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图纸片段和插图,一看就知道在书的装帧设计阶段,叶韬和苏菲也插手了。一卷讲得就是食谱,包括普通的吃食、野味、酒类、果脯、海鲜等等东西,还有药膳以及各季节用来调养身心的饮食要义,针对各今年龄层的孩子们的营养食谱之类的应有尽有,仅仅这一卷就比其他两卷加起来都要厚,打理叶家多年,豪富却低调,讲究生活品质,却又不喜奢华富丽,无论衣食住行,从来走的就是低调精致路线,食谱就是个很好的体现。同样,书里也有大量的插图,那些极致精美的食物,戴秋妍也是极爱的,而这种让人看了就食指大动的小图片,对现在的戴秋妍来说,几乎信笔而来,都没什么难度。而第三卷则类似于随笔和日记的结合,里面前是点点滴滴的事情,不少都是关于叶家堡的那些孩子们的生活的,其他的,多数也是谈玮莳自己的感触,看了让人心生温暖。
照着以往的章程,女子的文章很少能真的见诸文字,让很多人看到。尤其是谈伟玮莳蔚这种内廷贵女,又是叶韬的妻子,地位尊崇,这种流露心事,透露叶家宅内生活的文字,总是有些忌讳。但叶韬可从来不讲这些忌讳,谈玮馨也是个爱出书的人……总的来说,这一家人从来没有真的将这个时代的种种明里暗里的条条框框当作过一回事过,这种本来就很莫名的规矩,更是不知道多早开始就被叶韬扔开了。
《闲梦》和其他那些书都不同,不管是叶韬、谈玮馨、苏菲的那些技术性很强的书,还是戴秋妍的画卷,里面的字体都是印刷体,但《闲梦》则是用了影印技术,直接用谈玮莳自己的手书。其他书卷用的是现在商务印书馆标准的三磅精品图书用纸,而《闲梦》用的则是五磅的特质水印云纹纸,三卷本的书显的淡泊素雅,加上简练优美的套色图片印刷,以及点缀其间的,整本书都仿佛是一个艺术品了。重新阅读这样的书卷,哪怕是自己写的,自己对其中的每一个文字都了如指掌,仍然充满了新鲜感。
《闲梦》三卷本在很短时间里就凭借着叶家强大的营销网络在几乎整个东平疆域里进行销售,相比于那些专业性很强的作品,这些内容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兴趣。大富之家是怎么生活的,从古到今,这个问题从来就困惑着许多人,让他们心向往之。谈玮莳的这三本书,就好像是在回答这样的问题。
第563章 无双(二)
叶家的生活,和别人想象中的锦衣玉食有着截然的区别。吃的方面,从原料做工一直到器皿乃至于摆设没有一个环节不挑剔,但却极少浪费。长年生活在一起,这一家人各自的食量大家都心里有数,口味亦然。有多少人一起吃饭,总有合适的千变万化的菜谱,从早餐中餐晚餐,以及下午的差点晚间的夜宵,少量多餐的原则贯穿叶家生活始终。更有健康平衡的先进的生活理念为引导,有一整个医疗和膳食团队来用各种方式调节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衣着亦然。叶家人都不喜欢穿得花里胡哨的,家里所有人最华丽的衣服必然是那套叶韬亲自设计督造的铠甲,连从不上战场的谈玮馨谈玮莳一直到几个孩子们都有,这只是一种传统,但平素不管走出门在外还是在家宅中活动,叶家上下的服饰永远是简练素净,厚织斜纹棉布之类的材料由于奔狼原上大量种植棉花,价格越来越低廉,但叶家上下几乎都喜欢棉料的衣服,丝质的材料多用于内衣,毕竟爽滑清透,而到了夏天,透气性极好的棉麻混仿的衣服在叶家是主流。住的方面就不必说了,叶家堡差不多算是全世界范围里舒适的典范,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让生活完全变换了摸样。至于建筑和园林方面,大概现在都没人会多想什么了,叶韬在叶家堡投入的心血比他设计建造其他建筑加起来都多,叶家堡自然是美轮美奂的建筑群。
行……这个方面,可能全天下和叶家都没有相提并论的资格。想想看,人家可是飞艇的发明者、制造者和全国飞艇客运货运系统的实际经营者,连叶家几个小子现在都累积了不知道几万里的飞行里程了,叶问玄叶问机甚至都有叶韬为他们专门设计定制的飞艇来学习飞艇驾驶技巧。
虽然看起来能够和叶家相提并论的家族几乎没有,但实际上,除去住和行这两方面,叶家上下的生活远没有寻常人想象得那么奢华,完全没有一个站在整个大陆乃至全世界横峰的家族通常会有的排场和奢靡。他们安安静静的生活、享受各种各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惊喜和快乐。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享受是在精神上。他们一家在文化、艺术和图书出版、剧院建设和剧团培养、在书画摄影等等方面的投入,远比他们花在衣食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来得多得多。
而这也成为东平举国上下都疑惑不解的问题,他们这古怪的一家,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疑惑这样的问题,至少谈晓培不会。当叶韬静静的在丹阳在叶家堡,在刚铎穿梭着,做着这样那样的部署的时候,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和叶韬摊牌。叶韬还不能走,他必须在东平未来的帝国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一统天下之后让叶韬退休,这是他当初答应的事情,可别说什么帝王心术之类的问题,要是叶韬真的想退休,谈晓培还真没什么办法阻止他,如果他不愿意干活,哪怕安着个再高的官爵都没用。现在他可已经是北疆经略使了,整个帝国的北方版图,他一言九鼎,他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北疆经略使这个官职了,而是将整个北方分成六个州,分设总督,而治理体系也继续沿用北疆经略府现在的框架。实际上,整个帝国都会逐步转向那个更健康和完善的体系里去,不管是谁以后去出任北疆经略府现在辖域的总督,要是没有叶韬的认可,恐怕都会寸步难行。谈晓培现在倒是有些头痛了,过早的将叶韬提到现在的位置上,现在再也没有可以封赏的了,这可怎么办?以后倒是可以授之以王爵,只是叶韬也也未必在乎就是了……
但接下来叶韬一家折腾出来的动静,让全天下都震惊了一回。他们又陆陆续续出版了一系列的书籍,这批东西可不是技工内或者是经营方面的,而是一些纯政治、社会性东西。
到入夏时分,首先在整个丹阳的所有书店同时上架的是《社会契约论》。三天后,《论法的精神》上架。随后,《国富论》、《利维坦》两本书接连上架。除去《国富论》,其他科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作品。现在东平人民生活幸福富裕,当年诸如《警世钟》、《猛回头》之类的东西就不拿出来了,太有煽动性了,效果不大还容易让人误解他们要造反了。这些启蒙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都是完全结合了叶韬和谈玮馨所来到的这个时空的现实,进行了完全的重写,他们投注在其中的时间和精力,难以想象,自然,也绝不是最近一段时间紧赶慢赶出来的东西。至于《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东西,虽然也很有意义,但叶韬和谈玮馨两辈子都没闹明白里面说的到底是什么,纯粹拿出来糊弄人可就不好了。
开始的时候,大家也都以为和之前那些书一样,都是些技术类的书籍,而当一些一直对叶韬和谈玮馨这天纵奇才的两人感兴趣的朝臣和学子们终于读完了这几本书,慢慢的琢磨着味道不对,逐渐回过神来的时候,叶韬和谈玮馨已经跑回叶家堡躲清静去了。这些东西到底能够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会引起什么反应,他们多少有些料到。而在东平统一在即的时候,忽然抛出君权并非神授,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诸如此类的观点,实在是惊世骇俗。一些守旧的大臣和学子看到这些东西,惊吓的浑身战栗,而一些不好的猜测也在一些人心里开始流转:到底叶韬一家准备干什么?
戴云回到了叶家堡,临时负责第一战区的余福忠老将军直接停止了所有和春南军队的接触,开始收拢部队……余福忠本来就是戴家的家将,现在虽然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将军,地位相当崇高,但他脑子里可没想那么复杂,只有忠于戴家而已。虽然他也不知道到底叶韬、谈玮馨、戴云在折腾什么,可不妨碍他为一切做好准备。
而现在控制着西凌疆界的那些接收大员们,脑子里也是一片混沌,风闻虽然不甚可靠,可他们现在又不可能去找叶韬问他到底是不是准备谋反了,雷煌笃悠悠的呆在总坛坐镇,孙波屏却是苦笑着一边处理繁杂的政务一边给叶韬写信……
书和消息,都不会很快抵达涯州,或者是穿过整个战场,到达春南南部,但不管是齐镇涛还是涯州上下的任何人,真要出什么事情了,就算在犹豫,说不定也会站在叶韬这边。一直和海湾地区,和更西方的国家不断在打交道的涯州,思维可要比大陆上活跃和激进了许多呢。
这些地区如此,北疆经略府治下的那些土地上就更是这样了。经略府完全没有发出任何命令,但整个云州,奔狼原,以及镇州等地区的荣军农场牧场气氛都在发生悄然的变化,甚至连远在东北的天蒙城都有人开始议论起叶韬到底准备做什么,而当有些人冒失地猜测的时候,一些部落首领已经做了决定。
要造反?叶韬绝无此意,不仅叶家堡上下都清楚明白,最顶尖的那些大臣们也都明白。这些明里暗里的动员和准备,一些是不明就里人云亦云,一些则是预备着万一出现难以控制的事态,方便进行处置。雷煌是这么想的,谈玮然也是这么想的,其他各部都只是悄悄提升了戒备而已,但他麾下直属的霜狼银翼两军则是直接进入了戒备状态……
“叶韬他什么时候做事情以前能打个招呼啊?”谈晓培头痛万分,揉了揉脑袋之后,他有些无奈的对谈玮明谈玮然两人说。
由于皇宫在重修中,他们又需要留在丹阳统筹各种繁杂的事情,现在他们只好临时居住在刚刚落成,还没开业的豪华园林式宾馆悦榕庄里。这里也是叶韬的产业,严格的说,是他和池家,范家合伙在搞的物业,悦榕庄毫无疑问是达到了这个时空舒适性的巅峰,有些细节比叶韬自己家里都考究。谈晓培一干人等住进悦榕庄之后都有些乡下人进城的感觉,更别说那些商旅和豪门贵胄了。他们几家人,联合了九州商社、七海商会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同业合作团体,建立起了一个标准的宾馆旅社评级体系,目前整个东平,只有悦榕庄等寥寥几家,能够跻身五星行列。而悦榕庄还是没有开业的,正式开门迎宾的,实际上只有三家……
住在雅致幽静的园林宾馆里,谈晓培觉得身心仿佛都焕然一新,极是舒爽。其实谈晓培最近一直蛮愉快的,统一大业已经到了收尾的工作,一边稳步压缩春南最后的生存空间,各地的治理工作一边在有秩序的进行着。春南百姓对于东平入主的抵触并不大,相反,抵触极大的是那帮学子士人,以武立国的东平现在虽然是文化昌隆,但在科举仕途上没有给任何人提供一步登天的机会。
东平的科举的文武课目,不论取得如何的成绩,都不直接授予官职,而是给予极为优涯的物质奖励,以及一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有的走进入太学和军校,有的则走到地方或者各衙门去“实习”。如果确实有实际工作的才干,而不是只有笔头上手头上的把式,才有可能出任官吏,进入朝廷的编制。说到编制这回事,也算是东平这几年在逐渐推行的比较严格的治理方案之一,一个衙门多少人,多少预算,有些什么权限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个岗位一个人,如果确有需要增设部门,或者临时抽调各部门的人员处理什么事情,另外有申报和报备的制度,朝廷官员的人数被死死框定住,避免了官吏人数无限度扩张的问题。
其实,现在朝廷要处理的各类事情,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一边在审查人员编制,一边朝廷还在反复检讨各部门的设置和人数。这种严肃而重视实际的政府架构,显然让原先习惯了风流倜傥的当官,潇洒轻松的刮地皮的春南人很不适应,也很难接受。但这些对谈晓培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在各地汇报来各种类似问题之后,他果断下令各州分别组织公开透明的,立足于实际事务的吏员考试制度,治理机构如果无法在当地补充齐备人员,绝不改变标准,将从其他地方抽调人手过去。另外,如有官吏在处理好本职事务之外,仍有余力,可以申请兼任和本职工作无利益相关性的职位,任期不超过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除去两份职位的原有薪饷,另外增发两职位薪饷平均值的一半,表彰其刻苦勤勉。官员考绩标准不变,但兼任两职并且能同时拿到优异考绩的,则年末的奖励薪饷按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