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枭风 >

第240章

枭风-第240章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临川县,天灾人祸肆虐,最大的人祸就是昭武军,昭武军根本不管抚州百姓的生机,只管收刮军粮,使得抚州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次之的人祸就是官绅的盘剥,大量的田地被抚州四大家族给吞没了。

陆七在信州当兵时,也没有听说抚州暴雨成灾的闹了水灾,是在他走后不久,整个西部才陷入了暴雨之中,但那时的他,还没心思关心民生,心态还处于兵匪的自私自顾。

了解之后,陆七想着该怎么办?他不可能做了大慈大悲的佛爷,将苏州米无偿的运来抚州施舍,他也施舍不起,他原本的打算,是倾向于混一下日子,可如今却是有了进军闽国的战略。

在抚州的东南方向,就相邻着闽国的建州,事实上,昭武军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御闽国军和越国的镇西军,只是很多年来,三国交界之地很少起战,越国进攻的方位就是与抚州相邻的信州。

第二天,陆七在午前抵达了临城县城外,他只带了十二名南鹰卫进了东城门,一入城,满眼的凄凉景象,大街上到处都是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灾民。

打听后,陆七找到了位于北区的县衙,州衙在东区,陆七想先交接了官印,然后再去州衙拜见上官,而且他还是抚州司马,在州衙那里也有他的一席官位。

临川县城的规模比了池州的贵池县城还大了很多,不过抚州的战乱历史也是出名的很,抚州毗邻闽地,而闽人归于教化的年头不长,时有造反发生,如今就存在了闽国和事实上割据的清源军。

陆七到了县衙外,却是看见了守卫森严的景象,衙门口就立了二十多个披甲官兵,官兵一见了陆七等人走来,竟然警惕的伸手去握了军刀。

“止步,你们是什么人?”一名官兵喝问。

“本官陆天风,是新任临川县令。”陆七在前朗声回应。

官兵们一片愕然,陆七止步拿出公文,道:“来个人看一下。”

喝问的官兵扭头吩咐了一句,有个官兵走出到了陆七近前,先恭敬的拱礼,才伸手接过公文转身走回,将公文交给了喝问的官兵,那个官兵应该是个队正。

队正官兵接公文看了后,忙向陆七军礼,恭敬道:“不知大人驾到,请恕罪。”

陆七点头,道:“无罪,县令大人在吗?”

“回大人,前任县令大人,被匪人刺杀了,已亡故一月,衙门现由县丞和主簿大人做主。”队正恭敬回答。

陆七一怔,原来前任临川县令已然死了,还是被刺杀的,他平和问道:“那本官应该如何接了官印?”

“大人有吏部公文,就可以接管了临川县啦,不过大人最好是先去州衙报备一下。”队正恭敬回答。

陆七点头,问道:“抚州司马有人在任吗?”

“抚州司马?是宋大人,在任的。”队正诧异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我的正职是抚州司马,权知临川县令。”

哦!队正出声点头,陆七问道:“你是什么官职?”

“回大人,属下是衙兵队正之一,名铁锋,统领五十衙兵,临川县的衙兵有二百人,归属高县尉统领,当然更会听令于大人。”队正铁锋恭敬回答,很有讨好的意味。

陆七点头,道:“好,我先接了县令官印,再去见刺史大人。”

铁锋一怔,他已经提醒过陆七了,但很快恭敬道:“是,大人请入衙。”

陆七点头迈步,立刻有官兵在铁锋的暗令下,先跑进了县衙报信,陆七却是一身锦袍的步入了县衙大堂,在大堂留步等候,片刻后,在大堂的偏门陆续走入了很多的人。

其中三人穿着青色官服,一胖一瘦一魁梧,铁锋忙上前将公文交给了瘦官员,瘦官员看过后交给了胖官员,胖官员看了后交给了魁梧官员。

“下官临川县丞李禄,恭迎大人。”瘦官员起礼拜见。

“下官临川主簿王文,拜见大人。”胖官员恭敬拜见。

“下官临川县尉高云新,拜见大人。”魁梧官员起礼朗声拜见,颇有武将的气度。

陆七点头,道:“各位大人请了,吾名陆天风,以后要与各位大人共事,希望能够合力治理好临川县。”

三个县主官俱是一怔,又听陆七道:“本官一入临川县,却是见了满目疮痍,耳听饿死了很多人,这可不好,县仓难道没有存粮用于赈灾吗?”

三个主官互相看看,对陆七来了就质问的架势,都觉意外,官场上的事情,怎么的也得装装客气,这还没有正式掌任呢,就先问政了。

“回大人,临川县仓确实无粮了。”县丞恭敬回答。

“哦,本官怎么听说有粮呀?”陆七质问道。

“大人说的有粮,那是被人蒙蔽了,临川县仓的粮,都是军粮。”主簿恭敬回答。

“军粮?临川县还负责军粮的上交吗?”陆七质问道。

三个主官一怔,县丞回答道:“是的,抚州负责给养昭武军粮。”

“哦,本官却是听说,昭武军粮不归临川县给养,李大人却说给养昭武军,请李大人拿来相关的朝廷公文,我要看看。”陆七说道。

三个主官脸色一变,都听出了陆七是在故意找茬,主簿拱礼道:“大人,供给军粮是战事时期延续的惯例,没有朝廷公文可看。”

陆七点头,道:“这就是了,好,本官这就去看看仓粮,本官的县印呢,应该给了吧。”

县丞迟疑一下,道:“大人可曾去州衙报备?”

“没有呢,我先接了县官,再去任了州官,皇帝陛下职任我为抚州司马,权知临川县令。”陆七从容回答。

三个主官一怔,县丞道:“大人,依规矩,大人应该先去州衙报备,才可就任的。”

“规矩,本官是奉了圣旨来任临川县令的,难道皇帝的圣旨,还不如了刺史的政令?姚松,拿圣旨给他们看。”陆七冷声道。

“诺!”姚松恭应,取出圣旨上前捧给了李县丞。

三个主官脸色惊变,李县丞忙弯腰恭敬的接过圣旨,展开细看,耳听陆七道:“本官是太常丞外放,陛下在知道临川县令被杀,以及临川县天灾之后,非常的忧愤,就让本官来了。”

三个主官看了圣旨,互相的看看,所谓的圣旨只是一道手谕,并非正式的圣旨,手谕上写明了,让驸马都尉陆天风职任抚州司马,权知临川县令,并没有别的授权和指示。

第411章 先手

县丞和主簿用眼神交流后,县丞才恭敬道:“既然大人是奉谕而来的,下官这就交任。”

等了片刻,陆七才拿到了临川县令官印,打开仔细看了后,随手给了姚松,此次来抚州前,贵五叔和鲁海先负责护送小妹一行去了苏州,让别人负责护送,陆七不放心,所以老属下只有姚松跟了来,潭炎等人都归了贵五叔听用。

“李大人,本官先去看看仓粮,心里有底后,再去州衙赴任。”陆七直接进行下一步,他要先将存粮掌握了。

大印都给了,三个主官没法拒绝,主要是陆七的做派和来头,让他们生了顾忌,陆七的言行,明显是不将抚州刺史放在了眼里,只怕是唐皇使来的近臣。

仓粮没有在城外,就在县衙后面的十座民宅中,使了一百五十名衙兵看护,这是要上缴了的昭武军粮,若是有失,那临川县主官根本吃罪不起,就是这些军粮,还差一半的上缴数额呢。

陆七看过了存粮,又抽查了一下,发现很多米都有了霉烂,不由问道:“米都这样了,还不及时的用掉。”

“大人,这是军粮,本就不够,我们那敢用了,再说用粮赈灾,得刺史大人和长史大人,一起下令才成的。”县丞陪笑的解释道。

陆七没有多言,却是唤过姚松吩咐了一下,姚松领命去了,县丞见姚松走了,才道:“大人,下官认为,大人最好去州衙报备吧。”

“我知道,等本官的人来了,接管了仓粮我就去。”陆七回答道。

“大人,这是军粮,万不可有失的,否则昭武军会究罪的。”县丞吃惊警告。

“本官既然是了临川县令,以后发生什么,与你等无关。”陆七淡然回答。

三个主官皱眉的互视,忽听陆七问道:“前任的凶案,告破了吗?”

县丞一惊,忙道:“没有告破的,前任县令大人是被刺杀的,至今也没有抓获了凶手。”

“前任死前,接过什么案子吗?”陆七又问道。

“这,日子太久,下官得查一下才知道。”县丞回答道。

“嗯,将所有案宗都交给本官,本官看看前任与什么案子有过接触,竟然胆敢刺杀县令,本官可是不能了放过凶手。”陆七冷道,县丞恭敬的回应了。

陆七满意的点点头,县丞又恭敬道:“大人,下官看见了圣谕所录,大人是驸马都尉。”

“是,本官是吴城驸马,你们应该是听说过的。”陆七淡然回应。

县丞和主簿互相看了一眼,主簿恭敬道:“大人,抚州离了京城太远,却是没有听说过大人的名讳。”

陆七一听笑视了主簿,道:“怎么?竟然没有听过我陆天风的名讳,嗯,很好。”

“大人,据下官所知,朝廷放任县令,都是有功名的文人。”主簿恭敬又说道。

陆七听了平静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皇帝陛下一向是用文人做县令,不过本官是个例外,我本是武将,成为驸马之后,在常州立了很大的战功,所以皇帝陛下就加恩赐任为了太常丞,不过太常丞只是一个过渡,没过多久,陛下就外放我为了抚州司马,还权知了临川县做县令。”

县丞和主簿对视一眼,还是主簿道:“原来大人在常州,是立了大功的武将。”

陆七淡笑点头,道:“常州有三万吴城中府军,是直属于吴城公主府的军力,而且只听从我的号令,所以皇帝陛下很不放心了我,就让我来了西部做了文官。”

县丞和主簿愕然对视,陆七的直白大出他们的意外,他们怀疑了陆七是冒任,于理而言陆七就算不是冒任,也应该玩了深沉的周旋,但却是赤裸裸的言明了,是被皇帝所忌的放来了抚州。

而陆七的直白,自然是有其隐性目的,他已然打算进图西部,所以想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威望,若是借了唐皇的名义行事,那对于收买人心很不利。

直白的另一目的,是想在抚州拥有军势,如果海路真的能够长途运载了大军,那在陆路就需要吸引了闽国的军力远离海岸,陆七已然打算调五千军来到抚州,五千军是以送粮为借口的来到抚州,之后再以别的借口驻留不走,直至配合海路进袭闽国。

陆七的直白,让临川县的主官们就是怀疑,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主簿忽言方便的离去了,陆七心知是去州衙送信,而他之所以先来临川县衙,就是要占得了先机,他要放粮惹事。

主簿走了不久,姚松带了南鹰卫来了县衙,陆七下令接管了仓粮,并且立刻组织放粮施粥,县丞看着武备精良的南鹰卫,打听后选择了沉默,他只能等刺史的消息了。

把持了仓粮,陆七才离开临川县衙,去了州衙报到,才到州衙外,就见了一群的官兵走出,陆七一眼就看见了临川县主簿,主簿身旁是一名都尉将甲的中年武官。

迎头撞上,双方立刻止步互视,陆七看了临川县主簿,淡然道:“王大人,你不是方便吗?怎么会来了这么远?”

临川县主簿立时惊惶的低头,那个都尉看着陆七,冷道:“王大人是在行公务,你就是新任临川县令?”

陆七脸一沉,道:“本官是权知临川县令,正官是抚州司马。”

都尉一怔,立刻扭头看了身旁的临川县主簿,若是抚州司马,那比他是高一阶的上官。

“陈都尉,看过的吏部公文,是正官为抚州司马。”临川县主簿低声回应。

都尉哦了一声,看了陆七拱礼道:“唐突大人了,下官是奉了刺史大人军令,去请大人,大人既然来了,那请入衙吧。”

陆七点头,迈步从容的走入了州衙,都尉所带的官兵纷纷让路,显得陆七威压十足,都尉看了一皱眉,停了一会儿才迈步跟了进去,他没想到陆七客气话都不说,就算是抚州司马,身为新来乍到的,也应该拘谨的低调一些。

“陈大人,这位大人是吴城驸马,他自言,之前在常州,统帅了三万中府军,说是直属吴城公主府的府军。”临川县主簿低声告诉。

都尉吃了一惊的看着陆七的背影,下意识问道:“他是什么名讳?”

“陆天风。”临川县主簿低声回答。

“陆天风?他就是陆天风?”都尉讶道。

“怎么?陆天风很知名吗?”临川县主簿疑惑道。

“在军中很知名,据说在句容县,以两千弱军,剿灭了四千的茅山匪,后来又在常州兵夺州治,气死了常州刺史。”都尉低声回答。

“啊!那个气死常州刺史的,就是他呀。”临川县主簿惊言,却见都尉已然大步追了上去。

“大人请稍候,容下官通禀。”都尉追上陆七后,客气的为接引,在偏厅外请陆七等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