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筋泥;也爬上了地锦;远看一点都不起眼。还带着岁月的沧桑感。教堂的木屋;和围栏也是有年月了。从围栏空隙看去;教堂里静悄悄的;没什么人活动。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而周围也没有什么陌生的人出现。西岸这边;水桥头上蹲了几个刷马桶的女人。和她们大声打招呼的是赶人家的梳头娘姨;没有什么异样。
查看环境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任务了。
东岸的日子平静过着;教堂里的人深居简出地。金家是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谁家还没有亲戚朋友的。苏州城里被人投靠是很正常的事;毕竟这里现在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
春天的日子是繁忙的;金家的菜地有很多工作要做;两个女孩子也去帮忙。
华家的园子里也是忙碌;送肥;翻地;种菜。去年;房子的外面挂了不少花篮;今年;梅朵不在;小甲小乙带着保安队的孩子们也种了花篮;暖房里的植物也长的很欣荣。大家一直忙到了清明才告一段落。
边峰一直没有放松对教堂的观察。林永青这些天没有请过老乐喝酒。当然;老乐近来也没有空;总是东奔西跑的。
清明这天;边峰一大早就拿着一把花洒上了屋顶。他目睹了教堂的祭祀活动;这完全肯定了他心中的猜测。
在南面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放这供品和香炉。前面五个大人;后面七个孩子;向着南方磕头行礼。又一人点了一根香插进香炉;把杯子里的液体倒在了地上;边峰猜想那是酒。然后他们烧起纸锭和折好的锡箔。前排的林永青回头看见边峰站在屋顶上浇草;便朝他挥了挥手。他身后的几个孩子也朝边峰看过来。这是边峰第一次正面见到那几个男孩。和林永青在一起的四个男人也注意到了边峰;林永青对他们说着什么。
清明这天;苏州城里的人都要出城去扫墓;苗夫子也要带全家出城;所以停课一天。华家没有墓可以添土;大家都在家里。梅兰妮坐在织机上缂丝。
这天上午;林永青来访。
林永青为了什么事?他知道老乐不在家的。
梅兰妮在花厅里接待林永青。边峰和三胞胎一个都没拉下;全跟着她。
男孩们先齐齐的向林永青问安;几个人话了几句家常。林永青把话题往来意上引;〃我家这几日可热闹了;来了几个乡亲;带着孩子。〃
〃唉;这荒年;几户人家能安然度过。可不就背井离乡了。〃梅兰妮帮着圆话。
〃是啊。来到苏州;大家总想找个活干;没有活心里都不安。〃林永青呷了口茶。
〃找到活了吗?〃梅兰妮关心着。
〃不好找;三乐湾有个布坊要两个踹布工。〃踹布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工种;在布的染印过程中;为了防止棉布收缩;用重石把布压平。是一个很苦力的活。由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资待遇也特别的低。江南本土人都不爱干这活;所以;这个行当多是外地民工。自从康熙四十年;踹工们大罢工后;苏州府立了约束踹匠的条例;刻了碑文立在那里。而踹工这活也要有人担保了。
〃是啊;这年头。〃梅兰妮也不知说什么安慰话好。她家暂时也不需要人手啊。
〃这年头大人苦点没什么;就怕耽误了孩子。〃
梅兰妮听说;心想;这才是他来的目的吧?
122 遗孤
林永青说起不能耽误了孩子。梅兰妮知道这是他来的目的。
梅兰妮正在想怎样应答。
边峰在一旁说道;〃林大叔;我看见你家来了好些个孩子;你怎么不带过来和我们一起玩?〃
三胞胎也帮腔;〃我们还可以教他们认字。〃
〃让他们住到我们家里热闹些。〃
梅兰妮只得说;〃你瞧;我这些小子个个都不省心。你让那些孩子们过来玩玩。〃
林永青说;〃梅娘子;你教育的好孩子。我今天是想来把孩子们托付到你家的;他们的大人两个去踹布;还有两个要去松江的船厂;那些地方都不能带孩子;我一个男人照顾不好他们;我想让他们吃住在你家;我每月付你生活费。〃
边峰说;〃好啊;好啊;我们保安队又可以加人了。〃
梅兰妮对林永青说;〃他林大叔;说起钱不钱的就外道了;就让那些孩子来我家住;我也不多出多少;养一个是养;养一群也是养。只是;我家里是不会娇惯孩子的;特别是男孩;都要严养才能成才。如果;你要把孩子放到我家;那真就和保安队一个待遇。你别心疼。〃
林永青道;〃你家那帮保安队就是极好的了。那帮小子;我早年见过;这两年都出息的。如果不是你家邻居;我还真不能信他们过去就是街头的混儿。那精气神都不是普通人家能教出来的。所以;我说;梅娘子你是能调教人的。再说;你家那帮小子;个个都比过去壮实;把孩子交给你;我是绝对放心的。〃
一下子要搬这么多孩子来;可不是件小事;总要筹划一下。
梅兰妮说;〃暂时;他们还住你那里;等我这里准备好了;就让他们搬过来;这几天;你也可以带他们过来玩;让两面的孩子混个脸儿熟;将来一起生活也好相处。〃
林永青说;〃妥当;妥当。就按梅娘子你说的办。〃
梅兰妮说;〃那几个孩子不是你的;你也别这么快就做决定。回去和他们的大人商量商量。〃
林永青道;〃这不是没了办法;才求到了你的门下;这么好的条件;那里需要商量什么;他们都不会有异议的。〃
边峰道;〃让他们今天就过来看看。〃
梅兰妮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样吧;那孩子的大人听你说;究竟隔了一层;他们就要离开了;也让他们过来看看这里的条件;也好让他们放心不是?〃
林永青考虑着梅兰妮的建议。
梅兰妮又道;〃我们是近邻;也不用客气什么。约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我让鲁妈多添些米;午饭的时候你把人都带来;乔制也别拉下;就在我家食堂里吃午餐。体会一下他们平日里的伙食;吃饭后;可以参观一下孩子们的住处和教室。〃
这当然是个很好的建议;能让护送孩子们来的人知道孩子将来的生活是怎样;也好放心;对他林永青也不会有抱怨;因为他的确是为孩子们找了个好去处。
林永青也是个爽快的人;立刻就答应了。
梅兰妮问边峰;〃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
边峰答到;〃我和大哥他们都商量好了;要干大事就要先培养人才。〃
三胞胎也表示同意。梅兰妮很无语;男人的想法和女人的真是很不同。
林永青一干人是踩着饭点过来的。
梅兰妮带着边峰及三胞胎在门厅里迎接他们。那行人穿的都很整洁;看来为了这次的拜访;他们是做了准备的。
林永青给他们双方介绍认识;那四个男子分别是姓卢;赵;万;洪。
保安队的孩子们整齐的排在门厅外面;除了小甲和小乙留了一根几寸长的小辫;其他的人包括边峰清一色的光头;身穿一样的半旧蓝衣裤。
看见他们进了园子;刷的一声全都立正;边峰道;〃欢迎朋友们来访。〃一阵掌声响起了。
客人们明显的一愣。七个孩子中一个大点的孩子;站了出来;两手抱拳;对他们回礼;其他几个孩子也立刻照样了。
边峰心里为他们喝彩;到底是有些来历的。
来访者对华家的孩子也打了高分:看那气势。
梅兰妮对孩子们说;〃这些小伙伴;以后就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今天起;你们就带着他们一起适应环境。不许欺负他们;大家今后就是一家人了。〃
保安队员齐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已悦乎。〃这是梅兰妮他们移植08北京奥运会。
客人的脸上都带了笑容了。
梅兰妮用官话对七个孩子说;〃在这里;你们就别把自己当客人;你们现在就排到队伍里面;和他们一起去食堂。〃
也许梅兰妮的邀请太直接了;也许是他们没有听懂梅兰妮的话;几个小孩都迟疑着。
林永青见状;用闽地方言又和他们说了一遍。还是那个领头的孩子;立刻就站到队伍的左边。另外几个孩子也跟着做;尽管他们也站的笔直;但是和保安队训练了一年多的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服装的拖塌;头上的辫子也让人感到很多余。
随着边峰的口号;队伍前段齐齐的一个利落右转;十四个人就象是一个人一样。
那七个孩子也不甘落后;跟这队伍去了饭厅。
梅兰妮邀请众人一起去食堂。林永青和乔制是来过的;另外的四人明显带着好奇。
今天是小乙值勤;他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洗了手;然后;一人拿了长方型的木托盘;到领饭处排队。
鲁妈和梅香把一碗碗分好的饭菜;放在木托盘上;每人有一碗饭;一大盘菜;一碗汤;再放上了筷子和调羹。今天是红烧狮子头;和炒豆角;炒青菜。汤是骨头豆瓣汤。
小乙把小客人们引到了他们的座位上;并对他们说;饭不够;可以自己添。
还是领头的男孩把小乙的话翻译给了另几个孩子听。那些孩子连忙点头。
对于大人的招待也和孩子一样;只是份量大些。
众人鸦雀无声地吃了饭。就见;孩子们把碗筷放到了一个地方。小乙帮着收拾食堂。边峰把值日生的概念解释给新来的孩子们听。那些孩子听的很仔细。连四个大人也问了细节。
饭后;梅兰妮领着众人参观生活设施。没有疑义地众人对抽水马桶很感兴趣;对于华家的住房里的采光也很希奇。走廊上的绿叶植物也让他们感到很新鲜。保安队的寝室;那一方方整齐的叠被;把客人震的都说不出话来。
又去参观了教室;新来的孩子们立刻被后墙上的表格吸引了。上前细看;还问了一些问题;当然少不了翻译。边峰他们一一解释。气氛很友好。
那四个大人看了这些;就和林永青说了几句。
林永青对梅兰妮说;〃梅娘子;你家的条件真是没话说了;我的乡亲们想知道;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付多少才合适。〃
梅兰妮说;〃林大叔说笑了;我家保安队并没人付生活费的。那几个孩子也只管和他们一样。〃
〃那怎么好意思。毕竟你家要多出七口人。〃洪姓的人说。
〃他林大叔是知道我家的;养这几个孩子还不算什么。〃梅兰妮已经被边峰和三胞胎洗过脑子了。知道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那几个人还是在说服;七言八语的;很浓的岭南话;说的快了;梅兰妮都听不懂。但是他们的意思还是懂的。就是他们想要付些生活费。
梅兰妮怎么能让他们付钱呢?
梅兰妮想到三胞胎教的;说道;〃各位壮士;你们别争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的心意;你们也要懂;我听到过陈近南的故事。岭南发生的事情;在江南也发生;为了那些志士的后代;你们已经做了很多事了。现在就交给我来继续。我一定尽我所能;把他们培养成人。〃
几个人听梅兰妮这么说;全都愣住了;梅兰妮心里想;我说的对不对?是不是没猜准他们的来历?
林永青把梅兰妮的话又用闽地方言说了一遍。那几个人点头;向梅兰妮报拳;〃梅娘子果然有胆气;倒是我等拘泥了。梅娘子;今后如果要有什么差遣;只管使我等。〃又把那七个孩儿叫拢来;〃给梅娘子行礼;日后;你们要听她的话。〃
那七个男孩齐齐的给梅兰妮跪下;吓的梅兰妮忙让男孩们阻止了。
当即讲好;七个男孩来生活的事情。梅兰妮说;要把房间装修出来;要做家具;和课桌椅;总要一个月后才能搬过来住;但是;从明天起;可以清早来华家;和保安队一起训练;学习;直到晚饭后回教堂;等房间装修好后;就一起搬过来住。
众人当然没有异议。
梅兰妮按照新来孩子的身材给他们每人做了几套和保安队相同的服装。梅香和鲁妈也都帮着准备被褥席枕等物。并约李木匠来做装修和家具。
那几个孩子每天清早就过来了;梅兰妮让他们到华家来吃早餐。随后;就和保安队一齐活动。中午时分;要休息;就让他们到堂屋的木榻上小睡。下午就和保安队一起认字。可是;没几天;华家的人就发现;那七个孩子中;有两个人的文化程度是很高的;字写的比他们都漂亮。
123 身份问题
七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是今年十三岁的叶惟世;然后是十二岁的屈仪奉。再就是十一岁的姚澜和陈元新。徐雪樵和邝启明都是十岁;而最小的是蔡惠忠是八岁。
南方人生的矮小了;看上去;蔡惠忠和三胞胎他们差不多大。
三胞胎在做人事档案。
齐逸感叹道;〃这几个孩子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从他们的名就能看出来了。你们看;起的多好啊。哪象小甲他们;典型的江南乡下的穷孩子;连个正式的名都没有。〃
梅兰妮笑了;她想起齐逸原本叫赵二毛。楚氏兄弟的名字也好不到哪里去;蒋小宝;蒋大宝的。没有文化的家庭啊。
在穿越众的眼里;叶惟世和屈仪奉两人的字真是漂亮;一手的馆阁体。练习这种字体是为了科举考试做准备的。这种字题象印刷的字;整齐;美观;大方。但是没与个性。如果在科举考试中用这种字体;考官是会加分的。从这两人的字来看;他们家里一定是希望他们走科举之路的。那两个孩子的学问也好。关于四书五经;和三胞胎也能探讨一番。
三胞胎为他们感到很可惜;按照他们原来的路子就是走仕途的。可是现在。
清朝的科举政治审查是很严的;虽然没有政审这词;但是所做的就是这一套。
要参加童子试;要找廪生做担保。这种担保当然要收钱的;有些人做了廪生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