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毒医-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他事无巨细的汇报,高知府面色逐渐开始变得铁青。他知道李财主这些年有些肆无忌惮,却未曾料到竟然已经猖狂到了如此地步。
在此之前,高知府对素问和莫易还是心存不满的,但此时的想法却完全变了。在他的庇护下,李财主如此肆无忌惮的放高利贷。这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假如这回案子不是被送到他这里而是被揭发到御史那里,他的麻烦可就大了,弄不好要落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按耐住心中的怒火,高知府翻看着搜刮来的账本。上面的账目事无巨细,正是二麻子平时所做。与他此时的交代一般不二。
问完了二麻子的罪行,高知府接着又盘问了另外五人。他们的情况与二麻子相似,对所经手的账目心中极为清楚。待他们把情况交代完,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这还是让他们精简过的结果,否则所耗费的时间必然更长。
将账目梳理了一下,李财主的累累罪行这一下终于大白于天下。事到如今,李财主心中已经没了任何侥幸的心思。知道这回是必死无疑。
将惊堂木猛地一拍,高知府马上就阴沉着脸怒声斥道:“李守财,真是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大。在本府的治理之下,你竟然就敢如此肆无忌惮的重利盘剥。对你这种罪无可恕的祸害,本府这回绝不姑息。判你秋后问斩。”
听见宣判结果,堂外围观群众一片哗然,紧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喝彩声。能将李财主这等恶霸判处秋后问斩,这绝对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
待堂外的喧哗声落下,高知府这才继续宣判道:“李守财。有鉴于你重利盘剥罪行严重,可知家中财物来源绝非正途。为伸张正义,本府下令查抄李家,将府内所有财物上缴国库。若有重利盘剥受害者,均可凭收据索回额外付出的利息。”
宣判玩之后,高知府立即就宣布退堂。他现在被李财主的事情吓到了,需要安静的环境来整理一下有些凌乱的思绪。
回到后宅,高知府马上就陷入了思索中。说实话,他之前确实是故意放纵李财主在民间放高利贷,却没料到事情竟然会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原以为李财主是个知道适可而止的人,起码不会把高利贷的生意弄得人尽皆知,现在看来之前是看错了。
对于重利盘剥的严重性,高知府自然是有所认知的。这个朝代最严重的刑罚之一就有重利盘剥,几乎一宣判就是死刑。
从李财主身上,高知府联想到了其他依附于自己的云州势力。凭借他的庇护,他们是不是也跟李财主一样越来越肆无忌惮?他只是这么一想,答案便随即呼之欲出。毫无疑问,那些势力利益熏心,当然不会见好就收。
明白了这一点,高知府顿觉心中一片冰凉。他平时一直以小心谨慎自居,却不曾想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埋下了如此多的隐患。
最初的震惊过后,高知府立刻就冷静了下来。事到如今,他后悔已经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他暗暗琢磨了一番,把那些势力能带来的好处与潜藏的危机进行了对比,最后终于下定铲除这些祸害的决心。
不得不说,高知府果然是个有决断的。他没有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住双眼,做出了一个极为明智的抉择。
宣判的结果一出来,永宁侯府的下人立刻就从围观群众中跑了出来,当即朝甜蜜蜜所在的方向奔去。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到甜蜜蜜,这可是他们家世子爷交代过。若是他们不小心耽误了,到最后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收到宣判的结果,素问和莫易相视一笑。一切都如他们所料的那样,高知府果然选择对李财主痛下杀手。
回头看见陈德全脸上的浅笑,素问一点都没觉得心虚,反而落落大方的把侯府下人送来的消息与他分享。在她看来,她这回确实是利用了陈德全的影响力,但并没有什么不厚道的地方,所以完全没必要觉得心虚。
在事情发生之前,素问已经征得了陈德全的同意,虽然没有提前把事情挑明。陈德全当时的条件是不违背道义,显然这件事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听了他的介绍,陈德全心情貌似未受到丝毫影响,反而笑盈盈的说道:“素问丫头,你们这一招可算是一石二鸟。除了帮到那个年轻妇人外,你还顺便帮了高知府一把。有了这一次的事情,他又欠了你一个人情,只是不知他会不会记在心里?”
对于高知府会不会报答恩情的问题,素问完全没任何兴趣。在她看来,高知府其实就是一个陌生人,怎么想怎么做跟她没半毛钱关系。
相比于报恩的事情,素问更好奇高知府是如何得的好处。她这回明明是故意给他难堪来着,怎么一个不小心反而帮了他的忙?她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这才能防止以后发生同样的事情。明明是想算计某人,却无意间帮了忙,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不美妙了。
心中有疑问,素问马上就好奇的开口问道:“世博,您这话怎么说?素问明明是给他找麻烦,怎么会反而帮了他的忙?”
见素问虚心请教,陈德全立刻就好心情的出言解释道:“表面上看,你把李财主送到他面前,这是让他觉得难堪,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若他能认真审理李财主的案子,定然会发现许多事情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握,这便可引起他的警觉。”
见他这么说,洪迁立刻笑着接话道:“若他是个聪明人,肯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将身边潜藏的所有类似风险都拔除掉。从这一个角度来讲,你们俩确实帮了他的大忙。”
听了他们的解释,素问一脸恍然道:“将这些潜藏的危险拔除掉,他便少了许多能被御史用来谈何的证据,同样也拔除了不少获罪的不利证据。严重一点说,有我们俩这次无意间的相助,他或许便能避开将来抄家灭门的大祸。”
满意的点了点头,陈德全就笑眯眯的回答道:“没错,你说得对。像纵容治下重利盘剥这种罪名,若是被查实了,最后可是要掉脑袋的。这么大的恩情,你说他该怎么还?”
素问听了,一脸浑不在意的说道:“对我来说,还不还无所谓,反正我也不是有意的,本来就没打算让他领情。若他真觉得良心不安,以后就少做这些事情,别为害一方便可。”
☆、第274章 发卖
听了素问的这番话,洪迁马上一脸满意的称赞道:“嗯,你能有这样的心态,为师颇觉欣慰。尤其是对人有恩的时候,我们千万不可挟恩图报。”
见洪迁这么说,陈德全马上笑呵呵的接话道:“对别人有恩的时候,我们切记不可挟恩图报。说实话,这样对我们也是一件益事。若是贪图回报才去做善事,最后难免会走上歧途,甚至失去原有的本心。”
听了他们俩的教诲,素问急忙一脸严肃的表态道:“素问知道了,您两位放心。做不做善事是我的事情,报不报恩是别人的事情,素问绝不会强求。”
看见素问一脸肃穆,陈德全不由莞尔一笑,转而语气轻松的说道:“素问丫头,你安排的这场戏果真好看。全程看下来,每一个人都有收获。不仅无辜百姓冤情得以伸张,还点醒了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员,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得到他这样的评价,素问眼睛里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她早就料到陈德全肯定不会生气,现在看来果然猜对了。
宣判结束后,高知府当即就下达了查抄李府的命令。在围观群众的全程目击下,府衙的衙役再度杀向了李府。他们刚才为抓李财主已经来过一次,因此这一次就显得轻车熟路,没多久便冲到了李府门口。
面对来势汹汹的衙役,李府上下没一个人敢于反抗。他们被集中到一座院子后,就直接全部被押入监牢,其中自然包括入门不久的王琴雅。
李财主被关进监牢,李府被府衙查抄,这条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云州城。半日的时间不到,就连生活在云州城外的王家老小也都相继收到了消息。他们收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一向风光无限的李财主怎么可能一夕之间就被关进监牢?
对于外人来说,这条消息或许没什么违和之处,但王家老小却并不是外人。他们依靠王琴雅这一层关系。早就听说了高知府乃是李财主背后靠山的秘辛,因此受到的冲击更大。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实在是太违和了。高知府一直都扮演李财主坚实后盾的角色,为何会一夕之间就变了脸?问题是这一招变化来的太快。他们之前竟然连丝毫风声都没能听说,以至于现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他们就算提前听到了风声,能采取的措施也十分有限。在李财主眼里,王家这群人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虾米。
最初的震惊过后,王家老小就陷入了分歧之中。为是否搭救王琴雅的事情,他们内部闹得不可开交,形成了以李氏和老大媳妇为首的两个派别。这两派意见尖锐对立,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一天到晚都在不停争吵。
在以老大媳妇为首的一派看来。王琴雅为他们捞取了不少好处,对王家有卓越的贡献。就算只是看在这些贡献的面子上,他们也不能对她置之不理。
在以李氏为首的一派看来,王琴雅已经是外嫁女,早就跟王家没了关系。不管她在外面是生是死。都不是他们王家需要操心的事情。尤其搭救王琴雅需要耗费银子,他们这一派嗜钱如命,就更不愿意掺和了。
当然,他们的态度遭到了老大一家的强烈抨击。他们从王琴雅的外嫁中赚到了钱,到头来却不肯出手搭救,简直是活脱脱的白眼狼。
对于老大一家的指责,李氏一派予以了坚决反击。按照他们的说法。王琴雅从小被王家抚养长大,这些银子都是她该给的。他们收了应得的银子,有什么可被指责的。像王琴雅现在的情况,他们愿意帮是情分,不愿意帮是本分。
面对不要脸到极点的李氏一派,老大媳妇恨不得直接拿刀跟他们拼命。好在她还没忘记王琴雅和王家老大的事情。这才没干出持刀杀人的疯狂举动。
见李氏一派无法被说动,老大媳妇第二天只好亲自带着小儿子去府衙门口打听消息。或许是他们运气好的缘故,这一次去还真获得了一条好消息。听说李府的家奴要在几天后进行发卖,到时候谁都可以拿钱去把这些人买下来。
不得不说,王琴雅运气还算不错。她虽然成了李财主的人。但由于服侍时间短,被抓的时候连一个通房的身份都算不上。这样一来,她就被当做普通家奴处理。
问清楚了这些情况,老大媳妇这才稍稍放下一些心来。她询问了一下发卖家奴的行情,发现解救王琴雅根本用不了多少钱。她如今虽然有钱,但在王家却势单力孤,正急需像王琴雅这样有手段的帮手,所以买下来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收到王琴雅将要被发卖出去的消息的人并不止一个,起码素问和莫易也是知道的。他们俩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在这件事里见机行事。
至于如何见机行事?这就要看老大媳妇的表现了。如果她真心想把女儿赎出来,他们俩不介意帮她抬高一下价格。除此之外,他们俩还打算引入别的竞争者,这样才能把王琴雅的身价进一步提高。
其他竞争者的候选名单,他们俩早就想好了。云州城的青楼可不算少,对王琴雅这种美丽姑娘简直求贤若渴。
在他们俩的有意策划下,王琴雅的艳名迅速在云州城的几家青楼流传开来。听说有这样一位姑娘,青楼的东家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不惜价钱将她买下来。不管是现代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最稀缺的就是人才了,青楼同样如此。
大概是心虚的原因,李财主的重利盘剥案被高知府处理的极为迅速。仅仅用了五天时间,李府家奴的发卖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提前得知了消息,老大媳妇一大早就带着兑换好的银票去了发卖人口的市场。她这回拿了五百两银子的银票,自觉肯定能把王琴雅买下来。她之前已经打听过了,像王琴雅这种有几分姿色的丫鬟,往常最高价也就是五六十两。
等了一会儿,老大媳妇终于等到了王琴雅被人牙子拉出来。这几天的监牢生活煎熬下来,她如今变得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早已看不出刚入李府时的意气奋发。
看见王琴雅出现,老大媳妇马上就挤了过去。她口中不停呼唤王琴雅的名字,想引起她的注意。好在王琴雅虽然身形狼狈,但精神并没有显得太差,起码对她的呼唤还是有反应的。只是碍于身上捆绑的绳索,她无法给予太多的回应。
时隔多日再次见到老大媳妇,王琴雅当场泪流满面。她在监牢里过着备受折辱的日子,心中早已没了先前那一股不服输的心气儿。
直到被喝止住,老大媳妇这才停下了不断往前靠近的脚步。她目不转睛的盯着被压在中间的王琴雅,心中百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