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厨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夏奋理解荷花的惊讶,解释道:“你们别以为大宾馆做出来的菜才是正宗,许多好的美食还是在民间。等一会尝过了你就会知道什么叫绝顶美食。”
风小雨被李夏奋这么一说,有点迫不及待:“猪头呢,怎么还不上?”
李夏奋笑道:“吃美食要有耐性,这道菜是有名的工夫菜,一般都是要预定的,没有半天功夫上不了桌。”
“这么复杂?”荷花好奇地问。
李夏奋教师的特长又发挥出来:“这道菜,先将猪头镊净毛,放入清水中刮洗干净。再放案板上,猪面朝下,从后脑中间劈开,剔去骨头和猪脑,放入清水中浸泡约两小时,漂净血污;第二步,入沸水锅中煮约20分钟,捞出,放入清水中刮洗,用刀刮净猪睫毛,挖出眼珠,割下猪耳,切下两腮肉,再切去猪嘴,剔除淋巴肉,刮去舌膜。第三步,将眼、耳、腮、舌和头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满清水,用旺火煮两次,每次煮约20分钟,至七成熟取出,第四步,把桂皮、大料、茴香籽放入纱布袋中扎好口,成香料袋,锅中用竹箅垫底,铺上姜片、葱结,将猪眼、耳、舌、腮、头肉按顺序放入锅内,再加冰糖、酱油、料酒、香醋、香料袋、清水,清水以浸过猪头为度,盖上锅盖,用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焖约2小时,直至汤稠肉烂。最后,将猪舌头放在大圆盘中间,头肉面部朝上盖住舌头,再将腮肉、猪耳、眼球按猪头的原来部位装好,成整猪头形,浇上原汁,点缀上香菜叶。”
李夏奋一口气说完,流畅清晰,荷花羡慕地看着他。一脸向往。家里穷,兄妹又多,荷花从小就缀学在家做家务,每天到野地里挑菜喂猪,荷花都要经过学校,从敞开的窗户里看着朗朗读书的学生,总是呆呆站立一会。荷花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让人羡慕的教师。文质彬彬,在村里可受人尊重了,过年写对联,学校的一位老师接连在村里写了两天。
风小雨张大嘴听着,屏住呼吸。等李夏奋说完,长出一口气:“李老师,你真行。”风小雨是由衷之言,厨师可能做一手好菜,但能够说得如此条理分明,清清楚楚的寥寥无几,这更增加了风小雨对天艺烹调学校的信心。
李夏奋喝了一口茶:“你们俩知道这猪头哪里产的最好吗?”
“猪头不是都一样吗?”荷花托着香腮张大眼睛疑问:“越大越好吧,好像肥肉多,嫩。”
“大小都差不多,十三斤左右。”李夏奋对着一脸天真的荷花笑了笑:“用泰兴产的黑猪头最好,肉香浓郁。”
“那不要到泰兴专门采购吗?”风小雨用筷子点着桌子,思索着问道:“路途挺远,随便找个猪头代替不就得了。”
许多饭店都是这样,说什么正宗野生鲫鱼,下锅的还是养殖鲫鱼。甚至有的用骆驼肉代替牛肉,用次一点的水牛肉代替黄牛肉那就更不用说。
“这就是我带你们来的原因。”李夏奋笑道:“这里几十年从未改变,一天就十几个泰兴黑猪头,零卖的猪头肉是本地产,一天也只卖五十斤。”
“为什么?”风小雨不解地问:“黑猪头没有,本地的猪头总是有的吧,干嘛每天只卖五十斤?”
李夏奋还没有回答,猪头已经端了上来。猪头面朝上,虽然已经出了骨,面部的皮丁点未破,耳朵,鼻子,眼,嘴,一应俱全。
造型完整,卤汁都裹在猪头上,呈现一层油润的红亮光泽,伴随着一阵浓郁的奇香,沁人心脾。
风小雨立即感到垂涎欲滴,就连一向对肥肉反感的荷花,也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羞涩地搓了搓手,偷偷瞄了李夏奋一眼。李夏奋举起筷子:“吃吧,难得这里雅静,用不着客气。”
荷花刚拿起筷子,风小雨已经飞快地夹起一块放入嘴里,他在美食面前从来没有文雅的姿态,荷花曾经笑话风小雨是饿狗扑食。
不管雅不雅,能到嘴再说,风小雨闭上眼,慢慢体会。
品尝美食要用眼,鼻,舌头,意念。眼看色泽,鼻闻香气,舌头尝酸甜苦辣咸五味,最难得是意念,细心体会第一口那种荡气回肠,全身舒畅的感觉。
风小雨再一次有了品尝空心大师那道名菜文思豆腐的感觉,每个毛孔都感觉到舒服无比。
色泽红亮、肥嫩香甜,软糯醇口,油而不腻,香气浓郁,甜中带咸。果然名不虚传,难怪一道普通的猪头竟然登上扬州三大名菜的宝座。
十几斤的猪头出骨再去掉淋巴肉,剩下也就几斤,不过足够三人享用。
吃得满嘴流油,荷花不好意思地四处找餐巾纸,没有。李夏奋从身上掏出几张递给荷花。笑着道:“这家店里的老板抠门得狠,连餐巾纸都不备,我们每次都是自备。”
“谢谢。”荷花接过餐巾纸:“下次找个大饭店吃,条件比这好得多。”
“大饭店做不出这味道。”李夏奋摇摇头:“就是四大厨王都经常过来品尝。”
“这怎么可能?”风小雨惊讶道:“四大宾馆有一流的厨师,一流的设备,难道会不如一个土里土气的小老头?”
@文@“你知道为什么这里每天就做很少的猪头肉吗。”李夏奋神秘地微笑着。
@人@“不知道。”风小雨一向直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什么可隐瞒的,。
@书@“应为他每天只做一大锅,多一斤都不做。”李夏奋向后院指了指:“那口大锅只够做那么多。”
@屋@“为什么不多做一锅。”风小雨更加不解:“时间赶不上可以夜里就开始加工吗。”
风小雨记得店里遇到生意多,半夜就把一些耐火的菜烧好。现做当然来不及,就拿三套鸭来说,几个小时慢火才能做得有滋有味。
李夏奋没有直接回答:“风小雨,你应该知道卤菜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卤汁。”风小雨毫不犹豫地说道:“味道的鲜美全靠卤汁,原料可随意变化,比如卤鸭,卤鸡,卤鹅。”
李夏奋点头赞许:“不错,卤汁就象酒,越陈越香,这家的卤汁有上百年的历史,历尽沧桑每一天都熬一次,从未间断,才有如此美味。”
“上百年?”荷花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比我爷爷岁数还大。”
“所以每天只做一锅。”风小雨终于明白了:“别人也无法仿制。”
“不错。”李夏奋感叹一声:“许多美食吃的是历史的沧桑,是那种传承者坚韧不拔的意志。”
一锅卤汁保存了上百年,无论战火纷飞,腥风血雨,严寒酷暑,,洪涝风沙,每天坚持熬煮一遍,何等的毅力,恐怕不会是单单为了今日的生意兴隆,更多的是一种信念,一种对美食保护和传承的责任。
临走的时候,风小雨偷偷到加工卤菜的房间探头看了看,老头正在擦拭锅台,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风小雨用力嗅了嗅,记住这种感觉,一旦失传了可再也无法品尝到如此美味。
第五十七章 吴浩的故事(上)
午后的阳光舒适宜人,积雪已经融化,马路上一层水润。吃完美食心情格外愉快,风小雨吹起了口哨,荷花甜美的嗓音跟着轻轻附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偶尔驶过的汽车溅起点点水花,洒在身上,引起荷花欢快而夸张的尖叫,风小雨哈哈大笑起来。
兄妹俩欢笑着一路闯进翠云居的大门。休息时间,几位服务小姐正在闲聊,见到风小雨进来,有人大声冲楼上喊道:“宝儿经理,风小雨来了。”
“来了,来了。”方宝儿有点衣衫不整地冲下楼来,一边走一边用发夹拢一头披散的秀发,两眼朦胧,脸颊红润。
“怎么?大白天睡觉。”风小雨嬉笑着说道。
“有点感冒,在雅座沙发上躺了一会。”方宝儿指了指椅子:“两位请坐,我去洗把脸。”
“这样挺好看,洗什么脸。”风小雨调侃道:“美人睡眼朦胧跟刚出浴一样美丽。”
“切。”方宝儿娇嗔地白了风小雨一眼:“别油嘴滑舌,讨我的便宜。”
“我哪敢。”风小雨倚在椅子上,一脸邪笑:“宝儿姑娘冰清玉洁,哪是我们乡下人能亵渎的。”
方宝儿莞尔,脸上飞起一朵红霞:“看你那德性。”说完向后院快步走去。
几位服务员见一向严肃的方宝儿竟然和风小雨打情骂俏,不由得低声笑起来。
风小雨故意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和你们经理说话,有什么好笑的,小心我告诉宝儿姑娘扣你们工资。”
几位服务员更加忍俊不住,放声咯咯娇笑起来。
“笑什么呢?”方宝儿洗完脸,走了回来,一边整理衣衫一边微笑着问道。
“说笑话呢。”风小雨拍着椅背:“我们来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萧雅上任家常菜馆的经理,她是顺昌集团董事长的千金。”
风小雨说完盯着方宝儿的脸等待她的反应。果然不出风小雨所料,方宝儿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说她能力怎么这么强,原来有背景。”方宝儿回过神,回忆着说道:“萧雅刚开始进家常菜馆我就发现她气质高雅,还奇怪她的来历,问了几次她都含糊答应。”
荷花又叽叽喳喳把萧雅的事具体说了一遍,方宝儿意味深长地对风小雨说道:“恭喜你。”
“恭喜什么?”风小雨不解地问道。
“萧雅做经理,你成为厨师是毫无疑问的了,难道不应该恭喜。”
“那倒是。”风小雨笑得狡黠:“将来我学成手艺到你这里混饭吃。”
“别拿我开心。”方宝儿撅着小嘴说道:“等你手艺有成,恐怕我用八抬大轿也请不到你。”
“干嘛用八抬大轿。”风小雨夸张地叫道:“我又不是嫁给你,要抬也是我来抬你。”
方宝儿当着荷花的面被风小雨嬉笑,脸色绯红:“去你的,谁稀罕你。”
翠云居的领班韩倩倩和方宝儿走得要近一点,插言道:“风小雨,你要看好我们经理,先买点喜糖来慰劳大家,我们帮你说两句好话。”
韩倩倩也是看风小雨和方宝儿关系有点微妙才敢如此说。几个服务员也随声附和。
“当然,当然。”风小雨笑得狡猾:“下次我带一大袋扬州特产牛皮糖来。”
“风小雨,正经点》”方宝儿有点羞恼:“再说废话我就把你的那帮人赶走。”
方宝儿指的是肖月青和夏小艺等人。荷花不知道,疑惑地看着风小雨:“小雨哥,你还有什么朋友吗?”
风小雨和方宝儿达成协议,肖月青等人和风小雨的关系不得公开,见荷花过问,风小雨立即岔开话题:“宝儿小姐,我们是来打听吴浩的地址,他病了好久,没有来上班,我们想去瞧瞧。”
方宝儿想了想:“他住在离江都不远,运河边,你到一个叫小碗村的地方一问便知…”
方宝儿见几个服务员还在打量着她和风小雨,板着脸说道:“你们别仗着有客人在就没大没小,小心等客人走了我修理你们。”
服务员不知方宝儿说得是真是假,立即转过脸不再说话。
风小雨见别人受牵连,过意不去:“宝儿经理,是我不对,你就不要责备她们了,我告诉你如何完善掌上明珠等几道菜的口味,算是我赔罪好了。”
方宝儿原本没有生气,风小雨帮助创新的几道菜,仿制秦家御膳的味口,虽说差不多,那些老吃客还是能分辨出来。如今听说风小雨能够完善,喜上眉梢:“你到厨房间告诉方世贵。”
方宝儿一把拉起风小雨向后面的厨房间跑去。几个服务员又捂着嘴笑起来,这方宝儿刚才还一本正经,转眼就拉着风小雨的手,小丫头还是面嫩。
扬州东郊,运河水悠悠流淌着。风小雨和荷花下了公交车,沿着运河堆走了好长时间,右转弯在一条大河边找到了方宝儿所说的那个小村,村头一件小杂货店门前几个老人在聊天。
“老爷爷,请问一下,吴浩吴师傅住在村里吗?”风小雨亲切地上前询问。
老人们相互看了看,似乎在搜索记忆,人老了记忆力难免下降,风小雨耐心等了一会。一位老人终于开口:“你是说那个单身的吴浩?”
“是。”风小雨用力点头肯定,看吴浩的样子,邋里邋遢,也不象有家室的人。
“挺可怜。”老人叹息一声:“他和一个瞎了眼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最近他母亲去世了,好久没见他出来了。这孩子,我记得他二十几岁的时候挺开朗,见人一脸笑,不知怎么变成了酒鬼,半夜三更还经常出来买酒。”
老人还要唠叨,风小雨笑着打断他的话:“老爷爷,吴浩住哪?”
老人指了指村头:“那有一个小院子,三间正房又老又破,到那就看到了。”
老人说得没错,吴浩的住处确实显眼,,全村几乎都是新建的楼房,唯有一个小院孤零零在村头座落着,小院四周布满枯萎的荒草,凌乱不堪,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