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血沙 >

第446章

血沙-第446章

小说: 血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劫持了总统的刘威与另外一名同伙没有在飞机上,或者说在飞机坠毁之前就跳了出去。

这个结论,正式了刘威的话。

不管斯托克斯是否相信,他必须承认,刘威还活着,而且是从一架高速坠毁的飞机上跳下去生还的。显然,他肯定不是普通人,不然早就甩得粉身碎骨了,也没有那个胆量。他肯定是改造战士,而且是非常厉害的改造战士。

当然,这些事情,美国当局不会向外界公布。

深潜器进入机舱后,很快就找到了核密码箱,以及存放的机密文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即一支遗留在现场的录音笔。

FBI的技术分析人员立即看出,那是一支记者使用的录音笔。

很快,这一判断得到了证实,因为在通过机场的安全检查通道时,刘威他们交出了所有设备,其中就有那支录音笔。

是刘威他们无意掉落的吗?

不管是不是,那支录音笔里很有可能存在没有被监听系统录下来的对话,而这很有可能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

仅仅几个小时后,录音笔就送到了澳大利亚的CIA情报站。

因为损坏不是很严重,加上CIA有足够先进的数据恢复技术,所以没花多少功夫就恢复了里面的音频文件。

斯托克斯拿到CIA通过FBI转交的报告时,已经是傍晚了。

听完刘威与斯科特最后的对话,这位副总统的心情可想而知。从一开始,刘威就没打算放过斯科特,而是要用斯科特的死来警告美国当局,与美国是否攻打朝鲜没有太大关系,也与美国的未来政策没有太大关系。

只是,持这个观点的人并不是多数。

至少FBI局长就觉得,刘威这么做,是在故意与朝鲜撇清关系,让美国当局认为他与朝鲜没有关系,从而发动针对朝鲜的战争。可以说,这才是刘威真正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陆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卷入一场针对美国的战争,并且在战场上挫败美国,打击美国的国际声望。

可惜的是,FBI局长在战略决策上没有多少发言权。

随着“空军一号”的残骸被找到,黑匣子浮上水面,需要答案的不是美国当局,而是美国的民众。

斯科特宣誓就职还不到一个月,就在第一次外事访问中遇难,肯定不是巧合。

更重要的是,黑匣子里记载的信息,足以证明“空军一号”不是意外失事,而是飞行控制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飞机进入失速状态,最终坠毁。

没办法回避这个问题,就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打捞工作的第三天,刘威等人离开了新几内亚,启程前往智利。

这一天,斯托克斯也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第一次公开承认,“空军一号”失事是有人蓄意所为。

与上次露面一样,斯托克斯以正在调查为由,拒绝透露更多的信息。

发展到这一步,美国当局就得考虑让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了。

公布实情,显然不大可能。即便不考虑刘威是否会因此报复美国,恐怕连美国的平民百姓都不会相信。

如果得把矛头对准某个国家,只能在伊朗与朝鲜中做出选择。

虽然斯托克斯知道,向朝鲜开战,后果非常严重,到时候美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不惜代价打赢战争,失败的后果非常严重,但是该打谁、以及该怎么打,不是由斯托克斯单独决定。

至少在众多将领中,支持打朝鲜的要比支持打伊朗的多得多。

这些将军为谁说话,斯托克斯心里非常清楚。事实上,他更加清楚,即便斯科特没有完蛋,也会发动针对朝鲜的战争。

正是这一点,让斯托克斯觉得,刘威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在故意把美国引向战场。

如果刘威想让美国攻打朝鲜,就不该在这个时候除掉斯科特,而是应该等到战争爆发之后再下手。以他与斯科特的关系,不可能不知道,总统早就下了战争决心,只是还没有立即实施而已。

到此,战争已无悬念。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争理由

发动战争需要理由,美国也不例外。

搜救打捞工作开始后的第五天,美国联邦政府公布了飞机黑匣子记录的信息,随后宣布进行全面调查。

第一个调查结果不是来自美国的情报与安全机构,而是来自韩国国家情报院。

根据韩国当局提供的消息,应邀前往“空军一号”上对美国总统进行独家采访的两名韩国通讯社的记者均在去年去过朝鲜,参加又朝韩两国的民间交往,在朝鲜逗留五天,比预定的采访时间多了两天。

虽然韩国国家情报院没有提供更多的线索,但是CIA随后宣布,这两名记者很有可能在朝鲜被策反,成为朝鲜情报机构的谍报人员。

消息炒起来后,美国联邦政府才承认,事发时,两名韩国记者正在采访斯科特总统。

这下,全世界的目光都落到了朝鲜身上。

“空军一号”坠毁真有朝鲜间谍有关?

没过多几天,FBI就拿出了一份非常有分量的证据:“空军一号”是被炸毁的,而且爆炸点就在斯科特的房间里面。

暂且不管这份证据是否确凿,至少更多的人相信,确实是那两名朝鲜间谍干的好事。

发展到这个时候,谁都知道,美国肯定会打击朝鲜,而且不是简单的报复行动,战争很快就将爆发。

因为斯科特的尸体已经找到,所以斯托克斯住进白宫不再存在障碍。

调查工作还在进行,斯托克斯就在国会大厦外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幸运的副总统。

斯托克斯宣誓就职后,签署的第一道总统令就是让驻韩美军进入战备状态。

因为有美韩联动机制,所以韩军也在同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

随后,驻扎在美国本土的第一骑兵师与第三步兵师开赴韩国,与第二步兵师一同部署在三八线以南,而仅仅只有一个旅在朝鲜的第七步兵师作为后备部队,在日本集中,准备在第一批增援部队到达之后前往釜山。

除了地面部队之外,美国空军与海军也做了相应部署。

按照五角大楼公布的消息,在未来两周之内,将把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即韩国、日本与关岛的空中力量提升一倍,增加四个中队共计八十八架F…22J,一支空中远征部队的八架B…2,另外还将增加一百六十架F…16与四十架F…15E,支援飞机则主要增加了二十四架加油机与八架预警机。

行动最迅速的不是空军,而是海军。

在斯托克斯下达总统令之后,第七舰队的“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就返回日本,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随后,部署在夏威夷与美国西海岸地区的第五舰队的两支航母战斗群同时前往西太平洋,连部署在澳大利亚的一些战舰都立即起航北上。按照美国海军的部署,在未来半个月之内,至少将在朝鲜半岛附近海域部署四支航母战斗群与四支两栖舰队,共计上百艘大型战舰。此后,还将部署两支航母战斗群与两支两栖舰队,将总兵力投入增加到一百六十艘。

可以说,美国海军几乎做了全面动员,把能够调动的舰队全都派了过去。

算上部署在关岛的第一陆战师,以及随时可以调动的第二陆战师,美军最多可以在韩国投入六个师的兵力,地面作战部队超过十五万,而海空联合支援兵力超过三十万,总兵力投入将近五十万。

如此巨大的兵力投入,意味着即将爆发的绝不是一场局部冲突。

当然,还得算上韩国军队。

保守估计,韩军能在战争初期,投入六十万作战部队,其中地面兵力高达四十万,空军作战飞机超过八百架,海军则能投入三十多艘大型战舰。

在美韩联军积极部署的时候,朝鲜方面也没闲着。

就在斯托克斯下达总统令之后不到四个小时,朝鲜最高领导人就发表全国讲话,号召全体军民共同抗击外来入侵。随后,部署在三八线附近的百万朝鲜大军进入战备状态,而朝鲜后方也进行了初级战争动员。

虽然从兵力上讲,朝鲜并不吃亏,其正规军的规模就有一百二十余万,其中地面部队高达一百万,如果算上朝鲜的战争动员能力,即数十万预备役军人,以及数百万民兵,数量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谁都知道,仅凭朝鲜这点实力,根本对付不了美韩联军,甚至连韩军都打不过。

数十年来,维系朝鲜安全的不是朝鲜军队,而是一份类似于同盟条约的双边协议。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朝鲜外相紧急前往大陆。

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大陆为朝鲜提供安全保障,即按照《友好互助条约》中做出的承诺,在朝鲜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为朝鲜提供保护。

在这份六十多年前签署的条约中明确规定,大陆有保护朝鲜的义务。

因为那场战争的交战双方签署的只是停战协议,而不是和平条约,所以只要另外一方越过三八线,大陆就不得不再次出兵参战。

受此影响,大陆领导人在第一时间给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打了热线电话。

不可否认,大陆领导人为遏制战争做了最后的努力。

同样关心半岛局势的还有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而前苏联也对朝鲜做出过安全保障承诺。也就是说,只要朝鲜遭到入侵,或者是朝鲜半岛的停火现状被对方蓄意破坏,就算俄罗斯不用出兵参战,也得在物资、精神等方面支持朝鲜,为朝鲜提供包括武器装备在内的支援。

外界并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大陆也进行了军事动员。

与美韩联军、以及朝鲜军队的动员相比,大陆军队的动员更加隐蔽,主要就是让驻扎在东北地区的三个集团军准备好新的徽章与旗帜,只要战争爆发,大陆当局做出援朝决策,这些部队就将再次换上“志愿军”的徽章,开赴朝鲜。

到这个时候,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只是,双方都有所克制。

不是说美国不想打,而是美军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战前部署与战前动员,然后才有能力越过三八线,用最短的时间攻占整个朝鲜。

对美国来说,这是取胜的唯一办法。

按照美军制订的作战方案,需要担忧的不是朝鲜的百万大军,而是大陆军队。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大陆干预之前击败朝鲜,占领朝鲜全境,即把战线推进到鸭绿江南岸,堵住大陆军队入朝的通道,迫使大陆接受既成事实。如果战事拖下去,让大陆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军事力量,把部队派入朝鲜,哪怕美韩联军已经攻到了鸭绿江附近,也很难在这场大规模战争中占到便宜。

那么,美军需要以多快的速度完成进攻行动呢?

为此,五角大楼利用各家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做了全面评估,认为大陆完成军事动员至少需要一个月,而军队入朝作战至少需要十五天。扣除美军动员的十五天,必须在开战后的一个月之内打到鸭绿江。

显然,作战难度并不小。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在占尽了优势的情况下,联合国军的推进速度也没有这么快。

由此可见,美军的战前准备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对手放松警惕,让对手认为美国只是在吓唬朝鲜,不会真的向一个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开战,更不可能冒着与另外一个大国爆发战争的危险,用军事行动改变朝鲜半岛的现状。

问题是,美军确实在动员,韩国军队也在动员,三八线两侧的火药味已经浓烈到一颗火星就能引爆的程度。

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大陆相信,美国不会真正发动战争呢?

斯托克斯在这个时候耍了个小把戏,即在热线电话中向大陆领导人承诺,美军的军事调动只是为了惩戒炸毁“空军一号”的凶手,而不是发动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因此美军即便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规模与力度都非常有限。

说得透彻一点,就是美军打算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方法,干掉朝鲜领导人。

至于派往韩国的地面部队,以及正在集结的陆战队,只是一种防范措施,即防止在朝鲜领导人被炸身亡之后,朝鲜军队主动越过三八线攻击韩国。

看上去,这个道理完全说得通,而且也非常符合美国当局的一惯政策。

只是,到底起没起到作用,斯托克斯心里都没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FBI终于公布了最重要的调查报告,即“空军一号”上的语音记录系统里的信息。

显然,这是一份经过处理的报告。

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只是美国当局希望让世人知道的部分,即两名被朝鲜情报机构策反的韩国记者在登上“空军一号”之后,挟持了斯科特总统,要求美国立即承认朝鲜,并且从韩国撤军,废除与韩国的同盟条约等等。对话中,两名记者还间接承认,曼哈顿遭受的袭击正是朝鲜情报机构的杰作,如果美国当局不配合,还将有更多的美国大城市遭殃。因为斯科特没有与敌人妥协,特勤处的特工又包围了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