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猎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胡闹!”
旁传来的一声轻喝打断了小和尚的话头,一位身着黄色衲衣,面皮白净的和尚手执佛印从侧殿后面走来,对先前发声的那个小和尚斥责道:“慧净,大殿不扫,尘缘不禁,诸魔内生,因何事如此惊慌,胡言乱语!”
来人头点六点戒疤,生的剑眉朗目,唇红齿白,虽然身着一席朴素衲衣,却仍是有种出尘的静感,近在眼前的群猴乱舞似乎在这人眼中都是透明,双目之中古井不波,至静至廉,被叫做慧净的小和尚一见来人立即手持佛印,躬身行礼道:“慧净见过大师兄,猴群不知道怎么的要烧咱们寺,师弟这才……”
来人闻声飒然一笑,看了庭院中正在绕着几处偏殿领着猴儿群乱跑的钟道临一眼,柔和的目光中隐现出一丝笑意,平静开口道:“你去命众僧关闭各处殿门,不要让这群泼猴儿毁了佛家经书法器也就是了,要放火烧寺的不是猴子,是那酒鬼老道的徒弟!”
说罢嘴角上扬,双唇对着正在奔跑中的钟道临动了一动。
近在身前的慧净只见到大师兄嘴角上扬了一下,却没有声音发出,心中正在纳闷,却猛看到眼前虚影一闪,刚才那个还在院中大喊大叫的紫发青年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到了自己眼前,吓的赶忙朝后退去,刚要出声询问却被对面大师兄眼色制止,赶忙又喧了一声佛号,嘀嘀咕咕的提着扫把领命去关殿门了。
“多日未见钟道兄,怎么有空来敝寺做客?”
和尚笑语吟吟的冲钟道临说道:“莫非要改投入我佛门不成?”
“嘿嘿!”
钟道临闻言打个哈哈,瞄了一眼身前的和尚,无奈道:“慧痴光头,你家道爷目前出了点状况,借你的普光大殿用用如何?不然这群泼猴儿玩起命来,说不定真的放火烧寺了!”
慧痴见到钟道临后神色也放松了不少,没好气笑骂道:“道兄当年惹的这群猴子自从你走后就隔三差五的扰我佛门清静,现在你倒是威胁起小僧来了,猴要是会放火,母猪都会上树了……哦哦,罪过罪过,阿弥陀佛,嘻嘻!”
慧痴没正经说几句,突然变得嬉皮笑脸起来,钟道临却是“唉呦”一声躲过了脑后飞来的一块石瓦,闪身又跑了出去,领着背后追近的猴群又绕着偏殿跑远,等刚拉开了距离就幻化身形闪到了慧痴身前,讪笑道:“别跟我罗嗦了,白痴光头你自己看看!”
说罢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处大殿殿顶,那里正有几十只不知何时窜上房顶的小猴子撅着尾巴在掀殿顶的石瓦,可能是它们手头现有的石块砸光了,亟待补充。
“那群猴子迟早把你和尚寺的瓦都揭完,我那竹屋太小,关不住这群猴子,你要不借我大殿用用,我可真的放火烧寺了!”
“嘿!”
慧痴见了钟道临就变了一副模样,笑嘻嘻的搓搓手道:“只要不叫小僧师傅知道是我干的,你爱怎么办都行,你这十几年都跑哪儿去了,外边好玩么?”
“好玩个屁,差点把命玩没了!”
钟道临也不想多说,眼看那群猴儿又追过来了,急道:“我师傅不让杀生,只能把这群猴给一个个捆了,你去找点绳子,一会儿也好帮我关殿门!”
慧痴闻言眉头一皱,严肃道:“吾佛慈悲,这些猴子虽然顽皮,却也不能将其捆绑,束其自由,猴子生性灵动,天生地养,此乃性之使然,吾佛执百千万众生法门,如若……”
“我不告诉你师傅!”
钟道临眼瞅着慧痴开始大义凛然的念佛也不反驳,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
“嘻嘻,如此一来这又不同!”
慧痴两眼发光,兴奋道:“绑猴子这个想法听起来就让小僧觉得期待,钟道兄需要多粗的绳子?小僧这就去找!”
也难怪慧痴有如此童心,他本是穷苦人家的弃婴,父母怕养不活干脆将其丢到金顶寺山门之外,从小就被金顶寺的和尚收养,五岁剃度出家,拜了金顶寺一个行字辈僧人为师,因为幼时不善言语,其师见他整日精神恍惚,懵懵懂懂,故而法号慧痴,虽然儿时看起来挺傻,但慧痴胜在拜入师门最早,仍旧占便宜的成了慧字辈的大师兄。
其实慧痴一点都不傻,非但不傻反而悟性极高,佛门三藏十二部法典浩瀚如大海,佛门诸般礼仪名相繁琐,器物众多,往往普通出家僧众光是学习这繁琐的礼节跟法器名称就要耗费一生的时光。
比如僧众所穿的鞋子,也称罗汉鞋,多是以麻、草、布等编结或缝缀而成,鞋面除脚尖部份之外,余皆缝缀为若干方孔,颜色有黑、灰、黄、褐等色。也有鞋面全部无孔,只在前端缝一硬梁,与一般的便鞋相似。可要是鞋面上有六孔,那就是象征六度,表修道人应勤修六度波罗蜜,也是象征看破世间一切无常的事物。
这还是僧人脚下的一双鞋,要是把出家与在家的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等的各自讲究说出来更是繁琐的多,上座、大士、大德、三师七证的称呼,法会或戒会时引导大众如法进行的引礼,行堂、老参、沙弥、沙弥尼、沙门、住持还有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等等等等,往往僧侣终生不知何谓佛,只知道何谓佛门礼节,诸多法器的名称讲究,偏离了佛门追求菩提心的正义。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家人无欲无求,可真正最不能看破,最有欲望追求的恰恰是出家人,佛门门规森严,等级也划分了三六九等,世间之人求金银名利,出家人求得是更大更远的涅磐正果,肉身不坏,得道成仙,何谈没有欲望?
幼时的慧痴虽然年龄小,却正处在心灵至真至纯的启智阶段,自是不明白出家人求佛法为何要那么多的世俗讲究,所以在慧痴的口中方丈是和尚,主持是和尚,上座也好大德圣僧也罢统统都是和尚,唯一有别的就是女子出家为尼姑,除此之外在慧痴的眼中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各类法器的名称讲究再繁琐,在慧痴的口中依旧称呼为“器”。
或许正是由于慧痴的幼小心灵能够如此的破除诸般孽障而直抵真如,慧眼识人的金顶寺方丈真祥法师才会在其七岁之龄便传授了他六轮佛门秘印,修笃大梵功德,并特准慧痴翻阅寺内藏经阁诸般佛家经书秘典,任何僧众不得干扰。
就算慧痴的授业恩师,同样是自小在金顶寺出家的行止和尚也没有这种特权,更遑论修持只有金顶寺历代方丈的衣钵传人才能修持的六轮秘印了。
第九卷(峨眉天剑)第三章群猴乱舞
慧痴正是由于悟性奇高,触类旁通而甚少有僧众能与其论道,别的和尚在慧痴眼前就像是一只生命活不过夏天的小虫,非要谈论冬天的寒风雪景,如此夏虫语冰自然让慧痴感到十分寂寞,加上他几十年间不曾离开峨眉金顶一步,心灵状态实在与孩童没有什么差别。
可慧痴这个大师兄如果要按照本性率意而为的放浪形骸,准会吓坏了寺内那些老老实实吃斋念佛的小师弟,这才造就了慧痴人前一套,钟道临前面又是一套的作风,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何古来圣贤皆寂寞的原因吧。
如果说远离尘世的慧痴也有朋友的话,钟道临可是说是唯一能引起他兴趣的,自从慧痴遇到了钟道临,这才深深感到自己遇到了对手,确切地说,是一个抬杠的对手。
醉道人鄙视世间一切光脑袋的派训被当年在天池峰学艺的钟道临严格的贯彻执行了,尽管他在山间小路时常能够跟下山买米提水的小沙弥碰上,但基于僧道两派有别,仍旧你当我是风,我当你透明,只有心灵十分寂寞的慧痴才会没事儿找事儿的故意在钟道临下山提水的路上找麻烦。
醉道人游戏人间的性格也造就了钟道临一副天不怕地不鸟的倔脾气,日日对着占便宜的醉鬼师傅本就有些压抑,好不容易跑出来一个爱跟自己抬杠的光脑袋慧痴,那还不就像馋猫闻到了腥,色鬼见到了姑娘洗澡一般难耐?
慧痴与钟道临两人,一人可以说是讲究清静无为的道门败类,酒肉荤腥不忌,另一人则百分百是佛门的异类,不拜佛不念经,终日嘻嘻哈哈找乐子,这两人凑到一起自然是臭味相投,从开始的互相诋毁对立的佛道两派,到后来的勾肩搭背相互抬杠,一来二去也就成了朋友,不但时常拿对方解闷,而且取佛道之长,互通有无,对两人修行也颇有些好处。
像钟道临如今提出绑猴儿的想法,要是别的僧众准保满口“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的点化他了,可慧痴则不管那一套,只要替自己找到了背黑锅的人,他是乐得随钟道临乱折腾。
当下,慧痴说干就干,笑嘻嘻的舞动袍袖,一溜烟的跑到殿后不知什么地方找绳子了,钟道临一看慧痴行动起来了,赶忙吩咐斯影进普光殿,扭头朝风狼大喊道:“小风,快咬着那老白猴儿跟我进来,哈哈!”
说罢,钟道临头也不回的领着身后“唧唧呀呀”一群猴儿蹦蹦跳跳的进了普光大殿。
疾风月狼此时正被一群拎着板儿砖的小猴四处追着砸,堂堂一个狼王因为不准杀生的严训现在已经被砖石砸得满身是灰,精神头显得有些萎靡,只见院墙中银影乱窜,砖石乱飞,正围着红墙内侧四处躲闪满天石块砖瓦的银狼,左右前后则是一群围追堵截的泼猴儿,咭呀乱蹦的穷追不舍。
正被群猴折腾的想上吊的风狼听到钟道临的吩咐,立马精神大振,奔跑中甩银头发出了一声狼嚎,两颗狼头扭转间找到了正在普光殿前铜炉上得意洋洋撒尿的老白猿,狼目顿时凶光闪烁,“哦”的一声厉嚎,杀父仇人般的扑了上去。
意气风发的老白猿这时候刚小解完毕,见到自己的猴子猴孙把钟道临跟风狼追得灰头土脸深感满意,正要发令让孩儿们围堵钟道临逃进去的那个普光殿,愕然见到自己眼前出现了两颗硕大的狼头,正龇着獠牙对自己咧嘴笑。
“咭呀……咭……!”
老猴王吓得歇斯底里的就是一嗓子狂嘶,脚下没注意“噗”的一声闷响摔进了香炉,厚厚的香灰顿时被猴屁股砸得升腾而起,护驾的命令尚未下达完毕就被风狼一口咬中了后脖子,只感到眼睛被香灰迷的一疼,耳旁风声突起,就被香灰呛晕过去了。
风狼好不容易放开了手脚报了仇,那还会跟老白猿客气?就像猫咬耗子似的叼着四肢摊开的老白猿,先是咬着老白猿示威般的用猴脑袋“咚咚咚咚”撞了几下香炉,等确定了老白猿就算不被呛晕也会被撞晕后,才紧跟着银色大尾巴一甩,屁颠屁颠的朝普光殿大门冲了过去。
“咭呀呀……咭咭咭!”
猴王突然被擒,这一下子猴儿们可就急了眼,乱了套,上蹿下跳的从各偏殿的殿顶蹦了下来,手里的石头也不要了,握着的棍子也扔了,都是火烧屁股的蜂拥朝普光殿里蹦,生怕自己的大王给恶狼咬死。
“乒乒乓乓”
蜂拥冲入普光殿的猴子别说是大王老白猿了,连那个银毛狼都见不到,着急上火的猴们才不管你这是和尚寺还是金銮殿,拿起身旁顺手的家伙就开始打砸抢起来,窗户上撕扯窗户纸的,咬一口香炷果供觉得味道不好乱扔的,对着菩萨金身撒尿的,跑到金刚罗汉塑像脑袋上抓虱子的,拿起竹签筒里面的解命签当飞镖的……整个普光殿群猴乱舞,鸡飞狗跳,闹成一团。
可等到最后一只“救驾来迟”的小猴进入了普光殿殿门,随着“吱呀”两声门响,全殿的猴儿眼全傻了,前后两扇朱漆殿门同时关闭了起来,所有的猴儿这才意识到它们全被一锅端了。
殿内的猴先是老猴瞪小猴,公猴瞪母猴的呆了一呆,紧接着“咭呀呀”的一股脑蹦了起来,捶殿门的,拆窗户的,咧着大嘴骂的,摇着尾巴乱窜的,鬼头鬼脑四处找后门的……这会儿猴们也忘记自己是来救猴王的了,明知自己被困的猴儿们开始想怎么突围出去了。
“快……快……拿绳子准备!”
外边一声兴奋的呼叫引起了殿内猴子们的兴趣,两只小猴儿眼睛滴溜溜一转,“咻”的一声甩尾巴蹿上了窗台,透过镂空的窗户看去,就见一个光脑袋的和尚跟一个紫头发的小子正嘀嘀咕咕的冲殿门指指点点,两只小猴儿大眼瞪小眼的彼此看了一眼,也没闹清外边的人在搞什么名堂。
可就在这时候,一直紧封着的殿门突然开了一个缝。
缝隙虽小,却让猴子们兴奋不已,仿佛溺水者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根本不用打招呼,几个大胆的长臂猿呼呼赫赫,一扭一扭得就开始朝门缝那里挤。
比长臂猿更快的则是鬼灵精怪的小猴儿们,仗着自己身小灵活,连蹦带跳的就朝门缝冲了过去,此时也顾不上尊老爱幼的传统,面对生机都是翘着小尾巴嘻嘻哈哈的侧身挤过殿门,打算先逃出去再说,到了外边还不是海阔天空任猴蹦,根本不管现在是不是大难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