他的意思是想做大宋的属国,名义上归大于大宋旗下,实则要求自治啊!

“大成义头人的心意本帅心领了,如今辽国四十万精锐被我大宋灭尽,剩下一些老弱残兵不堪一击,就不用麻烦大成义头人你们起兵了!”

“这……许招讨,我渤海人与契丹人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许清淡淡抢了一句,就差没问大成义早干嘛去了?这个时候还想来捡便宜,耶律宗真都没让你们自治,现在看大宋好糊弄是吧?

“大成义头人,咱们推开天窗说亮话吧,你们渤海人若是愿意起兵攻打契丹人,将来我大宋必定会给大成义头人加官进爵,不过,普通渤海族百姓则一律与我大宋百姓一样,由大宋朝廷来管治,你们可以去打听一下原青唐羌得到的待遇,丝毫不差于我中原百姓,渤海族人愿意归宋,我们会一视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