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独裁者报告-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前雪烛还有一条驱虎吞狼之计,放任发匪进入安徽,眼下发匪最恨的不是朝廷,而是张震!一旦发匪进入江西,一是面前敌人是张震,二是咱们严防死守,发匪既然不能回江苏,为求生存,只能和张震决死一战,趁着这个时候,咱们湘军再从背后给张震来上狠狠一刀,张震败亡只在朝夕。。。。。。”
“好!好!”曾国藩接连夸了两声,站了起来:
“此计甚妙,张震素来都是朝廷心腹之患,此人不除朝廷难有宁日,雪烛,以前我就认为你不是池中之物,今日听了你的这一番话果然不同凡响!”
说着来回走了两步,停了下来说道:
“还有一个人咱们也可以用下,只要此人能够协助于我,等于又给了张震狠狠一刀,这人掌握着张震的命根子江南制造局啊。。。。。。”
“曾帅说的,难道是李鸿章吗?”
“不错,正是此人!”
“曾帅,还是考虑一下。”康雪烛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李鸿章掌管着江南制造局,乃是张震心腹,万一要是行动不慎,让李鸿章向张震告密,咱们的全盘计划都会失败,曾帅。。。。。。”
曾国藩点了点头,慢慢说道:
“这样情况我也考虑过,不过李鸿章才可大用,又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我料其心还是忠于朝廷的,不过为了避免你那样情况发生,我先修书一封派人送去,以试李鸿章态度,只要李鸿章的心里还是向着朝廷的,炮厂则我为所有,张震折一羽翼也。。。。。。”
康雪烛想了一会,只觉曾帅话里意思也对,一旦李鸿章愿意协助朝廷,张震必死无疑!
此时的曾国藩只觉心中舒畅,那些烦恼不快一扫而空,自己非但官复原职,而且眼看又是一场天大功劳在手。
对着外面叫了几声,让人准备饭食,自己要好好款待康雪烛,若非此人,自己纵然还在湘军统帅的位置上,只怕也不会有擒拿张震这样功劳。
“雪烛那,等到大事成功之后,我一定要上奏朝廷,为你请功!”曾国藩走了出去,看着外面的天色说道:
“张震将来必然祸乱朝廷,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也一直在那想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翦除张震,可是左想右想,都觉得不是特别妥当,今**的计谋却必可以置张震于死地!”
“雪烛要的,只是张震脑袋!”康雪烛说这话的时候,显得特别平静:
“雪烛每每只要闭上眼睛,想到的都是恩师,恩师其实就是死在张震手里,而非发匪,雪烛若不能为恩师报此大丑,死也不能甘心!
乱大清者,必张震也!张震身为臣子,朝廷如此厚待于其,可是张震不思忠君报国,却一心想着谋乱朝廷,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安定天下!
雪烛心里只有区区一个要求,将来擒获张震,雪烛要亲自在恩师坟前,杀了这个小人,以祭奠恩师的在天之灵,以祭奠在庐州死难将士!”
曾国藩轻轻叹息一声,要论对张震的恨,并不是朝廷和皇上,而是面前这人,自从庐州逃了出来之后,或许康雪烛一心想着的就是如何杀了张震:
“雪烛,你心里的痛楚,我知道,只要能够生擒张震,曾国藩就算拼着脑袋上的这顶乌纱帽再度给朝廷摘了,也一定会完成你的心愿。。。。。。”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 选择。。。。。。
第二百二十七章 选择。。。。。。
“下官彭霸天完成工程,特请大帅检验!”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安庆之战大胜,收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名将石达开,张震心里喜欢,把安庆战后事物交代给了部下,自己率先返回无锡,不想才到无锡,彭霸天又为自己带来个这个一个喜讯。
这彭霸天办事极为妥当,短短时间之内,非但将明月清风求醉楼完工,而且比自己意想中的更为豪华。
张震夸了几句,让其带着自己到处参观,果然处处透着奢华,比起自己那个时代的夜总会来丝毫也不逊色。
早就听说在盖这楼的时候,彭霸天从中捞了不少好处,不过张震也不在意,这些官员你要不让他们从中捞取好处那才真正奇怪。
“本来有个差使给你,不过那张位置上另有安排。。。。。。”看到彭霸天脸上露出失望神色,张震忽尔一笑说道:
“南昌府知府有个空缺,你先。到那里去吧,我自然会向朝廷报上,虽然现在没有名分,不过你且把那的事都担负起来,明日就动身去罢!”
彭霸天大喜过望,连声称谢,跟着。这位总督大人那是最最舒服不过事情,又有银子拿,又有官做,自己从一个小小不入流的官员,一下跃升成了知府,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这位总督大人想来权倾朝野,。深得皇上信赖,提升一个知府那么大的事情,居然也不请示朝廷直接就在这里任命了。
可是打死彭霸天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位总督大人。早就存了反心,哪里还把什么朝廷看在眼里,要提升个知府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与石达开一战,已经将张震的信心提升到了极至,。或者现在就让其反了朝廷,张震也未必做不出来。
“大帅,京师方面,莫黑大人组织的那一批人,眼看。就要到江苏境内了。”正在那观看着,部下进来报告道。
张震笑了一下,说道:
“眼下江苏发匪。盘踞,莫黑居然给我弄了这么一批人来,好,好,这是给老子弄来了一大批的人质啊,老子非要好好接待不可。。。。。。”
忽然想到莫黑一个人呆在京城,孤苦伶仃,随时都处在危险之中,就算莫黑结婚,自己和这些部下也都没有一个去的,自己实在有些对不起莫黑了。。。。。。
。。。。。。
上海,江南制造局。
“督办,这是新制造好的火枪,你过目,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接过了部下递来的火枪,李鸿章粗粗看了一下,随手交还给了手下,点了点头:“还不错,目前大帅正需要火枪,需得加紧制造,不要耽误了大帅的大事。”
自从掌控江南制造局以来,这里一切都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不过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一个江南制造局的督办似乎离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还是有些遥远。。。。。
“少荃,你这江南制造局可是越来越有规模了啊!”
抬眼看去,正是华东辰走了进来,李鸿章急忙迎了上去,一脸带笑:“复生啊,怎么到了上海也不通知我一声?”
“知道你这位督办公务繁忙,我哪里敢来打扰你啊!”华东辰笑嘻嘻地走了过去,李鸿章把他请了进去,让人上了茶水,笑道:
“复生不用取笑我了,李鸿章不过是为大帅掌管一个江南制造局而已,可你和李源兄却又要为大帅筹措经费,又要为大帅督办粮草,大帅一刻不能离之,那才是大帅身边红人!”
华东辰打了两个哈哈,说道:
“自从大帅得了胡雪岩后,我和李源那可轻松不少。认真说起来,胡雪岩办事得力,真是帮我们分担了不少担子,大帅看人看得准那。。。。。。”
在那互相恭维一会,李鸿章忽然问道:“复生,大帅在安庆和石达开激战,这可是两江第一等的大事,不知眼下战况如何?”
“大帅用兵,自然百战百胜,眼下石达开已经被逼到了萧云岭上,就算插翅也难难飞。”胡雪岩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
“这次我来上海,也是奉了大帅之命而来,眼下正在组建新军,急需军火,所以上海几个工厂务必开足马力,旦夕不停,一定要确保火器能够尽早送到新军之中,千万不可有误。”
“请转告大帅就是,李鸿章居然不会耽误了大帅的要务。”
在那说着说着,渐渐转到了上海正在那里弄着的银行之上,这原也是个新鲜事情,两个人都是大感兴趣。
华家原就是有钱庄生意的,银行与之比较,在华东辰看起来也都相差不多,当时说道:
“咱们钱庄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早就已经成熟,洋夷所谓银行,在我看来不过就是钱庄,大帅也真是的,何必放着好好钱庄不用,却去耗费银子力气去弄什么银行。。。。。。”
“不一样,不一样,银行与钱庄比较,那是大不一样。”李鸿章笑着连摇头,说道:“钱庄有钱庄的好处,银行有银行的优势,咱们相信钱庄,洋人只去银行,我看大帅意思,是想先把银行弄了起来,别让洋人在这独大,让钱庄和银行并存,也没有什么不好地方,大帅喜欢弄这些新鲜事物,你又不是不知道的。。。。。”
“是啊,新鲜事物。”华东辰一边在那笑着,一边频频点头:“眼下上海、苏州,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帅从洋夷国家请来的人,耗费银子安置不说,每日还都好好侍候。可又一桩古怪之出,有个叫马,马什么思的,既然请了人家回来,却又好像在那监禁一般,出行时候总有几个人寸步不离,好像在那看押犯人一般。。。。。。”
李鸿章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会说道:
“咱们这些人那,只管做事,大帅的心思就不用再去猜测了,想来大帅心里早就有所安排,不过大帅给我这派的人甚好,尤其是那两个叫威廉和保罗的少年人,真正聪明能干得紧,到了江南制造局里,好像完全痴迷于研制火枪之中,一刻也都不肯离开。。。。。。”
正在那说着话,外面忽然传来有人求见李鸿章,李鸿章端正好了身子,让人进来。
来的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见到屋子里还有旁的人在,愣了一下也不说话,李鸿章知道这人在想什么,稍稍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这位是华东辰华大人,有什么话当着华大人的面但说无妨。”
“是,小人是李老太爷派来的,李老太爷思念大人得紧,因此特意命小人送来一封家书。”
“我父亲?书信拿来。”
接过汉子递来书信,打开看了一会,面上神色稍稍有些转变,挥手让那汉子先行下去,起身关好了门,把信放到华东辰面前:
“复生,信倒的确是我父亲写来的,不过奇怪得很,信上口气一些也不像老太爷写的,说了一些什么为人臣者,当尽忠报国等等之类。。。。。。”
华东辰看了一会,也不在意:“想来是令尊听到了些什么,这父亲挂念儿子,那也平常得紧,不必多虑什么。。。。。。”
李鸿章却是眉头越皱越紧,在那苦苦思索一会,又起身让那汉子进来,沉着脸色问道:“说,还有什么事情!”
汉子打了一个哆嗦,急忙说道:
“前些日子曾国藩派了个叫康雪烛的人去了咱们家里,转交给了老太爷一封信,还在咱们家里住了几天,老太爷后来也让我把这封信带来了,说是必须在没有外人时候,当年转交给您才可以。。。。。。”
“信呢,拿来!”
拿过了第二封信,李鸿章看了一会,把信放在一边,沉吟不语,华东辰起身,再次让那汉子先行出去,走到面前拿起曾国藩写给李鸿章的信,在那草草看了一遍,说道:
“这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些老生常谈,和你父亲信里说的一样,尽忠报国,报效朝廷等等,想来是曾国藩想要拉拢你而已。”
“不对,不对。”李鸿章不断在那喃喃自语,手指轻轻叩击桌面:
“曾国藩要想拉拢我,直接给我写封信也就是了,何必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要通过我的父亲把信转交给我?
再者,我和曾国藩虽然见过几次,自从我到了上海以后,曾国藩从来也都没有找过我,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找上了我,我看其中必有玄机。
曾国藩先前回家丁忧,听说状态非常不好,整日不是骂人就是殴打下人,难道忽然转了性子一心又要报效朝廷不成。。。。。。”
越说眉头越是紧紧锁在一起,过了好一阵子忽然失声叫道:“不好,朝廷想对大帅动手了!”
华东辰身子哆嗦一下,急忙追问,李鸿章来回走动几步,面色紧张凝重:
“朝廷早就对大帅有了忌惮,一直在那防着大帅,这点你我心里都清楚得很,要不然也不会在江南江北大营失败之后命令和春等继续组建江南江北大营。
曾国藩继续统帅湘军,乃是对大帅最好牵制,一旦两江有变,当可由侧翼直接威胁两江,可是偏偏在这个要紧时刻,朝廷却莫名其妙同意了曾国藩回去丁忧。
我本来就觉得心里奇怪,现在这封信却让我什么都明白了,朝廷这是在那麻痹大帅,想在最关键的时刻再动用曾国藩这一张牌!
眼下江西等地之兵,皆在和发匪石达开部作战之中,江西防务空虚,曾国藩在这个时候出兵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曾国藩这封信是在那里试探我的意思,看我是尽忠朝廷还是尽忠大帅,一旦我流露出了任何意思,曾国藩就会立刻让我控制上海工厂。。。。。。”
华东辰稍稍想了一会,很快明白李鸿章的意思:“少荃,咱们都是家乡人,也是过命的交情,眼下少荃无非两种选择而已,一是顺着朝廷意思,当个忠臣,将来飞黄腾达不可限量;二是甘冒奇险,把你的想法立刻告诉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