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极品学生 >

第133章

极品学生-第133章

小说: 极品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瞪了孙女一眼,问:“在象大过得怎么样?”

陈华遥灌了两瓶啤酒,说话开始得意:“也就一般吧,几位教授经常找我探讨社会学理论,班主任说我是二十年难得一见的学生,学生会代表屡次在教室门口排队等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大实话,朱教授找过他好几次,探讨了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聊得非常愉快。至于班主任称他为二十年难得一见的学生,是说他坏到二十年仅见的程度。学生会那几个蠢货也确实在门口排队等过,一点没错。

张老太没受过高等教育,也不了解实情,见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道:“小遥这孩子还用问,肯定是绝顶的好学生了,人品好,学习也好。”

“干娘再夸我我就要脸红了。”

张末莹说:“是你在夸你自己吧。”

张老太说:“莹莹眼前到了高三的最重要阶段,还有半年时间就要高考。我这个老婆子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也知道要是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寸步难行,去哪里工作不要文凭?莹莹这孩子顽皮,不爱学习,她爸爸又没时间管教,我担忧得很,以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第189章 马马虎虎

张末莹把头埋在饭碗里努力对付一块乳鸽,闷声道:“奶奶,考个大学还不简单,到时候叫我爸托人找关系,报个特长生,特招进象大艺术学院,那里要的分数比较低,我应该能进。”

张老太肃容道:“莹莹,还没考你就想着走后门,这怎么行?再说你爸只是个小官,更要以身作则,绝不能走歪路子。想考艺院?学什么呢?唱歌跳舞吗?我绝不同意,你爸就更不会同意!”

张末莹脸一扭:“哼,跟你这个老太婆没共同话题。”

祖孙俩果然是代沟横跨,说不两句便有不同意见。

陈华遥道:“莹莹,你是怎么跟奶奶说话的?找打不成?”

“她、她不同意考我艺院,说过好几次。”张末莹满肚子委屈。

当今社会资讯发达,十八、九岁正是追星的年纪,哪个女孩心里没抱有当大明星的梦想?

看那些影视明星在聚光灯下享受万人敬仰,粉丝的欢呼如同山呼海啸,狂热的追随他们的脚步,谁不希望自己是其中一员?

陈华遥便把筷子往桌面一放,拿眼打量这女孩,深有意味的笑道:“你真有心考艺术学院?想考哪门专业说来听听,艺术学院导师我都认识,说不定能替你找找关系。”

张末莹歪着脑袋说:“咦?你真认识?我想学音乐,但是又想拍电影,还没拿定主意呢。”

陈华遥哂笑道:“考上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少年时代就早早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和道路,或是家庭培养,或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十年如一日的勤奋练习。”

“嗯?”张末莹有些愕然。

“比如学舞蹈的,七八岁就要拉筋,大量的锻炼从不间断,学电影编剧的,写作、采风,恐怕高中就能写出足够在报刊上登载的好文章,到考试的时候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艺素养已经远远超越普通人,这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环境脱颖而出,从而为艺术学院录取。”

“这……”张末莹有些傻了。

陈华遥不理,续道:“你都有什么特长?吹拉弹唱,总得会一样吧。”

张末莹想了想,说:“我练过吉他的,还有小提琴,那就考音乐专业好了,你几时帮我向导师说一声?”

陈华遥哑然失笑,这小姑娘未免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说:“你练过几年了?不要以为拉得出曲调就有资格进艺院。”

张末莹小脸涨成一片红色,说:“你不信?那我当场表演给你听听。今年学校国庆晚会我的曲目拿过名次的。”

陈华遥看向干娘,张老太道:“初中时她爸爸给送到兴趣爱好班,学过几个暑假,不算什么。”

张末莹叫道:“你总是要贬低我是不是?那我就拉一首小提琴让小遥叔叔评评,看是好的还是不好,有没有资格进艺术学院!”

当下剩着半碗饭不吃了,用纸巾擦擦嘴,回房间拿出一把没有铭牌的深褐色小提琴,站在餐厅前面。左手上扬,小提琴架于左肩,左脸微微夹住,琴弓在弦上轻碰,试了试音色,又调整了一番,直至觉得已经达到完美状态,对众人严肃的说:“那我开始了。”

琴弦一动,乐曲随之响起,是一首流行歌改编的《一个人的相思》,右手抓住琴弓前后拉伸,左手手指上下起落按动琴弦,倒也有几分流畅。

站在当处身子轻轻摇摆,微微闭起眼睛,情不自禁随乐曲旋律而动。曲子始终在三四个调之间摇晃,最后终于钻出几个高音,到此结束。

张末莹得意地向大家鞠躬,问道:“拉得怎么样?进艺术学院绰绰有余了吧?我这艺术细胞要是上台,能把导师们当场震死几个。”

陈华遥礼貌的鼓掌了几声:“不错不错,至少达到了初学者水平。”

“什么?才初学者?你到底会不会听?这可是人家的最高水准了!学校里谁不说好的!”张末莹叫了起来。

夏荻蕤很淑女地取出纸巾拭擦樱唇,说:“首先,从选曲上讲,选一首流行歌作为表演曲目是不合适的,这首《一个人的相思》看似好听,其实略微单调,只有四个调子,整首歌只是在g调上来来回回的走,缺少高潮,不能完整表现出小提琴的丰富乐感。这一点你显得很失败。”

“你懂什么?”

夏荻蕤朝张老太点点头,微笑道:“干娘做的饭菜真好吃。第二点,你的手法很有问题,在‘哆哆啦’那个节奏,应该挑一下的,但是你平过了,使得整体降了半个调。是不是平时练习不够,演奏起来变化速度赶不上节拍?人家光是练右手就要拉空弓三年以上的,你这水平若上台表演,收到的砖头可以建一栋别墅了。”

张末莹被比自己看不起的丫头评论,受到的打击成几何倍数增长,一时羞愤交加:“你说什么!”

夏荻蕤道:“第三点,你的表现没有张力,根本没有任何情感在里面,跟弹棉花差不多,优美谈不上,勉强算是能够拉完吧。就这样还想着报考艺术学院,不是嘲笑象京没人吗?”

“你、你说得简单,有本事也来拉一曲?”

“拉就拉,谁怕谁啊。”夏荻蕤走上去接过张末莹的小提琴,拿在手里一看,说:“这琴不错,意大利佛罗伦萨师傅手工制作的,比市面上厂家流水线做的要好很多。”

张末莹撇嘴道:“没有牌子的,有什么好?还意大利手工制作呢!我怎么看不出来?要不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才不想用呢。”这女孩从小在品牌的包围中长大,衣食住行都要讲究牌子,没有牌子的东西一律不在考虑范围,自然不明白有些东西用牌子无法衡量。

夏荻蕤敲敲小提琴的板子,指指里面的印记,说:“根据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乐器,在音色的表现力上比牌子货更出色一些。意大利佛罗伦萨有很多作坊几百年来以此为生,选取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师傅,最好的工艺,一架琴历时半年至三年才能做成。你看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上用的小提琴,几乎全都产自佛罗伦萨。”

张末莹被震住了,问道:“三年才能做一架琴?那得多少钱呢?”

“不知道,据说换算成人民币十几万块。”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还不错。”张末莹以前参加兴趣班,看别人拿的都是高级品牌乐器,一具小提琴好几千块,唯独自己没有牌子,当时还有些愤愤不平,这时又变为高兴起来,原来自己才是最高级的。

这是张区长一个关系户听说区长女儿要学小提琴,因此送的,张区长转送给女儿当生日礼物。那关系户身家千万以上,普通的物件能拿得出手吗?想想就不可能。

“会说可不算数,我看你又能拉得多好。”张末莹重新坐回椅子上,投出挑衅的目光。

两个女孩好像斗鸡一般,从进门到现在一直明争暗斗个不停。

夏荻蕤手指一动,已拉了起来。“嗡”的一声,先以一个长长的调子起头,尾音一顿,旋律转快,琴弓在琴弦上来回,嘈嘈切切如同急雨。

这是贝多芬的《悲怆》,以前有人用钢琴改编过,又急又快,忽高忽低,时长时短,指法十分复杂,差不多一秒钟就有十几个变化。

应用在小提琴之上,难度更加高出几倍。

有时粗略一听,好似嗡的一声震响而已,其实仔细分辨,里面糅合了g调、F调、h调的好几种音色,错落交杂,其中稳稳守紧乐曲的规律,并不凌乱,真真叫人赞叹。

在小姑娘的手指下,曲子像是在悬崖飞舞涌动的激流,忽低,忽高,忽泛,忽潮,忽约,忽涩,忽滑,如流云舒卷,如百鸟争鸣,如江潮翻滚,如波澜起伏,激扬幽抑,回旋跌宕。

张末莹刚刚不以为然的夹起一块牛肉卷,一听此声,开始还不敢相信。渐渐沉醉进去,不知不觉差点儿将筷子****自己的鼻孔里。

这……也太强了吧!比兴趣班的老师不知高出多少个档次!

那总是恰到好处的声音,交织起一个宏大的篇章,直指人心。那琴声无异于将寒冷的冰和燃烧的炭同时置于听众的肝肠中,出神入化表现出人世的喜怒哀乐和人情冷暖,恰如其分表达了“悲怆”的主题,到最后五秒钟,琴声越来越慢,戛然而止。

张末莹下巴险些掉到地上,呆坐久久不能思考,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这拉的是什么啊!”

“小提琴啊!”夏荻蕤无辜的双眼眨巴眨巴,对张老太一副充满娇憨的神态问道:“干娘,我拉的好不好听?”

“好听,好听!比莹莹拉的好,就是有点太快了。”干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只停留在“好听”“难听”的阶段。

张末莹还想说上几句不服气的话,最后只能在鼻孔里喷出一道粗气,说道:“马马虎虎,还成。”

夏荻蕤骄傲地扬着小脑袋道:“你说马马虎虎?那你给我表演一下试试?”

“那个……那个嘛,我刚才拉琴手有点酸,改天,改天吧。小遥叔叔,你觉得我们俩谁拉的比较好?”张末莹又问。

陈华遥看看她没有吭声,眼里写满“这还用问”的意思。

张末莹坐不住了,吭吭哧哧地道:“小、小荻,你练琴练了多久?是不是打两三岁就开始学的?”

夏荻蕤答道:“我主要是学钢琴,小提琴练了两个多月,你呢?学了几天?”

“才两个月?我学了三、三个暑假加两个寒假,就是上高中了学业太忙才没有练习太多,不然不比你差多少。”

第190章 萝莉上门

夏荻蕤不屑道:“不差多少?你的手法起码要十年,还得是在名师指点的前提下。你这业余爱好者水准,能拉几首简单的曲子,没有深厚的乐理,没什么天赋,人又懒得出奇,就凭这样也想报考象京大学,你当人家老师都是聋子吗?人家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学生,一拉出去就能在剧院当场演奏,我这还是简单的呢。”

张末莹被打击得体无完肤,讪讪道:“不提音乐,那我报电影学院表演系总可以吧?”

陈华遥敲敲桌子:“莹莹同志,别总是看到娱乐圈明星的光鲜,请你回到现实中来。象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每年招生三十人,但是报名的七八千人,小燕子当红那几年,甚至超过两万人。莹莹同志,两万人中选三十人,你不觉得对你来说太艰难了吗?你父亲是副区长又如何?象京市二十几个城区,区长副区长一大堆,上面还有市长、副市长、委员、厅长、局长,周边省市的省长市长忙着打招呼,无数的富豪挥舞着支票,张副区长的后门比他们宽?”

“我,这个……”张末莹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呆住了。

陈华遥又说:“就是进去了,不吃苦没文化也别想成功。大明星柏幽城是中海电影学院出身,开始在剧组照样跑龙套,冬天零上二度的气温跳进河里拍夏天的戏,还要装出满头大汗的样子。拍个打仗的戏,死猪肉、肠子堆成尸体,在里面爬几个小时。好,就算熬下来了,还有感情戏,导演一声令下,跟罗凤姐那类货色激烈亲嘴,深情款款,不喊咔绝不能停,你通通能做得到?”

开展娱乐圈净化风气行动后,陈华遥作过一番功课,凭他的能力要了解内情非常简单,已经不像以前对娱乐圈人士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得了。

张末莹头皮发麻,说道:“看、看情况了……”

陈华遥说:“你也就是羡慕明星成功之后受粉丝追捧的样子,想过他们为什么成功吗?宁介卿走红之前是默默无闻的群众演员,经常被人喝来吆去,稍不满意就是耳光侍候,还拿不到工资。十万个演员,红的也就那么两三百个,一线的五十个,你以为简单?”

张末莹这时了解到娱乐圈竞争的残酷,一时默然不语。

张老太以前教育孙女,说不几句就被顶嘴,自己说一句她要顶五句,还振振有词的让人没法反驳。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