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帝国攻略 >

第434章

帝国攻略-第434章

小说: 帝国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仁基抚了抚花白的长须,郑重地点了点头。“陛下此策大善,不过,断其后路,需看时机才是,毕竟,水师运送的兵马,不会太多,若是早了,那么,断其后路,必会为吐谷浑人所查知,到时候,五万大军退往树敦城,那这只奇兵,就进退两难了。”

“嗯,咱们这黄河上游的水师战舰不大,除了必要的水手之外,满载最多也就是五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五十艘一次只能运送两千五百名士卒。若是骑兵的话,最多也就是八百骑。”

“为了谨慎起见,一夜最多来回一趟,五千步卒,就需要两夜的光景。”裴仁基这等老持沉重的人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陛下,臣愿意往之。”罗士信这家伙窜了出来,一脸期盼地道。而旁边不远处,侯君集这家伙也鼓起了眼珠子,不过,级别仅仅为团级校尉的他,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看着这家伙那一脸的期盼,再看了眼站在后边一脸迫切的侯君集,本公子眯起了两眼,沉吟片刻之后言道:“士信,这次空袭,要的是快,狠,准。你的本事,朕是很清楚的,但是,你乃是军中宿将,不得轻离,不然,朕的这只禁卫军,该由何人来替代指挥?”

罗士信咧了咧嘴,只能悻悻地退到了一旁,李玄霸和罗士信都是禁卫军的师长,但是这一次出征,这两人中,李玄霸为禁卫军骑兵师的师长,而罗士信为副师长。

如今,李玄霸跟随其姐前往北路军,禁卫骑兵师他只带走了两个团,剩下的三个团,则交由罗士信引领。要是罗士信再闪人的话,那只有由本公子亲领这只军队了。

第六百七十章 禁卫军骑兵的战斗力

禁卫军的编制自然跟那些警备部队和野战军不一样,可以说一个禁卫军相当于一个半军,就单拿这个骑兵师来说,虽然只是师的编制,一个师有五个骑兵团,每个骑兵团都有五个营,也就是两千五百人,另外还有一个辎重团。一个骑兵师的兵力就达到了一万五千人,比之普通师要多出近三分之一。

“侯君集何在?”待罗士信退下,我的目光落在了侯君集的身上。

“臣在,不知陛下有何吩咐?”侯君集大步踏前,朝着我深深一拜。

“朕欲取树敦城,断这五万吐谷浑大军之后路,汝若去,需要多少兵马?”我看着这家伙,淡淡地道。听到了这话,好几名将军都不由得有些红了眼,恶狠狠地瞪着这同样一愣的侯君集。

侯君集咧了咧嘴,再次拜下,很是激动地道:“陛下,若臣去,只需要两千人马,不过,至少需要一万枚手雷。”

“两千步卒,少了点。”裴仁基听得其言,略略一思之后,朝着我小声地道。“另外,此人真的可以吗?”

“朕相信他。”我点了点头,冲裴仁基笑道。侯君集虽说身在参谋部任职,但是,他同时也在担任禁卫军参谋,其人不但骁勇,而且颇有智计,这可不光是我对他的评价,而是禁卫军方面给出的。

而他所欠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站出来,让华夏复兴军众人看到的机会。

我想了想,作出了决定:“朕给你五千兵马,另外,手雷两万枚,汝能在树敦城处,阻敌几日?”手雷两万枚,这可是本公子所带来的手雷总数的三分之一。

此番征战,一共带来了六万枚手雷,而在我跟我婆娘分兵的时候,这样的武器自然也瓜分了,一人一半,现如今,就丢给了侯君集三分之二,足见本公子对他的期望。

“若是五千步卒,臣定能阻敌至陛下大军鞭至树敦城之时。”一身板铠铠甲,衬显得英姿勃勃的侯君集昂然大声答道。

“好,朕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来人,着令水师即刻开始派出侦察船,务必要知晓沿河吐谷浑人的一举一动。两日之内,要将五千步卒送至树敦城近郊。”我点了点头,立刻开始分派起来。

吐谷浑人的确是没有丝毫的戒心,河岸边,除了白天的时候,会有游骑巡逻之外,到了夜晚,就根本没有人在警戒,或许,这些家伙已经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华夏复兴军完全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对手。

吐谷浑人的戒备如此松惭,不去偷袭树敦城,实在是对不起我自个,更对不起河源郡那倒霉的一万三千多户百姓。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从码头走到了车船上,这些车船,在船身的两侧都各有两个不小的圆型轮子,就是这两个车轮状的桨叶,使得车船在速度上拥有着其他船只难以媲美的速度与灵活。

这种战船,不论是在江河,又或者是辽阔的海洋,都有着大用武之地。特别是用作侦察船和空袭船时,最是令人措不及防。

“陛下,臣就先告辞了。”身为这只偏师主帅的侯君集匆匆地赶了过来,朝着我深深一拜言道。

“嗯,去吧,朕希望你莫负了朕的重托,这五千精锐的华夏复兴军勇士,就拜托你了。”我走上了前,扶起了这位年青的侯君集,郑重地叮嘱道。

“陛下宽心,臣定不会让您失望。”侯君集显得那样的义气风发,但是,神情仍旧显得十分的镇定,不复年轻人那种喜怒形于色的模样。看样子,长久的磨砺,总算是有了成效。

看着侯君集大步朝着码头上停靠的战船行去,我不禁徐徐吐了口心中的浊气,说实话,虽然我很看好侯君集,但是,在战争的结果还没有出现之前,谁也不敢保证是最后的胜利者。

不过,我相信,这五千精锐凭着他们的坚甲锐器,还有那些威力无穷的炸药包,拿下一个小小的树敦城根本不是问题,唯一令我担心的就是若是被吐谷浑人提前查知后路被断,那么,他们能不能依托着树敦城那不怎么坚固的城墙,阻挡住这些吐谷浑人疯狂的进攻。

“陛下担心侯君集那家伙?”罗士信这哥们蹲在我屁股后边,听到了我的吐气声,不禁好奇地道。

“是啊,这家伙被朕磨砺了这么久,一直没有带过兵马,初战便是这样的紧要,朕倒不担心他拿不下树敦城,担心的是他守不住罢了。”我点了点头说出了我的担心。

要知道,这一次可是本公子建国之后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当然希望能够获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而不是损失惨重的惨胜。

本公子的担忧,非但没有符合,反倒翻了个白眼,一副很无语的表情,看到本公子恶狠狠瞪过去的眼神,这家伙才挠了挠头赔笑道:“陛下,臣倒觉得您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咱们的华夏复兴军战力之强,岂是这些吐谷浑蛮夷可比,更何况那五千步卒可是精挑细挑出来的精锐之师,皆是以一敌十之辈,就算是五万吐谷浑大军全力而攻,也不是轻易可拿下来的。”

“嗯,这倒也是,朕就是想看看侯君集到底能够有几斤几两重。”我点了点头,连罗士信这种没头脑的人都能够有这样的观点和想法,看来,的确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才对。

第一夜,五十余艘车般战舰将两千五百名全副武装的步卒运送到了距离树敦城约五十里处的近河山凹,并且没有被吐谷浑人所查觉,第二天夜,第二批两千五百名步卒亦抵达了目的地。

这个时候,我们这边派出了一个团两千五百名禁卫军骑兵,以队为单位,截杀那些胆敢远离吐谷浑大本营所在的那些吐谷浑落单游骑。只一天的功夫,就斩杀了七百余名吐谷浑游骑。

把吐谷浑人给吓了一大跳,慕容达昔大怒之下,派出了五千骑兵,意欲想要干掉这只敢来袭击他的军队的华夏复兴军骑兵。

不过,这五千吐谷浑骑兵在追逐了两个时辰之后,赶上了我们的骑兵,接着,双方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最终,吐谷浑的五千骑兵,扔下了超过一千具尸体之后败逃而去。

而我们这边,损失的兵马不足对方的五分之一,阵亡者一百八十七。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华夏复兴军的骑兵一律披挂着板链复合甲,在防御力方面远远地超过了以皮甲为主的吐谷浑骑兵。

对方的一弯刀砍过来,只会在那水力重锤压制出来的板甲甲片上留下一道弯凹与白痕,哪怕是斩在甲片的缝隙处,也会被质轻而坚韧的链甲所阻挡。

所以,那些倒霉的吐谷浑骑兵经常是嚎叫着挥舞着弯刀恶狠狠地劈下时,都会惊愕地瞪圆了眼睛,看着对方的铁甲丝毫无损,而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手中的弯刀都会在对方的甲片上崩碎。

然后在绝望的惨叫声中,死在华夏复兴军禁卫骑兵的战刀之下,再加上在一开始列开阵势接敌之时,光是那一阵突如其来的弩矢,就让吐谷浑骑兵损失了数百人。精良的装备,坚苦的训练,造就了这只华夏帝国禁卫骑兵师的悍勇无匹与英雄无畏。

两千五接敌五千,不但获得了胜利,还俘获了七百余名吐谷浑战俘。这样的战绩,让所有人都显露出了高昂的斗击还有十足的信心,而这一战的指挥者罗士信自然是立了首功。

这样的遭遇,就像是一记狠狠的耳光抽过去,将吐谷浑的主帅慕容达昔给抽醒了过来。抽得这家伙两眼发直,看到了自己麾下原本志高气昂的吐谷浑铁骑,给人揍得就像是一群连窝都让狼给占了的丧家之犬,再听到了那些残兵败将的禀报之后。

慕容达昔当即下令全君集结,不过,他倒没真傻,虽然集结了大军,却没有要为那五千骑兵报仇雪恨的意思,而只是严阵以待,又再遣侦骑,想要好好的打探一番我们这边的军情。

而我,华夏帝国皇帝在军营之中的消息,慕容达昔只要有眼睛,都能够看得出来,毕竟代表着华夏帝国天子的王旗,已经高高的耸立在了华夏帝国军营之中。

同时,他们也打探到了这只骁勇的骑兵,乃是我这位华夏皇帝陛下身边的禁卫军,不过,只带来了一个师的禁卫军。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慕容达昔长出了一口气,或许在他的眼里边,之所以战场之上会出现这么一只骑兵。

那是因为华夏帝国的军队连战连败,输了太多次,而我这位华夏帝国皇帝为了提振士气,所以才会把自己身边的禁卫派出去作战,以便能够让华夏复兴军将士看到还是有胜利的希望滴。

所以,这家伙对于这样的情报,并没有太过在意,或者说之前的多次胜利,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一次胜利代表不了什么,七次失败,那才应该代表着华夏复兴军的真实水平。

而为此,自以为料中了本公子所想的慕容达昔作出了决定,派出了信使。一名吐谷浑将军,带来了一封战书。

第六百七十一章 马屁各有千秋

“慕容达昔要与朕决战?”轻松地将这封战书丢在了桌上,看了眼那一脸桀骜不驯之色的吐谷浑信使,本公子的心里边乐开了花。

“不错,我们的仆射希望陛下您最好能够出现在战场之上,好好的欣赏我们骁勇的吐谷浑勇士的表演。”这位信使不知道是不是不知死活,一脸嚣张模样。

“也罢,既然慕容达昔有这个想法,朕若是不满足他,岂不是让天下人小看我华夏复兴军?”我摸了摸下巴。“朕答应了,两日之后朕会亲领大军在我大营西侧二十里处等尔等,到时候,莫要让朕失望才是。”

“放心吧,华夏的陛下,我们英雄的吐谷浑勇士,是决定不会放弃为一个炫耀自己武勇的机会。”那位离去的吐谷浑将军未了还扔下了这么一句耀武扬威的话。

“这些白痴!”罗士信看着那家伙的背影,一脸的不屑与轻蔑。而大帐之内的那些文武全都是一脸的按捺不住的兴奋。

“看样子,那慕容达昔对自己的军队挺自信的嘛。”裴仁基笑眯眯地道。

“再自信又能如何?这一次,朕就要让吐谷浑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精锐。”我轻笑了笑,看着那悬挂在身后边的木架上的全身板甲。“罗将军,朕有一项重任要交给你。”

“臣在!”罗士信兴奋地步到了帐中,昂首大声地答道。

“禁卫骑兵师的重骑兵一团和二团,将交给你指挥,另外,裴将军……”我坐在大帐之内,开始分派起了任务,四万大军,已然开始整装待发,等待着大战的来临。

“陛下,水师传来的情报。侯君集已率领偏师,夜袭拿下了树敦城,还俘获了超过三千吐谷浑战俘。”一名情报部门的官员兴冲冲地闯了进来大声地叫道。

“损失多少?”听得这个消息,我不由眉头一挑,对于这样的战果,的确有一点那么出乎预料,原本我觉得侯君集初掌大军,能够夺取树敦城就不错了,但想不到居然还俘虏了这么多的吐谷浑兵马。

“阵亡将士三百五十九人,伤者近千。”情报官员立刻答道,顺便把拿到的情报递到了我的手中,然后退到了一旁。

不错,相当不错,侯君集第一天夜里,就随着第一批步卒潜了过去,而之后探明吐谷浑人只在城外留下了不到千人看管马匹和牲口,而其他的人都进城居住。

这个时候正是盛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