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405章

大唐第一庄-第40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担是非常保守的估计。眼下洛阳粮仓到现在还有满仓,洛阳府尹的请罪表章已经连发三封了。”

李元兴愣住了。

可这个时候崔敦礼又补充了一句:“殿下调粮一千八百万担,解决不了仓库不够的问题,除非是三千八百万担。因为长安也大丰收了。”

丰收是大好事,可现在却似乎不是这样。

在大唐,粮食保存不当造成损坏的,超过十石官员铁定是要被训诫,超过百石铁定是差评了,超过千石会降职甚至丢官,超过万石就到了会流放的大罪了。

眼下,还不是大唐所有人都可以放开吃饱的时候,仅是长安与洛阳丰收,苏杭一带粮食够用。可这仅仅只占了大唐十分之一的地方,更多的地方粮食远远不够吃。在没有其他工业收入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调粮只会有一种结果。

粮价飞降,让穷的地方种田的农户收入更低。

这千万石的粮食没地方装,洛阳府尹死的心都有了。

反倒是李正宝、老狼没事,他们是守将,丰收就是大功,守得安稳就是大功,粮食没地方装与他们无关。这是政务,不是军务。

这事情由杜如晦来说,从杜如晦准备开口的时候,李元兴就感觉到这肯定是麻烦事。

果真一听,还不是一点点的麻烦。

看李元兴不说话,杜如晦继续说道:“殿下,长安的秋收庆典,殿下要如何安排。马上要新年了,今年还要庆典吗?如要,当如何?庆典已经不是秦王府之事,这是国事,礼部已经正式上书了。”

“啊!”李元兴哑巴了,这个问题他真的没有思考过。

看李元兴不说话,杜如晦倒也不催李元兴立即拿个主意出来,只是说道:“殿下自然是需要思考的。不知道殿下召集下臣等,准备谈及什么事情?”

“不谈了,明天去长安。所有的事情一起谈。”

“也好!”杜如晦这一句也好,李元兴第一感觉是,肯定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讲完呢。

不过想一想也是,自己离开快三个月时间了。眼下又快要过年了,可现在粮食还没有入仓,这绝对不是小事。就象秦王庄来说,玉米都已经晒干了,离开田都一个多月了,秦王庄各庄房门前挂的玉米长辫,早就让庄户们笑开颜。

“殿下令,明天赴长安!”崔敦礼已经在下令了。

李元兴这会反倒没什么感觉了,自己三个月不在长安,天知道有多少事情等着自己处理。

所以李元兴也再想了,打算回去陪几位王妃一天。

第593章 制裁

李元兴是好心,要陪几位王妃一天时间。

可郑秀嫣却一语道出了众王妃的心情,郑秀嫣说道:“殿下,还不如今天就去长安城呢。已经好多天没有去过乐民园了。”

李元兴无语了。

“走,走,走!”李元兴有些无奈,难道没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吗?自己可是离家快三个月呢,带着一点火气:“现在就出发,去长安城。”

郑秀嫣竟然一个翻身跳起来:“殿下有令,轻车简从。半个时辰之后去长安小住几日!”

还小住几日!

李元兴当真是哭笑不得了。

乐民园,这里已经是号称长安城第一繁华之地。严重的影响到了东市的生意,好在这里的店铺大多都是东市店铺开的分号,否则东市的店铺肯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当天下午,大约三点多的时候李元兴的车队到了长安城。

七位秦王妃连天策上将都没有进,就直接去了乐民园,那里已经有快马先行作好了各种安排。李元兴在大唐属于标准的特权阶层,象踏雪楼,楼院这样的地方就会给他有预留的包厢。

就在李元兴进天策上将府之到,不到半个时辰,天策上将府就收到几百份请求觐见秦王的帖子。

甚至连高俭都递了一份帖子。

秦王不高兴,没有人敢去秦王庄打扰。

秦王来到了长安,那就证明秦王心情已经平复了,所以许多的事情都需要让秦王殿下拿一个主意,特别是各商会,在他们心中秦王李元兴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更何况不止是商人,就是长安城新成立的三家农业行会都要求见李元兴。

李元昌与李元兴同时回到长安,李元兴可以因为心情不好什么也不干。

他不行!

“五哥,臣弟挑选了一下。有些事情还当真需要五哥拿个主意,就是皇兄那边也认为应该是五哥拿个主意,所以商业之事,看五哥什么时候心情不错,还是要接见一下的。”李元昌现在顶着一个秦王府主薄的官职,正在李元兴书房汇报着。

亲王级的主薄。

李元兴懒洋洋的问了一句:“你没有去陪新罗公主吗?”

“原本是要陪的,只是公主听到几位嫂嫂到了长安要去乐民园,所以也跟着去了。五哥有所不知,臣弟还拿不到贵族包厢。”

李元昌的话李元兴听得懂,他就算去陪新罗公主,乐民园许多地方的票他也买不到。要是排队的话,少则等到几天后,甚至更久。

贵族包厢是李元兴订下的规矩。

除了李元兴有一个特权包厢之外,其余的包厢也是有使用次数限制的。比如三省六部的主官自然是有每年三次的特权使用,不过也要提前一天预约。其余的多少也有两次,或者是一次。

有特殊的,比如秦琼。

自乐民园开园之日起,整一年内他有六次。这是根据他在武德九年与贞观元年的军功算出来的,所以他有三次特别增加的特权包厢。

象高俭,他有四次。他增加的这一次是因为他在处理对外贸易上立了功,所以有大唐皇帝的奖励圣旨。这个可以加一次。象老程不在长安,他府中却有五次。李孝敬镇守边疆,家中也会加两次。

再具体李元兴也不清楚。

只是知道,礼部这将些订下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方式,以及加分的规则。

李元昌只是一个亲王,一个闲散亲王,他总共才有两次,他早就用光了。

李元昌看到李元兴在深思,翻开手中的本子:“五哥,棉麻商会似乎是最急的。他们已经派人常驻商业司。茶商会虽然没有表现出非常着急,可臣弟却是知道,大唐五大茶商会的会首,以及十大名茶的茶商都已经来到了长安城。”

“先见茶商吧,为兄正好也有事情和他们商量。见茶商的时候,让崔长史、魏长兄、高尚书、房相。还有你,一同听着,事情不算是小事,你也长一长见识!”

“是,五哥!”李元昌行了一个下属的礼节后退了出去。

李元兴慢慢的靠在软椅上,秋香在为李元兴准备茶叶,元春在帮李元兴按摩头部。

可时间还不到十分钟,竟然所有人全到了。

“各位,本王失礼了。”李元兴还没有换衣服,穿的还是那种绝对会让御史们弹劾的棉马夹,这个衣服根本就不是大唐秦王应该穿的,更不用说是正式场合了。

“是我等失礼,听闻殿下到了长安,其实我等一直在门房喝茶!”房玄龄笑呵呵的应道。

“请坐,上茶!”

茶商会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来,派出了三人作为代表进了李元兴的书房。这三人分别是长安茶商会的会首、岭东会首、龙井茶山拥有商号。

“殿下,我等商会遇到无解的难题!”长安商会的会首向前一步,先是拱手后说道。

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

秋香在一旁说道:“请会首直言,选择重点简单明了。殿下还有许多要事处理!”

所有恭维的话全部扔到一旁,长安茶商会的会首第一句话就让李元兴笑了:“殿下,我们没茶了。”在看到李元兴再一次微微点头之后,长安茶商会会首继续说道:“殿下,现有的茶园已经远远不够,仅长安城异邦商业司的订单,就超出我们能够应付的极限。”

“很好!”

听到没有茶了,李元兴很高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很好?所有人都糊涂了,却是不明白李元兴为何这样说。

却听李元兴继续说道:“你们现在为难的部分在于,新唐茶利润更大,而且大唐的百姓更加的喜欢。长安、洛阳两地加起来,就是平民也能每年买你们几斤唐茶了。而你们的茶园,新种下的茶树至少三年才可以收获,所以眼下你们手上不是没有茶,而是不想作砖茶了。”

“殿下说的极是,苏杭一带的茶叶市场大了三倍,洛阳大了七倍,长安比原先大了二十倍。这还不算异邦商业司所要求的供货量,某不怕殿下责怪。请殿下明查,自用了唐茶之术,茶农收入最差的也提高了三倍,最好的如龙井仙茶园,每户茶农的收入是原先的四十多倍,虽然照顾茶树比之前更辛苦,但茶农们却是乐意的!”

龙井茶!

在长安现在的价格很高,特等的莲心级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市场上的顶级茶是雀舌一级茶,每一两就是四百多文钱,最低等的叫作龙井绿叶茶,用的都是夏天的叶子,甚至有老叶,都卖到了差不多二十文一两。如此高价,可依然供不应求。

听长安茶商会把眼下长安的茶市一分析,李元兴心中真的是笑了。

“茶砖还是要制作一些的,毕竟从保存的角度上讲,茶砖更容易保存。东突厥人是我大唐的盟友,他们的茶是要保障的,那怕少一些。或者说再卖给他们一些唐茶,总之不能断了盟友的货!”

“遵殿下令!”茶商会不敢拒绝,李元兴说的话就是命令了。

李元兴语气一变!

“西突厥那边的茶,给他们断了吧。从今天开始,本王不管你们找什么理由。茶就不要西行了,也要再买给高句丽、百济、倭国商人了。只是这茶树,你们还要等多久?”

听到断了给西突厥的茶,魏征的眼睛眯起来了,他也在动心思了。

“回殿下的话,原本就是有加种新茶。但数量并不多,加上去年殿下推广仙茶之术后,又大量和加种了仙茶,明年春天。茶业产出会比贞观元年春天多大约两倍半,到了秋天能多四倍左右。真正到这批新茶树可以大量采收,怕是要到贞观三年秋天了,贞观四年春天,可以达到现在的十多倍吧!”

听长安茶商会的会首一解释。高俭也跟着说了一句:“茶树明年还是在再多种下些。”

“已经有了计划,各茶园都在等着州府划分山地。但锦绸商会的计划却是加重十倍的桑树,特别在苏杭一些,为争山地已经有了一些……”长安茶商会还没说完,魏征就冷声说道:“这等小事,也要殿下面前提及吗?”

“某失礼,大失礼!”长安茶商会赶紧行礼退到了一旁。

魏征的态度没有错,你们两个商会争山地。往小了说,这是州府要解决的事情。往大了说,到了大唐商业部的某个司,也就算到头了。

在秦王殿下面前提这种小事,真是在浪费时间的。

“魏长史,断了西行商队的茶业。不管是理由还是借口,有劳长史操心了。茶商会你们用心经营,多挣钱,多上税就是你们的职责。对茶农好一些,如果当地粮价过高,你们可以从洛阳买粮,但不得冲击当地粮价!”

“是!”

李元昌这时站了起来:“茶商会如果无事再报,可以退下了。秦王殿下所提之事,你等用心去办,不可随意乱传!”

茶商会的人依言退下了,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大唐商业部的压力。

茶对大唐百姓来说,是一种奢侈品,是饮料,是品味,也是享受。可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茶就是生活必需品,没有茶怎么去生活,没有茶不知道多少人会生病。常年吃肉的人,只有茶才可以中和肠胃中的油脂。

房玄龄这时突然来了一句:“不如把普通的丝绸也给断了吧!”

把普通的丝绸也断了,李元兴第一反应是房玄龄猜到了自己的心思。

第594章 长安之富

把丝绸也断了,难道不要异邦的税收了吗?

“殿下此时如果有兴趣,不如听一听这丝绸之事。丝绸商会与茶商会山地之争只是些许小事。真正的大争却是丝绸、羊毛、棉麻之争呀。”

听房玄龄这么一说,李元兴心说市场竞争嘛,这是非常正常的。

房玄龄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向高俭打了一个眼色。

“殿下,事情却是极为麻烦的。异邦商业司接到的订单,眼下还没有交货的为,粗绒布一百三十八万丈、细白麻布五万九千八十匹、粗麻布三十三万六千四百匹、下等丝绸各类混合为二十八万匹、中等丝绸为五万六千匹、上等丝绸六万六千匹,特等丝绸一万七千匹、雪绒布一万三千匹。”

听高俭这么一说,李元兴心说这么大的订单量,他们还争什么。

房玄龄这时开口说道:

“殿下,丝绸现在分为五等九品,一共五十四个等级。最高等级为无瑕云锦、超等一品,最低等的为混丝帛。根据商业司的调查,这个等级是指那些处理不当的丝,用最稀疏的织法织出来的。”

房玄龄还要继续说,麻布的多少个等级多少个品级。还有羊毛织物的详细划分之类。

“房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