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保安,过去当过侦察兵。”
“当过侦察兵还会被吓死?”领路的小鬼忍不住插了一句。
“你也是被吓死的?”不等刘元亮回答,许成昱兴奋地说,“我也是被吓死的,被一件衣服吓的!”
“我也是的,以前以为没鬼,猛地一见还真被吓死了,如果再来一次肯定吓不倒我。”
“对对对,其实鬼也没什么可怕的,”许成昱说着还拍了拍领路小鬼的肩膀,“其实做鬼也挺好,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你不怕我?”小鬼问到。
“为什么要怕你?我们已经是鬼了,难道还能再死一回?”
小鬼没再说什么,转过头去继续领路。“嚣张!绝对的嚣张!”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他也想不明白,这么大胆的两个人怎么就会被吓死!
不仅他不知道,许成昱和刘元亮两人也不知道,其实他们两个并不是被吓死的,他们只是在受到极度惊吓时,被人(其实是鬼,而且是个老鬼)把魂给勾了出来,这一招刘据是和黑白无常学的,只不过黑白无常不需要耍什么手段,凭他们的形象和威名就足够了。
当小鬼找到刘据的时候,他正坐在奈何桥边不远的亭子里小酌,一个茶壶三个杯子,茶壶里当然不是茶,也不是酒,而是甘露泉水。
小鬼说明的来意,刘据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道:“行了,你走吧,把他们交给我吧!”小鬼千恩万谢,总算把烫手的山芋送出去了。
等小鬼走远了,刘据才招呼二人坐下,并在他们的杯中倒满了泉水:“来,尝尝这甘露泉的泉水,这也是地府唯一能待客的东西了。”说着举起了杯。
刘云亮和许成昱互相望了望,不知道该不该喝,最后还是刘云亮先举起了杯,许成昱才跟着端起了杯子。
说实话,这泉水还真不错,不过二人都没心思多想,只是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刘据。
刘据笑了,自我介绍道:“我叫刘据,有没有听过?”
二人摇了摇头。
“其实我来这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我是汉武帝的长子。”
二人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汉武帝他们都知道,汉武帝当然肯定有长子,不过长子是谁就不知道了。
刘据笑了,这样的回答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一点也不着急,两千年都等下来了,也不在乎这几天了。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从身前到身后,从“巫蛊之祸”到奈何桥边,从张全、李仲元到扶苏、齐师爷,足足讲了半天,听得二人一脸茫然,最后许成昱问到:“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刘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刘云亮:“你的前世就是李仲元,他的前世就是张全。”
刘云亮和许成昱愣住了,嘴半张着,半天没有反应。“不会是开玩笑吧?肯定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我不相信!”
“如果不是,我为什么要花力气把你们弄到这里来?”说着,刘据从凳子下拿出一包东西,包括一件白衬衣和一条裤子。
“原来是你!”刘云亮和许成昱几乎同时叫了起来,“为什么你要害我们?你不是说我们是兄弟吗?”
“正因为我们是兄弟,我才带你们到这儿来。”刘据示意他们两人先坐下,“我想回到过去,带你们一起回去,我要改变历史。”刘据的目光变得深邃,两千年了,开始他还想着早点去投胎,可他等了两千年都没有成功,这两千年里他的思想不断改变,直到有一天,他知道一个秘密,一个可以让鬼魂回到过去的秘密,他决定:既然要做人,为什么不能做回自己?
看着刘云亮和许成昱两人怀疑的目光,刘据继续说:“你们很早就跟了我,可到最后也只做了我的近待,而我死了以后,只见过你们,你们对我仍然象生前一样好,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们对我是最忠心的,不,应该说是最真诚的,说明你们一直把我当朋友来看,我也会把你们当兄弟来看。”
“可我们已经不是过去的张全和李仲元了,我们已经记不得以前的事了,你还能相信我们?”
“有些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无论是鬼还是人,无论他是什么身份,这辈子做太子,下辈子做乞丐,但本质是保持不变的,这就是天赋,是上天赋予的,永远不会变。”
“你们也在地府里呆了两千年,因为没有人超度,地藏菩萨救的人远没有进枉死城的人多。所以一直到现在你们才从这出去。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回去吗?”
许成昱苦笑一声:“不和你回去又能怎么样?难道我们能再活过来?”
刘云亮问道:“我们怎么才能回去?”
刘据四下看了看,在确定这里只有他们三个了才低声说:“当年我掌管部分生死薄,只要有人死了,到了阴曹地府他的名字就会消失,本来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离开这,可生死薄上有一个名字一直没有消失。”
“一直没有?”
“是的。”刘据从怀里掏出一本生死薄,翻开后拿给他们看,“就是这个李隐。”
刘云亮和许成昱凑上前去,整本生死薄的确只有一个名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征和二年九月初八”。
“这是他的出生年月,也就是我死去的那一年。”
“啊!他、他到现在还没死?那他不是有两千多岁了?”刘云亮吃惊的叫起来,“一定是哪出错了!”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生死薄是不会错的,可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刘据不住地摇头,接着,他又话锋一转,“不过也正因为这个人,才让我在这呆了两千多年,也让我知道了一个能够回到过去的秘密。当年玉帝怕地府中错抓了人,特意设了一个轮回转换锁,通过这把锁可以设定时间,让错抓的鬼魂通过六道轮回池回到过去。”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刘云亮已经相信了刘据的话,也希望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不会马上就走吧?”许成昱的态度也和刘云亮差不多。
“不急,六道轮回池天天都有好多人,只有每三年一次休息日才能从那回去。这样算来,我们还要在这呆上四五天。而且……”刘据拖了一下长音,没有说下去。
“而且什么?”
刘据看了看问话的刘云亮,半天才拿起生死薄:“临走之前我想弄清楚这个李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弄清?”
“只有乘着地藏菩萨不在的时候,找他的坐骑‘地听’去问个明白。地藏菩萨除了在枉死城超度亡灵就是在地府的后山修行,平时‘地听’都跟着他,只有休息日才会独自留在后山。”刘据说完,又沉默了,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两千年了,一想到还有几天就能知道真相,他就激动、非常地激动。
四天以后,刘云亮和许成昱来到六道轮回池,并按刘据所说找到了轮回转换锁,调好了时间,然后焦急地等着刘据回来。
终于,刘据匆匆赶来了,刘云亮和许成昱急忙迎上去:“问到了吗?”
“问到了,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好了我们就先回到过去,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说。”
“好,我们走!”
说完,刘据又检查了一下轮回转换锁,在确定无误后第一个跳进了六道轮回池,他在跳入的瞬间就失去了知觉!
第1章 初回大汉(1)
当刘据再次醒来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些都是刘据见过、用过的,陌生是因为他已经有两千多年没碰过这些东西了。
他一动不动地在床上躺了有一刻钟的时间,就看着屋顶,想着过去的一切。“终于回来了!”他想着,不禁长出了一口气。旁边有人听到声音,急忙小跑过来:“殿下,您醒啦,已经快到午时了,要不要马上起来?”
刘据侧目一看,是一个小太监,叫不出名字,只知道他跟了自己不少年。
“噢,都快中午啦。”刘据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是啊,昨天殿下在博望苑会见宾客多喝了几杯,所以今天小的没敢吵醒您。”小太监急忙回禀。
这时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外面急急忙忙窜进一个太监,跪在床前先磕了个头,说:“殿下总算醒了,吓死老奴了,下次可不能再喝那么多酒了!”
“起来吧。”好久没这种感觉了,一下还真让刘据不太适应。
一老一小两个太监手忙脚乱地帮刘据穿衣洗漱,不时有宫女和太监进进出出。
等他们忙的差不多了,刘据才问:“今天几号?”
“二月初四。”老太监边帮刘据梳头边答。
“今年是哪一年?”
“元鼎四年。”这次是小太监答的,老太监一听这问题就楞了一下。
刘据看了看小太监:“你是谁?”
这次小太监也楞住了,半天才答道:“小……小的宋海,小的跟爷已经好几年了!”
“你又是谁?”刘据转过头来又问?
“老奴……老奴胡青义,是太子宫的总管。”看得出,这一老一小都有点奇怪。
刘据听了,很快在头脑中寻找出仅存的一点记忆:这两个人都是跟了自己多年的。
看着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刘据有些好笑,接着问:“我又是谁?”
这下真把两个人吓到了,两人急忙跪了下来,一边磕头一边说:“太子爷别吓小的,这个玩笑可开不得。”
刘据哈哈大笑:“起来吧,开个玩笑而已,用不着这样。”说完,站起身来,大步向外走去。
胡青义看了看宋海:“快跟着,小心侍候着,别惹殿下不高兴。”
宋海答应了一声,急急忙忙跟了出去,胡青义则指挥下人把这含丙殿打扫了干净。
刘据慢慢地走着,一来熟悉一下环境,在地府呆了两千多年了,还真不太习惯,二来他是要考虑一下下一步的计划。元鼎四年二月初四,也就是公元前113年,这正是自己设定的时间,他现在只有16岁,他的父皇,也就是汉武帝刘彻已经43岁了,他现在是太子,一个已经当了8年的太子。
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对了,先找到许成昱和刘云亮,不,他们现在应该叫李仲元和张全。两个人都应该才15岁,李仲元就在长安,按照事先约定,他应该在今天或明天到一个叫临江楼的酒楼找自己,张全现在应该还在北地靠近长城的一个小村子里,可能还要十来天才能到。
刘据正想着,宋海打断了他的思路:“殿下,是不是要传膳?”
刘据听了,才觉得自己真的有点饿了,从昨晚到现在就没吃过东西。“不了,我们去临江楼。对了,多带点钱,再多带一块腰牌。”
“喏!”宋海应了一声,去下面准备了。
没过多久,刘据和宋海就出了宫,刘据不肯坐车,在长安的大街上不急不忙地走着,东瞧瞧西望望,周围的一切都让他看不够。也幸亏宋海机灵,出宫时怕刘据饿着,拿了些糕点让刘据先垫垫肚子,不然刘据还真走不到临江楼。
临江楼在长安最繁华的地段,这里并不在江边,只是因为它有三层楼,据说天好的时候能看到渭水,究竟能不能看到没人去关心,光是这楼的高度和地段就让酒楼身价百倍。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酒楼里人很少。刘据二人一进酒楼,马上就有小二把他们引到三楼,酒楼里没有桌椅,只有一个个矮几,中间用屏风隔开,只能席地而坐。
宋海帮刘据点了几道菜,又点了酒,等酒菜都上齐了,刘据才自斟自饮,一连喝了三杯,才停下酒杯,慢慢地吃着菜。过了一会儿,刘据吃得半饱了,才问:“最近长安城有什么大事吗?”
宋海不知道刘据想知道什么:“好象没什么大事,就是陛下准备重开乐府。噢,对了,陛下已经下旨禁止各郡国铸钱,在长安城边上设立上林苑,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
“父皇这些日子都在干什么?”
“最近皇上一直忙着求仙,听说五利将军准备去东海替陛下求仙。”
五利将军就是乐通侯栾大,他原是个方士,用花言巧语骗取汉武帝刘彻的信任,不仅被封为五利将军、地士将军、天士将军、大通将军,刘彻还把自己的女儿卫长公主刘妍嫁给了他,说起刘据还应该叫他一声姐夫。
不过刘据知道这家伙的日子不多了,用不了多久武帝就会发觉上当,只是这样一来可就苦了自己的姐姐了。
刘据不再说什么,继续望着窗外。这时小二领了四个客人上到三楼,四个人全都三十来岁,一路有说有笑,就坐在离刘据对面的一桌。待四人坐定,就听一人问道:“唐兄为何老是起得这般晚?”
旁边有人回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唐兄现在每日夜观天象,只要能看到星星他是不会睡的。”
刘据有点好奇,轻声问宋海:“这几个是什么人?”
宋海看了看:“小人只认识那个穿白衣的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公子司马迁,其他几个好象来过博望苑,可能都是郎官,不过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郎官也叫郎卫,一般是功臣或勋贵之后,许多名将名相都出身于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