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海上马车夫 >

第324章

海上马车夫-第324章

小说: 海上马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军事上同样极具战略和战术价值!”陈耀明接着说道:“现在帝国海军运输物资的船只最大的不过两千吨,还得花钱向西洋人借技术。一次战争就得动员上百艘运输船辅助,不但规模浩大,耗费颇多,而且将来在全球投送兵力时将会是严重的隐患,一旦敌人打我们的补给,将会死伤惨重。还有,一旦我们有了宝船,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宝船可以用来运兵,一艘宝船可以投送上万人。”

这时,林风补充道:“上个月,海军刚刚把马光远的那两万人马运到美洲西雅图要塞,耗时近一年时间,所费颇多!如果有了宝船作为运载工具,一次性就可投送过去,不但节省了时间,更节省了经费,十分划算!”

对于他们二人的话,邓浩楠深信不疑。他作为未来人,知道船越大越省时省钱,因此后世的运输船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吨,上百万吨。

当然,邓浩楠知道陈耀明和林风的话中都有水分,宝船估计装不了一万人,但是装五千人差不多。因为在邓浩楠的印象里,这艘宝船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小型航母,能装五千人左右。可是,这要看怎么装了。如果把人当做货物来装的话,倒是可以装一万人,两万人也装下了。

不过,那些都不是邓浩楠关心的问题。唯一的只是,这宝船的造价实在让邓浩楠心疼。

按照陈耀明提交的宝船建造计划,一艘宝船造价(包括工人工资)高达两百万两,这让邓浩楠很头疼。

“王爷!”陈耀明上前说道:“您不是想要攻略美洲吗?现在马光远他们已经在西雅图摩拳擦掌了,就等着您一声令下。只是,陆军作战不同于海军。海军战舰上一般都配备六个月的补给,可是陆军据不同了,武器磨损、粮食、弹药、草料、军饷等供应不能断了,这可得需要像宝船这样的大型运输舰啊!”

邓浩楠闭目思索,林风和陈耀明只好等着,老半天,邓浩楠方才睁眼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准了!只是宝船图纸必须保密,不得走漏任何消息出去,尤其是洋人,不能让他们知道!”

“明白!”

陈耀明顿时眉开眼笑,急忙应下。

“不知道王爷准打造几艘宝船?”

“几艘?”

邓浩楠楞了一下,心道:还几艘?现在他一艘也不想造!

“先造一艘看看,行的话再多造业不迟!”

陈耀明也知道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于是说道:“那王爷给宝船起个名字吧!”

邓浩楠想了想,道:“既然是运输舰,那就叫女娲级好了!

女娲级运输母舰,邓浩楠给起的名字,犹如圣旨,已经不容更改。

女娲级运输母舰,根据永乐大典上面关于宝船的详细记载资料设计进行建造。首舰女娲号运输母舰定在龙江造船厂进行建造。

女娲号设计排水量18000吨~21800吨,方形系数0;41~0。43,载重8000吨~9800吨,运输舰长四十四丈四尺(长151。5米),阔一十八丈(宽61。5米),吃水8。5米。船上设有九桅、张十二帆,采用东方硬帆。甲板七层,其中船下甲板四层,为运载货物之用,船上甲板三层,楼式建筑。巡航速度六节,续航力两年,初步预计造价两百万两。

可以说,这宝船看上去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像是个航空母舰,可容数千人没有问题。

邓浩楠批准了建造一艘女娲级运输母舰看看,但是在建造之前,还有不少问题。

这不,陈耀明又道:“王爷,海军部希望尽快完成女娲级运输母舰的建造!”

“好啊!”邓浩楠点点头,赞同的回答道:“既然已经批准了,资金很快就能够拨过去,本王也想早些时间看到宝船完工!”

陈耀明灿灿的一笑,说道:“还有个小问题!”

邓浩楠示意他继续说,陈耀明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只是这宝船太过于庞大,在建造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宝典上面已经给出了详细的建造细节,我们的匠师们有把握造出来。只是在材料上有些棘手!”

邓浩楠疑惑的问道:“怎么?缺什么材料?”

“缺上等硬木!”陈耀明回答道:“宝船体积十分庞大,比蹴鞠场都大。工匠们根据宝船的钢钉铆接方法和木材榫接技术,完全可以将宝船造出来。只是宝船需要极其坚硬和粗大的木材来强化宝船的强度,这样才可以出海航行,否则经不起海浪的拍打!”

邓浩楠哦了一声,问道:“缺上等的木料?”

陈耀明点头称是。

“那就去采伐啊!”邓浩楠没好气的说道:“原始森林还不有的是?还怕缺木料吗?”

陈耀明苦笑了一下,林风一旁说道:“海军部希望尽早的开工建造,但是采伐这些木料需要时日,风干这些木料还需要数年时间!”

“那以前不是囤积了不少的上等木料吗?”

没错,邓浩楠自打从英法订购一等战列舰开始,便准备自己建造战列舰了,因此建造战列舰的上等木材同时开始储备,这样等到从英法回国的工人们回来,便可以立刻上马建造自己的主力舰了。

林风回答道:“战列舰受限于吨位的缘故,要求的木材远远比宝船要求的细,因此我们储备的木材都不行,宝典上面记载使用的木材必须十分粗大坚硬,非上百年硬木不可!”

邓浩楠点点头,突然笑了起来,道:“原来是这样?那就算了吧!等三年后再造宝船好了!”

邓浩楠心中偷着乐,这下子不用担心花钱了,只要渡过这段没钱的日子,三年后有的是钱造宝船。

只是,陈耀明还是不死心,林风也似有话说。

“怎么了?莫非你们有好办法不成?”

二人相视一眼,陈耀明说道:“有办法!”

“……”

邓浩楠翻翻白眼,轻咳了一声,拿起茶碗一边品茶,一边说道:“那就说来听听!”

陈耀明犹豫了一下,于是说道:“是这样的,宝船需要的木料有现成了,因此我特来请示王爷批准!”

“有现成的?”

邓浩楠看着陈耀明和林风二人,总感觉他们两个家伙有事儿瞒着。

“既然有现成的,那就拿来用好了!”

陈耀明有些难以启齿,看了一眼林风,后者无奈,于是上前说道:“是这样的!海军部需要的木料确实有现成的,只是考虑到影响,要取来的话,怕会惹人诟病,对王爷的名声影响不好!”

邓浩楠愕然的看着他们二人,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林风见邓浩楠逼问,只好如实回答。

“皇宫和皇陵里的木料都是上千年的好木料,最差的也有几百年,因此我们的意思是——”

扑的一声,邓浩楠一口茶喷了出来。

“王爷!”

“您没事儿吧!”

没事儿才怪!

邓浩楠气得之翻白眼,狠狠的盯着他们两个,二人不敢对视,急忙低头不语。

“你们——”

邓浩楠指着他们二人,老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喵了个咪的,竟然能想出这个馊主意来,真是人才啊!

“来人!”

邓浩楠喊了一声,林风和陈耀明顿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大人!”

进来一个太监一个宫女,邓浩楠指了指御书案,让他们收拾干净。

林风和陈耀明顿时松了口气,还以为邓浩楠准备叫人把他们轰出去呢!

片刻后,太监和宫女收拾好了御书案,邓浩楠示意他们退下。

重新做回去,林风和陈耀明立刻站在御书案前,像是两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邓浩楠扑哧一笑,指着他们两个笑骂道:“你们两个还真有才,亏你们想得出来!”

林风急忙坏笑道:“这不都是给陈耀明逼得吗?”

“……”

陈耀明顿时气得直翻白眼,暗骂林风出卖他。

“王爷,我——”

邓浩楠挥挥手,打断了陈耀明的话,说道:“这也没什么?不就是拆皇宫或者拆皇陵吗?为了国防建设,拆了又怎么样?”

“只是这样一来,难免遭人诟病,这拆了皇宫和皇陵的木材,肯定会惹天下人不满的,尤其是皇室成员!”

邓浩楠笑了笑,眼珠儿一转,说道:“凡事要动脑子!要把拆皇宫皇陵的事情办得让所有人敬佩才行!”

陈耀明面露喜色,急忙道:“王爷英明!相比已经有办法了!”

“那是当然!”

邓浩楠洋洋得意,吊足了他们二人的胃口之后,才道:“我们不能说去拆皇宫和皇陵,应当对外称为新皇登基重修皇宫,为纪念先帝们,重修皇陵!”

二人愣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齐声道:“王爷这个办法高明啊!”

邓浩楠点点头,道:“不过,戏必须要演足了,因此你们必须先去把上等木料采伐回来,然后才能替换皇宫和皇陵的木料。”

“微臣明白!”

事情解决,他们二人再没有别的事情了,于是齐声告退。

第二天早朝,邓浩楠在大殿上宣布要为新皇登基而重修皇宫,同时为了缅怀先帝们,准备重修皇陵。

文武百官们纷纷交头接耳,不知道邓浩楠这是何意。不过,大多数人现在都站在邓浩楠一边,对邓浩楠的话那是完全的服从。于是纷纷表示支持,同时大赞邓浩楠此举深得君恩和民心。不过,也有一些不买邓浩楠帐的,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出来反对,但是心中却是在暗骂邓浩楠又在沽名钓誉,收买民心。

内阁首辅钱谦益并不赞同邓浩楠此举,当然,他是从国家财政方面出发的。他认为这样会耗费大笔的银子,现在邓浩楠财政拮据,应当省着点儿用。

不得不说,这个钱谦益还是不错的。邓浩楠很是欣赏他,但是为了帮着海军部获得上等的造船木料,他不得不把戏演下去。

只是,原本为了木材而准备拆皇宫和皇陵的事情,被邓浩楠这样一运作,竟然变不利为有利,不但让大明皇室成员高兴感激,更是让天下老百姓看到了邓浩楠为国家为君王做的一切。

不知不觉,邓浩楠此举竟然又收买的民心,使得他的声望再升了一个层次。

海军部得到了邓浩楠的批准,着手建造女娲级运输母舰,先行派出大批的采伐人员到原始森林内采伐百年、千年的上等木料,然后运到北京皇宫和皇陵。

同时,邓浩楠派人开始把皇宫和皇陵中的上等木材拆卸下来,换上刚刚采伐后的木料。

当然,更换的大多数都是大殿内外的支柱,重修不过是个幌子,工匠们只是给皇宫多刷了一层油漆而已。

拆卸下来的木料被运往南直隶,交给龙江造船厂建造宝船之用,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不但省去了数年的风干周期,更是博得了名声,邓浩楠名利双收,分外的开心。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12章“邓浩楠头像”银元

第312章“邓浩楠头像”银元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很晚】

武汉知府赖有光将查抄楚王的一千多万两银子解到户部后,使得钱谦益暂时不需要再从邓浩楠那里要银子了。

只是,邓浩楠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少,总觉得不是滋味,因此天天琢磨着如何敛财。当然,邓浩楠是不会从老百姓手里搜刮民脂民膏的,他把主意打到了文武百官们的身上。

然而,搜刮当官儿的银子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邓浩楠为此不得不费尽心思。

这些大明的官员们,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能手,因此各个家中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国朝两百多年的积累下来的财富有九成在他们手里,因此才会造成大明越来越穷。

邓浩楠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把官员们手里掌控的九成国富掏出来,作为继续维持休养生息国策的资金。

“王爷准备怎么做?”

书房内,邓浩楠将冯邵延、王承恩和张溥都叫了来,商议计划。

“微臣认为应该是准备成立中央银行了吧!”

冯邵延才得比较贴近,邓浩楠找他和王承恩一起来,八成跟这个有关。

“猜对一半!”邓浩楠笑了笑,点头道:“中央银行是要办的!但是在这之前,本王希望把全国各地的金银都收上来!”

张溥并不懂什么中央银行,问向冯邵延之后才知道大概。不过听邓浩楠想要收缴全国金银,急忙出言阻止。

“王爷使不得啊!”

邓浩楠为之一愣,只听张溥接着说道:“收缴全国金银,势必会导致全民愤怒,国将不国啊!”

邓浩楠苦笑了一下,猜到张溥以为他收缴全国金银是为了横征暴敛呢!

“子安勿要多想!本王可不是你想得那样!”

“那王爷此举的意思是?”

张溥确实捏着一把汗,不过想到邓浩楠肯自己掏腰包给国家休养生息,应该不至于再横征暴敛。

一旁冯邵延出言回答道:“张先生没有体会王爷的意思!其实,早在辽东时,王爷就准备进行金融改革了!辽东银行和瑞士钱庄就是试点,为了将来中央银行的顺利筹办而积累经验!”

张溥问道:“中央银行可是朝廷出资办钱庄之意?”

“正是如此!”

王承恩和冯邵延于是便给张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