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海疆 >

第235章

海疆-第235章

小说: 海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说是穷兵黩武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要知道一艘战舰完成了建造装备海试移交海军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日后漫长的训练、保养、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换锅炉和新式火炮,进行局部改造等等的日常费用才是真正的大头。

所以海军部希望在帝国海军能够保持的战舰数量中减少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的数量,以所谓的战列巡洋舰代替,以便在日后的海战中可以稳稳的占据绝对优势,不过这个前提是多极复式蒸汽轮机能否成功的上舰进行安装。

如果没有出色的动力系统,那么战列巡洋舰就只能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设想,林海疆知道德国人与英国人在多极复式蒸汽轮机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功,如何能够借鉴两国的成功经验来改进自己的多极复式蒸汽轮机?一时间林海疆也有些束手无策!

林海疆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要一艘一万二千吨左右标准排水量的战列巡洋舰达到三十节的航速,至少得按照四十台的锅炉,林海疆也被自己的设想吓了一跳!

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口视察

对于帝国海军部的小九九林海疆自然很清楚,大量建造战列巡洋舰来代替现有的光荣级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在改造之后对一些舰船进行封存,等于是变相的进行了扩军储备,但是作为帝国元首林海疆深知帝国的经济和国力还远远不能达到海军部所希望的那样!

不过对于建造战列巡洋舰林海疆最终还是动心了,林海疆清楚战列巡洋舰的没落过程,但是眼下这个舰种非常适合中华帝国的国情和周边的状况,大吨位的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肯定存在风险,所以这就注定了未来如果与英、法国发生战争,除了要应付俄国人的远东舰队之外,中华帝国所面对的英法舰队基本都是由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构成的,英法的战略重心都在欧洲,是不可能倾其海军主力在远东与中华帝国进行战略决战的!

不过帝国维持一支十二艘战列舰、五十五艘巡洋舰、六十艘驱逐舰以及八十艘内河炮艇组成的帝国海军主力,可以说几乎是砸锅卖铁了,所以林海疆拟定将原订的十二艘战列舰改为四艘镇远级、二艘帝国级,共计六艘战列舰,将全部的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的建造份额更换成为十艘南海级战列巡洋舰!

林海疆认真的审阅了关于南海级战列巡洋舰的全部数据资料,相比同样吨位的帝国主力战舰镇远级战列舰,南海级战列巡洋舰将拥有更快的航速,更猛烈的火力,拥有比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优良的防御能力,林海疆清楚,起码在未来四十年内,在四万吨级的战列舰不能达到三十节战斗航速之前,战列巡洋舰还是有极大的存在必要的,尤其对于英国这样依靠输送物资本身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其的海上交通线就等于是其的生命线,如果掐掉了大英帝国的海上交通线,那么所谓强悍一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也一样会不战自溃。

林海疆认真英国与日本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非常的类似,同样都是属于岛国,同样都是资源极度匮乏,英国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其本身的劣根性也决定了英国人对于血腥海盗式掠夺的钟爱,在对外掠夺中的英国发现掠夺远远要比自家经营建设来的容易,所以穷兵黩武的发展海军,在他们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利用坚船利炮将大量的财富运回本土,在利用这些财富不断的制造更加先进的武器和舰船,以便能够掠夺到更多的财富,可以说日本后世效仿的就是所谓的英国掠夺模式,非常可惜的是日本人学的太晚了,在国际列强俱乐部内是绝对不允许异军突起的,同样也是会扼杀一切试图重新划分势力和利益的可能。

中华帝国与普鲁士的崛起可以说就经受过了这样的考验,就如同在一群流氓的手中抢夺一块蛋糕一样,想吃吗?那就要拿出实力!如同中华帝国一样一口吞下沾满了自己与敌人鲜血的蛋糕,欧洲列强虽然贼心不死,但是他们已经胆寒了!

对于海军的大力发展建设,林海疆依然有些头疼了,原因是非常简单的,海军的造舰计划已经完全超过了帝国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林海疆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帝国的整体经济与金融秩序将面临全面的崩溃,林海疆至今只发行个人信用支票和帝国公务支票,而不发行纸币的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帝国的经济体系的信用度还不足以支撑大量的纸币流入市场进行流通。

傍晚,李安民也抵达了海口要塞,可以说李安民是为了福建事件而来的!

吃过晚饭,在返回自己房间之后,林海疆命人将李安民与李海波找来,对于自己的这个海军部长来说,林海疆非常不满意他在侯闻敬福建事件中的表现,林海疆虽然清楚李海波是怕顾虑到大范围的牵扯会导致帝国人心不稳,但是林海疆的心中依然很不舒服!相比之下李安民这个总参谋长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却能忠实的履行自己所交代的每一项任务,林海疆取的就是这一点忠心!

李海波进入房间之后先是啪的一个立正敬礼,林海疆点了点头道:“坐吧!来跟雪茄?”

李海波微微一笑道:“还是元首知道我,我就喜欢您的雪茄烟,就是一个香,特别有味!”

林海疆无奈的苦笑了一下道:“什么特别有味道?你还来忽悠我?恐怕这味道也是便宜味吧?我告诉你,我的雪茄烟也是自己的薪金买的,七块大洋一根啊!这简直就跟抢钱一样啊!我怎么就没发现咱们帝国有如此暴利的行业?”

李安民则呵呵一笑插言道:“怎么没有?元首您忘记了?帝国方面的军火交易的利润可比这烟草高得多啊!另外我们的纺织行业由于帝国投资个人参股的形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在规模已经足以抗衡欧洲诸国,除了印度来的洋布价格低廉之外,我们的价格在国际上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瓷器与茶叶也是我们的出口大项。”

林海疆长叹了一声道:“你们说得都是不错,但是实际情况是如何那?我们缺少大量的熟练的产业工人,导致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我们出口的都是缺乏技术含量的土特产品,工业方面我们依然还要通过进口,万吨水压机?油压机?大型精密车船,现在海钢终于能够生产高碳和高锰添加合金了,否则我们的武器钢材与造船的原材料还需要进口,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林海疆又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前不久帝国守备区司令会议上我还在壮志雄心的称二到三年内要统一全国,结果检查了一个马尾造船厂就搞出了如此之多的麻烦?我的百万守备部队与预备役部队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现在的首要工作就是对于帝国内部的强化教育与管理已经势在必行了!”

林海疆的话让李安民这个总参谋长有些汗颜不已,一旁的海军部长李海波也在悄悄默不作声的,毕竟马尾造船厂的管理混乱海军部军代表处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之前船舶署与海军部职能界定区分不清,所以导致了双方出现扯皮,以至于下面的造船厂也跟风听雨混日子,但是海南造船厂的内部管理井井有条,厂方与科技总署和海军部军代表处通力配合,这就说明福建马尾的问题很可能是局部性的,内陆的管理等方面比起海外行省方面相差甚远,或者说是因为内陆行省的各方面关系盘根错节所致,海外行省都是一力开拓而成,没有哪些乱七杂八的社会关系牵扯制约,广州造船厂在帝国元首的眼皮子底下,自然也不敢过分造次。

随即,李安民向林海疆汇报了侯闻敬一案的经过,案中涉及的总参谋部国际战略中心的李琮少将与此事竟然有些牵连,侯闻敬是李琮通过私人关系未经过帝国最高统帅部三级审核,而是直接绕走军令署下了任职命令,所以侯闻敬才敢在下面胡作非为,福建行省执政官李介鑫则是李琮的舅舅,被通缉捕获的福建行省预备役部队长李长富则是侯闻敬的亲属,盗卖军火一案也已经全部查清,系李长富个人所为,所盗卖的军火据说是被口音很奇怪的人买去的,情报总部的情报显示买家很可能是朝鲜人,涉案在逃的六十七人还有五人在逃,其余的全部捉拿归案,但是购买军火的朝鲜人至今下落不明,被倒卖的军火包括八百支帝国一型步枪,十挺戴氏一型轻机枪,手榴弹二千枚,子弹二十万发。

林海疆在听李安民汇报的过程中一直是在闭目思考,仅仅一周多的时间,福建大案就告破,并且下面办案的人员领会了自己的意图和精神,将福建一省全部都翻了个底朝天,林海疆相信这些东西情报部门早就有所察觉,但是王法仁为什么没有及时报告?是时机尚未成熟?还是其情报部门另有打算,不过此案的结果也让林海疆万分震惊,统省的官员都有亲戚关系?这一点也实在太过于恐怖一些了吧?地域、乡党已经危及到了帝国的生死存亡!

林海疆犹豫了一下道:“原总参谋部国际战略中心的李琮少将剥夺军职,福建行省执政官就地免职,李介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侯闻敬、李长富等六十八人全部处以死刑,外逃的五人要全力缉捕,无论其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绳之以法,对于福建行省凡事涉案的军政各级官员全部给予就地免职,着政工部从各行省抽调得力人员赴任,抽调时应以海外行省官员优先,抽调人员职务按一至二级下行延续递升。”

李安民对于林海疆要严惩福建事件的官员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一下就枪毙六十八个?似乎也太震撼了一些?但是既然元首已经做出了指示,他也就不好在给予建议了。

第二百七十章 倒卖战舰

李安民做好了记录之后,林海疆一挥手道:“今晚找你们来不是为而来别的事情,而是关于帝国海军的造舰计划!”

一听元首提起了帝国海军的造舰计划,李海波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顿时打起了精神,目不转睛的望着林海疆,而李安民也正了正身子,他是帝国总参谋长,无论陆海军都在他的管辖职权范围之内,海军造舰计划是帝国的头等大事,元首竟然选择在自己下榻的房间的单独与自己和海军部长商谈,除了一份兴奋和激动之外,李安民又多了一份责任感。

林海疆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帝国之初的原始积累你们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现在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和运作模式,但是帝国的经济能力实在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一艘镇远级战列舰的造价大约折合二百六十万帝国银元,而南海级战列巡洋舰的造价与镇远级相比仅仅便宜百分十一,但是之后的装备费用南海级却比镇远级要贵出近百分之二十二,如果庞大的造价计划与帝国三大造船厂的建造速度相比,帝国的财政就面临着整体崩溃的危险!”

林海疆的话让李海波与李安民顿时为之一愣,元首明知道批准如此庞大的造舰扩军计划会拖垮帝国的经济,那为何还要批准那?

望着百思不得其解的李海波与李安民,林海疆清了清嗓子,然后刻意提醒道:“我们永远当时世界吨位第一的装甲巡洋舰编队,拥有如此战力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我们的海上优势去创收?让舰队从吞金大户变为赢利大户?你们看怎么样?”

李海波与李安民面面相虚,在他们看来元首似乎有点过于一厢情愿异想天开了?海军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海权强国来说,都是一个耗金的绝对大户,不过中华帝国的发展模式的特殊化,也导致了中华帝国无法套用或者效仿其他世界海权强国的发展经验,毕竟海权强国都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发展与积累形成的,而不是如中华帝国一般突然间在几年内经过几次战役对抗迅速崛起的。

林海疆用手拨弄着办公桌旁的地球仪道:“难道帝国海军庞大的舰队一点额外的作用也无法产生吗?帝国海军应该利用自身存在的优势,开放思路,灵活机动的为帝国经济多做贡献,为海军的发展保驾护航!”

李安民听了林海疆几乎是赤裸裸的掠夺宣言之后,犹豫了一下很是郁闷道:“元首,我帝国海军一直走的是正规化的建设路线,其官兵都是经过系统的政宣教育的,尤其军官全部是帝国海军军官学院毕业,让他们去搞以前的那种劫掠恐怕很不妥吧?而且在整个东方,只有我中华帝国那拥有大型水面装甲防护巡洋舰与战列舰,如果我们明火执仗的派出舰队进行劫掠,那就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旦事发,将会对帝国的国际形象、商贸、外交形成致命打击啊!”

李海波在旁也继续补充道:“帝国海军的舰船特征都十分过于明显,一旦出动很容易被人识破,加之除了马六甲海峡附近之外,南中国海的海盗早已被肃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