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倒霉蛋-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在袁达上大学之前,也就是一年多前的时候,苏里的房价,最高的小区撑死也就两千,普通一些的也就是一千多,甚至于有些偏远一些的二手房子和单位的家属楼,还能够达到一千以下的价格呢。
而这一年多之后,就算平均房价,那也要将近两千,最高的竟然已经都要逼近三千块一平米了。
虽然不能与海州沪城那种一二级城市相比,但这样的放假在苏里这种小地方,还是觉得很高了。
因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房价直接翻番,可是工资呢,却根本没有涨多少。
不过还好的是这种有关于房子的事情与袁达没什么关系,因为他根本就不用去考虑买房子的事情,而就算要考虑以后结婚买房子什么的事情,那也不用现在去考虑,因为不管怎么说,袁达的名下还是有一个房产呢。
而且这个房产还不是在苏里,是在海州那种高价地方,这就算苏里的放假再贵,那也绝对不能与海州相比。
这要是让袁达的老爸袁建国知道袁达在海州买了房子,那还不得吓一跳啊,那么多钱,上百万的房子,根本就是做梦一样啊。
别的不说,就是这一百万,这要是让袁建国去赚,光凭他那点政府的工资,每个月两千多一点,相信没个四五十年是赚不到的,而且还得是不吃不喝不应酬那种。
而袁达呢,他现在不管怎么说,那也是身家六百多万的底子啊,这要是在苏里买房子,随便拿出一百万就能买上个别墅呢,而且还能是独门独栋,直接带豪华装修的那种……
第530章 清蒸鲈鱼
按照旧时国人起姓名的规矩,其实很多听名字就能知道一个人的许多信息。
一般叫“×建国”,“×解放”的,那大部分都是49年生人。
一般叫“援朝”,“抗美”的,都是生于50,51年左右。
而那些五十年代中期的人,出生时候起的名字,有很多都是“建设”“建强”之类。
至于再后一些,六十年代初期的,由于一些跃进事件,名字中出现更多的则是“跃华”“超英”等等。
而袁达的父亲袁建国,既然叫做建国,按照以上的规矩,难道说他是生于49年的时候?
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生袁达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四十几岁了不成?
不可能,当然不可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老来得子这种事可不是随便就能发生的,就算是有,那也没准是谁生的呢……
而袁建国之所以叫建国,其实不过是因为他出生在十月一日当天而已,至于他的年龄,其实不过四十五岁罢了。
袁建国四十五岁,袁达二十岁,这说起来才算是正常的时段,否则那就太不正常了。
十八岁参加工作,二十七岁入党,原本只是工厂的一个学徒工,后来工厂改制,袁建国便被借调到了街道工作,而这原本的借调,一借就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而最近几年,市里组建了所谓的城管局,身为街道工作人员的袁建国则是再一次被抽调了过去。
只不过抽调过去之后,袁建国的职位非但算有所提升,虽然挂着主任的头衔,但实际上却是有着副科级的待遇,所以就连工资也高了许多。
毕竟在这种事业单位之中,有正经八百编制的其实没几个人,更多的则是合同制的临时工罢了。
工资由财政局直接发放,这与那些拿着绩效工资的合同雇员不一样,而他每月拿到的工资,只能是只高不低的那种。
特别是在苏里这种地方,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块的工资,其实已经着实不低了。
工资不低,这本是一个好现象,只可惜这工作的地方却并不太好听罢了。
城管,就算袁建国所在的地方不是所谓的执法大队,是正经八百的城管局,但是对外一说,却总觉得不太受人待见。
不过好在为人正直的袁建国并不在乎这么多,只要不愧对于良心,那么在什么地方工作并不无所,这点从他对于袁达的教育上就能够看得出来,自随父,这是必然的。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袁达还继承了袁建国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做饭特别的不错,要不然的话,袁达的嘴巴怎么可能这么叼?
溺爱自己的儿子,这绝对没错,只不过对于溺爱两个字,袁建国却有着与之不同的理解。
这可能与袁达从小没有母亲的缘故,袁建国教育孩子的作风很是与时俱进。
用时下最为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他们父子之间,更像是“哥们”一样。
先不管袁达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承不承认“哥们”的关系,但袁建国却一直是这样去做的,努力去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关照这袁达。
要不然的话,平时电话中的袁建国也不可能时常与袁达开一些玩笑,甚至是直接让袁达带个女朋友回家,那什么的时候,要做好安全措施之类的事情了。
这根本就是像“哥们”一样的关系才能说出来的话语嘛。
而带女朋友回家,做安全措施之类的事情,在许多家长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心里想,那也不敢直接说出来啊。
更何况更多的家长对孩子说的,更多的则是不让交男女朋友,要好好学习找工作之类的事情。
光从这点看来,袁建国就与太多的家长不一样了,最起码他还是很开明的那一种。
而今天,袁建国听说袁达要回来,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因为每到寒暑假,袁达都要回来,这从小学开始就是如此了。
可是今天却不一样,今天袁达可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而且在袁建国的心里面,其实早已经将与袁达一起回来的女孩子当作了袁达的女朋友。
带女朋友回来,那弄不好就是未来的儿媳妇呢,袁建国怎么可能不高兴?
要不然的话,袁建国也就不会足足请了一下午的假,回家准备迎接未来的儿媳妇了。
锅里面的排骨已经炖好,红烧肉也差不多可以收汁装盘,至于其他的菜,比如红烧羊肉,清蒸鲈鱼也完全准备妥当,只等袁达一到家,上锅煮熟便可。
当然,除了这几道荤菜之外,袁建国竟然还特意准备了几个只有小姑娘才愿意吃的清淡菜,比如拔丝地瓜,松仁玉米之类。
三个人啊,只有三个人,袁建国却足足准备了六七个菜,这待遇绝对是最高等级的。
家中的电视机在客厅中响着,可袁建国却根本没有心思在那里看电视,除了时不时的去看看锅中的菜之外,剩下的时间他几乎都趴在自家的窗台那边,看着窗外的单元门,等待着袁达他们回来……
而另一边,由于之前的那点失误让袁达不免有些紧张,可是随着汽车顺利开动后,已经完全找到状态的袁达也放松了许多。
不但只用一手去握着方向盘,而且还有时间去扫一扫路边的景色,仔细打量着最近半年苏里的各种变化。
离开高速路的出口,开进人来人往的市区之内,直奔着家的方向开去。
袁达这边竟然没有理会冬天里面那吹来的寒风,直接打开了车窗,一手搭在车门上,看起来十分的悠闲,特别是他注意到车外的路人纷纷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之后,袁达更是得意万分,就好像自己是一个明星一样,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此时此刻,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眼看着就要五点了,而太阳也已经彻底转向西方,正准备藏在远处的山后,夕阳的红色照在袁达的这两黄色科迈罗车身之上,显得汽车更加的英姿飒爽起来。
就快到家了,随着距离家的方向越来越近,原本很是得意的袁达,却在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边的唐婉晴后,却不禁再一次紧张了起来。
关上了车窗,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得意神色,取而代之的则是满面的惆怅,甚至是有些慌乱的感觉……
惆怅?好端端的为什么又惆怅了起来?这其实还不是因为坐在他身边的唐婉晴?
“等会该怎么跟父亲解释呢?”这才只最为头痛的大问题啊。
看着身边正在休息的唐婉晴,袁达这边越来越感觉的有些不安,总觉得等一会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有不好的事情?其实这不过是袁达的错觉而已,因为就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那也有唐婉晴在啊,袁达根本不用去操心什么。
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袁达与唐婉晴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有婉晴,没意外”。
不到十分钟,袁达便来到了自家所在的街道路口,只要再向里面走个三五百米就能见到自家的住宅楼了。
可随着袁达转弯准备开进路口的时候,出现在袁达眼前的情况,却让袁达吃了一惊。
“这……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汽车还在行驶,只是速度慢上许多,而开车的袁达,则是突然间冒出这样一句话。
“怎么了?”
似乎是听到了袁达的话,一边的唐婉晴睁开眼睛看向袁达,随即追问着。
“没……没什么,就是这里原来都有好多房子的,现在……都没了……”
袁达说着,环顾了一下车窗外的四周,随后再次说道。
“这里原来应该是个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还在这里上过学呢,后来才转到的三小的。”
“我还记得这门口有一个烤干豆腐挺好吃的,现在应该也没有了吧……”
“那边,原来有个浴池……”
“还有这里,第一次打架就在这里,那天晚上两个人在这里堵着我,我逃进那边的单位收发室才逃过一劫的……”
回忆着曾经这里的一切,可是眼前的景象,却根本与曾经不一样。
因为袁达此时看到的,是一片片的废墟,而即便不是废墟的地方,那也是拆了一大半的房屋,里面正有几个人在那里拾着里面的钢筋和一些被人丢弃的东西。
“我记得暑假回来的时候,这里还不是这样呢,也不知道怎么就走了这几个月,这里就都拆了呢……也不知道这里要盖什么……”
“这要是盖些商场什么的,没准我家的房价还能涨呢……哈……”
说着,袁达竟然在这里不禁笑了起来,而唐婉晴这边呢,她也在看着外面的情况,随后表现出似乎十分认同袁达的话,说道。
“是啊,这里变化是挺大的,上次我来这边,这里好像还不是这样呢……”
“什么?你来过?你什么时候来过?”
“呵呵……在你还不认识我的时候……”
听到袁达这十分惊讶的追问,唐婉晴这边嘿嘿笑着回答说道,说完,只见唐婉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急忙坐起身,从后排座位上拿回自己随身的小包包,拿出几样袁达说不上名字的东西在那里画起妆来。
“哎呀,都快到家了,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下呢……”
“你看我都快成一个小疯子了,这样怎么见你父亲啊……真是的……”
一边画着妆,唐婉晴一边还不忘埋怨着袁达。
而袁达呢,见到唐婉晴如此,他倒是没有说什么,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让袁达不敢相信的东西出现在了袁达的视线当中……
第531章 高等文化教育
从袁达进入苏里开始,越靠近中心城区,除了那些早已经被围栏围起来的建筑工地之外,还有许多的房子上面都画着一个巨大的“拆”字。
而这画上了这个“拆”字,其实也就代表了这些房子接下来要面对拆迁的命运。
原本袁达以为拆迁这种事可能永远也轮不到自己的身上,可是看着眼前的景象,看着自家楼房之上,袁达却又不得不去接受这个现实。
偌大的数个“拆”字,被人用红红的油漆随意图画而成。
就印在自家楼房上的侧山之上,连带着就连单元门口竟然也被人画了数个红红的“拆”字。
平时看着别人家的房子拆迁,被弄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袁达除了有些同情之外,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不管怎么说,袁达也算是一个正在接受高等文化教育的大学生。
对于时代变迁,经济发展这些词语还是理解的比较透彻的。
只不过当这种事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袁达还是不免有些吃惊而已,因为在袁达的感觉中,那些平房的拆除是具有必然性的,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然不可能继续留有这种上个世纪的住房。
先不说利用率的问题,就说美观来说就差了许多了……
拆除老旧的房屋,取而代之的即便不是摩天大楼,那也应该是普通的住在小区。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绝对不是偶然。
可即便是这样,那么似乎也不应该轮到自家的这栋楼房啊。
这栋楼房,曾经是袁建国所在的国企工厂自建的家属楼,足足两室两厅,将近一百平米的面积,当时据说花了还不到三万块钱就买到手的,而且还是永久的产权。
而在袁达的记忆中,搬到这里的时候,自己好像不过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样子。
袁达小学三四年级搬进这里,现在袁达已经上了大学,即便房子有段年头了,但是前前后后加在一起算起来,这个家属楼撑死也就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