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毅军突起 >

第363章

毅军突起-第363章

小说: 毅军突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刘克武谈到了海军上,丁汝昌立即就来了精神。他端正了一下本是侧望而歪着的身子,正面向前的朗声接话言到:“按总理现在的计划,只要到了今年年底,一完成八变四的新舰队整合,我们的四大舰队舰艇与吨位加到一起,将等于英国现在全部海军舰艇与吨位的一倍半。”

“一切列强国家,都是纸老虎。他们只会欺负弱小、欺负打不过他们的国家。可惜的是,我们现在不再弱小、不再任人欺凌。海军上,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大之海军。到今年年底,丁总座您是海军出身的,相信您应该清楚,一旦八变四的舰队重组加上一个远洋舰队最后编制完善,我们的海军会超过英国多少。”

“当然,美国人与德国人的待遇,还是要有一些不同。他们如果同意了与我们进行技术合作,绝对不可能只是技术领域,必须加入政治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最重要的,美国佬最重经济,您大可以我们庞大的市场所存在的巨大经济利益当诱饵,先跟他们达成全面的经济合作计划,再谈其他。”

听闻此言,刘克武欣慰的笑了一下。放下手上的茶杯,刘克武侧首看了丁汝昌一眼后,含笑而语到:“丁总座能明白就好,我们的海军只能是暂时性的领先与世界,却很难做到永远无敌于世界上的。唯有空军,古典上留下的那些东西,让那些为我们工作的洋人都吃惊了。”

“只是这样,还远远的不够。我们的华夏神州,五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璀璨的文化和先进的文明。而在那个时期,欧洲人大多数还都是刚刚开始学习直立行走的半原始人。这一点,西方人其实通过元朝时期的马可波罗就已经深切的知道了。”

言至此,刘克武暂停了话语,用眼睛扫视了一下面前坐着的这五个人。只见孙文是淡笑于面,很显然他对这些情况,早在与刘克武几次促膝长谈之后,就已了然于胸了。

马上,他再次抬起头,急声面对着刘克武问到:“那现在我们那支人,都已经成了鞑子皇帝通缉的重犯,我们并党之事,您可有什么好办法吗?这说话间,马上第一届民选政府就要上台了啊!”

而其他的四个人,无不是眉毛紧皱、目光游离的在思索。军人与政客的差别,就是军人只想着该如何打好仗、如何完成保家卫国、强军强旅。他们,是无法与孙文这样一个政客,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有任何可比之处的。

孙文听到二人的惊诧之问,笑着拦过了话说到:“西方人素来以所谓只外交文化而自居盛于我中华文明,二位无需担心,总理若真访问欧洲,只会震撼一下英、法两国。以总理之才,让他们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该有之外交。而他们,是断然不敢妄为乱动的。”

孙文听到此言,微微点了点头之后,望着刘克武问到:“那若是美国人直接想与我们进行技术合作,还望总理您明示,文该如何处理呢?”

但其他两个人,一个按原来历史轨迹,将是民国代理大总统。另外一个,也是北洋的中兴重臣。他们两个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是根本不会在鱼龙混杂的晚清、民国历史舞台上,都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

同样一个这样外交上在政治范畴之内的问题,纵是冯、刘、丁三人还是有一定政治头脑的,但是却也是思索万千难得正解。当然,如果按原来的历史轨迹,刘克文有没有政治头脑,刘克武是不得而知的,因为在原来历史轨迹中,根本就没见到过这个名字。

见孙文看到了游学诗那惊诧的表情后淡淡的微笑了一下,刘克武才又将话语说了下去:“只要我不说、党内高层人员不说,就算是我党中层以及许多中央委员中,现时下都并不知道我们在海外已经在建立起党的分支系统。故而,诸位即可顺利带着国民党诸君,并入复兴党之中来。又可以在民选政府正式上任之时,以新议会制约、威逼鞑子皇帝,恢复诸君自由之身。”V

“所以,明天,最迟到后天,孙先生将拿到美国人的政治庇护签证,可以直接从旅顺先到夏威夷、尔后在去美国各地。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去做一次孤胆英雄。任务的核心,就只有一个,说服美国大众、逼迫美国政府,让他们重新站到中立的立场上去,离开英法为首的同盟国组织。”

孙文不明白刘克武真实想法,问了一句之后刘克武也不寒暄,直接摊出了底牌,再正了正身,正对着孙文说出了答案:“诸位遭到鞑子皇帝通缉的,可先行前往夏威夷、琉球以及南洋各地,以个人身份加入我党在海外的支部中去。”

“单凭借那些古籍上的资料,我们就是完全可以实现空军独大无双。我们的那些资料和技术,是西方无法模仿和抄袭的。只要我们保护好第一手的资料,我们不给他们,无论是德国还是其他国家,永远不可能拿到我华夏古人的技术思想成果,来与我们形成对抗的。”

任何一种政治变革,无论是西方还是在传统依然健存、封建思想根植民心的中国,只要涉及到了军队,那么就必然将不会再只是如孙文之前那样的搞媒体炮轰是截然不同的。军队一旦涉及到了政治变革,那么事态将会有多么严重,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很清楚的。

说到此处,刘克武顿住了话语,转头看向了孙文说到:“孙先生,您的美国之行,若到了美国官方直接与您接触的时候,您大可开出这样的条件。只要美国人愿意让夏威夷重新成为主权国家、并与我们成为不是盟友,至少也要是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我们也是可以完全与他们共享许多军事科技的。”

“那依总理您的意思是……”

“这个组织呢,名字先定位在经济合作组织上的原因,就是不让他们美国人太早的得罪了他们的祖母国。这样才会最大程度的打消他们的顾虑,才可能让您轻松的取得这次做为本座私人秘使所赋予的使命。您只需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切经济开路、政治与军事随后进行即可。”

“啊?总理您要亲自去欧洲?”

见三人无意打断自己的话,只是将眼睛都紧紧的盯住了自己,刘克武轻轻挪动了一下身子,让身子正对向三人后,开口说到:“现在美国人与俄罗斯人的态度,都不是真正很够明确。在外交上,我们选择了与西班牙结盟,也是迫于无奈。这才使得美国人会直接去与他们的祖母国结盟。”

“但是实际上,美国人对英国和法国人,都是很不服气更加有一些仇恨的。孙先生现在不能再以公开的任何身份,去干外务部次长的事了。但,孙先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却有更加重要的任务去做。美国的情况,孙先生比我们任何人都熟悉。”

“若是如此,那我们的海军,的确还是不能够真正实现完全的自主性,也的确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暂时的成为世界第一。以德国人之技艺研究的能力,他们的确可以在得到我们许多共享过去的资料后,反超于我们的海军。那样的话,将是我华夏与德国人之间,在海军和陆军上的技艺的竞争为先啊!”

“无远虑者,必有近忧。空军的技术我们的不可能拿去与德国人做技术共享的。最多,也只是将我们不断更新换代、正在强化研究的飞艇攻击那些东西,拿去与他们换他们现在正在研究的更先进的战车技术而已。”

第八卷 共和与征南 第493章 再起浪,军政风暴计划定

话至此处,刘克武的面色变成了阴暗。眉宇再皱,稍加思索后继续坚毅而言到:“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针对军队、警察队伍和宪兵队伍中,那些旧军人出身、抗拒我们的思想改造和教化、依然死忠于鞑子皇帝旧军人、旧军官们开展的清查、清算和大清洗活动了。”

于是,这段时间里,光绪把宋庆求情的事推给了刘克武。刘克武再把宋庆推回到光绪那,理由是除非光绪下个特赦令,不然只能依法办理宋得胜案。

刘克武看着他,眉宇依然紧锁、面色凝重的再接话时,扔出了教育界的另外一个重大用途之谜底:“百无一用是书生那样的旧理论,我们可以将之与众多迂腐、落后的思想一起屏弃了。教育工作者,他们哪一个不是掌握着一批青年学子的思想呢?一日师、终身父这样的思想,是我们不能抛弃的。”

刘克武清楚丁汝昌想的是什么,接过游学诗重新倒满水的茶杯,抬手制止了丁汝昌的再次欲开之口。将茶杯放到桌子上,看着丁汝昌继续说到:“这次的清查,是针对那些顽抗新思想改造的军人、警察和宪兵进行的。查出来以后的清算,是有罪的法办、只是顽抗思想改造的,先扔进各处的军校、军办中学中去接受再教育。”

当时刘克武给老军门的回电是,一切交军事检、法机关办理,自己无权干预司法与诉讼。结果老宋庆竟然直接去找了光绪,可惜的是光绪很清楚,他已经将大权交给了刘克武,而刘克武正在将权利按着西方的程式将权利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

“我们?跟教育部门合作?”冯国璋很显然不明白,他是国防部长、是全国军事指挥系统上的最高中枢,怎么要办什么事,还需要去找平素只管着全国教育的那些文人合作?所以他言毕时,是双眼紧盯刘克武、面lou惊奇之神色的。

听到刘克武最后这样的话,在座的四人,包括孙文方才还十分紧张的脸全都松弛下来了。冯国璋再刘克武话停之后,点了点头接过话说到:“明白了,就是针对那些练军出身、死扛思想改造的人要清查清算之后清洗。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改造和已经改造好的,可以容忍他们的小错。对吧,老七?”

听此言,冯国璋还是眉宇紧锁,不得其解的问到:“你是要搞兵变,还是要闹暴动,直接交代下去不就成了吗?那些文人,于此事上能有什么作用啊?”

听完刘克武此翻话,孙文明白了、脸上也lou出了微笑,对着刘克武拱起双手,开口言到:“那文就代表国民党三千党人、复兴党新党员,在此谢过总理了。总理之大智,实非我等可及啊!”

“可是若是用学生去闹示威、搞机会,只要掌握他们的老师与若干学子中的带头人,即可以轻松的掌控全局。青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的青年学子现在接受的都是复兴主义思想教育,是最好掌控的一群人。而民间的那些百姓,却是最好不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政治中来更好些。”

轻摇头,慢接语,刘克武说到:“不,兵变是不可行的。我们刚打完日本,国力消耗已是太严重。若再行兵变而变国家之体,则势必加重国家之负担。聂、董、刘以及二马这五老只是个代表而已,实际上我的军队基层您也应该很明白,还是有很多心存忠君思想的旧军官的。”

若是连马家兄弟也跟着参合的话,即使是刘克武在让冯麟阁去抓宋得胜的时候,就已经与当时在京城的冯国璋、陆建章等人用电报进行了及时的沟通、设定了预案去严防兵变情况出现。可是如果马家兄弟跟着参合了,即使防的再好,也难保不会出现大动乱。

“这需要一个很稳妥、不会引起我们盟友国家太大不安的步骤去进行。这一点,大哥你回京以后,是要交代清楚的。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国内之事,引起太大外交波动。我们这个国家,现在是经受不起太大的外交风波的。”

“比如热河、绥远、察哈尔那些以原来的甘军、毅军、淮军为基础重新组编的部队里,虽是打乱重分。但是根据军情局报告上来的情况看,师级以上单位的派阀性是杜绝了。可在团级、尤其是营连级单位的编制上,练军时代的旧习还是存在、而且十分普遍的。”

“可是,打仗就需要花钱。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对外发动战争,那都是需要大把大把花钱的。打下日本花掉我们国防基金,大哥你比更清楚。所以我们不能去搞兵变,更不应该是发动什么暴动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无高层将领参与,一直病中的宋庆还是三次给刘克武发了电报,以他是皇家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的身份,恳请刘克武下令从轻处理宋得胜。

“指挥事物导致战斗、战役失败的,绝对是有罪的。不过,那属于失职范畴,只适宜轻判,最好是判罪不入监。毕竟能犯这样错的人,都该是我们的军官。我们的军队现在军官素质还是不高的,有战斗经验的也不是真的很多,该轻判、该留的还是要留下他们继续为国家而效力的。”

“什么是学潮?”

“学生们闹,效果不会真的很大。但是,光绪必然会让我们出兵去镇压。学子乃国之明日,我们是不可能真拿他们当叛乱者打的。我们的军队、警察与宪兵中,很多人完全有可能直接就与参与这次学潮的那些学子中沾亲带故,他们也下不去那个手。”

“现在在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