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陌路商途 >

第133章

陌路商途-第133章

小说: 陌路商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爆血管。

而现在,思科的那头曾经吞掉3000多家小it企业的饿狼居然和周利这只小狐狸联起手来,这根本就是斯高帕无法承受的重重一击。当然,如果仅仅为出一口气的话,孙董大可以咬压拒绝,强硬地行使他董事长的权利来否决这个收购提案。可随之而来的结果也是他无法承担的。

如果孙董真的一意孤行,拒绝这次收购,那么等待他的就是面临破产的最后一条路。等到了那时候,作为董事长的不仅会失掉目前所拥有的一切,甚至一不名,成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不为自己想,为家人,为斯高帕的其余股东包括职员们着想,孙董也无法这样做。何况,看着面前这一张张沮丧而又无奈的脸,孙董很清楚,大势已去,被收购已经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短短几分钟里,孙董似乎就老了许多,虽然他努力使自己保持风度和镇静,但是话语声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惆怅和无奈。

“我同意和对方进行收购谈判,迪夫,为了大家,为了你自己,同样也为了这家公司的同僚们,我希望你能负责好这件事。”

“您放心,我一定会的!”

“好!就这样吧……。”孙董点点头,站起身环顾一周,张了张嘴,可最后什么话都没说,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会议室。当目送他走出门口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清楚,他的时代从这一刻起彻底结束了。

没了孙董的阻碍,接下来的收购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思科和orz公司就以4。8亿美元外加思科的0。1%股份和orz公司6。75%的股份宣布收购斯高帕公司。被收购的斯高帕公司最终股份结构为:思科占有39%为第一大股东,周利占有37%为第二大股东,孙董作为斯高帕的创建者占有5%,但实际上这5%仅仅只有分红权而无经营权,也就是说孙董除了出于对他的尊重。在董事会取得一个名誉董事长和董事的职务外,这家公司已经和他没有其它关系了。

剩余的19%的股份,由斯高帕的其余股东们继续持股,不过在各自的股权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举个例,比如原斯高帕的ceo的迪夫,手的股份从原来微小到不起眼的0。7%增加到了1。6%,从而获得进入董事会的权利。而且根据之前周利和思科谈妥的协议,斯高帕的ceo继续将由迪夫来担任,董事会成员双方各派人任职,董事长由思科方面来指定,但在未能达到绝对控股权的情况下,周利在董事会依靠迪夫的ceo职权和股份比例同思科方面基本旗鼓相当。整个公司也未像原来外界所想象的那样直接并入思科旗下,而是依旧保持原来的**性。

保留斯高帕而不拆分,不代表周利和思科不对这家公司动手重组。钱伯斯可不是省油的灯,周利同样也是如此。在出手之前两人就多次商讨达成一致,对于斯高帕的未来进行了全面规划。

斯高帕原来的主体业务除芯片工厂外,其它重要业务基本在mpeg1、mpeg2编码及解码全系列集成电路方面。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it业的更新换代,单独发展这些业务已经无法支撑整个斯高帕的整体发展。所以,周利同钱伯斯商议后,决定未来斯高帕的主要发展方向除手机芯片系统设计和制造外,还包括了面向通讯、电脑的数字半导体器件。其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数字视频方面的研究,毕竟斯高帕在数字视频技术上还是不错的,而且无论是未来的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依旧离不开这些核心技术,这对周利的整体计划是很重要的一环。

完成收购斯高帕后,周利立即就把智能手机芯片系统的订单交给了迪夫,同时对于普通2g手机芯片系统的生产数量进一步追加。这两个大单,让被董事会任命为ceo的迪夫是喜出望外,因为仅仅在智能手机芯片系统方面,这一回周利一口气就下了月1000万枚的超级订单,而且根据周利的要求,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斯高帕必须做好扩充产能的准备,按照周利的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的10个月内,智能手机芯片系统生产量必须要增加并起码满足到月2500万枚的天数字。看到这个数字,迪夫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迟疑再三亲自打电话给远在沪海的周利要求确认,询问是不是他在订单上面多写了个零。

当得到周利确认的回复后,迪夫觉得自己头有些发晕。最大生产量每月2500万枚,这代表着什么?作为一家it大公司的ceo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数量别说是斯高帕了,恐怕是所有的it公司,包括赫赫有名的英特尔也没达到过的成绩。

根据迪夫所知,在it业,或者说游戏机业被称为奇迹公司的日本任天堂公司,fc机推出时年销售数量是650万台左右,这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而在1996年时,任天堂又推出了“游戏小”,一口气就在全球卖出了4000万部,这个成绩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可这些数量和周利所要求的芯片系统数量相比,可以说天差地别。迪夫知道周利的orz公司在2g手机市场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可根据计算也远远没达到现在所要求的数额啊!

一枚芯片系统别看小,可它代表的就是一台手机的核心。按照周利的订单数额,表示周利有信心在10个月内就卖掉1亿部甚至数量更多的手机。这意味着什么?这可能么?迪夫目瞪口呆之余怎么都想不明白周利的自信心来自何处。

这个订单同样让思科派到斯高帕的董事长为之惊愕,立即就把这情况给汇报到了钱伯斯那边。看到报告,钱伯斯都愣了愣,他虽然比迪夫更知道些内幕,同时也因为ios系统的原因很看好周利的智能手机项目,可现在这情况也让他对周利一步迈得这么大而感到疑惑不解。

不过钱伯斯可不是迪夫,更不是他派去斯高帕的那位担任董事长的思科高层。虽然他不明白周利这么做的底气究竟在哪里,可和周利打过几回交道的钱伯斯心里很清楚,周利这个年轻的国商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头脑发热的傻瓜,冷静、沉稳、狡猾、聪明、对财富的追求不择手段……几乎如钱伯斯自己一般,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绝对不会这样干的。

更何况,就算周利的计划失败了又怎么样呢?思科不就能趁虚而入,借机会入主orz公司了么,从而获得当初没有在谈判桌上得到的东西么?所以,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思科和钱伯斯本人而言都没什么影响。周利如果成功了,无论是斯高帕还是思科,都能从其获得巨大利益。而周利如果失败了,对于两者也没任何损害,甚至思科还能一口借机会把orz给吞下去也不一定。

考虑再三之后,钱伯斯立即以思科总裁的名义给斯高帕董事会的自己人打了招呼,让他们全力配合周利的智能手机计划,有必要情况下思科方面甚至可以考虑对斯高帕提供部分支援,他倒要睁大眼睛看看,这个连自己都摸不透的东方小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第263章 老同学

钱伯斯眼的东方小,也就是周利现在并不知道他的算计,何况就算知道又怎么样?商场虽然千变万化,祸福难料,可毕竟起到决定性的终究还是实力。只要周利的公司不出问题,钱伯斯就拿他毫无办法。而且,比起国内而言,美国商界还是讲游戏规则的,至少大家无论明争暗斗,但绝对不会触及规则的底线,美国被称为律师的国家,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就算是强大的思科也无法绕过这条红线。

而在此时,周利并不在花城,更不在香江,同样也不在沪海的公司。今天,是带着林雅宣去听课的日,随着产期的一天天将近,太后丈母娘给他们报了个育婴班讲座,据说这个班是由国际知名的育婴专家开办的,主要是为那些准父母们讲授一些临产前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习惯、胎教、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和幼婴儿出生后的照料等等。

也许是男女有别吧,周利夫妻到了地方后一眼望去都是丈夫带着大肚的妻来的,大家坐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聆听几个所谓的著名专家授课。可听了没一会儿,平时精神头很不错的周利就开始上眼皮搭下眼皮了,专家们滔滔不绝的讲述他基本全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只觉得枯燥乏味之极。倒是林雅宣听的是津津有味,而且还弄了只录音笔把讲课内容给记录下来,以便回去后温故而知新。

在单调的讲课节奏,周利昏昏欲睡,勉强支撑着不让自己彻底“昏迷”过去。要不然,让林雅宣瞧见自己这个模样,不给他点颜色瞧瞧才怪了呢,如今这位老婆大人可是全家上下的国宝,周利在家的地位已经落到了和佣人差不多的地步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传来阵掌声,周利猛然一惊,连忙坐正身和大伙一起热烈鼓掌,而且还装出一副很是高兴和领悟的样,作着含笑点头的姿势。

“真不愧是专家,讲的真好,刚才说的那些我们平时都没注意到呢。”林雅宣拍着手情不自禁地和身边的丈夫说道。

“对对对,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周利哪里知道林雅宣指的是什么呀,除了开始的几句话外,他根本半个字都没听进去。不过他依旧摆着领会的样,面带笑容附和林雅宣的话。

今天的课一共有两节,一节是产前知识,另一节是产后对幼婴儿的护理注意事项。第一节课结束后,大家会休息20分钟,接下来是第二节课。一想到还得挨个一小时的时间,周利心里就暗暗叫苦,可表面上却一点都不敢露出半分。

“我出去抽支烟。”

“去吧,我和人家聊聊。”林雅宣指指那些在休息时开始交流经验的准妈妈们,很是大方地暂时放周利一马。

得到赦令的周利一溜烟就跑出了教室,在这个地方他是觉得全身都不自在。来到走廊,深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周利的精神顿时就抖擞了。

这里当然没吸烟室什么的配置,想吸烟也只有去走廊尽头的消防梯走道。等到了地方一瞧,嘿嘿,一群男人都凑在那边吞烟吐雾,看来大伙和自己一样,在教室里给憋坏了。

随便找了个空位,点上一支烟,周利刚抽了没几口,不料身后就有个人迟疑地喊了声称的名字。

回头一看,还没等他认出对方,那人就高兴地道:“嗨!我还以为认错人了呢,没想到还真是你啊!”

定睛一瞧,周利才发现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男是自己高的同学,不过叫什么名字他早就忘了,只记得他好像姓王。

“你是王……?”

“王俊!”

“对对对,王俊!”周利顿时就记起来了,这家伙在读高的时候就坐在自己后面的位置,那时候还在一起打过篮球什么的,不过高毕业后大家就失去了联系,一转眼差不多10年了,如果在路上碰上估计根本不可能有再见面的机会。

老同学见面,双方还是很高兴的。聊了几句,居然发现两人都是陪着老婆来听课的,这样一来就更有共同语言了。就着今天的课聊了几句,王俊就问起了周利的近况,同时先说了他毕业后的情况。

根据王俊说,他高毕业后没考进大学,后来就进了工厂当工人。不过这工人干了没多久,王俊就辞职了,辞职之后托关系进了一家旅行社工作,很快就考了个导游执照去担任旅行社的导游。一开始带的都是国内团,后来境外游兴起后,他因为有点英基础就开始带国外团了。几年下来,由于他的业务水平很不错,现在被旅行社里提拔成了沪海分公司的海外部经理。

“不错啊!”周利赞道:“干你这行收入高,还能到处游山玩水,我记得你小读书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走遍全世界吧?怎么?现在实现了没?”

“呵呵,你倒还记得这事。要不是这个小时候的愿望,我哪里会干这份工作。不瞒你说,这走遍全世界么还差那么一些,粗粗算下大概80%以上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王俊一听就笑了。

周利听后也开怀大笑,随着两人的聊天,以前读书时候的点点滴滴都渐渐回忆起来了。说实在的,同学感情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和事故的大学相比,单纯的学时代更容易让人回味。

“你现在在哪呢?高毕业后大家就没联系了,这一晃就10多年了,时间过的还真快啊!”

“做点小买卖。”周利随口回答道,点点头:“是呀,都10年出头了,刚才要不是你认出我,我还真认不出你呢,你这些年变化够大的。”

“废话,我三天两头带团全世界的东奔西走,变化不大才怪了呢。”王俊摸摸他剃的利索的小平头,黝黑的脸上乐呵呵地道。

上下打量了周利,王俊嘿嘿笑问:“你小不老实呀,做点小买卖?别忘了我是干什么的,光你这身行头就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

“哇塞,你这家伙眼睛毒的。”周利装模作样地一惊,接着就乐道:“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