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萌妻 >

第51章

萌妻-第51章

小说: 萌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最终,高老大乖乖掏出五千两的银票交给贺远,崔小眠适时补刀:“高大叔,等到出了五柳镇,你就可以把我们师徒大卸八块,再把银票抢回来。”

高老大心里偏偏就是这样想的。

被人窥探心思的感觉真的不好!——选自高老大之保镖升级录。

从花满楼出来,师徒两个怀里多了五千两银票。

“拿了这么多银子,你是不是考虑分我一半,毕竟我也出力不少。”崔小眠停下脚步,踮起脚尖扬起脑袋看着贺远。

“你存了那么多银子,还嫌不够?”

“胡说,铺子里一个月顶多赚二三十两,我哪有钱。”

“你藏在枕头里的金银细软,我都看到了,你藏了那么多宝贝在里面,睡觉不嫌硌脑袋吗?”

靠!

不怕贼偷,就怕贼想,好心收留他在自己屋里睡了几日,连家底都让他翻出来了,这还能不能欢乐地玩耍了?

崔小眠往地上一坐,扯开喉咙就哭,随时准备满地打滚,当小孩就是有这种福利!再过十天就要离家出走了,到时天高海阔凭鱼跃,没有银子那是万万不行的。

路上的行人已经驻足在看了,一群奶奶大妈围了上来,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已经在指责贺远:“你这当爹的也真是,孩子要吃糖,你就买给他吃吧,这大冷的天儿,让孩子坐在地上,冻坏了你不心疼啊,不是亲爹吧!”

贺远满头黑线,一把拎起小光头,就准备突出重围,没想到说时迟那时快,那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动做比他还要快,跳起来连踢三脚,第一脚踢开贺远拎着小光头的手,第二脚把贺远踢出三丈以外,第三脚却是稳稳当当接住了即将坠地的崔小眠!

整套动做一气呵成,优美绝伦,不过瞬息之间,惩治了大灰狼,又救下了小白兔!

江湖有言: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江湖有言:容情不动手,动手不容情。

江湖有言:好人还遇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

老太太看都没看从地上爬起来的贺远,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小光头抱到怀里,柔声道:“多好的孩儿啊,那狠心的爹竟也下得了黑手。”

贺远胀红了一张俊脸,小光头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脸红呢,话说这个的脸皮厚到喝醉了都不红的地步。

“老太太,小徒顽劣,在下方才还未曾管教她,您就不分青红皂白,看您岁数大了,就不和您计较了,把孩子给我吧。”

被人当街踢出三丈远,丢足了脸面, 依贺远的脾气,本就要发作,只是对方是位老太太,老太太身边又有一堆小老太太,贺远就想吃个哑巴亏认倒霉,快快离开此处也便罢了。

没想到老太太却不依不饶,指着贺远鼻子就骂:“我说怎么这般心狠,果然不是亲爹,当师父就能这样对待徒弟吗?”

她骂了几句,忽然不骂了,脸色大变,指着贺远的手指竟然在发抖:“你。。。。。。你是何人?”

贺远的忍耐已到极限,又不好公然去抢老太太怀里的崔小眠,生着闷气,对老太太的话充耳不闻。

崔小眠是个好孩子,况且老奶奶看上去好慈祥:“报告奶奶,我师父姓贺,叫贺远。”

“贺远?没听说过。”老太太又看一眼贺远,问道,“你可有个姓苏的亲戚?”

噗!

贺远的头更大了,先是柳捕头一家,现在又是这个爱管闲事的老太太,全都问他同一个问题。

“在下三亲六故,五服内外,没有一个亲戚是姓苏的!”

老太太的眼角有些潮湿,满脸都是失望,低头对怀里的崔小眠道:“你这个师父对你不好,你回家告诉爹娘,换个师父。”

崔小眠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甜甜地说:“报告奶奶,我认识姓苏的,还认识两个呢,一位是柳婶婶,一位是浣之哥哥。”

这里是五柳镇,浣之说过,整个五柳镇只有他们一家姓苏的,柳夫人和老太太全都问过贺远相同的问题,世上没有这样巧合的事,除非他们是一家人!

老太太的年龄足能当柳夫人的娘了,所以她的身份只有一个——柳夫人和浣之的娘亲。

老太太是实在人,立刻一拍胸脯:“你这孩子还真不是外人,我就是绣绣和浣之的娘,五柳镇的人都叫我秀才娘子。”

一一一

☆、第九十章 师父有颗犯贱的心

若问四十年前,江湖上最有名的女子是谁?

那并非是皇太后和皇后,而是绵里银针叶九娘。

若问四十年前,江湖上最令个气恼的婚事是哪桩?

那也不是皇上和皇后,而是叶九娘嫁给了叫花子。

绵里银针叶九娘不但貌美如花,而且一手飞针绝技冠绝武林,红粉动江湖。但凡是个懂事的都知道,这种女侠目高顶,普通人根本看不上,可谁也没想到,叶九娘不但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叫花子,还从此销声匿迹。

四十年后,五柳镇出了个有钱有势的苏秀才,苏秀才的夫人人称秀才娘子,她便是当年的绵里银针叶九娘。

秀才娘子叶老太太年逾六旬,武功一点儿也没放下,就看她刚才踹贺远的那一脚,也能看出,快刀小阎罗再练上十年,也比不上这老太太。

叶老太太对崔小眠是越看越喜欢,稍带着看贺远是越看越来气,非但对徒弟非打即骂,而且还长了一张骗人的脸。

“小宝贝,你认识老身的儿子和女儿,那你一定是从桃花城来的,到奶奶家里坐会儿去。”

叶老太太堪比五柳镇的当家主母,但凡在五柳镇上发生的事,她都当成她的家事。

对于贺远这种毫无人性的师父,叶老太太更是同仇敌忾。

看到叶老太太教训贺远,崔小眠很解气,可又有几分心疼,在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之前,贺远就是她唯一的亲人。

“叶奶奶,您不要骂我师父了,是小眠淘气,惹师父生气了” ,崔小眠顿了顿,又违心地加上两句,“是师父把我养大的。师父是好人。”

“哎哟,你们听听,这才多大的孩子,就这么懂事。”叶老太太对身边的几位小老太太说道。这几位都已经服侍了她大半辈子,如今年事已高,平日里就是陪着叶老太太聊天、打架、做好事。

被气得七荤八素的贺远,听到崔小眠这么说,心里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喜悦,连带着说话也客气有加。

“老人家,孩子小给您添麻烦了,天色不早,在下要带她回家做功课了,就不去讨扰您了。”

“嗯。这说的还像是句人话”,叶老太太满意了,再次打量着贺远,“你爹娘都还在吗?他们没同你提过姓苏的亲戚?”

贺远不耐烦,却又强笑道:“在下父母身强体健。家母娘家姓潘,外家也算大户人家,亲戚众多,却并无苏姓人家。”

叶老太太有些失望,目光黯然,嘟哝道:“人老了,眼神儿也不好。唉。”

失望归失望,崔老太太却不忘问问崔小眠关于浣之的事,老来得子,又离家在外,自是牵挂。

“叶奶奶放心吧,浣之哥哥读书好。人品好,身体也比从前壮实了。”

崔小眠的这几句话换来了贺远锋利的眼刀子,直到离开五柳镇,走在回城的路上,贺远还在立规矩:“女诫白学了。你不懂男女有别吗?以后少和姓苏的来往,让师父看到你给那个小流。。。。。。苏浣之送菜送饭,就罚你将女诫抄上一百遍!”

崔小眠翻翻白眼,你何时当过我是女的,用男女有别来说教,分明是你对浣之哥哥有看法,老娘顶多再忍你十天,十天后你就找不到我了,爱罚谁就罚谁,关我屁事!

骑在马背上,崔小眠坐在贺远身后,贺远看不到她翻白眼画圈圈,只听她“是是是”答应着,遂语气柔和,火药味也收敛了许多。

“你虽然机灵,但年龄幼小,世事险恶,你又能分辨几分,师父说你也是为了你好。”

“是,师父,我懂了,那。。。。。。银票呢?”

半路杀出个秀才娘子,那五千两银票的事也先放下了,现在没有了外人,还是亲师徒明算帐为好。

贺远花钱如流水,今日不把钱拿到手,说不定明天五千两就变成五百两了。

”为师最近手头紧,先欠着。“

喂,不能欠,十天后我就走了,到时怎么向你收帐啊。

“钱放在你那里我不放心,不出三天你就花光了。”

“胡说,为师近来很节俭。”

崔小眠想了想,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你知道我是很能存钱的,你对徒弟那么刻薄,我还能存下钱了呢,所以你就把钱交给我,让我给你拿着,你花钱就找我要,保证随要随拿,决不拖欠。”

贺远回过头来,调侃地捏捏她的小脸蛋,问道:“你贪污算谁的?”

崔小眠学着他的样子冷哼一声:“帐目公开,你随时来查帐。”

贺远想说你连字都不会写,如何建帐,但他还从来没有找别人要钱花的经历,他觉得这事很新鲜,很好玩,很想试一试。

总之,就是贺远有颗犯贱的心。

从贺远那里拿过银票,崔小眠又问:“高老大会不会真的在路上堵住我们,杀人越货?”

贺远冷冷一笑:“杀人越货?他不会。给我们师徒做保镖他能抽三成,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高老大是老江湖,这个道理他懂的。”

崔小眠秒懂,她表示对江湖上老谋深算的事很感兴趣,可是贺远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懒懒地道:“快些赶路,为师饿了。”

哼哼,哼哼哼。

崔小眠发现,最近贺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句“为师饿了”,她是菜馆的大厨,不是他的专用厨娘!

况且,她只有八岁,谁家里八岁的孩子既要做生意养家,又要伺候大人的。

从五柳镇回来的路上果然风平浪静,看来贺远深知高老大的为人,算准了他不会报复,这次尝到甜头,他会长期合作。

再说,于老六死了,张花娘死了,江湖上最有信誊的两位接赃人都死了,贺远也在寻找新的买家,在尚未成熟之前,他不想自己露面,因而他需要保镖帮他运送赃物,而这一次,高老大表现得很好。

这次去五柳镇,崔小眠长了见识,苏秀才的生意做得别开生面,令人叹为观止,崔小眠已经想改投名师,跟在苏秀才鞍前马后,学习捞偏门做生意。

这倒也并非不可办到的事,有柳婶婶和浣之哥哥做引见,只要苏秀才不嫌自己年纪小,那么成功率是很高的呢。

想着离家出走后能有机会改投名师,崔小眠心情舒畅,炒起菜来更加带劲儿。

这时小丫跑过来,问道:“小掌柜,刚才遇到粮店的李掌柜,他说刚到了核桃桂圆大红枣,过几日就是腊八了,问我们要不要进一些贮备上。“

崔小眠不解,李掌柜为何还要提醒她贮备上,问了小丫这才知道,原来在桃花城里,每年的腊月初八,各家酒楼食肆便开门品粥。

腊月初八,民间素有喝腊八粥的风俗,而桃花城里却另有盛事。

每年这一天,在距此不远的桃城大街就成了腊八粥一条街。

整个桃花城的大小酒楼食肆都在这里摆摊设点,现场施粥。

说是品粥,当然和富户做善事给饥民施粥不同,给饥民喝的多是粗粮粥,用于果腹。

腊八当日,桃城大街上遍布各食肆的粥摊子,把他们精心熬制的腊八粥摆放出来,百姓们只需带个碗筷便可免费喝个痛快,喝粥是不要钱的,重要的不是喝,而是品,每位来喝粥的百姓都会事先拿到三枚彩牌,觉得哪家的粥好,便在那家的彩牌箱里投上一枚。当天会由商会统一开箱唱牌,以所获彩牌数量排出此次品粥会的前三名,这前三名会获得由商会会长亲自颁发的金字招牌,上写“香粥状元”、“香粥榜眼”、“香粥探花”。

不论是大酒楼还是小粥铺,都想在自家铺子里挂上这块金字招牌,因而每年腊八前的十天里,大到摆摊的位置,小到煮粥用的食材,八仙过海,你争我抢。

铺子里的米面杂粮都是在李掌柜那里买,见别家都在屯货屯粮,李掌柜便好心提醒一下,免得好食材都被大店屯去,再过几日,就是花上几倍的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上好的杂粮干果。

崔小眠初来乍到,并不知道这品粥会的事,来了桃花城快一年了,她还没有和商会打过交道。

这也不能怪她,铺子的老板是贺远,可贺远三天两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别说到商会去开会,就连来铺子吃饭的客人也很少能见到他。

既然有这么一个品粥会,崔小眠就想抓住机会露一小手。

做为一名专业的私房菜厨子,崔小眠对自己熬粥的功夫非常自信,家常粥保健粥,冰粥热粥牛奶粥,哪一样都是手到擒来。

没想到小小的桃花城还有这么多花样,崔小眠已经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可是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小安子告诉她,让她腊八那天整日留在家里不要出门,原本不出门也无关紧要,可是现在有了品粥会的事,腊八那天肯定是要出门的,而且还要全天泡在粥摊上。

小安子要在腊月初八那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