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黑领 >

第310章

黑领-第310章

小说: 黑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的会面,倒是没有在什么隐秘的场所,而是在一家比较高档的商务会所里面,白胖子租了一个大厅,大概有十几个人的样子,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儿。

“呵呵,难得你来京城,来认识认识咱们局里面的同行儿们,这些都是人才啊——”白胖子的兴致倒是很高,拉着陈明洛,替他引见这些看上去年纪都在三四十岁左右的同行儿。

陈明洛一个个见了,心里面倒是没有太在意,虽然说国安第十七局办的事情主要是跟经济相关的,这些人大部分也都是长期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点工作人员,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意义就不是很大。

毕竟,现在明宇集团的业务已经上了轨道,但从资本规模上来看,将近四百亿人民币的私人资产,足以让陈明洛去做任何事情,更不要说如今陈明洛的那些实体产业,都相当于是一头头现金奶牛,不断地为他的资产增值添砖加瓦。

在这种情况之下,经济抓家这种不靠谱儿的事物,对于陈明洛而言可以说是一钱不值。

相似的,这些经济专家们也对陈明洛这个毛头小子有些不以为然。

虽然说白胖子刚刚依靠陈明洛赚了二十五亿美金,但是这个消息是秘而不宣的,自然除了当事人之外,也没有什么人了解到这个内幕,否则的话,他们估计会客气许多。

对于陈明洛而言,这事儿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太光彩的事情,毕竟是料敌先机,浑水摸鱼搞了这么一次,所获虽然不小,但是陈明洛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自己当初透进来的资产规模还是太小了一些,而香港市场本身也不大,正所谓水浅王八少,庙太小供不起大菩萨。

这些人坐到了一起,自然话题不离国际经济形势什么的,尤其是满口的经济术语,间或还拽两句洋文,听起来似乎很有格调的样子。

“这一次香港能够安然度过金融风暴,挫败索罗斯等人的阴谋,中央政府功不可没,从现在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有人喝多了两杯,说起话来就没有把门儿的了,端的是非常狂傲。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立刻就有人附和道。

陈明洛听了,只是冷笑一声,却没有说什么话。

旁人自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白胖子却是看到了,不由得就要问一句,“有什么不对吗?”

对于陈明洛,白胖子那是相当佩服的,否则也不可能每次有了机会,都要拉着陈明洛一块儿来坐一坐,以他副部级的级别,总不可能这么闲到无聊。

“所谓的中国人的世纪,不过是一部分外国人的捧杀而已,说说就是糊弄老百姓,自己可千万不能当真了。”陈明洛对白胖子说道。

他跟白胖子说话,顿时也有人注意到了,毕竟白胖子是他们这一帮子人的头儿,一举一动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你这话有些不对头,假使我们不是最有活力的市场,怎么可能吸引这么多的外资?”有人对陈明洛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且态度相当不满。

陈明洛摇头道,“资本是逐利的,他们在哪里聚集,就说明哪里的漏洞比较多,你以为的最有活力的市场,实际上在人家的眼中就等同于不设防的金矿。正是由于风险和回报的极其不对称,才促使外国资本蜂拥而来,这不是我们的优势,而是一种暂时无法避免的悲哀。”

他的话里面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人家为什么来投资?还不是因为你们这里人傻钱多好骗钱啊?难道说是因为对方是国际主义战士,想要为中国人民服务来了?那简直就是狗屎一般的说法

资本的潮流汹涌冲向亚洲不设防的滩堤,当然,很多是带有目的的恶意资本。对大多数人来说,亚洲是个充满机会和诱惑的活力四射的地方,就像一个美丽动人而性感十足的少女刚刚撩开了她美丽的裙纱。

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的投资者甚至可以超越现实地想象着,只要在亚洲随便哪个地方的荒山野岭种棵树,不久就可以结出满树的金果子来。

那么,充满诱惑力的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是如何被当成被推上热炉进行烘烤的山芋呢?

其实在陈明洛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捧杀。

果然,马上就有人对陈明洛的说法表示了鄙夷,“你说的不对,即便是外国的专家学者,现在也认为美国正在衰落,而亚洲正在崛起,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且更有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

美国人当中,确实有不少学者在唱响中国,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保罗肯尼迪,这个保罗肯尼迪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学历史的往往都喜欢从故纸堆里面找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比如说曹雪芹是不是某个大将军的孙子,曹操最喜欢的女人是小乔等等,但是此人却有些不同,他喜欢预言未来。

保罗肯尼迪出版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这本书在中国也曾经风靡一时,书名叫做《大国的兴衰》,他认为美国正在衰落,而亚洲正在崛起,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且更有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

其他一些学者,比如戴维卡雷斯和沃尔特罗索米德也是他的支持者,这两人跟风认为美国正在走向衰退和没落,正如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一样,美国的神话故事快说完了,下面该换人说故事了。

另一个学者莱斯特索洛也认为美国快玩完了,他是另外一所名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但他认为取美国而代之的全文字不是亚洲,而是欧洲,其主要依据是欧洲建立了欧洲经济体,而亚洲还没有。

但保罗肯尼迪说,亚洲现在虽然还没有建立经济体,但是快要有了,所以取代美国的肯定是中国无疑。

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唐纳德怀特,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结论也是认为美国将衰落,而必有替代美国的国家出现。

总而言之,这些学者们都认为,美国要玩完了。

还有一本书也是美国人写的,叫作《亚洲大趋势》,此书在中国成为畅销书,许多中国人读得热血沸腾,对前程和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从这方面来看,中美教育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的历史学家往往在翻故纸堆,找过去的文物考证什么的,而美国的历史学家往往在预测未来。而在中国,预测未来的事情是神汉巫婆们干的。”陈明洛提到这些的时候,笑了笑道。

“哈哈——”他这话倒是引起了共鸣,大家都认为国内的历史学家们是闲的蛋疼,你考证曹操的初恋情人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说能够拉动GDP增加两个百分点不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另外一个保罗?”陈明洛问道,“保罗克鲁格曼?”

众人听了之后,大多数都有些茫然,显然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的。

陈明洛看了之后,就不由得摇了摇头,心说这些人的素质也就是如此而已啊。

过了好半天,才有人惊呼道,“这个名字,好像最近听说过一点儿。”

保罗克鲁格曼,是个彻底的美国衰退论亚洲复兴论的反对者。

九四年底,保罗克鲁格曼就在著名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东亚奇迹的神话》,与亚洲奇迹论、亚太世纪论者唱起了对台戏,猛烈抨击一些人别有用心,不怀好意,此文使得克鲁格曼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举成名,而这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年还不足四十岁,端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克鲁格曼的观念很明确,他认为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全球武林盟主的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人可以撼动,亚洲想赶上美国可不是只要顺手搭上一个梯子就可以攀到美国的肩膀那么容易。”陈明洛见大家对这人都不熟悉,便解释道,“历史学家不是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往往研究历史变化规律,以过去、今天来演绎明天,而经济学家往往是从经济的最基本层面着手,他研究的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克鲁格曼认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经济增长和当年的苏联一样,靠的是投入的增长,这种增长很难维持很久,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停止,一旦投入衰竭,则经济翻船,经济崩溃。而美国靠的是质量推动,靠的是科技的力量,靠的是高科技人才,以及管理的力量,品牌的力量,这是很难撼动的。就目前亚洲科技发展水平而言,再过五十年都不可能赶上美国。”

“何以见得他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呢?”有人不以为然地反对道。

正文 第四百七十九章 何必杞人忧天

第四百七十九章何必杞人忧天

“何以见得他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呢?”有人不以为然地反对道。

这话说得也比较实在,毕竟现在情势未明,谁也不能说两个保罗之中,究竟哪个保罗的说法是正确的,各执一词,相互对立的理论都是有自己的依据的。

陈明洛当然清楚谁说的是正确的,只是这种事情确实无法明说的。

“打个比分,两户人家,中国和美国,同时种一亩地,正常情况下假设亩产八百斤,中国拼命买肥料施肥,买农药杀虫,天天精心照顾,结果亩产1000斤,而美国依靠高科技,在种田方法、管理上先进,几乎不去照料,结果亩产900斤,看起来似乎是中国的增幅大于美国,但是算下来中国还不合算,美国虽然亩产少,但赚钱,中国亩产高,但却是亏本的。”陈明洛说道,“其实这个道理也是很简单的,因为中国买肥料和买农药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更加耗费了大量时间,而美国则利用这段儿时间来做生意,日进斗金,也没花什么肥料和农药钱,比较一下,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陈明洛举的这个例子应该说是很直观的,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太认可。

陈明洛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想法,毕竟别人的脑袋里面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像自己这么清醒的话,自己赚钱的速度可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了。

其实,国内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主导经济政策的人不是看不到问题,就是外行指导内行儿,制订出来的经济政策当然是有问题的,长期这么搞下去,中国自然是不断亏本,投入越多亏的越多,赔本赚吆喝,而美国则不断赚钱,中国的财富怎么可能赶上美国呢?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鲁格曼很清楚地看出,东亚奇迹被人为夸大了,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东亚奇迹,一切都是虚幻的,很多数字都是不真实的,里面存在许多水分和泡沫,只要你愿意挤,挤出来的水分甚至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了。

陈明洛自然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实际上东南亚国家靠增加投入而不是靠提高效益的外延式增长不会持久,相反,如果长期这么搞下去,倒可能酿成悲剧甚至是惨剧,就像是这一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的泰国和韩国那样,被美国人挤兑得要死要活。

白胖子对于陈明洛的解释倒是非常重视,作为一个在经济领域有比较重要地位的人物,他国安第十七局的任务就是以搜集紧急情报和策划一些暗中行动为主的,对于陈明洛有别于主流的说法,自然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在白胖子看来,虽然这个保罗克鲁格曼是个乌鸦嘴,但有时候乌鸦才是吉祥鸟,最可怕的不是乌鸦的鸣叫,而是你不去听乌鸦的鸣叫。

事实上,克鲁格曼这个乌鸦嘴一叫唤,就引起世界舆论大哗,许多亚洲学者都表示极度愤慨,认为这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而约翰奈斯比特也认为克鲁格曼的观点靠不住,因为当年美国的发迹也是靠投入增长的,当然,一战、二战狂发战争财除外,只是到了现在,美国才依靠高科技发展,这话说得似乎也有些道理。

东南亚国家经济奇迹,究竟是一颗飘忽而过的流星呢,还是永恒不落的太阳?这一点大家的心里面都是比较没把握的。

只是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才有所反省,原来美国人确实是一条隐藏在黑幕中的毒蛇,一旦机会来了,就会毫不犹豫地突出红红的毒信子来,狠狠地来上一家伙。

如今的东南亚各国,什么四小龙四小虎的,都是遍体鳞伤,唯一好过了的就是那些美国的财团们。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两个保罗的观念都应该拿来好好分析一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陈明洛对白胖子说道。

“这话比较实在,我也不赞同某人所说就是真理什么的,那才不靠谱儿。”白胖子点头赞同道。

其实白胖子的心里面很清楚,如今的国人确实是有点儿过度自信了。

国外是个什么情况,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仅仅是从报纸杂志和电视上所了解到的,当然不可能是真相,事实上,这里面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说大家所了解到的真相仅仅是希望你知道的真相而已,更多的东西都是懵懂的。

正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宁肯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