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女毒医 >

第222章

嫡女毒医-第222章

小说: 嫡女毒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觉得心情激动。

看见陈德全的样子,另外两位鸿儒眼睛都快红了。那一套画具看起来好诱人,他们真想伸手触摸一下。好能亲身感受那套画具的与众不同。只可惜看陈德全这副护食的样子,他们想要亲手触摸一下那套画具,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抚摸着手中的画具,陈德全还没忘抬头朝两人投去一个炫耀的眼神。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他实在是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看见陈德全这副模样,两位鸿儒心中暗恨不已。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们俩说不定早就冲上去抢夺了。当然,那只能是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像今日这般人声鼎沸的场景,他们还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大师风范,免得掉价。

一脸得意的朝两人举了举手中的画具。陈德全这才面带笑意的转而对素问问道:“丫头,你这种画风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绘画流派,那有没有想好这一画派的名字?”

听他问起这件事,素问马上就露出一脸思索的神情,然后才开口答道:“世博。您觉得用油画来命名怎么样?按照素问的预想,这种风格的画作要注重色彩的运用,肯定要用到许多种类的油彩。用这个名字命名,素问觉得挺合适的。”

听了她的建议,陈德全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画像,只觉得这个名字太牵强了。别的不用说,至少墙上那一幅画并没有用太多的油彩。

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牵强。但陈德全还是理解了素问表达的意思。现在常见的水墨画注重的是写意,估计素问是想反其道而行之,使得新画派偏向写实。这样想就能明白她表达的设想了,用丰富的色彩进行修饰,画作确实可以变得更接近实物。

想明白了这些,陈德全就一脸赞同的开口说道:“嗯。这个建议不错,就叫油画派吧。听了你的设想,世博才知道这幅画作离完美还有一段差距,正好给世博留出了努力的空间。”

见陈德全明白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素问心中欢喜不已。她知道自己没什么绘画天赋。不可能把油画的真谛完全表现出来。这一回有陈德全帮忙,她就放心了。只要她把方向指明,剩下的事情陈德全肯定全部都能搞定。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油画就会在他们两个的手中诞生。别的不用说,她起码能凭借这样一份贡献名垂千古,说不定还会成为这个时空后世教科书中的人物。

就在两人热烈交谈的时候,和乐公主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语带轻蔑的说道:“华小姐,没想到你送的礼物竟然是画作。陈先生乃是当今最有名的画坛大家,你这样的行为无异于东施效颦。等这件事传出去,你肯定会成为全京城的笑话。”

听见和乐公主再次出言挑衅,场上原本热闹的氛围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众人都把注意力从墙上的画作上移开,充满惊奇的盯着满脸轻蔑的和乐公主看。

面对和乐公主的挑衅,素问只觉万分无语。她现在完全确信了,这位公主的智商真成问题。看来上天对人真是公平的,给了你某方面的优越条件,就一定会在另一方面有所短缺。大概是比较倒霉,和乐公主短缺的正好是智商,真是让人替她着急。

转头看着和乐公主,素问就一脸淡然的开口说道:“公主殿下,您此言差矣。陈先生虽然擅长画技,但不可能对所有的都了如指掌,起码这幅画里有一些这样的元素。”

素问这么回答,陈德全马上就笑呵呵的接话道:“对呀,素问丫头所言极是。学海无涯,不管学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有没涉及到的领域。在某项技艺上造诣高,并不意味着别人就处处比不上。比如说,今日的这幅画便是老朽这辈子从未见过的。”

听了他这番话,和乐公主只觉脸上火辣辣的。她本来只是想借机落一下素问的面子,好趁机提出给她画像的要求,却不料竟然闹成了这样。

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和乐公主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爱美之心。她希望自己的容貌能被保留下来,好留在日后慢慢回味。毫无疑问,用素问提供的这种画法是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太子妃想到了,她同样也想到了。

虽然有这样的念头,和乐公主却不好直接开口提出要求。她毕竟刚刚与素问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接触,这时候忽然提要求会显得有些奇怪。

考虑了一下,和乐公主就打算先给素问一个下马威。别的不用说,先给素问扣一顶东施效颦的帽子,打压一下素问的气势再说。意想不到的是,她刚刚出招,就遭到了素问的反击,陈德全竟然还在旁边开口表示了对素问的支持。

对于和乐公主来说,这简直是公然打脸。尽管不久之前她已经被素问狠狠的打过一次脸了,但这次还是触及到了她的底线。

身为皇家女儿,和乐公主心中有一份不可触及的底线。她从小反应就不是太敏锐,经常被人拿来开玩笑,却并不自知。时间长了,她就养成了一种好面子的习惯,最痛恨的就是落她面子的行为。

为了心中的骄傲,和乐公主咬牙放弃了求画的打算。她宁可永远得不到这样的画像,也必须在今日这样的场合找回场子来。

捏紧了拳头,和乐公主就面带鄙夷的说道:“华小姐,原以为你是个谦虚的,却不料竟是这般的不知天高地厚。说你东施效颦怎么了,这是本宫瞧得起你。面对本宫的建议,你不仅不知反省,竟然还恬不知耻的自夸自擂。”

面对和乐公主的冷言冷语,素问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嘲讽,口中则故作毕恭毕敬道:“公主殿下,您确实是金枝玉叶不假,但说出来的话难道就是金科玉律,丝毫质疑不得?”

面对素问的反问,和乐公主有一瞬间的语塞。她又不是皇帝老爹,说出来的话自然不能算金科玉律。若是别人给她面子,当然可以把她的话当回事。问题是真要较真起来,她的话自然不是容不得他人质疑的金口玉言。

一瞬间的语塞过后,和乐公主马上就回过神来,满脸鄙夷与不屑的说道:“质疑本宫的话,就凭你现在一介贱民的身份?呵呵,别搞笑了。要质疑本宫,一个贱民还不配。”

闻听此言,素问立刻朝和乐公主投去一个怜悯的眼神。这公主真够白痴的,竟然三番两次的将把柄往自己手里送。既然和乐公主如此贴心,她又何必客气。这样有利的把柄放着不用,实在是对不起和乐公主的智商。

念头流转的同时,素问马上故作震惊的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反问道:“在公主殿下眼里,如素问这般的寻常百姓原来都是贱民,没想到皇家居然如此看待我们这些升斗小民?”

☆、第351章 妯娌交锋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谁都没有预料到,面对和乐公主的嘲讽与轻蔑时,素问竟然会直接丢出这样一句极具冲击力的话语。

不得不说,素问这句反问太有杀伤力了,一下子就彻底将和乐公主推入了进退为难的局面。不管她如何回答,这一回都必将被素问抓到把柄。只要素问愿意,这件事将会无限度的被上纲上线,甚至惊动坐在龙椅上的那位。

在这个王朝,有许多百姓是入了贱籍的,但更多的却是如素问这样的自由民。不客气地讲,如素问这样的自由民才是这个王朝的基石,维护了天下的长治久安。

遗憾的是,和乐公主太缺乏政治常识,竟然说出了那番话。把良民当做贱民对待,现实里虽然没少发生这种事情,但这却是一个绝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话题。在这年月,逼良为贱可是要被抓起来判刑的重罪。

虽然和乐公主没干出逼良为贱的事情,但却表现出将良民当做贱民对待的意思。对于一个皇家公主来说,这样的言行显然是十分欠妥的,甚至有伤皇家颜面。

撂下这番话后,素问就目不转睛的盯着和乐公主看。她既然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就做好了与和乐公主战斗到底的准备。如果和乐公主今日没有退让,那她将会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下去,直至讨回一个说法来。

面对素问灼灼的目光,和乐公主感到了一阵从未体验过的压力。由于拥有公主的身份,她从小遇到的人基本上都对她毕恭毕敬,这还是第一次被一个平民女逼到无言以对。

在被素问反问的第一时间,和乐公主就反应了过来,心中立即涌上一阵懊悔。她刚才实在是太气愤了,这才犯了口不择言的忌讳。只可惜错误早就酿成,她这时候后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度过眼前的危机。

张了张嘴,和乐公主却连一个字都没说出来。她不知道该怎么答复,感觉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好像都有不足,都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就在迟疑之间,太子妃忽然态度严厉的对和乐公主出言教训道:“和乐,你之前读的书都到哪里去了?身为皇家的公主,你竟然说出如此令万千百姓失望的话语。就冲你今日的表现,不处罚不足以平民愤。寿宴你不用参加了,直接回宫里等父皇发落。”

闻听此言,和乐公主心头不由一颤。一想到要被皇帝老爹处罚,她就觉得心头发冷,连带着气势也不由弱了几分。

就在这时候,人群中一个衣着华美的贵妇笑着开口打圆场道:“大嫂,你太严重了。和乐现在还是孩子呢,说出来的话当不得真。如果大嫂凭此就要处罚和乐,未免显得太不近人情了。两个小孩子吵架而已,我们做大人的何必搅合进去呢?”

见有人出面替自己说情,和乐公主急忙朝说话之人投去感激的目光。在这一刻,她感受到了来自秦王妃的维护之情。

与此同时,素问同样将目光投向了说话的秦王妃。寿宴举行了这么长时间,她却始终保持了足够的低调。原以为她会继续沉默下去,却不料竟然在这时候开口替和乐公主说情。不得不说,这样姑嫂情深的一幕实在是太让人反胃了。

在素问看来,秦王妃并不是真的替和乐公主考虑。别的不用说,如果她真心把和乐公主当做自家姐妹,怎么可能会在这件事发生前一点阻止的表示都没有?

若素问没猜错,秦王妃现在出来救场,其实是为了杜绝太子妃将这件事捅到皇帝面前的可能。作为和乐公主一母同胞的亲兄长,如果自家小妹被皇帝老爹处罚了,秦王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波及。在夺嫡任务还未完成的时候,给皇帝留下糟糕印象显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面对秦王妃的说情,太子妃却表现的毫不领情,反而一脸严肃的出言驳斥道:“弟妹,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和乐都快招驸马的人了,怎么还能被当小孩子对待?”

被太子妃当众落了面子,秦王妃面色有些难看。她想出言反驳,但顾及到太子妃长嫂的身份,最后却又只能把所有不满咽了回去。她现在只是秦王妃,面前的却是太子妃。这时候就与太子妃发生正面冲突,并不符合他们这一派的利益。

调整了一下心情,秦王妃这才故作一脸轻松的说道:“大嫂,你要是真生气,就罚和乐去庙里捐一尊菩萨好了。两个小孩子之间的玩笑话,你又何必去劳烦父皇。”

对于秦王妃的心思,太子妃自然清楚。想把这件事压下来,那还要看她答不答应?能有如此良机处罚和乐公主,她可没打算轻轻放过。轻视天下的良民,这样的罪名坐实了,估计定会让秦王一党头疼好长时间。

朝秦王妃瞧了一眼,太子妃就满脸痛心的说道:“弟妹,和乐尚未成亲,这么想也就算了,没想到你也这么不当回事。这种话若是传出去,天下百姓该有多么寒心?”

原想着把事情大事化小,却不料竟然被太子妃当众斥责不懂得体谅百姓。对于秦王妃来说,这样的评价绝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结果。要知道她可是想成为皇后的人,怎么能被人说成不懂得体谅百姓?

若是这件事传出去,她将来还怎么母仪天下?和乐公主免受皇帝处罚确实重要,但与她的名声相比,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轻咳了一声,秦王妃就故作无奈的说道:“大嫂,你的心意弟妹明白,但和乐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如果真因为出言不慎,致使和乐被父皇处罚,我于心不忍。大嫂,你难道就能狠得下心?这么多年了,我们姑嫂情分还是有的吧?”

听了这番话,素问不由对秦王妃肃然起敬。能嫁到皇家的女人,看来没一个是简单的,起码面前这两位就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战斗力。

别的不用说,秦王妃这番话就十分耐人寻味。她一方面回应了太子妃对她不懂得体谅百姓疾苦的指责,另一方面还暗示了太子妃不有爱手足的嫌疑。一番话里包含这么多层意思,秦王妃也是个玩弄心机的高手,真不愧是秦王的贤内助。

面对秦王妃挖下的陷阱,太子妃当然一眼就看了出来。她与秦王妃早就不是第一次交手了,对秦王妃的路数已经做到了烂熟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