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女毒医 >

第226章

嫡女毒医-第226章

小说: 嫡女毒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哪怕一开始的要求得到了满足,集会也不会轻易散去。他们的诉求永远不会有尽头,满足了一向立刻就会冒出第二项。

看了一会儿,素问很快就知道了举子们的新要求。他们最开始的诉求是严查弊案,现在则变成了废除这场科举刚刚发布的上榜名单,并重新举行考试。

知道了他们的新诉求,素问心中不由暗暗冷笑。她之前还担心动员南方举子有困难,现在看来这一担心是多余了。就凭这些北方举子的要求,南方举子便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金榜题名的举子。

想到这里,素问马上就做出回洪府的决定。她需要把动员南方举子的办法告知洪夫人。并说服其按照这个主意来执行。

见到洪夫人,素问马上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师母,素问与陈先生想出一个主意,您要不要听一下?只要运用的好。肯定能保先生平安。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保先生安全无忧,然后我们再想办法还先生一个清白。”

听她这么说,洪夫人立刻就满眼希冀的说道:“什么办法,你赶快说来听听。只要有一点希望,我都要放手搏一把。”

没有任何的犹豫,素问就将动员南方举子的办法说了一遍。她介绍的颇为细致,并尽量客观的分析了这么做可能带来的利弊。这件事有风险,她必须把可能的结果都摆到台面上来,以防洪夫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听了她的分析,洪夫人沉吟了片刻。然后才斩钉截铁的开口答道:“行,就按你说的来。尽管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绝不会比现在这种情况更糟糕。”

敲定了动员南方举子的决定后,洪夫人马上就开始着手准备。现在事态紧急,她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浪费。为节约时间。她派人把这一动向通报了太子岳父家后,便直接将洪礼和素问派了出去,到南方举子暂居的客栈进行联络工作。

得到了洪夫人派遣的任务,素问立刻就带着星儿直奔云州举子所在的客栈而去。。那里有不少举子都是浩然书院求学的,算起来与她还有一面之缘。

在科举的这段时间,素问虽然没直接与举子们接触,但各种消息却没少听闻。有星儿这个私人助理在。她该知道的消息一点都没落下。比如说,浩然书院有九位举子金榜题名,其中有五位还是状元奖学金的受资助者。

对于素问来说,这样的消息平时或许没什么用处,但关键时刻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不,她现在就把这些消息都用上了。

来到浩然书院举子暂居的客栈。素问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她现在也是才名远扬的才女,在这些读书人心里拥有一定的地位。听说是她来访,这一次参加科举的所有举子都迎了出来,都想瞻仰一下新一代才女领军人物的风采。

将在场众人匆匆的扫视了一圈,素问却意外的没有发现李守信的身影。她心中有一丝疑惑。但由于现在事态紧急,倒是并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

简单寒暄了几句,素问就开门见山说起了北方举子聚众请愿的事情。果如她之前所料,这条消息早就传遍了全京城,这些云州来的举子自然也都听说了。只是受信息传播条件的制约,他们还不知道北方举子们提出的最新要求。

摸清楚了这边的情况,素问马上就将洪迁被抓的事情抖露了出来。这条消息之前已经有一些风声走漏,因此他们倒是并没有太震惊。

尽管没有震惊,但一群云州举子却还是感到了愤怒,尤其是那些获得状元奖学金资助的举子。他们能顺利的进京赶考,还都是沾了奖学金的光,所以对洪迁便更多了几分感激。眼见得洪迁被冤枉入狱,他们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除他们以外,其余的云州举子也都十分愠怒。他们中有不少曾被洪迁指点过文章,算起来也有半师之意,心中自然会多一分偏袒。

见一众举子群情激奋,素问马上就一脸悲愤的渲染道:“诸位举子,先生为人如何,相信众位定然心中有数。那群人技不如人,交不出精彩的答卷,就诬陷先生帮男方举子作弊。如此令人不齿的行为,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乃是天下读书人的耻辱。”

听了她这番渲染,在场众人情绪越发激愤。他们都觉得那群聚众示威的北方举子太无理取闹,如今是时候替洪迁讨回公道来了。

见他们情绪已经被完全调动了起来,素问马上就借机发出了示威声援洪迁的倡议。毫无疑问,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时候,这样的倡议明显具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年轻的学子们心中充满正义感,纷纷表示要参与其中,为被冤枉入狱的洪迁讨回公道。

确定了声援洪迁的计划后,素问还没忘提醒道:“诸位才子,我们这回主要目的是声援先生,与那些无理取闹的有天壤之别,所以一定要展现出读书人的修养。”

听了她的提醒,在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从素问这番话里,他们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自觉比那些落榜的北方举子档次高出不少。他们自然要保持克制,要体现出读书人的修养,绝不能跟一群书都读不好的人一般见识。

看到众人脸上闪过的高傲之色,素问稍稍放下一些心来。希望在这种心理优越感的影响下,南方举子能真的不要与北方举子一般见识才好。

跟这群云州举子的带头人约定了会面的地点,素问便直奔下一个举子暂居的客栈而去。她这回要去拜访的是另外一个江南举子的聚集点,想来工作定然要比云州这边的难做一些。好在她如今也算是有了一些名气,起码不会面临被人拒之门外的情况。

不得不说,素问事前严重低估了自己才名的影响力。她去拜访这一群学子的时候,出乎意料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原以为会有些艰难的动员过程,素问也轻而易举的搞定了,一帆风顺的令她难以置信。说实话,能这么顺利就动员这些举子,主要原因还是洪迁的情分摆在那里。成为鸿儒这么多年,他积累的人脉与影响力绝不可小视。

仅仅用了半日的时间,素问就将洪夫人交代的几家客栈跑完了。她把前世学到的演讲才能运用到劝说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回到洪府的时候,素问恰巧碰上了完成任务回来的洪礼。从他满脸激动的神情可以看出,他的任务这回应该完成的十分顺利。如今他们两个已经把几家江南举子聚集的客栈跑完了,那接下来就该轮到声援洪迁的群众集会上场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江南举子们就聚在了一起,手挽着手朝皇城门外进发。有素问昨天的刻意交代,他们全都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倒是没有如昨天北方举子那般齐声高呼口号。

为表示支持的态度,洪夫人领着素问和洪礼一起参加了这次的集会。他们都算是洪迁的家属,又怎能缺席这样的场合?有他们三人的加入,这次集会变得越发引人注目,很快就引来了大批围观的京城百姓。

听说南方举子一起朝皇城进发,韩冰立刻就给京兆府尹下达了阻拦的命令。这群人只能妨碍到他的计划,所以必须把他们拦在远离皇城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情况,素问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只要有洪夫人亲自压阵,京兆府的衙役就休想拦住他们的脚步。只放行对己方有利的人去占领皇城,秦王一党真是好算计,可惜天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第357章 演说

进发到皇城附近的时候,南方举子们前进的道路被京兆府尹的衙役拦下了。有素问事前的交代,他们并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反抗,而是顺从的停下了脚步。

见这群举子停下了脚步,京兆府尹的衙役顿觉松了一口气。只要这群人听从劝阻就好,否则事情还真有些不太好办。如果真的依照上司发布的命令,坚决阻拦这些南方举子前进,极有可能会引来更大规模的抗议。

就在衙役们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洪夫人领着洪礼和素问走了上来。洪夫人乃是皇帝亲封的一品诰命,他们可不敢有丝毫得罪。

站在京兆府尹衙役的面前,洪夫人一句话都没说,就那么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们看。刚开始,他们还不以为然,觉得被这样看一点压力都没有。只可惜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有些扛不住了,开始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有一种落荒而逃的冲动。

顶着洪夫人平静如水的目光,京兆府尹的衙役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奇了怪了,她的目光明明没什么杀伤力,却令衙役们觉得有些招架不住。

过了一会儿,京兆府尹的衙役终于在眼神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在洪夫人的目光逼视下,他们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就这一步,他们的意志便开始摧枯拉朽般崩塌,往后退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快。

仿佛就在几吸时间里,京兆府尹的衙役便让出了一条道路。他们退开后,洪夫人便领着洪礼和素问一脸肃穆的走了过去。

跟在他们三人身后,南方举子挨个井然有序的走了过去。他们通过这一批京兆府尹衙役的阻拦后,便一路畅通的来到了皇宫前的另外一块场地。他们没有与已经占领了一天的北方举子发生冲突,而是安静的聚在一起,用静默表达对洪迁的声援。

听说有新一批举子在皇宫门前聚集,皇帝不由感到一阵头疼。按照先前的惯例,他马上就派出了代表去接受南方举子们提交上来的请愿书。

读了请愿书之后。皇帝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一封请愿书,他总算是有了拒绝处罚洪迁的依据。若是别人问起来,他可以说举子们意见相左,对洪迁的处理必须仔细斟酌。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把这件事往后拖延,从而寻求更稳妥的解决之法。

提交了请愿书,素问的安排并未到此为止。开玩笑,好不容易获得这样一次机会,她怎么可能只是呈上一份请愿书就作罢?

等皇帝代表离开,素问马上就站起身来,走到队伍的最前方。在洪夫人的指导下,她昨天连夜写了一封演讲稿,就打算今日在这个场合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穿越来这么久,这是素问第一次用纯粹文言文发表演说。心情难免有些紧张。

感受到素问心情的紧张,洪夫人马上朝她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她对素问有信心,相信素问定然能出色的完成这一次的演说任务。

收到洪夫人鼓励的眼神,素问立刻就来了信心。没什么可害怕的,她穿过来这么长时间了。文言文早就不再是问题。更何况这篇演讲稿是她自己写的,其中虽有洪夫人帮忙修改,改动的幅度却并不大,基本上未做太多调整。

朝面前众位举子点了点头,素问便开始充满激情的演说。她没有寻常闺阁女子的害羞扭捏,把一篇演说稿声情并茂的演绎了出来。

在演说的过程中,素问首先回顾了洪迁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她将洪迁少年成名、科举夺魁、入仕为官、造福乡民等等经历都逐一梳理了一遍。使得听众对洪迁有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潜移默化间建立起了洪迁正直有担当的形象。

梳理完洪迁的人生经历,素问便追忆起了拜洪迁为师的经过。她将当日的场景再现,把在场所有听者拉入了前年秋天的某个清晨。

在素问的讲述里,洪迁被塑造成了一个心怀百姓的读书人。正是因为要体察民情,他才定期到县衙附近帮忙写状纸。这样一来。洪迁才发现了出身平民的素问,从而进一步把她收为亲传弟子。

为了增强说服力,素问引用了范仲淹的那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必须承认,范仲淹这句话太有冲击力了,一旦听闻便会牢牢记在心里。最要命的是,这句话十分经得起推敲。在场这些读书人越琢磨,就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心中不由对素问的才华越发折服,同时对洪迁的支持越发坚定。

面对众多南方举子的支持,素问先表达了感激之情,紧接着又论述了洪迁的人品,进一步否定了洪迁组织科举弊案的可能性。[汶网//。。]

素问一方面用事实否定弊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用感性的言辞博取同情。直到把这两方面都渲染到极致,她才推出了最终的论断。在她看来,洪迁这回明显是被冤枉的。这场科举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北方举子技不如人,就将过错栽赃到主考洪迁的身上。

作为这场科举的受益者,南方举子给予了坚定的支持。他们的成绩都是靠真才实学拼出来的,自然不允许别人往自己的奋斗成果上泼脏水。

演说进行到尾声的时候,闻讯而来的北方举子开始在附近叫骂。好在有维持秩序的官兵在,他们倒是没敢冲上来直接动手。尽管只是用言语进行攻击,但读书人骂起人来语言简直不能再恶毒,表现的精彩程度远在泼妇骂街之上。

见素问在发表演说,跑过来的几个北方举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