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林来北新任职之前,荣飞曾献上中下三策。看来王林还是忍不住上策的诱惑。不过也不能说是下策。振兴工业基础是每位为政者首先要考虑的,经济基础落后的地区更是如此。果然,王林神色一变,“之前没有来过北新。到任后听了汇报介绍,辖400万人口,市区常住人口35万的北新市财政收入竟然不到3亿元!典型的吃饭财政嘛。搞不好连我这个市长的工资都要发不出了。走马观花地看了很多地方,市区的主要企业都去了,情况不容乐观啊。大大小小的企业几十家,除了这个变速箱厂,只有一个纺机厂还像那么回事。其他的情况就严重了。像挂车厂,已经四个月没发工资了。市委很关注,冯书记希望我尽快拿出一个办法来。可是除了注资,哪有见效快的?订单拿不到是自己的事,政府能帮他们打市场吗?刚才荣飞说的我也考虑了,德江你管配套,要照顾北新这块,过几天我组织几家企业去汽配去,能给我的都要,你们需要的都拿出来,开发费又不用你掏。还有,荣飞,你们有没有扩张建厂的计划或者其他战略性的考虑,以后北新是你必须考虑的投资地,别总都盯着大城市。”
李德江嘿嘿而笑。荣飞一本正经地说,“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能解决的。过于急功近利会埋下很多地雷,总有爆炸的时候,清除的费用要高的多。我们来的时候,自进北新地界,路况便降了一个级别,林岩县境有段路简直是毁车。北新的经济要振兴,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先行,这是一个规律,谁违反谁倒霉。说引进资金,像林岩的路,人家来过一回就再也不想来了,怎么办?还有环境问题,进入林岩就算进山了,我注意到林岩的山头都是秃的,大夏天的没有一点绿意,这怎么行?往南,别的地方我不知道,空山我是知道的,情况还不如林岩。”
“那条路拉煤多,损坏快。”
“是的嘛。北新有三个县出煤,如果想增加财政收入,没有比抓煤炭更快的了。但是煤矿很多都包给了私人,是吧?钱他们挣了,留给政府毁坏的环境去治理,这公道吗?”
“他是市长还是你是市长?”隆月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听着笑了。
“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今天找你们只说两个事,一是北阳重汽的配套问题,这是德江的事,必须将北新纳进配套体系。二是荣飞隆月你们的投资布点,必须考虑北新。”
“呵呵,不带这样下命令的。”荣飞笑道。王林赴任北新,他必须有所表示,这次来本有先期考察之意。究竟做什么,还要仔细研究。
舒国治一直听他们谈正事。不时给他们续茶。隆月在隔壁休息了一阵过来了,女儿却没露面。直到快六点时,冯国川来了。
冯国川是从省委副秘书长位子上“空降”北新的。已经秃顶的他其实只比王林大八岁,今年正值知天命之年。
“怎么搞的嘛。我已经严厉批评了戴耀先,务必严肃处理。包括警局内部的问题。哦,这位就是弟妹吧,受委屈了,我替王市长向你道歉。”处于那个位子的他自然消息灵通,王林的家庭背景瞒不过他,隆长风在今夏之后愈见重用,那不是他可以轻视慢待的人。
“怎么惊动你了呢。这是家丑,不可张扬。隆月,这位就是冯书记,哦,冯书记,我来介绍,他叫荣飞,明华服装及明华贸易的董事长,你可别看他年轻,家底雄厚的很。连香港荣氏的掌门人都很看重。他叫李德江,北阳汽配的副总经理,管配套,北阳汽配整体并入即将揭牌的北阳重汽了。我叫他们来,是想为咱北新引入资金和项目。”
冯国川和隆月握手后与荣飞及李德江相见,给荣飞的感觉是这位北新的大家长没什么架子,像个慈祥的长者。
“好,好啊。都是北新的贵客。不过今天北新的待客之道真是令我汗颜。临来之时,建斌书记耳提面告,说振兴北新一定要有新思路新办法,不能光是埋头苦干。王林同志提出引入资金项目的思路非常好,我完全赞同。你们二位可不许因为今天的不愉快对北新产生反感哦。”
李德江先做了表示。他当过秘书,知道如何面对领导。轮到荣飞,他微笑着说,“不敢不敢。王老师在您领导下做经济工作,我当然要倾力支持。北新也算我的家乡啊。”荣飞笑着说。
“哦?荣总是北新人?你叫王林同志老师,是他的学生?”
“正牌子的学生。他曾是我大学校长。冯书记,您就别叫我什么荣总了。在您面前我就一晚辈。我爱人是北新人,我母亲也是北新人,我似乎也可以算作北新人吧?”
“当然是当然是。明华服装?我想起来了,北阳有你的专卖店,对吧?了不起,年轻轻就搞出了如此名堂。”
“那是沾了政策的光。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吧。”
王林插话,“冯书记,这小子能耐大着呢。在学校就搞出一种让德国人感兴趣的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促成了北阳汽配的成立,和如今的北阳重汽说起来也是因果相关。”
“听说过。你这么说我就联系起来了。不简单,看来天才确实存在。小荣,你对北新的发展有什么好建议?”
“哪敢。这趟差事的李副总的,王老师非要我来,哪里能提什么好建议?冯书记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办的无不尊从。”
“好好,北新一定有你用武之地。这样吧,我让宾馆准备了晚餐。王林同志你见外了,弟妹来北新怎么也不吭一声啊?今晚我请客,我们好好聊聊。”
二百一十九
晚餐喝了不少白酒。酒是茅台,但荣飞不喜欢,随乡入俗,不能提出异议,硬着头皮将一杯杯烈酒倒入喉咙。冯国川的秘书胡兵劝酒的本领绝对一流,花样百出但又站得住的一点点理由总能让你喝下杯中物。
王林的住宿问题尚未解决。北新市委大院正在为他装修一栋空了许久的别墅,目前他仍住在北新宾馆的套间里。饭后大家送走冯书记和胡秘书,留下隆月和王迪新,王林的司机将李德江与荣飞送回丽园。丽园的两套房子都没退,正好每人占一间。
李德江酒后容易兴奋,荣飞却极为瞌睡。荣飞想睡觉,李德江跑过来找荣飞聊天,荣飞早已睡意朦胧,耐不过李德江的捣乱,只好用冷水洗把脸陪着李德江聊天。
“才他妈的八点半,睡什么觉嘛。可惜没叫老曾等人,否则打打牌也不错。你别说,北新这穷地方有个优点,凉快!”说着过去推开了窗户。
北新地势比北阳高,夜晚凉风习习,煞是清爽。
“你那老师是认了真了,非将变速箱配进去。你怎么总是泼凉水?你小子怎么不给他搭个台阶?据我所知,你从香港股市卷来的钱没花吧?”刚才酒席上冯国川与王林对变速箱厂的改造非常有决心,但荣飞不甚乐观。王林提到了对外融资问题,暗示荣飞表态,荣飞却借酒装糊涂。
“资金是有。”目前陶氏账上的资金主要用于美食广场的改造,西湾住宅已经基本售出,资金正在回笼。估计有一千万以上的盈余。明华贸易账上的余款就更多了,股市与买卖日元挣的钱大部分都存在银行里,急需找个出处。“但目前的风向不甚有利。当前国内理论界对私营企业颇有微词,北新更是重灾区,省里都盯着呢。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而是北新减速器厂的实际情况不明。”荣飞忽然来了精神,“老李,你给我说说,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哪儿?”
李德江在汽配工作的几年对企业的运作有了自己的理解,“怎么说呢,技术肯定是主要的,还有人才,管理和技术人才也很重要。接下来就是装备……”
“你漏说了最重要的,那就是体制和机制。在北重时,我反复向领导提出这点。就我看来,国企的国有独资性质或许并非最佳,最急迫的却是运作的机制,机制不适合,人才,技术,装备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了。我搞明华,陶氏,首重机制和体制。陶氏这方面做的还比不上明华。当然,私企和国企由于所有制天生性质不同,私企亏损了,经营者必须向股东作出交代,国企这方面的力度就弱多了。但机制上的差别比较大,机制中用人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技术和装备。回到刚才的问题,北新减速器厂即使同意我参股也不会同意我控股,我不控股就无法获得绝对的经营权。所以我不好表态。”在荣飞的内心,他并没有向北新任何一个企业投资的想法,他对北新的情况不了解,如果王林提出公益性的投资,八成他会答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觉着自己多元化倾向已经很严重了,根据现实的经验,多元化经营成功的企业为数寥寥。
“王市长下决心上变速箱了。你没看出来?”
“关键是人才和技术的储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国企一般在这个环节上做的不好,他们的体制和机制束缚了用人权,国企招收外国技术人员就比较困难。薪酬确定也是一个问题。”回想明华服装就是一个例子,从84年正式建立设计室,招引了多少优秀的设计师?国外的就招聘了40多人!而北阳汽配至今也没有一个外国工程师。必须承认,在很多领域,我们距国外最先进的东西还有很大距离。
“私企的决策程序比较简洁。而国企就相对繁琐一些。最高管理者的意图在私企会很好地执行,国企就难一些。比如投资,国企的审批环节太多,许多事情都耽误在这个环节上了。上级部门总要行使职权嘛。没得办法的事。”
李德江在沉思。
“算啦,我是瞌睡了,要睡觉了,赶紧滚回去休息吧。”荣飞下逐客令。他真的困了,脑袋刚沾枕头就打起了呼噜。
荣飞李德江陪隆月母女又住了一天。上午去北新南郊的风景区二佛山游玩,舒国治带了照相机陪同,荣飞和李德江没去,被王林拖去了减速器厂。二佛山上有好几个寺庙,一些已经毁损的不成样子了,一些这几年逐渐修复了旧观。其中最大的寺庙叫酎泉寺,寺里有六七名穿着灰僧衣的和尚。王迪新很好奇,隆月有些迷信,在酎泉寺隆月还上了香,捐了100元的香烛钱,却拒绝了和尚的“看前程”。中午回到北新宾馆见戴耀先正向王林汇报工作,大概是说昨天的案子。隆月走出一身香汗,钻进浴室冲了澡,等她出来戴局长已经走了,王林说昨天的两名干警已经停职,正在调查他们与社会人员的来往,而那帮“碰瓷”者已经抓获大半,领头的已经正式拘留。确定这是一伙以讹诈外地人为生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隆月对此事已经不甚关注了,倒是讲了她对二佛山及酎泉寺的印象,说没想到北新还有那么气派雄伟的大庙。建议王林去看看,兴办旅游业也是不错的选择。王林苦笑,开发旅游资源是需要先期大笔投入的,北新的财政现状哪里能挤出钱来?说来说去还是要眼睛向外招商引资——正说着话,荣飞和李德江过来了,将他们留在丽园的行李带过来,隆月知道下午将返回北阳。
“谈的怎么样?”吃饭只有他们几人,舒国治安排好了午餐,却没有露面。隆月看他们三人都不吭气,便问丈夫。
“我动员荣飞向减速器厂投资,他还没想好。”王林用嘴努努荣飞,“现在牛逼的了不得。”
荣飞笑笑没说话。午餐以土菜为主,王迪新吃的很香,饭后提出要跟父亲住几天,隆月答应了,“荣总认为减速器厂没有投资价值?”明华贸易在银行户头上至少存了四千万,这些钱应当找到一个出处,联投的筹备也应当加快进行了,大概荣飞对一些问题还没有想好。
“那倒不是。关键不在这儿。王老师,待我回去理理思路后再过来。”
“可以,你快点。”王林忽然想起荣飞曾建议自己抓旅游和生态建设,“隆月迪新去二佛山玩了一圈,你这半个北新人去过没有?”
“没有。有点意思?”问的是隆月。
“佛教我不懂。不过酎泉寺里竟有僧人让我感到意外。那个庙的规模好大的。可惜破败了。我捐了100块的功德钱,和尚非要给我算命,哈哈,蛮有意思的。”
说到算命,荣飞不由得想起了林恩泽,老兄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迷信,有些宿命论的味道,“佛教是文化,到我们手里就剩了算命了,和尚也不是很地道。哈哈,隆姐你算了没有?”
“没,我自己的命自己知道。”
荣飞竖起大拇指,“隆姐了不得。有时间我去看看吧。”
“你小子别学着一毛不拔,要不投点钱给二佛山?也算你给我的支持。”
“投资旅游?那可是回收期极长的买卖……”
“舒国治,你备好车,下午我带荣总去二佛山。”
“哪敢让老师陪……”
“你小子为富不仁了,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师?”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