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枭风 >

第422章

枭风-第422章

小说: 枭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老青一怔,道:“只怕是无暇去的。”

“你无暇去,你的女人可以去的,我会让人接了嫂嫂们,去苏州行宫住些时日。”陆七微笑说道。

宋老青摇头,道:“还是别去了,容易惹了非议,而且看了之后反而乱心。”

陆七摇头,道:“老青,你若想获得了女人的真心,却是应该给了女人想要的家园,否则弄一群同床异梦的美人,却是未必是福。”

宋老青看了陆七,微笑道:“天风,你却是变的太多,与你说话,我感觉不到了匪性,就是气度也温文雍和,你从里到外确实是皇帝了。”

陆七浅笑摇头,道:“与你说些家常,你却是说上了奉承话,你也是变了,应该是很多人奉承过你。”

宋老青微怔,随即点头道:“是那么回事,自从我在江宁做了都尉,耳朵就没断过好话,开始听了有些厌恶,甚至起鸡皮,感觉说话的好生虚伪,日子长了,就习惯了。”

陆七微笑点头,宋老青又道:“不过我还是尊重有真本事的人,话说的再好,本事不成,也得扔出去。”

陆七庄容点头,宋老青起身礼道:“陛下,臣告辞。”

陆七浅笑点头,送宋老青离开了军营。

第725章 掀开一角

宋老青走后三日,有三十万来自楚地的将士,替换了巴陵军驻守汉中,随后成都又有十万军力开赴汉中,共六十万军力归属了关冲统帅。

又十日,在巴蜀成都的宋老青与伍海和青雯做了交接,之后率领混杂了六万巴蜀降卒的二十万军力,开拔回去了大江以南,开始了剿匪的征程。

而归属关陇大都督府的周军,也达到了四十万军力,但没有进攻汉中的迹象,依旧是驻扎防御的态势,陆七猜度,周军短期内不会有了主动起战,除非江南的赵匡胤发动了进攻。

转眼进入了六月中旬,陆七接到了有关朱武出兵的信折,朱武率领二十万军力出海远征高丽,几乎动用了晋国所有能够远航的海船,陆七看了信折有些担心,古人没少征伐过高丽(新罗),失败却是居多,但愿朱武能够获得了名垂史册的丰功伟绩。

其实若没有江阴水军熟悉高丽的情形和气候,陆七是不会冒险进取高丽的,进取高丽的战略意义,就是为了奇袭燕国,陆七心里很清楚,与周国战争了很多年的燕国,日后对他而言也会是纠缠不休的噩梦。

与朱武信折同来的还有关于亲人的信息,青雯言皇后娘娘已然启程来了巴蜀,而其他有儿女的后宫娘娘,太后不允出行离开福州,理由是孩子小,易患水土不服。

陆七看了心头温馨,他也想与小馥和一众爱侣团聚,但他很难放心了陇右和汉中的安危,为了不生泄密变数,陆七对陇右的将帅采取了隐瞒。

陇右将士之中,难免会有夏国的细作,也免不了被周国策反之辈(沦陷河西的战俘周军),所以他才一直的坐镇阶州,一是防止陇右军力被周军策动进袭汉中,二是周军一旦发动战事,需要他的随机应变。

※※※

开封府,垂拱殿内,周皇帝与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大臣,正在商议曹彬的请战上书,曹彬言应该乘晋军在汉中和巴蜀立足未稳,请求继续增兵的进夺汉中和巴蜀。

对于曹彬的上书,大臣们却是反对者居多,户部尚书认为正是农忙时期,若是征发了过多的男丁,会造成了农收锐减。

已然是中书侍郎的沈轶伦也反对,认为急于进取汉中和巴蜀不智,他说汉中和巴蜀因为战乱,以及汉国君臣的奢华盘剥,已然非常穷困,晋国进占了也是成为巨大负担,他认为周国应该据守凤翔,等来年春天进取为宜。

而支持者认为,周国对汉中农事已然投入了很多,今年肯定会有收获,不能拱手让给了晋军,另外巴蜀汉国的一些将官,因为晋国杀戮了汉国君臣,怀恨的遣使京兆府,表示愿意为内应的对付了晋军。

薛居正没有说话,态度持中,赵普却是反对进取汉中,他认为西部采取守御为宜,也认为晋国进取了巴蜀和汉中,事实上会牵制了巨量的军力和国力耗损,可以抽调地方节度使军增援京兆府,逼迫晋国也增军汉中,在对峙中巨耗晋国的国力,待明年春天发动进攻。

周皇帝采纳了防御为宜,继续抽调地方节度使军增援京兆府,散朝后,赵普留下陪了周皇帝散步说话。

走入了后苑,赵普道:“陛下的身体,大好了很多。”

周皇帝点头,道:“是好了很多。”

赵普点头,走了几步,周皇帝又道:“卿能够体会朕的用心,朕甚慰。”

“臣为陛下尽心,是臣的本责。”赵普恭敬回应。

“汉中之失,是朕纵容的,想你也是明白的。”周皇帝温和道。

赵普一惊,迟疑一下,道:“臣没有明白,只是觉得,以陛下的英明,不该出现了疏忽。”

“晋王知道收缩军力,避强取弱,朕为了大周的稳定,也不得不收缩军力诱敌稳内,如今西部建制了关陇大都督府,假以时日,会形成新的禁军体系。”周皇帝语气微冷的说道。

赵普脸色凝重,道:“陛下难道,想了废长立幼。”

“朕不想废长立幼,但太子却是仿佛了阿斗,让朕忧心,朕想过了,以后他们兄弟能够相安最好,不能相安,那只能是优胜劣汰。”周皇帝说出了残酷的话语。

赵普默然,他身为臣属根本不能了乱言,只能保持沉默,走到了暖亭前,周皇帝平和道:“赵卿,朕要西巡,你可愿意随去。”

赵普吃了一惊,意外道:“陛下要离开京城出巡?”

周皇帝点头,道:“朕想去河西看看。”

赵普脸色一变,他以为皇帝是要去京兆府,迟疑一下,谏言道:“陛下若是出巡河西,臣认为不宜。”

“为什么?担心陆天风挟天子吗?”周皇帝平和道。

“是的,陆尚书明显不臣,而且河西路遥,陛下去了,身体不易适应,另外臣之所以反对重夺汉中,也是担忧陆天风渔利。”赵普回答道。

周皇帝默然,迈步进了暖亭,转身望向亭外,平和道:“赵卿,朕去出巡河西,原因很多,有两个主因,一是朕想在有生之年去看看河西北庭,二是朕去见陆天风,是想稳住了他。”

“陛下,京兆府集结了大军,陆天风是不敢了妄为的。”赵普说道。

“若是陆天风归降了晋国呢?”周皇帝道。

赵普皱眉默然,周皇帝又道:“陆天风是晋国吴王的事情,卿知道吗?”

赵普一惊愕然,道:“陛下之言,臣没有听说过的。”

周皇帝看着远方,道:“朕使往江南的班直前几日回来,告诉了朕很多江南的事情,其中就有陆天风的信息,信息显示,陆天风在常州和苏州,可能有很大的势力。”

赵普一怔,置疑道:“不能吧,据臣所知,常州是江阴张氏盘踞之地,后来陆天风是在常州拥有过势力,不过被清河郡公破坏了。”

周皇帝摇头,道:“朕特意让班直查探过,又唤了江南来的赵卿细问了一番,朕才知道了很多真相,原来以前陆天风在常州拥有势力时,不久江阴张氏就进夺了苏州,当时张氏竟然提出了一个苏州是吴城公主封地的借口,而提出借口的不是江阴张氏家主,而是江阴侯的一个庶出孙子张洪波。”

赵普脸色惊变,道:“那是不合常理,张氏若是进取了苏州,那应该是张氏家主才有资格对外说话,那能轮到了庶孙出头,难道?是陆天风与那个张洪波进取的苏州。”

周皇帝点头,道:“朕依据了所知,也推出是那种情形,另外以陆天风之善战,再加上张氏的部分军力配合,确实有可能夺取了苏州,还有后来大周的进兵失利,也必然是与陆天风作战的结果,而那段时期,陆天风正在茅山养伤,而陆天风却是说过,他在常州根本没有受伤,所以他那时应该是暗度陈仓的人在苏州。”

赵普脸色凝重,周皇帝又道:“陆天风据有苏州和常州,拥兵应该有三十万,所以他被晋国之主封为了吴王,朕也是眼拙,竟然被他蒙混了这么久。”

“臣不觉得陛下眼拙,而是陆天风太过的大胆,另外也太难让人置信了,如果真的拥有了常州和苏州,怎么还会愿意冒危的来了大周。”赵普说道。

“陆天风的事情,赵匡胤应该有所耳闻和推想,他却是没有向朝廷回报一句。”周皇帝淡然道。

赵普迟疑一下,道:“陛下,臣说句公道话,陆天风已然是大周驸马和功勋之臣,江宁郡王若是凭了所闻而回禀朝廷,那却是有陷害之嫌,江宁郡王需要顾惜了名声。”

周皇帝默然伫望,良久才平和道:“卿回去准备吧,三日后西巡。”

“是,臣告退。”赵普恭敬辞礼,内心复杂的离开了皇宫,陆天风可能据有苏州和常州的信息,让他大为意外。

第726章 西巡

三日后,大周皇帝不顾朝臣和后宫的谏言劝阻,离开了十年未离的开封府,随护的有三万禁军,数百班直,五位大臣,十五个太监,四位太医。

大周皇帝谕旨太子监国,薛居正为首辅大臣,张永德为次辅大臣,一文一武辅佐太子治国,也就是赋予了太子部分的皇帝权力,凡不与大周皇帝谕旨抵触之军政,太子可以决策。

宽阔平坦的官道,盔明甲亮的长龙大军,护行着一串的车队,车队最前的是一辆宽大如阁的精致车辆,车辆四方全都是身穿明光甲的班直,明显就是皇帝的车驾。

周皇帝是坐在车里,他的手中拿观着一只淡青色的玉瓶,神情淡然中流露着迷茫,这只玉瓶就是去江南返回的班直交上的,说是在茅山朝阳观,逼迫道士交出的‘九转大还丹’。

因为陆天风身体无伤的缘故,周皇帝对茅山的丹药有了渴望,他使出了最为信任的两个班直,跑去了茅山寻求疗伤丹药,但是丹药寻回来了,周皇帝却又有了疑心,瓶中的丹药只有一颗,他根本无法让别人试药,也不敢让太医剥皮验药。

所以,他西巡主因之一,就是向陆天风求证,周皇帝无法指望了陆天风回开封府,故此没有下旨招归,因为一旦陆天风拒奉了圣旨,周国朝廷将无法面对后果。

周皇帝在以前,就怀疑过陆天风在常州隐藏了势力,听了江南回归的班直禀报后,周皇帝又找了赵员外郎仔细了解一番,才推断出陆天风坐拥常州和苏州,不过周皇帝没有怀疑陆天风就是晋王,而是认为,陆天风和江阴张氏联合坐拥苏常二州,是在越国被灭之后,独立的归附了晋国。

陆天风坐拥苏常二州的事实,不但没有让周皇帝恼火,反而有了一种宽慰心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大周内部有不臣的祸患存在,迅猛崛起的晋国一样有着强大的内部祸患,所以周皇帝的心情忽而好了很多,就仿佛心头压了很多石头,忽然被拿走了一块。

在阶州坐镇的陆七,忽接到了周皇帝的谕令,谕令内容让他吃惊加意外,大周皇帝西巡至京兆府,令他五日后,率领一万骑军去凤翔接护圣驾,大周皇帝要巡视陇右。

“周皇帝竟然会离开了开封府,他这是要做什么?”陆七接了谕令惊疑猜度,西巡陇右,这难道是要乘机进攻了陇右?

陆七思索很多,最后决定去见周皇帝,主要是周皇帝让他在凤翔接驾,也就是出了秦州即可,不会陷入了凤州大军的重围,看来周皇帝是有所考虑的。

到了日子,陆七一早就率领一万骑军东出秦州,在接近凤翔驻军的五里外等候,等候中,陆七与一众将帅聚一起谈笑,以加深对军心的影响力。

事实上,河西军力是存在不稳的,二十万军力,不可能都对陆七死心塌地的崇敬,所谓现官不如现管,能够与陆七接近的将士不可能很多,所以各军实权将帅若是有异心,却是能够架空了陆七,所以河西一开始就实行军府轮驻制,以求削弱将帅对将士的影响力。

河西军力最不稳的,就是当年陷落河西的周军战俘,所谓思乡心切,很多战俘都想回去了故乡,所以很容易为了能够归乡而背叛陆七,而陆七却是需要那些战俘平衡河西统治,回鹘和党项人毕竟不是与陆七同族,就算对陆七崇敬,但陆七若是久不在河西,一些有野心的党项人和回鹘,就可能叛乱造反,信佛只是辅助的统治手段,主要的统治手段还是牢握军政权柄。

陆七能够放开了对江南晋国的统治,那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的统治,爱侣,战友,姻亲,老部下,恩义,等等关系建立了一个向心的统治集团。

而在河西,陆七却是没有多少可以信任之人可用,也无法完全都用了汉族将士为骨干,所以陆七暂时不能用晋国军臣入主河西,用一个杨鲲不会引起了回鹘和党项人的抵触。

等候近午,才有周皇帝的班直前来告知接驾,陆七下令骑军牵马排立道旁候驾,周皇帝既然来巡视,陆七只能依臣属给予尊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