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美国当土豪-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乐眼巴巴的看着:“用得着那么谨慎嘛!”
“如果你知道我偶尔会给枪上膛,然后跑去做其他事情,你就不会怪我的谨慎了。”安峰笑着说,他拉动格洛克的套筒,检查枪膛是否有子弹,确认无误后,枪在手里一转,枪柄面向王乐递过去。
“行啊,这一手练得不错!”王乐接过手枪,摸摸看看,“稀罕物,在国内只玩过几次呢!”
“喏,弹匣这里!”安峰给他两个不同的弹匣,“格洛克17的弹匣是改装过的,只能装10发子弹。”
“连打十枪,一夜十次郎你还嫌少?”
安峰瀑布汗。
王乐摸索了一会儿,给1911填上了弹匣,安峰谨慎的看着他,王乐笑着:“别担心,我知道注意事项。”
安峰吐槽:“你长得天生一副坏人样,没法让人不担心。”
王乐没理会他,拿出手机给枪拍了几张照,又来得意的自拍,最后看着手枪心痒痒,又问道:“去打几枪?”
“我这里可没有开枪的地方,要去就去枪店。”安峰说,其实以前院子里有个小靶场,但担心伤了花花草草,就转移到了山下,不过没什么好玩的,十发弹匣,半自动一发一发的打,很快就会无聊。
王乐把枪王桌子上一拍,土匪似的叫道:“我瞧你丫的就是染上了公务员的臭毛病,有话不好好说完,还分一次次来,不问到底不知道最终结果!来人啊,给我拖出去枪毙十分钟!”
安峰寻求大家的意见,问问大伙儿谁感兴趣的,结果男的都举起了手,纪敏也有点向往,倒是姐姐觉得没意思,留在家里和老妈小玉一起。大家跟着安峰来到城里,结伴成群的走进枪店里。
“嗨,杰瑞!”安峰和枪店的伙计打着招呼。
“嗨,布鲁斯,这是你朋友?”杰瑞看着安峰身后一群十分好奇的黄种人。
“对,他们是来旅游的。”安峰笑着说,“他们在这里拍照,没问题吧?”
“OK,请随意。”杰瑞说。
第一次进枪店,大家都很好奇,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店员热情的拿出真家伙给他们看,一帮人不是忙着拍照就是摸索。花了点功夫选了自己喜欢的武器,都是一些常见的,国内没机会摸,但游戏上还是玩过不少的。就连纪敏也拿了一些专门为女性定制的武器,粉色的雷明顿700步枪,印着HelloKitty的AR步枪等等。
来到后面的靶场,人不多,三三两两几名顾客正在玩着,突然进来一大帮人,枪店的工作人员有些不够用。最后安峰也亲自上阵,给老爸他们指导技巧,熟悉规则后,便开始拿起枪支射击。
安峰逐个查看,王乐倒是不错,姿势挺标准,有模有样的。吴超选了一把。50口径的沙漠之鹰,但除了后坐力震得手发麻外,一点儿也不好玩,射击时枪口火焰大,容易影响射手视觉,后坐力大,无法连续瞄准目标射击。
安峰过去纠正纪敏的动作:“枪托位置不对,你这样子开枪,肩膀明天就不用要了,往旁边挪一点,对了!”
老爸倒是肩膀抵着AK-74玩的有模有样的。他年轻时在民兵团干过,那时候的民兵预备役可比现在强多了,步枪机枪都有,偶尔还有一些部队淘汰下来的高射炮,牵引炮。不过后面慢慢改革,武器全部收上去了。
安峰图新鲜去拿了几把经典左轮,。44马格南,柯尔特蟒蛇等。杰瑞见他这次选的都是左轮,就给他推荐了一把厉害的。安峰见他从柜台下取出一个包装,从里面拿出一把特大号左轮来。
“刚到货的史密斯威森M500,威力最大的手枪,。50口径,有大威力枪弹,试试吗?”杰瑞笑着说。
“好的,给我来五十发子弹。”安峰看着这把加大号左轮,非常感兴趣。
“你确定?它可不是随便就能驾驭的!”杰瑞看了看安峰的手臂。
“就是它!”安峰说。
拿着M500到靶场里,给它填满了五发子弹,这把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据说子弹动能比沙漠之鹰还大一倍,当他双手握住,瞄准纸靶射击时,轰的一声,人形半身靶的胸口给撕开了一个大洞。
好猛,怪不得说一枪放倒一头非洲象呢!
安峰后面换了右手,单手连续开了四枪,精准度就不保证了,反正枪口一直乱跳,有一发子弹脱靶。打空子弹后,他笑着对一旁观战的杰瑞说:“真不错,就近距离威力来说,感觉和霰弹枪差不多。”
“你厉害!”杰瑞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我很少能看到单手连续射击M500的,你的力量真强!”
安峰微微一笑,最近的锻炼没有白费,仿佛身体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一次都感觉比前一次有进步,就算是现在,他仍没有触摸到极限,自身的力量和反应能力仍然在缓慢的稳步提升,真是奇了。
第041章 人造的天才
几天后。
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众人仍沉浸在整日无所事事,骑马,游泳,晒太阳的悠闲时日里,但假期却悄然到头了,国内的六号晚上开始收拾行囊,再搞个party狂欢夜,第二天早上便齐齐离开。
大包小包必定的,连安峰都被迫当了一把苦力,替他们拿点行李,一起搭乘飞往洛杉矶国际机场的航班。由于众人航班时间不同,最先离开的是吴超和纪敏夫妻俩,安峰和他们拥抱道别。
“下次有机会找更多的时间来你这个大地主家里度假,这次没吃穷你,算你走运。”吴超笑着说。
“欢迎。”安峰拍了他一下,“不过就你这能耐,撼动不了我这座大山,瞧瞧这次是谁红酒喝到吐的?够过瘾吧?”
吴超挠挠头傻笑,安峰言而有信,他真的搬了一大箱红酒出来,把它当啤酒对瓶干,结果可想而知。
纪敏瞪了一眼吴超,无奈道:“这货就是嘴上硬,实际没有多少斤两,下次可千万别搭理他了啊!”
安峰笑笑,朝他们摆摆手。
接着是王乐,他倒没带多少东西,除了提包另外还买了一个拉杆箱,里面装的都是带给家里人的礼物,仍旧一身黑超打扮,他也和安峰抱了一下,说道:“关于分公司的细节,我们网上联络。”
“劳烦。”安峰说,同是寝室好兄弟,感谢之言无需多说。
王乐潇洒转身:“就这样吧,哥走也!”
最不舍的恐怕是小玉了,逛迪士尼的这四天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就是现在都在念叨着那里有多好玩,还跟妈妈说,如果能再玩一次,让她乖乖上学都行。真难得,熊孩子居然被刺激出决心来了。
姐姐对安峰说:“这几天我们考虑过了,这里的环境的确不错,小玉也喜欢,就怕你这边压力太大了。”
安峰摇着头说道:“别担心这些,你只管好好教育小玉,其他事情就放在我身上。小时候是你处处让着我,帮着我,虽然我很多地方惹你生气,但我知道你是最好的姐姐,现在我来罩你。”
姐夫笑着说:“咋整的这一幕,怪煽情的。”
安峰撇嘴道:“还不是你们一个个坚持和我道别闹的。好啦,暂时这样吧,春节我还会回去的。”
听了老爸老妈一些叮嘱,最后挥手道别。
中午补了一觉,下午起床洗把脸后,便拿起手机拨打雷的号码。上次找实验室的事情有了结果,不过安峰一直没时间,只能让雷帮忙拖延到后面。和他通话后,雷表示实验室不难找,但需要点钱。
安峰也不在乎这点钱了,预定了一个时间段,接下来就是寻找或者购买各种匹配的葡萄组织,花了几天时间收集完全。葡萄园也正式采摘,安峰把用来酿酒的葡萄采用人工采摘,而其它出售就用了机器,损失率在8%左右,但胜在时间快,现在老约翰已经联络买主。
没事情后,安峰开出运输能力出众的皮卡,带上亲自调试的培养基和材料,前往洛杉矶。雷帮他高价租用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生物基因实验室。UCLA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学,经常能挺进世界前十五,一般这种高等学府都不喜欢外借自己的实验室,可UCLA有一个弱点:公立的。
美国的公立大学由政府拨款扶持,但最近政府一直喊穷,连公立大学都在想办法提高学费以缓解财政压力。安峰出个万把块,再加上以前一些投资商的关系,还是有办法的。雷在办这件事情时很用心。
几个小时后抵达洛杉矶,按照地址上写的,来到学院门口,手机拨通了联系人的电话,说明自己的身份和预约后,随后出来一名四十几岁的男性学者,将他带进学院大楼,找到出租的实验室。
听对方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并签署损坏赔偿协议后,安峰逐一去认识实验室里面的器材。无论是器材还是使用手册,都是专业词汇和缩写,好在他早有准备,来之前已经让机器脑背了词典。
安峰的目的就是培育适应能力超强的转基因葡萄,让顶级葡萄树长满加州大地,彻底改写红酒市场。大有拳打法国波尔多,脚踩澳洲雅拉谷之意。
他的实验很简单:重复已经成功的研究。先提取所需要的目标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重组DNA,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去筛选目标基因——这是实验里唯一有难度的,因为它不需要技术而是耐心。次世代技术再强,也无法帮他增强耐性,这里面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安峰虽然懒,但不会半途而废,他只要耐着性子,迟早会找到目标基因。最后通过PCR仪进行大面积增殖,获得所需重组细胞,储存到培养基内。接下来就可以离开实验室,后续很多步骤都能够在家里完成。
整个过程持续了好几天,安峰觉得有些慢,但参考其它葡萄转基因技术动辄两三年的研发时间相比,他恐怕是史上最快的。晚上住酒店,白天就去实验室窝着,重新体验了高中时的忙碌生活。
办公室门被敲了两下,安峰正在台式基因枪前忙碌着,头也不抬的说:“请进!”
虚掩着的门被推开,一名穿着白衬衫,一头黑发,戴着眼镜的中年白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一杯咖啡。
安峰回头看了一眼,微微点头:“下午好,麦克。”
“你也是,安。”对方说。
“抱歉,我的实验到了关键时刻,请随意。”安峰说了这一句后,继续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
“没关系。”对方很客气的说。说来也巧,麦克·凯斯是一名生物研究专家,专门从事生物细胞的研究工作,对世界难题——癌细胞有很深的认识。一次偶然,他进错了实验室,遇到了埋头苦干的安峰。
也就是这次偶然,他们聊了几句,起初他没把安峰放在眼里,只以为他是学校里某个勤奋的留学生,因为华裔总是很勤奋,虽然沟通能力不强,但埋头苦干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凯斯随口问了一些,谁知对方懂的不比自己少,而且看他的实验和理论,怕是比自己还在行。
自己做了几十年研究,难道还被一个年轻人给比下去了?凯斯有意无意的谈及其他话题,把内容往高深方向引,谁知此人的表现一如既往的轻松,理论和实验数据脱口而出,而且有一些结论看起来……更准确?
后面凯斯跑去让做这个课题的同事验证后,还真的发现了计算误差,修改过来后,答案更趋向于那个叫布鲁斯的华裔。凯斯震惊了,他忽然想起以前一项无聊的调查,说是科学家获得重大发现的黄金年龄在25-35岁之间,统计的美国籍诺贝尔获奖者,他们获得博士学位时,平均年龄是25岁左右。
这样安慰自己,心态就平稳多了。
倒是安峰完全不知道自己修改那项课题数据对其他人的震撼,当时他只想快点筛选目标基因,打发这个烦人的老家伙,没想到反而给缠上了。无奈,他只能在闲暇时刻和凯斯聊一些与细胞基因学有关的内容。
也许是天意吧,安峰进行葡萄转基因的工作时,触及了同属一大类的生物工程,因此扯上了关系。按照机器脑理解的“规律”,这样做更能够挖掘出关联知识,因此生物基因,细胞学的知识就有了。
“Oh,yes!”安峰忽然欢呼一声,把喝咖啡的凯斯也吸引过去,只见他满脸的笑容,喜不自胜。
“我成功了!”安峰难得主动打开了话题。
“恭喜你!”凯斯说。
安峰激动的把重组细胞取出,现在只剩下利用PCR仪将它复制到一百亿至一千亿倍,然后进行细胞组织培养,把目标细胞装在培养基里面,带回自己的实验室里,慢慢等待它们成长,发育……最后丰收。
凯斯给他打了下手,帮了他一些忙。安峰做完后,本想请他去喝杯咖啡,但凯斯说自己办公室里就有好货色,安峰也不想走远,就跟他去了。然后又来了其他一些研究专家,称呼都是带着“Dr”的,双博士学位的猛人大把,安峰倍感压力。
麦克·凯斯这是摆鸿门宴啊,这老家伙,良心大大的坏!
这次算他们走运,连续奋战一个星期,安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心情好就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