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这还是当场看《法政先锋》的时候了解到的,也不知道这部片子,现在出到几了,这也是悲剧啊,他要等剧,要比别人多出几十年的时间,到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兴致追看。
王家姐妹说不出的惊讶,因为方大军所说的信息,两姐妹都不知道,“大军,你怎么懂这么多?”
李玉兰自己也觉得身份不一样了,大军现在是他的男人,便大着胆子接话道:“大军可厉害了,什么都懂。”但到底如何厉害法却说不上来。
方大军一乐,也不妄他肾亏一回啊,看看现在小鸟依人,夫唱妇随的场面,完全不后悔,只是一夜七次,以后还是少尝试,现在丈着身体年轻,造“血”能力强,很快就能恢复过来,但往后年龄大了,就容易悲剧,甩了甩头,不能老往这方面想,分了神,生意就不好谈了。
“呵呵,只是碰巧听广播上说的。”方大军还真不是拿这事来装B,因为心理不舒服,好好的中国人,怎么能因为外国的咖啡而骄傲,应该反过来才对啊。
又聊了一会,这咖啡喝得也差不多,也真别说,确实有点提神的效果,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过,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城里的吃饭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工人阶级导致的习惯,因为下午要上班。
而农村基本上抢着忙活计,忙到一个段落,这才收拾完回去煮饭,吃食什么都有张罗,时间自然就晚,比如甑子饭花时间,菜这些都是土地,摘来要处理,又是烧的柴火,一顿饭下来,最快也要一个小时才能OK,这还不连吃饭的时间。
“英姐、敏姐,时间都到晌午了,我们还是出去边吃边聊吧。”
“也好啊,我知道前面有家清淡的饭馆,正好适合你感冒了吃。”王英一口应道。
方大军真想大喊,他这是身体虚,需要大补,清淡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但是做戏做全套,只能继续装下去啊。
不一会,一行人就跟着下了楼,借着这功夫,李玉兰才找到机会小声说了句:“大军,她们好有钱啊,住的地方这么好,还有大彩电,都喝上外国人的东西了。”
方大军一笑,“这些以后咱家也会有的,时间不会太久。”
“什么呀,我都不是跟你要这些,只是,只是……”李玉兰一时还真不好解释了,她谈不上羡慕,也不是嫉妒,又不好说吃惊,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方大军却没多想,捏了捏李玉兰的小手,跟着就往前面走去,他知道李玉兰是容易满足的姓格,也是节省的姓子,他还怕她不愿意花钱,从来想过没钱给她花,他就这一个老婆,挣到的还不是夫妻双方的。
等下了楼,因为吃饭的地方离这里稍微有一点远,走路过去太费工夫,又或许见他身体虚弱,便叫了两辆车,估计两姐妹平时出行也是叫车吧。
是两辆小了一号的三轮,比较适合短途运输,载客的话,四个人都有点挤,牌子是上嗨厂的,方大军想了想就不跟大家挤了。
干脆和牛大满上了一辆,然后让李玉兰跟王家姐妹一辆车,也正好他有事情要和牛大满单独交代一下。只是一起坐个车,李玉兰应付得来,她也不是花瓶,这是环境决定了目前的能力罢了,但只要方大军自己喜欢就足够了。
“玉兰,你和大军是怎么在一起的?你可千万别误会,姐不是觉得你们俩不好,只是很好奇。”一上车,王敏就拉着李玉兰问道,前面的司机是个哑巴,也不识字,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也算是两姐妹的专用司机,这是这车有点不上档次,也没办法,私家人现在谁买谁就会跪,政策是一杆枪啊,随时等着人撞上去,不仅没收充公,还会坐牢。
这话,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问她了,上次曾冷玲就单独问过,可那时候李玉兰正是彷徨的时候,需要人诉说,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两人都已经同房,她这辈子非大军不嫁,大军也说了要取她。
但也因为这样,她也能正大光明的说这件事了,况且这两位姐姐也不是本地人,传出去,也不怕别人说到大军的闲话。
想到这里,李玉兰就回道:“是他先看上我,后来就慢慢在一起了,他帮了我家好多忙呢。”
这话一出,连年龄更大的王英也好奇了,跟着问道:“他在你们那里是不是特神气(牛X)啊。”
“那当然了,他管着好多人,那些公社干部都要听他的话,到了县里也有人招待,每次他去县里住宿都没花过钱……”李玉兰这话虽然显得有些幼稚,但这就是她所认为的。
两姐妹也发现了李玉兰的姓子,想当初她们也不是这般吗,一时还有些感慨。
王英是个寡妇,而且还有一个女儿,只是没在身边,平时照顾不过来,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去了,是在离市区不太远的镇上,公社这些事情,两女当然也是懂的,她们都是乡镇出来的,只是比种地的农民要好一些。
“你们是结婚了吗?”王英又问道。
“还没呢,他年龄太小了点,明年吧,没关系的,我等他。”李玉兰说出了想法。
“那你们现在是住在一起了?”王英又道,这话就有点开玩笑的成分了,平时她说话也是这般,只是随口话罢了。
没想到李玉兰有些扭捏的回道:“恩,昨晚上住一起了。”却是她理解错了,以为问的是那方面的事情,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大胆,或许也有那么点危机感,两个姐姐虽然年龄都有点大,可大军好象就喜欢年龄大的。
“昨天晚上?”两姐妹一怔,对望了一眼,显然都听出了内涵,眼底都不觉露出了笑意。
王敏更是大胆的问了句:“大军今天这样子,该不会是因为那方面太艹劳了吧?放心,你大胆给姐姐说,前面的司机是哑巴,也不识字,咱们小声点说,没关系的。”
这话一出,李玉兰更是面色羞红,也有些后悔刚才说那话,怎么两位姐姐这么大胆,这方面都聊呢,但是在农村,有些老妈子也没少说这些话,只是会避开没结婚的黄花闺女,但却会拉上刚结婚的小媳妇,时间一长,小媳妇也会变成老妈子,一代代就这么下去了,甚至有些泼妇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骂。
这让李玉兰被动都听了一些荤段子的玩笑话,这时回道:“就是有点啦。”
王家姐妹眼中全是笑意,本来也没什么好笑,可是想到刚才方大军那脚步发虚的模样,下楼还差点踩空了,实在是忍不住发笑。
王英也调侃道:“是不是他那方面不行啊,要是真不行,姐可认识一个老中医,现在他还年轻,早点调养,还能调理回来。”这话有调侃,也有帮忙的意思,她是过来人,有什么不能说的,有病就要治,这可是关系到夫妻间的那点破事,也是关乎一辈子的幸福。
李玉兰初经人事,可也隐约觉得大军没有病,只是昨晚上要得太厉害了,但她也害怕真有什么病,这会有些慌了,脱口道:“他昨晚上要了七次,折腾到快天亮才睡下,今天就成这样了,王姐,你们说这是不是身体有什么病啊?”
“什么?”两姐妹美眸挣得溜圆。
这时就连三轮车都轻晃了一下,不过马上就稳住了,显然她们三人在后面虽然说得小声,可车就这么大,与前面只隔了一块硬布,刚才的话语,还是被前面的司机听去了。
“一晚上七次,折腾到天亮,这也太,太强悍了点吧。”两姐妹对望一眼,心照不喧,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震惊,甚至王英还下意识的舔了下嘴唇……
李玉兰却不知道两姐妹的想法,见两人都露出吃惊的神色,忍不住又追问道:“王姐,你们快跟我说啊,大军刚才看医生,说他肾亏了,要补身体,以后不会落下什么病根吧。”
“没,没事,年轻人这方面哪里能有什么病根,吃好点,多休息,没几天就好了。”王英还处在震惊当中,遍寻整个姐妹圈子里,还真找不到这么强悍的男人,一晚上七次啊,一想到这里,她就忍不住身体发热……(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连锅汤
方大军原本想给牛大满交代些事情,但上了车这才反应过来,前面的司机是王家姐妹的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被听去那就不好了。
如此就说了些废话,比如租用办事处的事情,也有购买三轮车的事,小型三轮车就不用了,只能载四个人,忒小了,买了浪费一个司机不说,也浪费资金。
到是另外一种三轮车到是可以购买,甚至车厢比拖拉机还有大点,但是码力依旧不如拖拉机好,山地载重只有一吨,拖拉机载种四五吨都能冲上山坡,就是速度慢了点。
而这种三轮车虽然载重有些惨淡,基本只能载十个人,左右各坐五个人,对排坐,跑山地就会跪,但是速度比拖拉机更快,水泥路上,30公里/小时还是能跑出来的,郊县石子路也能跑出20公里以上的速度,就是颠簸的厉害,坐上几个小时,骨头都会散架。
烧的同样是柴油,但比拖拉机耗油量要小一点,价格比拖拉机少一半,毛病也多一半。
拖拉机算是经典车型,结实耐用,适合跑山地,但是拖拉机前面顶着农用两个大字,也就限制了用途。
拖拉机放在城里有些浪费了,如此他就动了购买三轮车的心思,这也是看见王家姐妹在使用,而动心思稍微调查了一下。
果车价是一千七百多,如果是载人,还需要请人焊接钢筋车厢,加上遮雨帆布,以及座垫等,需要加上一到两百块钱,总共两千块钱能拿下。
这车其实比较适合农村短距离载人,就是现在的政策不行,如果等区公所恢复,在乡镇建立了自己的车站,划分给派出所管辖,乡镇的交通统一归派出所,就是户籍也归派出所管理,另外还有民兵,抓赌等等,而人武部基本就是做样子的,每年征兵才能露个脸。
乡镇有了自己的车站,那么就可以把车辆挂靠到上面,按规矩交纳养路费用等,这样就可以跑运输了,这就不算违反政策,奈何现在还不行啊。
不过方大军此时购买三轮车不是用来运输,而是用来配送货物,在市区内短距离配送水泥,以及蜂窝煤,至于蜂窝煤包给了苏俊也无所谓,按实际情况收费就行了,如果苏俊不愿意用车,也无所谓,后面不是有服装等生意吗。
他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市场,实在不行,三轮车也浪费不了,可以转移到其它地方。
销售部的资金完全足够,总投资两万,他的五千还没挪用过来,这也就够了,目前就修了几个仓库,租了几个铺面,以及手下工资开支,花费并不多。
思索着就到了地方,三轮车过去不到十分钟,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了,不远也不近。
入目是一片比较繁华的住宅区,靠近河边,商铺也不少。
但见三女也从另外一辆车上下来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发现王家姐妹看他的眼神略微有些不同,里面夹杂着惊讶,但又不是全是惊讶,这让他这个微面孔观察大师都看不明白。
至于李玉兰依旧是羞答答的模样,红得像个大苹果,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就在那家吃饭。”王敏指了指前方。
方大军点了点头,也没多想,移步过去,饭馆的招牌写着:“祖传连锅汤”。
川人喜麻辣,但也并非不吃清淡的食物,比如一道无解的“开水白菜”就是川菜里的菜品。至于连锅汤,农村家庭也常煮,也就是用大肥肉片,混合着多种蔬菜煮成的汤菜,这道菜全看汤的好坏,衍生到后世就成了排骨汤、蘑菇鸡汤、板栗鸡汤等等了,也别小看了,因为这种汤锅系列,在后世能抗衡火锅。
因为吃麻辣的火锅,往往吃得爽,但是容易吃坏肚子,也容易上火,脸上长豆豆。所以一些女姓和孩童,就比较偏爱即能吃又能喝的汤锅,并且他穿越他那几年,汤锅的市场越来越大,已经占据了火锅不少的市场。尤其是在冬天,汤锅最受欢迎,因为喝汤暖身。
并且汤锅也可以调制成川人喜欢的味道,那就是从碗里的配料,喜欢吃辣的,就在碗里放上鲜辣椒沫、干辣椒粉、小米辣、野山椒、豆鼓、花椒油、芝麻油、香菜、小葱、蒜沫等等,混合吃起来,其实不输火锅多少了,关键是又能喝汤。
这家店里的装潢算不上好,多用到木材,玻璃加工的技术还不到位,太薄太脆了,也还没流行用转盘,但这里的桌子却让他眼前一亮。
用的不是经典的液化气造型,但桌子中间已经有了一个坑洞,下面是插电的电炉,火力依旧不行,与蜂窝煤有得一拼,甚至还不如,但保持汤锅的火力还是足够了。
他看中的只是这个造型,三十年后也是这样的模型,只是周边更精巧,看来这家老板是个有心人啊。
里面的食客还真不少,或是周末的缘故,拖家带口的都出来了,但能在外面消费的,家庭条件相对会比较不错。
两姐妹应该是这里的熟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