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枭风 >

第293章

枭风-第293章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侍郎立刻愣了,他不知道李国主调任林仁肇的事情,当然也不知道池州来的兵变秘报,但他很快看见李国主的脸色阴沉了,他立刻知趣的闭嘴,心里却是非常不悦,暗怨国主怎么还乱折腾,好端端的去调走林仁肇,唐国上下,那个不知林仁肇是善战名将。

大臣们这回都明白了,陆天风的建议屯田,已然是势在必行,歙州的五万军既然只有陆天风能够号令,那根本就成了不能妄动的兵霸,否则五万军若是失控的倒戈造反,只怕池州和宣州都会沦入了战争,那对唐国可是致命了。

“杨卿说的在理,歙州那里,就由陆天风实行屯田,税赋由朝廷监管。”李国主控制了一下表情,淡然定论。

定了歙州事,杨鲲又起礼道:“陛下,南大营的军饷之事不能再拖,若是继续的不公对待,只怕会引起了哗变,臣建议南大营的龙旗军和虎旗军,能够去了边界戎守,如今宁国军防线只有了两万军,虽说晋国友好,但也不能不防,两军驻扎去宁国防线后,可以归属朱令贇大人节制,一旦池州有战事,即可调援。”

李国主想了一下,点头道:“就依卿所奏,虎旗军可以驻扎在歙州绩溪县域边界,龙旗军驻扎在宣州旌德县域边界。”

杨鲲起礼道:“陛下,恕臣直言,两军还是调换一下为好,陆天风毕竟与龙旗军有旧,驻扎在了歙州的绩溪县,不易生了冲突。”

李国主一皱眉,杨鲲又道:“陛下,三千军对陆天风的大军而言,起不到牵制的,就是将龙旗军驻扎在了宣州的旌德县,也难阻隔了陆天风与龙旗军的亲近。”

李国主看了杨鲲,淡然道:“龙旗军若是驻扎在了旌德县不合适,那不如去了京口。”

杨鲲摇头,道:“陛下,臣的建议,事实上就是为了限制陆天风的影响,陆天风本就与龙旗军的很多将官亲近,而且不是一般的亲近,所以龙旗军留在京城,或是归属京口军,都会造成了一种军心渗透,若是陆天风真的有不臣之心,那龙旗军去了京口军,很可能会策反了更多的将士,而龙旗军去与陆天风毗邻,就是有不臣之举,也不过是让陆天风多了三千军而已。”

李国主一怔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点头,道:“就依卿所言吧。”

大臣们走后,李国主疲倦的摆手,夏大人忙递上茶杯,李国主接过喝了一口,才长吁了口气。

“大班,陆天风终究是大患,如今竟然明目张胆的威胁了朕,而朕最担心的,是陆天风与萧氏的勾结。”李国主阴沉说道。

“陛下,如今周国虎视,却是不宜了动他。”夏大人细声道。

李国主皱眉默然,忽问道:“你说陆天风真的没有投降晋国吗?”

“奴婢觉得,应该是没有,若是陆天风投降了晋国,那晋国却是有能力进袭了池州和宣州,晋国应该可以与越国联军的,不过奴婢也觉得,陆天风对陛下似乎有了怨心。”夏大人两头堵的回答道,已然将陆七定性为逆臣。

李国主点头,道:“据千牛卫的回报,陆天风去见太子时礼数甚恭,与太子也亲近的恍如兄弟。”

“莫非陆天风,已然有心扶太子殿下谋逆?”夏大人吃惊道。

李国主皱了眉,道:“如果陆天风真的是忠于太子,那在短期内也成不得大患,朕就是担心,陆天风是投降了晋国。”

“陆天风的家人,奴婢已然是严密监视,他的母亲绝对是离不开京城的。”夏大人保证道。

李国主点头,淡然道:“太子在外久了,让他回来吧。”

“是。”夏大人恭应。

※※※

此时陆七已然离开了京城,去往了句容县的茅山,同行的有李雪心和金竹,小馥一直是拜佛的,蝶衣需要护卫小馥,青雯什么也不信,而在不久前,却是发生过一次刺杀恶事,小馥在郡主府里,差点被刺客杀害。

刺客的来历不知道,但救护了小馥的却不是蝶衣,当时蝶衣去组织犯妇的事情,那个刺客突然悄无声息的闯入书轩,直奔了小馥抛出了毒镖,当时李雪心和青雯正在整理书案,李雪心惊见之下随手抛出了砚台,却是准确的击中了毒镖。

那个蒙面的刺客一怔后,却是扑奔了李雪心,只是才到李雪心近前,却是被了一股怪力加身,继而被一只玉手击在了胸口,刺客当即闷哼一声,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李雪心,在李雪心娇容惊惶苍白的后退中,刺客软倒在了地上。

第503章 过路钱

事后唤了翊卫来看,刺客是一个中年男人,容貌普通陌生,又细查后,才知道是常来送菜的商人,又让暗势力追查了一下,也没有找到了线索,不过小馥怀疑是李国主使的人。

陆七知道后,却是觉得不像是李国主,他领重兵在外,李国主在没有解决了他之前,就算是恼了小馥买犯妇,也会隐忍的不杀小馥,但陆七想不出什么势力会刺杀小馥。

一到了茅山,陆七却是为之皱眉,茅山附近竟然驻扎了大片的军营,他的车队经过时,竟然被拦截收什么过路钱,按人头计算,陆七没有驳斥,在车里吩咐给钱,翊卫火长给了过路银子。

拦路的队正拿了银子,摆手让属下让路,陆七却是喊道:“那位兄弟,过来一下。”

那个队正一怔,走来了陆七车旁,陆七起身下了车,立在车门外,平和问道:“兄弟,你是那一军的?”

“东吴军。”队正看着陆七,眼神警惕的回答,陆七虽然是穿着普通袍衣,但随行的一火翊卫却是披甲,当然不是明光甲,否则也未必会被拦路收钱。

“东吴军,有一位胡将军的主帅,兄弟认识吗?”陆七平和道。

队正看了陆七一下,道:“胡将军是前锋六军的主帅,我是前锋十军的,你认识胡将军?”

陆七一笑,道:“我曾经是胡将军的下属。”

队正一怔,继而讶异的打量了陆七一眼,讶道:“你,莫非是陆天风?”

陆七一怔,讶道:“我是陆天风,兄弟知道我?”

队正脸色一变,忙退后一步,横臂军礼,恭敬道:“不知是陆将军,属下莽撞了。”

陆七愣了一下,讶道:“我不是东吴军的将官,兄弟误会了吧。”

队正抬头垂臂,敬意道:“属下是听说过陆将军的,陆将军曾经是兴化军将官,自然算是属下的上官。”

陆七恍然,微笑道:“你却是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朝廷又调我来了东吴军。”

队正也笑了,说道:“陆将军的大名,在这里没有不知道的,句容县之战,让这里的人津津乐道,属下在西边也听说过,却是不怎么相信,但来了这里,却是信了。”

陆七一笑,又正容道:“你们怎么在了这里收过路钱?”

队正一惊,但见陆七的眼神温和,他随之松弛的苦笑了,道:“军中吃不饱,所以只能收些过路银子。”

陆七摇头,道:“在这里能收几个钱。”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上头给的军粮非常不足,还下了严令,不许入山祸害,不许劫掠平民,根本没有生财的道。”队正无奈的愤懑道。

陆七点头,问道:“东吴军都驻扎在了这里?”

“东吴军是都在了这里,不许了分散驻扎,都指挥使的两万军驻扎在了金坛县城那里,还有宁国军的两万军驻扎在长荡湖之南。”队正回答道。

陆七点头,伸手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扔了过去,队正伸手接了,陆七平和道:“给兄弟们买些米吧。”

队正拿着银子,犹豫一下点头,道:“谢陆将军。”

“兄弟的名字是什么?”陆七笑问。

“属下名司马平。”队正爽快回答。

陆七微笑点头,又问道:“这里的粮食很贵吧?”

司马平一怔,点头道:“很贵的,与西部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朝廷为什么不进攻了常州,听说常州有很多米的。”

“常州那里驻扎有十五万军力,苏州也有十万军力,虽说战力都不如东吴军,但很难被一击战败,若是这里的军力与常州进入了战事,周国可能就会进攻了江宁。”陆七解释道。

司马平点头,道:“属下听说过,常州本来是公主府管着屯田,管的好好的,朝廷却是非要接管,结果却被江阴军乘机夺占了。”

陆七听了心一动,问道:“兄弟这是听谁说的?”

司马平一怔,回答道:“军中都是这么说的,属下也说不好是听那个说的,就是在一起说话,听得了。”

陆七点头,心想这种对朝廷不利的言论,东吴军竟然不禁,忽司马平问道:“陆将军,您如今在那一军呢?”

“我如今又是宁国军的都虞侯了,直接统帅了五万军,驻扎在歙州。”陆七回答。

司马平一怔,道:“将军归属宁国军了?”

“是名义上归属,在歙州的五万军都是降卒,朝廷为了不出意外,允许我独立统帅的镇守了歙州。”陆七平和说道。

司马平吃惊点头,道:“那您相当于是节度使大人了。”

“不要乱说,宁国军节度使是太子殿下,我只是统军的都虞侯。”陆七温和纠正。

司马平忙点头,陆七又问道:“周正风将军在军中吗?”

“可能没在,节度副使大人一直是常在句容县城,节度使王大人和行军司马项大人,却是常在节度使大营的。”司马平回答道。

陆七点头,一番谈话,也得了些有用的信息,他早就知道驻扎金坛县的四万宁国军,有两万去池州归属了朱令贇,还有一万归属的军力,原本是康化军,如今都成为了朱令贇的所属,周正风没有在军中,应该是心头憋屈的躲闲去了。

“司马兄弟,如果你日后能够见到了胡将军,代我问个好。”陆七温和拜托道。

“诺!将军的问候,属下会带到的。”司马平军礼恭应。

陆七点头,忽心又一动,问道:“周正风将军去了句容县,都带什么人了?”

司马平一怔,脸色立刻不自然了,迟疑一下才道:“节度副使大人带走了三个亲军营,还有一千的封侯勋卫,听说随去的将士,都能够吃的很好,但却是节度副使大人供养的。”

陆七恍然明白,原来周正风离开了东吴大军,并非是去躲闲了,而是去笼络自己的军力基础,不过陆七却是不能苟同周正风的做法,眼光太狭隘了,身为了节度副使,应该用养两千五百军的私财,公平的散给大军,独对亲军太好,只会惹了大军的怨愤,不划算的。

不过周正风的做法,让陆七有了一个想法,他平和道:“司马兄弟,这入山的过路钱,可以由我代付吗?我愿每月出一千石粮食,代替所有人的过路钱。”

司马平立刻愣了,继而惶然道:“这过路钱,怎么能让您出呢?”

陆七一指茅山,笑道:“我是茅山的道观中人,非常的需要香火,所以不希望登山的香客去不得。”

司马平下意识看向了茅山,又听陆七道:“就这么定了,兄弟回去说一声,我即日就调送一千石粮食过来,我走了。”

陆七说完转身上了车,司马平顾不得多言,恭敬的军礼相送,一直看着陆七的车队远去,他才轻吁口气,其实东吴军里还有一个传言,就是常州的兵变,事实上是陆天风与江阴张氏一起联合的,常州的两万中府勇事实上是陆天风的私军,因为不甘被朝廷夺走,所以发动了常州兵变。

如今,陆天风在歙州拥有五万军的信息,也会飞快的在金坛县的诸军中传开,使得陆七的兵霸威名令人震撼,军人是崇尚强者的群体,军官更是愿意依附强势,陆天风的名字,在金坛县诸军心目中,渐渐上升为了令人瞩目的大人物。

第504章 一封信

陆七坐在车里,默然想着接济东吴军粮食是否正确,一月一千石粮食,也就能让四万大军每天多喝一碗粥,他在想,喂给了东吴军粮食,会不会造成了对常州的威胁,但这是一次收买东吴军心的机会。

从司马平的言语,陆七明白他的句容县之战,已然对东吴军将士有了影响,所以他才想给些粮食加深笼络,他给粮的理由也算说的过去。

途中,陆七在车里书了军令,然后吩咐两个翊卫快马送去了婺源县,他不但给了一千石粮食,还运了两千斤腌制海鱼,送货的将官会告诉了东吴军,米和鱼,都是用茶叶与晋国交易的,也言明,粮食在婺源县的军力那里,也不宽裕。

另外,陆七的送米送鱼,也存了投石问路的获得商机,他需要唐国与晋国之间,尽快的形成了大规模通商局面,晋国的海产和盐非常丰富,可以换取了唐国的丝绸,矿藏,茶叶等等,一来一去的商业买卖,不但能够繁荣了晋国,安定了人心,还能够获得了巨大的商税收益。

抵达了乾元观,一看好生的清静,冬日加上军阻,使得本来已见兴旺的茅山香火,又变成了门可罗雀,不过观中的道士却是有了十四位。

弘云道长见了陆七的到来,神情淡然从容,仿佛知道陆七今日会来一般,陆七和李雪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