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让煤炭飞 >

第240章

让煤炭飞-第240章

小说: 让煤炭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王敏说的话能听几句,可也不见有效果。

周娜正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茶几和地上,吐满了瓜子壳和水果皮,几乎从来不干家务,可却喜欢打扮,衣服这些有一点脏了就不穿,有一点旧了就不要了。

这会穿着一条,方大军“设计”的健美裤,这天气也不知道冷,上身是一件宽松的格子衫,带着一个帽子,可以当外套用。要是这么穿戴也正常,可左手腕上居然有纹身,这是自己弄的,用针点上墨水,然后刺进皮肤里面,指甲又留得长,还涂抹了指甲油,脸上还化了妆,发型也不是小女孩该有的,特别是说话,一张口,满嘴粗话,反正给人的感觉,跟好学生不沾边。

“娜娜,你妈和妹妹呢?”方大军张口就问道。

周娜扭过头来,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回道:“回来就没见到人。”

方大军这才看见,周娜左边脸上有伤痕,好象是被指甲抓了的,还青了一块,略微有些肿,不用说,肯定又打架了,不光和女同学打架,还经常打男同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怎么不把伤口处理一下,小心留下伤疤。”他说着就去把周娜从沙发上拉了起来,毕竟只是十二岁的丫头,姓子在怎么野,又怎么可能反抗得了,他如今穿上鞋可是一米七八,正当壮年。

“要你管,你以为你是谁啊。”周娜挣扎了,使劲踢着双腿,不肯穿鞋子。

方大军苦笑了一下,突然狠下心,把周娜拉过来扑到他的腿上,抬手就对着她的小屁股重重扇了几下,口中叫道:“我是谁,我是你后爹。你以为我管不了你,那是你妈在,我不方便动手。你以为你在学校当上大姐头,老师不敢管你,外面的混子也要给你面子,那是我替你擦的屁股。

要不是我帮你,你早就被人弄去医院躺着了,以后再敢不听话,我就把你弄到县里去读书,到时候没你妈在身边,看我怎么收拾你。”

“呜呜~!”周娜突然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

方大军算是郁闷了,刚才不过是冲动罢了,觉得要是现在不管教,以后等年龄大了,就真管不了了,王英不好管,那就他来管吧,虽然和王英没办证,可他实际上就是周娜的继父。

“好了,别哭了,跟我去诊所把伤口处理一下。”

突然想到两年前的小玉琴,跟周娜现在的体形也差不多,只是周娜身上的肉要多点,但绝对谈不上胖,是个美人胚子,可就是这姓子,太让人头疼了。

一路上都没说话,周娜也在跟他赌气,不过总算是把伤口处理了,包扎了一下,也开了些消炎药。

“你在不说话,我就真让你转学了。”方大军狠着心,继续说道。

“你是坏人。”周娜终于冒出这么一句。

方大军一笑,“我当然是不坏人,不然怎么把你妈搞到手,所以啊,你以后都得听我的,不然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你收拾我,我就跟我妈告你。”周娜直视着他,终于笑了。

方大军摇头:“你敢告,我就有办法把你弄到县里,或是外地去,每天还不给你零花钱。”

“你敢,我难道不会自己偷偷跑回来啊。”

方大军突然低下头,怀笑道:“你敢跑,我就把你嫁出去,等你生了小孩看你还怎么跑。”

“啊!”周娜终于被吓到了,下意识的摸了摸肚子,脸色有些苍白,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好了,我现在送你回学校,以后不许旷课。”方大军不打算在继续纠结下去了,以后家教必须要严厉点,成绩方面,他无所谓,但却不能学坏,这是最基本的。

等把周娜拉回了学校,威胁说敢旷课就收拾她,然后又回去了,到楼下时,正好碰见王英抱着孩子回来,却是刚才到外面散步去了。

小梦君已经半岁了,两口子也终于可以同房了,王英估计也想要了,两人急急忙忙回了家,跟着就大战了一场,不过却没尽兴,因为中途小梦君哭闹了。

这边也差不多,小家伙也要认人,他单独抱不了,一抱就会哭。

“我要去省城一趟,扩展下业务,十来天就回来,晚上就走,车票已经安排人去定了。”方大军揽着王英说道,激情过后,两人额头上都还见着汗水,这会小梦君总算睡午觉了,不过两人没接着继续战斗,而是在床上抱在一起说着话。

“也好,你现在的生意也差不多到顶了,来这边市里发展,还不如去省城,那边有钱人多,钱也应该好赚一些。”王英依偎在她怀里,这时候就跟小女人差不多,但是下了床,马上就会变成女强人。相当奇怪的姓子。

两人的帐目到现在都是分开的,先把帐算好,至于该怎么花费,那是后话,王英没找他要过钱,他也从来没提出要把王英的业务合并过来。两人这种相处方式,到有点西式风格了。

“钱是赚不完的,在给我十年时间吧,十年一到,我就准备退休了,到时候就专心陪你们。”方大军这也是真心话,作为穿越者,如果不拼搏一番,会觉得对不起自己。可如果一辈子都在拼搏赚钱,又觉得太累了。

索姓在给自己计划十年时间,到时候就笑看风云了,他穿越过来,从煤炭最初五元一吨,现在已经涨到二十二元每吨,到了2013,他穿越的时候,至少也得七八百一吨,煤炭价格在飞,他也在一天天的长大,甚至变老。

这就跟他的生命一样,从起步到腾飞,笑看穿越的这三十年吧。

未来十年之内,他估计也挣到了足够的钱,往后就看着投资就行,挣的家业他花不完,下一代也花不完,下下一代也还看见到,至于后面的后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笑了笑,年纪轻轻想这么远,有些多愁善感了,计划始终是计划,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 日用百货

1985年,首都的平均工资终于突破一百元大关了,达到了111元,而在去年1984年,平均工资才90元,1980年是70元,81年还少了几毛,而1982年仅仅只是71元,1983年是80元。

由此可以看出,从1983年开始,工资进入了稳步的提升当中,经济方面也见到了成效,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一直在提高,短短三年当中,工资涨了百分之五十四。

82年底的高层会议起到了关键姓的作用,光是明确指出分田到户这一点,就是历史姓的一刻。

到一直要到八十年代末,乡镇干部的工资,才能突破百元大关,并且还不是普通低层干部。

王宏文目前的工资是87元,如果不收好处,一个月下来,还达不到首都平均水平。

而物价基本上没动,只是略有上涨罢了,比如铁锅涨了两毛,现在要2元钱一口;一分钱一包的火柴,涨成了两分;针的价格没变,比较稳定,一分钱一根;衣服略有上涨,之前男圆领衫每件零售价由1.52元,现涨到了1.82元。

鱼肉方面,鲤鱼这种个头不大的鱼要贵一些了,要八毛一斤。鸡蛋也涨了点,猪肉也涨了一些。

物价上涨其实是有好处的,因为现在的主要消费还是在农副产品上面,价值涨了,老百姓才能挣到现金,有了钱才能换购其余更丰富的家用,只要这物价涨得合理,那就是高兴的事情。

水泥也有所上涨,煤炭不用说了,涨得厉害。而蜂窝煤,他始终没涨价,虽然利润少了,可出货量大了,也因为出现了竞争对手,所以有打价格战的意思。

——————

傍晚时,周娜回来了,这次规矩了不少,但依旧没叫人,对他的称呼,一般也就用“喂”,饭后,也一点没有要去上晚自习的意思。

方大军也懒得继续讲道理,因为他晚上就要坐火车走了,真要管教,也是等回来之后。

金池和小玉琴正等着,他跟着便告辞了,王英带着孩子,也不好相送。

夜里十一点,一行十二人上了火车,他和金池三人,另外有四个助手,牛大满也带了四个兄弟。

他其实是打的好算盘,把李玉兰安排在家里,偶尔也到县里住段时间,当大妇。王英也不能叫二奶,因为不是包养的,哪怕两人之间更多是通过床上和谐生活走到了一起,真正的爱情却是谈不上,可还是有感情的,有了小梦君之后,这种关系就化为了亲情,王英虽然结过婚,还生了周娜,但毕竟是寡妇,所以这份亲情对他来说没有负担。

把王英安排在市里,和李玉兰就不冲突了,他的工作也会在两地跑,都能照顾得上。而现在把金池安排在省里,算是相当完美,因为和王英两女都不冲突。他以后也会经常往省里跑,等私家车政策出来后,遇到满意的小车,就购买一辆,到时候三个地方来回就方便了。

金池自然也谈不上三奶,非得要定位,应该算是红颜或是情人吧,却又是他工作上的好帮手。

突然想到李玉红,不由头疼了起来,李玉红是典型的农村女人,老实勤劳,适合安排在村里,可却是李玉兰的妹妹,总不能把两姐妹都取了安排在一起吧,现在又不是旧社会。

而且在他的计划当中,根本就没有李玉红,谁想到突然就发现了意外。

“大军哥,你在想什么呢。”却是小玉琴第一次坐火车,很是兴奋,也没睡着,在他的上铺。对面是金池,以及一个中年女会计。

方大军笑了笑,小玉琴也让他头疼,都十六岁了,在过一两年,就是真正的大姑娘了,要是一直都这么黏着他,难保不会出什么事,可他之前一直都有点把小玉琴当成女儿了。

“没什么,快睡吧,等天亮到了省城在带你好好玩。”

“恩!”小玉琴乖巧的躺回了床上,很多时候还是很听话的。

最后,方大军依旧没睡着,在思索着在省城搞点什么,现在不可能搞T宝、T猫、J东什么的,搞出来纯粹就是找跪。

最后还是从衣食住行上面来想办法,行这一点直接放弃,没这个条件。

衣服这方面可以搞,原本他就是生产这个的,但却不是现在的这个模式,因为运输不方便,所以真要搞,就会在省城建立工厂,但是工人他会从仁义拉过来,因为工资相比之下开得更低,也可以给家乡人创造就业条件,投入下来,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和王英的关系突破之后,虽然帐目依旧分开,但是资源已经共享了,在省城的服装厂,也可以直接通过火车拉到原材料,这就大大的方便了。

食品方面,暂时不考虑,他其实是想搞火腿肠和方便面,但这都需要专业的生产设备,花费相当大。而方便面现在投放到市场估计也会跪,可以在等一等,八五年有些太早了。

剩余的住,住房当然不用考虑,省城的地皮就不是他能拿下的,不可能搞商品房出售。但却可以搞家庭曰用品,比如他现在正在搞牙膏,这个不用把工厂移过来,因为牙膏不占重量,加工好后,一卡车能拉很多吨出来。

其余就是他想搞的电饭煲,也会再等一等,工厂会建在县里,因为能有政策保护,每年花了那么多钱行贿,也不是白搞的。

最后一总结,比较适合搞一个百货商场自带超市的那一种,趁着现在“家老虎”、“沃儿嘛”这些零售巨头还没进内地,他先把省城的市场占领了在说。

超市他没搞过,可却逛过无数次,首先农副产品这块,就容易解决。

而且他现在不是白手起家,每年四十万左右的收入,这不是盖的,1985年有这样的资金,足以大干一票,哪怕在省城也是如此。

第一站,他就瞄准了,今后省城最繁华的街道“春喜路”,就在市中心旁边不远,以后是寸土存金的地段,但现在却是一栋接着一栋狭窄陈旧的木楼,此时下手正是时候,不过现在春喜路就已经超级繁华了,人流量非常大,要想马上租到商铺怕是不太容易。但如果用高价直接全款买下来,应该就简单了,因为谁也不知道春喜路在后世的房价会严重破表。

一个小铺面的一年的租金,就足够在郊区全款买一套大住房了,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更别说房屋下面这块地皮了。

目前的春喜路,街道宽约**米、长约两千米,只有四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分为春喜南路、北路、东路、西路,就这么大点范围。北路是临外面的主街道口,逛起来,一般就是从北到南这段,最繁华。

省城到了,一行人先找地方住下,这下就没那么高规格,因为暂时住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找了处还不错的招待所,即便有钱,也不能乱花,现在还没到随便花钱的地步,仍然还处于创业阶段。

小玉琴等人已经晃花了眼,不可否认,现在省城破烂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过基本都是木制的老瓦房,看起来有时代气息,却不会显得土气。

但范围在这里,市场也在这里,全市总人口约874。8万,城镇人口约227万,市区人口约138。7万。上百万的人口聚集在市区,而且各个家庭都有收入来源,这个市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