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捕-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再次就是帮杨家那个丫头报了仇,她一定会对你死心塌地了是不是。”
尴尬,知道就知道呗,说那么详细干什么,燕向东那个老狐狸自然也是明白王少君的想法,所以才说他有算计。
王基接着说:“但是你要小心,六扇门中比不得平常捕快,和武林中人打交道或是办大案子都十分的危险,你又不会武功,只能自己多加小心了,我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要不你走之前先把莲儿收到房里,给我留下个孙子吧。”
怎么可能有那个时间,同志们都在门外等着呢。告别母亲的哭泣,骑一匹枣红马随着三人上路了。
五个人围坐在荒野,中间生着一堆火,几个人把带的干粮用火烤烤就那么吃了些。
这是王少君第一次见到那个与燕向东他们同行的人,华青玉,一个女杀手,一个很普通的女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长得也不算漂亮,只能说是还算入眼,并没有小说中写的那种冷酷的气息,或是让人感到是离鞘的剑的风格。邻家女孩一样的杀手,颠覆了王少君长久以来在武侠小说中养成的杀手观。
叶涛给两人互相介绍之后,又把他们这个工作组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叶涛负责武力,他是少林寺出身,是少林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有人暴力抗法什么的就由他搞定。赵培德是负责刑侦工作的,追踪、验尸等等一系列工作。不过叶涛对尸体别有钟情,常常不自觉的替赵培德翻捡尸体。
华青玉是负责侦察、下黑手之类的工作,而燕向东是领导,武力值超群,办案经验老到,除了因长相特别,不能进行化妆侦察外,可以说是个全能的人物。
六扇门北七省像这种工作组有共十个,当然他们这个工作组是最强悍的。这种工作组属于六扇门的核心办事机构,然后就是各种外围人员,后勤、财务、档案、审讯等等,另外还有江湖上分布广泛的眼线,这些人就不计其数了。
华青玉问道:“头儿,咱们下步怎么办?”
燕向东对赵培德说:“小德,即然少君进来了,就是自己人你把整件事从头到尾和他说一说吧。明天咱们分头四下找各处的衙门,看看有没有什么扎眼的人物,虽然多半没什么用,但是也没什么办法了。”
015 妖书两现(史料较多,可略过)
案子是十一年前的旧案,起因却是从三十年前而来。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个儿子,隆庆二年,他被立为太子,六岁的孩子就十分聪明懂事,很招人喜爱。他小时十分孝顺,在亲政后也常常到慈宁宫给慈圣太后(他的生母)请安问好。
万历九年十月的一天,已然是冬天了,朱翊钧又来到慈宁宫,太后不在,有一个宫女正在那里收拾屋子,见皇帝来了,连忙跪倒行礼,朱翊钧问道:“太后哪里去了?”
“万岁,太后到仁圣太后那里去了。”
“你是新来的么,我怎么没见过你呢。”
“奴婢是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的女儿王懿,秋初被选进宫来,刚刚分到慈宁宫。”
“噢,也是忠良之后,抬起头来。”
“奴婢不敢。”
“无妨。”
女孩抬起头来,清秀的脸蛋,两弯眉毛似乎总是轻轻的皱着,双眸中透出一丝浅浅的愁,看得让人心疼。
十八岁的皇帝看着眼前这个女孩,一种想疼爱她的感情突然从心中涌出,他伸手拉起女孩:“太后什么时候回来?”
王懿唯唯诺诺的说:“大概要到晚上才会回来。”
朱翊钧拉着女孩直奔太后的寝殿而去,王懿惊恐不已:“陛下,您要干什么?”
跟着万历来的待从太监也说:“万岁,注意体统。”
朱翊钧不知道怎么了,像是什么都听不到,在他的眼里,只有王懿秀美的面庞,在太后的寝殿中,朱翊钧撕开的女孩的衣服,王懿咬着牙承受的这份强暴的冲击,心中木然,不知道是喜是悲。凄凉的幸福降落在七尺龙床之上。
朱翊钧冲动过后,才发现女孩一动也不动,就像死人一样躺在那里,不由得奇怪,这个女子怎么和我的几个妃子才人不一样,没有她们那种在床上的激情。激情一过,忽然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了,看女孩脸上的泪水和点点愁容,朱翊钧感觉有些不舒服。没有以往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自己起身穿好衣服,也不再理那个女孩,自己出去了。
门外伺候的太监连忙跟上去,并对旁边的起居注低声说:“记下了么?”
起居注就是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日常生活的官员,他连忙点头:“都记下了。”
皇帝虽然没当什么事,只是一次小小的冲动而已,可是不巧,那个女孩王懿居然怀孕了。到了万历十年五月,她的身孕已经蛮不住人了,慈圣太后也看出来了,追问是怎么回事,这是淫乱宫闱的大事,女孩哭着说出了孩子的父亲,顿时使太后转怒为喜:“太好了,皇帝这么久还没有一个龙子呢,孩子,当时皇帝给你什么东西了?”
“什么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皇帝临幸都会赐个物件的呀。来人,传起居注。”
从万历的《内起居注》中查出来了,这个坏事真的是皇帝干的,不过朱翊钧从那以后再没来临幸过王懿,皇帝身边女人太多,而且他喜欢的是那种主动、热情,在床上让他感到满意的女子。其实万历就是个色狼,当时看到王懿那种凄婉的风情,心里确实涌起一种保护她的冲动,可是随着下半身冲动的结束,这个冲动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皇帝都忘记了这个苦命的女子,根本不承认孩子是他的,太后却是一位贤后,也是宫人出身,她让万历立王氏为恭妃,并且告诉他说:“我已经年纪大了,但还没有尝过抱孙子的滋味,如果王恭妃生个男孩,这是宗社的福气,母以子贵,可不能计较原先的贵贱啊!”
万历虽然听从母亲的话把王氏立了妃子,却从来没再去看过她。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王氏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朱翊钧的皇长子朱常洛。
常洛继承了母亲的命运,万历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孩子。他长到14岁,竟然还没有老师为他讲经说义,几乎就是一个文盲,而他的母亲王恭妃则早已被打入冷宫,无人过问她的生死。在凄苦中,王恭妃终于没有盼到儿子登上皇位的那一天,万历三十九年九月,47岁的她离开了人世。
万历十四年正月,宠冠后宫的郑妃生下一子,取名朱常洵。郑妃聪明机灵,明神宗与她情深意笃,言听计从,所以她生了儿子后,立即晋封郑妃为贵妃。
万历皇帝爱屋及乌,出于对郑妃的宠爱,对于三子朱常洵也不是一般的喜欢。由于郑妃的枕头风,万历皇帝打算立朱常洵为太子,于是就想出了种种办法拖延大臣们要求立太子的事。
大臣们力争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一拖再拖,大臣再争,争了十五年,使得宫廷斗争变得错综复杂。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第一次京师第一次出现妖书,传单说郑贵妃有为自己的儿子夺取太子位的嫌疑,万历低调处理,下旨处分了几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揭过去了。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清早第二次出现妖书,这次传单说皇上立皇长子为皇太子实出于不得已,他日必当更易;用朱赓为内阁大臣,是因“赓”与“更”同音,寓更易之意。
万历大怒,命东厂、锦衣卫全力破案,结果朝中大臣们互相攻击,有很多人被屈打成招,眼见破不了案时,东厂捕获了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皦生彩,皦生彩揭发兄长皦生光与“妖书案”有关。
皦生光被凌迟处死,家属发配边疆充军。过了一段时间后,朝野开始流传“妖书”其实出于武英殿中书舍人赵士桢之手。
赵士桢是明朝历史上杰出的火器专家,一生研制改进了多种火器。因其在政治上不得志,名字未能如宋应星、徐光启那样彪炳史册。
赵士桢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他早年是太学生,在京师游学。他能写一手好字,书法号称“骨腾肉飞,声施当世”,时人争相买他所题的诗扇。有个宦官也十分喜欢赵士桢的书法,买了一把诗扇带入宫中,结果被皇帝看见,大为赏识,赵士桢平步青云,以布衣身份被召入朝,任鸿胪寺主簿。
赵士桢为人慷慨有胆略,交游颇广。但为人恃才自旷,就好过嘴瘾,加上又因为制造火器得罪了不少人,一生并不得志,当了十八年鸿胪寺主簿才升为武英殿中书舍人,还经常受到怀疑、诽谤。皦生光被杀后,京中盛传妖书“是东嘉赵士桢所作也”。赵士桢为此而身心劳瘁,据说他已经精神错乱,甚至多次梦见皦生光索命,终于一病不起,抑郁病亡。
这次燕向东等人出来查的案件就是妖书案,赵士桢死后,他身边的江湖朋友共有十三人,也纷纷散去。
万历四十二年,也就是今年,一个叫周正齐的人,在京城犯了案子,落到六扇门手里。
注:太子常洛的母亲王懿,这个名字是编的,查遍了史书也没找到她的本名,只好编了一个,看来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
郑妃的名字也没查到,也懒得细心起名给她,以后只称郑国媛算了。
另:不管我怎么省字,为了把妖书案简单的写一下还是用了这么长的篇幅,不是为了凑字数,如果不写情节就连不上了。如果写得太简单大家看不太明白的话,前面作品相关里我转了一篇忘记在哪里找的关于妖书案的文章(我的资料都是年初时搜集的,来源都忘了)。
016 再闻妖书
秋天的京师正是游玩的好季节,秋高气爽,一个江南来京游玩的世家子弟死在住的客店庄家老店里,这事本来应该归五城兵马司管。可是不巧的是叶涛刚好路过,这个家伙十分喜欢看尸体,出于他这种有点变态的心理,这家伙进去看了看,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张德俭认得他,就让他进去了。
死者躺在床上,手里握着一把匕首,刺入自己的胸膛,血流得满地都是,门窗都关得严严的。叶涛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尸体,虽然他不是仵作,可是对这一套东西还是比较熟悉的。
死者死亡时间不长,尸僵尚未完全形成,瞳孔已经散了,但是脸上能看出惊惧的表情。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张德俭过来说:“顺天府的人来了,叶大人没什么事,一会和小弟出去喝两杯。”
叶涛笑道:“等会看看结果,没个结果出来喝酒也喝不舒服。”
顺天府的仵作上前检验尸体,填写尸格,叶涛一直在旁边看着。等到诸事已毕,他走上前去,问顺天府的推官:“你们怎么看这件案子的。”
推官也认得他,把情况和他说了一遍。
死者叫冯青,只身带了一个家僮从浙江来访友,来到京师,他的朋友却已经出远门了,朋友家里留他,他却因为朋友家中只有老母娇妻不方便,推辞后就在庄家老店的甲三号房间住下,打算游玩几日就南返。
今天中午,冯青带着家僮在外面吃饭,因为一点先给谁上菜的小事和旁边的一个人发生争执,那个人是个武夫,口角没有冯青便利,被冯青骂了几句恼羞成怒,打了冯青一拳,冯青饭也没吃,就回房躺下生气了。
家僮打算出去买些吃的回来给他吃,谁知道等回来时发现房门从里面锁上了,叫了几声没人应答,他就找来店伙,二人把门撞开才发现冯青躺在床上已经死去。店伙连忙报了官,家僮就蹲在门口开始哭起来。
现在看来可能是冯青因与人口角后吃亏,心中委屈,所以回来后支开家僮自杀了。
叶涛把家僮叫过来:“这把匕首是你家公子的么?”
“小人没见过,公子从来不喜欢舞刀弄剑的,应该不是他的。”
“墙上挂那把剑是你们的么,怎么说不喜欢舞刀弄剑呢?”
“是公子临来之前买的,他说路途不靖,带着防身,其实只是样子货,还没开刃呢。”
“你们从发生口角那里回来的路上看没看到你家公子有什么特殊表现?”
“没什么呀,只是骂那个家伙说他是个畜生。”
顺天府的推官过来说:“叶大人怎么看这个案子?”
“你回去后把案子移交到我们六扇门吧。”
“怎么叶大人认为冯青不是自杀?”
“冯青是被人杀死的,原因嘛,我还没想到。吩咐店里的人一个都不准离开。张指挥马上派人去把小德子找来,他可能找出是谁干的。”
“小德子?”
“啊,就是赵培德。”
过了半晌,赵培德来了,他进屋仔细看了几眼,对叶涛说:“小叶子有进步呀,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被人杀死而不是自杀的呢?”
叶涛得意洋洋,仰起脸来:“小德子,别总以为我不用心,你看他身上的血迹,没有喷出的迹像,这种一刀就直刺心脏的伤口没有可能血不往外喷的,可是你看他的身上的血迹是流出来的,而且是向下流了不少,这说明他是站着的时候被人一刀刺在心脏上,血喷到了那个人的身上,那个人把他放到床上,才然后离开,血慢慢流出才造成现在这个样子。”
赵培德点头笑道:“果然变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