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刑徒 >

第103章

刑徒-第103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个灌婴给后悔死了,摩拳擦掌的说:“早知道跟着阿阚还有这许多精彩,老子急头急脑的回什么家啊。连曹无伤那小子都混了一爵军功出来,要是我在楼仓,肯定会比那小子强。”

不仅仅是灌婴后悔。

陈义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可是从他那张紧绷的脸来看,心里多少也有些遗憾。

唐厉冷笑一声,“老灌,你莫要说这话。昨日阿阚是走的急,没有找你算账。当日让你在沛县射杀萧何,结果你这小子射了一箭就溜了。人也没杀死,到现在还活蹦乱跳,真丢死个人了。

还亏你自称百步穿杨……

嘿嘿,你等着吧,阿阚回来了,肯定会找你麻烦。”

灌婴眼睛瞪得溜圆,半晌后怪叫一声:“这怎么可能!老子那天明明射中了,怎可能没有死?”

“可人家就是没死!”

唐厉说:“早就和你说过,做这种事情,必须要有完全准备,务求一击必杀。你那一箭,只是射伤了那个人,但是却没有夺了他的性命。早知道你办事这么不可靠,还不如我出马解决。”

“呸!”灌婴呼的站起来,“我现在就去沛县,再给他一箭!”

唐厉一把将他拉下来,“你少在这里发疯。当初让你这么做,是因为我们都清楚,就算是杀了那个人,郡守大人也不会太过斥责阿阚。如今任大人被调走了,这新任的郡守是个王族,什么性子,喜好什么?我们都不了解。若是一个处置不当,你非把阿阚陷入一大堆麻烦中不可。

你乖乖的留在这里。

正好第二批移民就要到了。

阿阚马上要着手准备组建甲士,你留下来帮他,混个功名爵位,想必也不是件太困难的事。”

灌婴一顿足,唉了一声,坐了回去。

这时,门外传来了司马喜的声音,“弓大叔,您怎么来了?”

“喜子啊,大人在不在?”

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我是来想大人报一下帐。今春他送给大家的种子,还有一部分没用。”

从门外,走进来了一个中年男子。

一袭青衫,倒也衬托出卓尔不群的风范。

陈义本正在和唐厉说话,无意之中扫了一眼。可就是这一眼,顿时让他变了脸色,忙长身站起。

噌噌噌从庭上台阶跳下来,快步走到那中年男子面前。

深施一礼,恭敬的说:“张先生,您怎么会在这里?”

中年人正是弓仓。由于他识文断字,还精于算术。故而刘阚让他协助曹参,管理移民生计。

陈义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庭上的唐厉等人也吓了一跳。

张先生?他不是姓弓吗?

弓仓脸色也微微一变,强作笑颜道:“这小哥儿,你莫不是认错人了吧。老夫姓弓,并非姓张。”

陈义说:“张先生,您早年在家乡讲学的时候,我曾随家主聆听过您的讲学。一晃已多年,您可能不记得我,但小子却记得您。您不是在咸阳做官吗?怎么,怎么会跑来这楼仓了呢?

您这一身打扮,又是为何?”

唐厉等人也走了过来,听到陈义的话,不由得都怔住了。

在咸阳为官?

唐厉似乎想起了什么,指着弓仓道:“先生,先生莫非就是那位咸阳御史,张苍张大人当面。”

弓仓闻听,心里咯噔一下。

旋即苦笑一声,“原以为躲到了这里,不会有人识得我,没想到……不错,在下正是张苍。”

人家把名字都喊出来了,在躲躲闪闪的不承认,不免有些小家子气。

陈义有些莫名其妙,“张先生,你好好的在朝中为官,为何要躲起来呢?”

唐厉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道:“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可以遇到长者,实在是唐厉之幸事啊。”

说完,他走出官署大门,看四周无人,后转身道:“还请长者上座。”

这眨眼的功夫,弓仓……不,是张苍已不再复早先那副浑噩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一派长者气度。

他点点头,在陈义的搀扶下,一手拉着司马喜,走到了庭上。

“道子,关门!”

唐厉喊了一声之后,陈道子上前把官署大门合上。他没有见过张苍,却也听说过张苍之名。

故而在态度上,也就多了几分恭敬。

唐厉为张苍满上了一爵酒,“张先生大名,小子早有所闻。您在咸阳做御史的时候,就听说过您的事情。传闻先生因抨击朝政的弊端,惹得皇上发怒,还派人缉拿,我等都提先生担心啊。”

陈义闻听,惊讶的看着张苍。

张苍苦笑一声,“我哪有那许多的名望。只是认为朝廷刑罚太严,而且推广太急,所以忍不住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我想要废除肉刑,可陛下又不同意。一急之下,言语就莽撞了一些,未曾想得罪了陛下……若非好友私下通知我,我说不定现在已经在咸阳大牢里面待死了。

逃出咸阳之后,我得那朋友的照顾,住在他儿子的家中。

可终究不是一件长事……于是朋友之子就为我出了这个主意,让我随移民,来楼仓避风头。

也罢,既然你们已经发现了我,那就动手吧。”

这张苍,是阳武人,和陈义是同乡,但并非是在同一地。

早年曾经拜师在荀子门下求学,准确的说来,他和当今大秦朝的廷尉李斯,是师兄弟关系。

只不过不同于韩非,虽然也是李斯的师兄弟,却遭了李斯的毒手。

张苍没有韩非那般的惊艳之才,也不如李斯精于算计。他性子很敦纯,而且不太喜欢出风头。所以在咸阳,倒也混的不错,做到了管理文书的御史之职。期间,也得了李斯的照顾。

虽然张苍没有说帮他的朋友是谁,可唐厉隐隐约约的猜测到,那个人就是李斯。

三川郡郡守就是李斯的儿子,当朝驸马李由。常年留守在荥阳,张苍也许就是托他的照顾。

也只有李由能有这样的能力,篡改户籍,增添了弓仓这么一个人物。

唐厉闻听张苍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先生这话是从何说起?大人虽说是在朝廷为官,但也不是分不出好坏的人。先生只管在这里住下,待大人回来之后,若得知先生在此,一定会非常高兴。而且,楼仓如今是百废待兴,正需要先生这等人物从中指点。先生就放心好了,小子可以保证,您在楼仓,会比在荥阳安全百倍。

呵呵,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先生只管放心就是。”

第一百二十七章 巴蜀来人

唐厉这么说,还真就不是吹牛。

虽然刘阚来楼仓的时间并不算长,掰指头算也不过半年而已。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由他而引发出来的振荡,也许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楼仓人害怕刘阚,同时又很喜欢这个年纪不大,却家财万贯,而且性情豪爽的土财主。铁血的手段,豪爽的性情,交织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魅力,吸引着周围的人。

而且,刘阚那座位于高岗旁边,隐隐形成楼仓别院的田庄,已经规划完毕,随时破土动工。

别院据说将会耗费黄金三百镒,在楼亭人的眼中,是个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楼仓的总体城建,也将会一起动工。与徭役不同,参与楼仓筑建的人,并不是强制出工,而是根据各自的情况,报名加入。而且,修建楼仓,也并非无偿劳作,工地会保证一顿午饭,并且根据各自的工作,可以得到三升至一斗的粗粟。这着实让许多人心动。

许多水上人家,甚至一些妇孺老弱,都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特别是那些因年迈,或者因身体不便而无法从事农活的老人,也兴致勃勃的想要加入其中。

所以,当刘阚用利益把所有人捆在一起之后,在楼仓的威望,也渐渐的高涨起来。

张苍在这里生活,的确是很安全。

当然了,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刘阚必须同意。

在唐厉看来,刘阚肯定是不会拒绝。而事实上,刘阚也的确是没有拒绝,只是在心里苦笑。

早前有个刘巨,现在又多了个张苍……

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我这里怕就要变成逃犯收容所了吧。

希望嬴壮早一点离开僮县吧。万一他什么时候跑过来视察,见到张苍的话,可就是有罪说不清了。

刘阚同意张苍留下,但却不太同意他居住在官署。

“阿阚,张先生乃名士,你怎么可以让他去守那仓廪呢?”

听了刘阚的安排,不管是唐厉也好,陈义也罢,都表现了出离的愤怒。

刘阚也怒了:“让他留在官署?老唐,你知不知道,这官署每天进进出出的人有多少?往来于咸阳和淮汉以南的官员又有几多?别的不说,我既然担下了楼仓淮汉一线的粮道安全,仅泗水郡一地转运的辎重将会络绎不绝。你敢不敢保证,那些往来的官吏,都不认识先生?

好,如果你敢保证,我就把他留下来。

了不起被发现了,大家抱一起死,你自己考虑着办吧。”

刘阚说完,拂袖而去。

唐厉呆傻傻的站在庭上,许久说不出话来。

蒯彻叹了口气,走上前拍了一下唐厉,“老唐,东主这样安排,全都是为了先生好。仓廪那边,是由老周盯着。先生在那里扮作小吏,根本不会为人所觉察,甚至比在民间还要安全。

你想想看,各地官员押送辎重,会居于官署。

不等他们进城,辎重就会被我们所接手,清点完毕之后,直接入仓复查,如此谁能发现先生?

你刚才的话,确是有些过了。”

唐厉和陈义,羞愧的低下了头……

待蒯彻离去之后,张苍走上前,轻声道:“唐厉、义……你们现在,首先要清楚一件事情。

仓令大人,是你们的上级。就好像厉所言的一样,他是这楼仓的主宰。

之前厉擅做决定,大人或许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是他的权威,却会因为你这种行为,而分散掉。不管之前你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友情也好,名利也罢。但现在,你们必须要记住:大人是朝廷的官员,他是你们的上司。就算是你……陈义,都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待他。

我如今已过了不惑之年,也算是见多识广。

我曾经看到过很多人,一开始都是好朋友,可富贵了,却无法摆正位置,到最后分道扬镳,形同陌路。仓令大人是个有手段,有抱负的人,我实在不希望你们,最后和他反目成仇。”

位置!

这是唐厉在之前未曾想过的事情。

在他眼中,刘阚很出色。可不管再出色,都是他的朋友,当初那个浑噩的小兄弟。

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刘阚在变化,唐厉也在变化。只是在如今的阶段里,他还没有发现。

毕竟,唐厉如今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虽然说家学渊源,可这阅历,终究还不算太深。不管是和蒯彻比,还是和程邈比,乃至于和他同龄的曹参,由于起点的缘故,唐厉在某些事情上,看得并不透彻。但是张苍却看出来了。

轻轻的点了他一句,然后就走出庭上。

外面,程邈早已经在等候着他。两人并肩而行,往高岗走去。

在这一天,不管是唐厉也好,刘阚也罢,甚至包括陈义在内,都表现的非常沉默。

“阿阚,我想出去走走。”

第二天一早,唐厉找到了刘阚。

“出去走走?老唐,你莫非是要……昨天我也是一时生气,你莫要往心里去,我没有怪你。”

唐厉摇了摇头,笑道:“我当然知道你没有怪你,也知道你生气并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任大人离开,心情有点不好。我想出去走走,也不是因为昨天的事情……我想出去见识一番。

书,我读的够多了。

可是人,我却了解的太少,比不上老蒯,老曹,甚至连你都比不上。

我和陈义说过了,跟着他的商队走,权作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早先咱们还在沛县的时候,阿其就说过我。他说我学问够了,但若是讲对这世态炎凉的了解,可能连他都比不上。

多则五七年,少则三两年,我一定会回来。”

刘阚沉默无语。

片刻后,他上前和唐厉拥抱了一下,“老唐,既然你有此心,我也不拦你。你一个读书人,孤身上路,还要多多保重。拿着我的令符,虽然起不到大用处,可说不定,也能免些麻烦。

准备一下吧,我让人去沛县,把无伤和其哥都找来,咱们聚完再走。

总之是一句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想回家的时候,这楼仓就是你的家,你是我刘阚的兄长。”

如果在以前,刘阚说出这首诗的时候,唐厉肯定会责斥他不偱规矩。

但这一次,唐厉没有说什么。

待次日,刘阚晨练完毕,准备出门办事。

却见曹参急匆匆跑来,一见刘阚的面就说:“阿阚,老唐走了!”

“走了?”

刘阚立刻急了,“不是说好了等其哥他们来吗?我这刚准备派人过去,他怎么就走了?他一个人走的?”

曹参说:“不,是和陈义一起出发的。”

“陈义也走了?他不是还要在这边盯着田庄的建设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