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宝窑 >

第255章

宝窑-第255章

小说: 宝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王家,王家的院子内已经摆好了桌子。

今日王家的亲戚都来,人有不少,屋子内肯定是坐不下的,所以院子也得用上。

况且这里冬日屋内都比较阴冷。

屋子都大,都空旷,点火盆也不济多大事。还没有在外面晒着日头暖和。

周氏慌忙的把自己的大外孙接了过去。

“哎呦,这是又沉了啊,这都有十斤了吧,包这厚,可真是压手,再过两天我可就抱不动了。”

周氏嘴里埋怨着。脸上却笑开了颜。

孩子沉说明吃的好,身子好,这是巴不得的事。

巧真笑了下说道:“可不是长成了小胖猪了嘛。”

然后她又同王长顺,大中,二中。三儿打了招呼。

成子和声子,明子,王涛喊过了大姑。逗了下柔柔,看了看小怀恭,才去男人那边陪同陈轩宇说话。

玉花只过来打了个招呼,就又领着贾氏几人去灶屋忙活去了,饶是很多菜都准备好了,可今日她还是不得闲。

她是大媳妇,一切都得她张罗。

巧真看了一眼,二嫂梅花还陪着自己,并没有跟着大嫂去忙活。

二嫂平日可是很勤快的,总不会歇着,今日怎么会没去忙活呢?

“嫂子,你可是身子不舒服?”

巧真拉着梅花偷偷的问着,她和这个嫂子的感情一向很好,她忘记不了刚来时二嫂对自己的帮助。

梅花听着巧真的问话,脸慢慢的红了起来,低下了头不吭声。

“哈哈,真儿,你别问你嫂子了,她没啥不得劲,就是得歇着,不能忙活。”

周氏笑着接了话。

看娘笑的那样开怀,老脸上连皱纹都笑开了,再看看嫂子这羞怯的模样,巧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真的啊,几个月了?可是恭喜嫂子了。”

巧真急忙恭喜,嫂子一直盼着再有身子,这下可是如愿了。

“才两个月,郎中说不能劳累,怕胎坐不稳,所以娘就不让我忙活了,其实我没这娇贵。”

梅花的声音很小,她脸色柔和,眼内带着幸福的光芒,她终于如愿了。

“恩,娘说的在理,这三个月内都得加小心,可别磕了碰了,你快坐下,别站着了。”

巧真急忙扶着自己的嫂子,让她坐下。

嫂子比自己年长,一向稳重,又生过一个,自然不用她多交代什么。

“娘,外面日头这好,我去把我奶扶出来吧,在外面可比里头暖和。”

巧真又想起了陈氏。

“中,中,你去吧。”

周氏急忙点头,她也是这样想的,可先头婆婆说怕在外面等着不像样,所以一直呆在屋内,现在巧真去扶她,她肯定出来。

巧真又去屋内把陈氏扶了出来,于奶奶也跟了出来,众人都坐在了院子内,边喝水边说话。

小柔柔是一刻也闲不住,孙菊花和一个婆子都看不住她。

她小腿没有停的时候,跑到这边看看,跑到那边看看,啥都新奇。

有时间跑不稳,还摔几下。

新衣裳不一会就满是土了。

孙菊花和婆子无奈的看了一眼,这幸好是陈轩宇和巧真都是讲理的,这要是换了别的主子,看到小姐这样,不骂死她们才怪。

“大姑,您过来歇会,和奶说会话吧。柔柔那边别管她,让她跑去。”

巧真喊着孙菊花,孙菊花一心在柔柔身上,都没来得及过来说话。

孙菊花过来和自己的娘问了好。说了会儿话。

陈氏看着她,心里有些感叹。

自己这个大闺女一丢那么多年,临老才找到,虽说是亲闺女,可毕竟隔了那么多年,不如一直长在身边的亲。

不过二人处的倒也不错,闺女也是个孝顺的。

自己本想把她留在家里,再给她找一个,让她和乐的过日子。

可她不肯,先说去帮着巧真管事。等巧真上了手她再回来。

可这一去她就没想过回庄子安生下来,她习惯了在陈府的日子,让她三不三的回王家住几天还行,可让她久呆,她是不惯的。

罢了。在那里都是呆,况且自己的孙女也是好的,不会亏待她的大姑。这就行了。

自己老了,小辈有小辈的过法,只要她们都好好的,高高兴兴的,自己还图什么呢。

陈氏的想法巧真并不知道。

对于孙菊花。巧真是想让她享清福的,也问过她,愿意在镇子上她自己的宅子过活,还是愿意回庄子。

可孙菊花说她愿意呆在陈府,她原来一心在陈轩宇和巧真身上,想看着二人好好的过日子。

可现在她的心思又在柔柔和陈怀恭身上。不看到两个小的,她心里不安,她愿意在陈府内,照顾二人。

大姑的心意,巧真明白。对于她来说,陈轩宇才和她最近。

既然她愿意呆在陈府,自己何必勉强。

况且她在,自己能少操心很多,等大姑老了,自己给她养老就是。

这是巧真的想法。

几人说着话,亲戚就陆续的来了。

巧真的二姑雪梅也来了,满脸的笑,说话带着小心,丝毫看不出原来那半分嚣张的模样。

王长发领着媳妇也过来坐了会,说了说话。

现在两家大事也走到,况且巧真这个二伯一家,也不像原来,安分了很多。

看在陈氏的面子上,只要大面过的去就行。王家不计较那多。

到了晌午,桌子上开始摆起了菜。

亲戚到齐了,屋内,院子内,都坐满了。

各年龄段找各年龄段的坐下吃饭说话。

巧真这桌,坐了她,巧娥,桂花,还有她几个表亲。

巧真吃了一些,放心不下孩子,进屋去看了看。

小家伙睡的正香,外面的吵闹声一点也不影响他。

巧真笑笑,然后把外围给他堆上了一条棉被。

这样就是孩子醒了,翻两下,踢几下,也不会掉下牀去。

出了屋子,她刚准备回座位,忽然听到门口有声音。

她走了过去,想看看是谁在门口。

等到了门口,她看到了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

老头带了个破帽子,脸孔黝黑,脸上全是一道道的褶子。

身上穿着破棉衣,手里拿着个破碗,身后背了个破口袋。

是个陌生人,自己并不认识。

“您行行好,给点吃的,给点钱吧,祝您家大富大贵,多子多孙。”

老头冲巧真弯腰。

是乞讨的?

巧真蹙眉,怎么会有人来庄子上门乞讨呢?

巧真从怀内掏出了几文钱递了过去,她身上没多少零钱。

“谢谢,谢谢,您真是活菩萨,好人有好报,您能长命百岁。”

老头接过了钱,急忙作揖。

“不用。您是什么地方的人?咋会来这里乞讨?”

巧真询问。

“哎,俺是别的庄子的,家里穷,没吃的,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出来讨口饭吃,不能被饿死啊。”

老头满脸的凄苦之色。

ps:

这章是今天的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

386 营生

巧真听了老头的话凄然,道:“那您等等,我去给您拿点吃的。”

“谢谢,谢谢。”

老头急忙道谢。

巧真转身去了灶火屋,拿了几个馒头,端了一碗菜走了过去。

她看了看老头的破碗,直接把碗递了过去,连碗带菜给了老头,又把馒头递了过去。

“谢谢,您真是活菩萨,心肠真好。”

老头不住声的道谢,看着碗内的菜,眼内直冒光,里面可是有肉啊。这还有雪白的馒头,他能饱口福了。

送走了老头,巧真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她默默的回了座位,看了下众人。

她知道很多人都在打量她,对于她的做法虽然没人阻拦,可她能看出来很多人的不赞同,甚至她还听到有人低笑。

她不明白众人为啥不赞同,难道人家可怜,给人吃的,给几文钱不应该吗?

巧真不去管别人的想法,又吃了起来。

还没过一会儿,她又听门口响起了声音。好像有人在唱着什么。

巧真起了身,这次巧娥和周氏也跟了过去。

看了看门口,这次是个老婆子,也在四五十左右。

和刚才那个老头打扮差不多,也拿着个破碗,背着个口袋。

“行刑好给点吃的吧。”

老婆子冲几人伸出了碗。

难道都是一个庄子的?莫非那个庄子遭了灾,都出来乞讨不成。

“没吃的,这还都在吃呢,你去别家看看吧。”

周氏让人走。

巧真不解,自己的娘一向心软,为何今日不肯施舍呢。

那婆子听了周氏的话尤不肯走,她看了院子内一眼,那么多桌子,这家一看就是富裕的人家。她不能错过。

“行行好,可怜可怜给点吧。”

婆子伸着手,嘴里还唱了起来。

她唱的好像是莲花落,可词是什么。巧真觉得晦涩,听不大懂。

看婆子可怜,她从怀内又拿出几文钱来,并让人给了婆子馒头和菜。

婆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周氏叹息了一声没说什么。

巧娥轻轻的用胳膊肘撞了巧真一下,低声问道:“大姐,你是不是觉得娘不可怜他们,心里过意不去。”

巧真点头,自己家日子过的不差,在庄子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可为何娘会舍不得施舍人呢。

“等等你就知道了。”

巧娥并没有往下说,和巧真回到座位,又吃了起来。

慢慢的巧真真的知道了,因为从第一个开始,到她们吃完了饭菜。她已经见了十个人上门了。

都是差不多的打扮,都是同一套说辞。

虽然每个人她都施舍了,可她渐渐的明白了娘和妹子的意思。

等亲戚走的差不多了,院子内都剩下了自己家人。

巧真算了算,她今天差不多施舍出去了十五份。给了十五个人钱。

“闺女,娘不是心硬的人,你没在庄子住你是不知道。最近这一年,不知道咋就兴起了这个。”

周氏叹了口气开始给巧真解释。

“我也是去别的庄赶会走亲戚发现的,开始看到有人上门,我还可怜,还给点,可上门的太多了。”

“他们这些人里面肯定有那家境不好的。可也有那家里日子不错的,出来做这些事。有的你给了他,他还心里笑话你傻,真是气人。”

“他们是个个古会上都来,挨家挨户的要钱。闺女你算算,每个庄子有多少人家。他们一家要个两文,这庄子上几百家,他们都要下来,会落多少。他们还能穷吗?”

“有些人家境不好,咱们给点,心里也得劲,可有些人把这当成了营生,成天啥也不干,就这样要钱,娘实在是看不下去。”

周氏的话让巧真傻了眼,合着竟然是有人利用人的同情心做营生吗。

一个庄子几百户,要一圈下来可是不少钱,这可比干活强多了,怪不得这么多上门的呢,合着她白发同情心了。

“那娘咋不拦着我呢。”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巧真有些不好意思。

“哎,娘也就是说说,他们上门,娘也得给吃食,毕竟这里面还是有那真过不下去的,咱们也分不清楚谁是真,谁是假,给点就给点吧,娘何必拦着你。”

周氏的话,众人点头,是啊,里面有真的贫苦人家,要是真的过不下去的人家,她们不给,心里也过意不去。

“行了,不想了,这本就是做善事,咱们就当他们都是过不下去的,帮下忙,心里安心。”

巧真笑了下,不去多想了。

又说了会话,巧真一家也告辞了。坐马车回去了。

给巧红吃完了面条,日子很快就到了二月二。

每年的二月二,巧真都心有感触,因为那是她和陈轩宇二人感情的转折点。

这日她让人给王家送回去了五块玉佩。

交给了三儿,成子,声子,明子还要王涛。

今年除了声子和明子外,其余三个都要应试,过了他们就是秀才了。

秀才就算有了功名,能有食米。

王家虽然不在意这个,可这说出去好听,算是读书的人家。长脸。

巧真送去玉佩,希望他们都能顺心如意。

日子飞快的过着,转眼到了三月,王家紧张起来。

对几人也是嘘寒问暖,生怕身子有什么不适。

三儿,成子,王涛的精神都尚可。

三儿大了,能经住事,成子心大,王涛稳重,他们倒也没慌神。

应试的头一日,巧真便把他们接到了陈府。让他们在陈府歇息一日。

第二日她让陈府的管事送他们去应试。

巧真心里也有些紧张的,夜里她躺在牀上有些翻覆,虽然他们平时学的不错,可她也担心他们发挥失常。

“别紧张,我相信他们能过的。”

陈轩宇宽慰着巧真。

巧真胡乱的点头,她也相信,可这心里还是忍不住。

陈轩宇搂过了巧真。手开始不老实的动了起来。

“宇儿,我没心情。”

巧真觉得自己现在真的没心思亲热。

“与其把心思放在紧张上,你不妨多想想我。”

陈轩宇在巧真耳边呵气。

“我想不起来。”

巧真轻轻的推着陈轩宇。

“这样你还想的起来吗?”

陈轩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