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暗房 >

第141章

暗房-第141章

小说: 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7章 组织

“卡琳娜!”赵灵宁大声喊着,她现在正在清点着刚刚送来的一批价格高昂的配饰。而卡琳娜,这些天一直在给她当助手。“你把这些东西的数量点清楚,然后和发货那边的人把数字合一下,把结果汇报给我。”看到卡琳娜在电脑屏幕前抬起了头,冲她苍白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之后,赵灵宁满意地转身离开。

这些天,他们整个公司上下可都忙坏了。尤其是在发货管理上,他们没办法建立专柜和专卖店,时间来不及,现在仅有的几个销售点,一个就设在上海的光涌总部,一个是在巴黎和萧永向来关系很铁的某个设计师的工作室,还有一个,则索性摆在了曼哈顿花园球场那里,球场举办过萧永的摄影展,和他的关系也算是很铁吧。而其他地方的发货,几乎要全部通过物流渠道来分别进行,公司分别在ebay,淘宝等网站都设置了销售专区,和联邦快递等多个物流方面的巨头达成合作协议,从货物从工厂里发出一直到送到那些订购者手里,一共只有三天到四天的时间。光涌公司人手少,除了在具体的发货数量和现金流方面控制之外,几乎都是物流企业方面在代理。不然,他们要自己把每天十几页二十多页的发货表格处理好,再交给物流公司,再确认完成,这个流程就太复杂了。好在不管是哪家快递公司,对这种生意都很有兴趣。萧永给这些公司的不仅是基础地物流费用。而是整个销售的提成,等于是他们以物流合作方的身份加入到这个生意中。

由于时间紧迫,利益丰厚,萧永在整个生意中给各个环节留的利润都很充足,从前期的制作加工一直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反而是光涌自己。。,在这次大潮流的抢钱行动中。纯利润只控制在一个非常合理地范围,不少。却并没有外界预料得那么多。萧永首先考虑的是用这次地潮流为光涌模特经纪公司这三百多俄罗斯少女们在模特圈子里进行破冰,作为一门生意,里面的利润他并不特别在乎。任何一个服装品牌,短时间里能够靠着独特的风尚,靠着一股脑的潮流营造来占据大部分人的视线,在短时间里引爆销售狂潮都不算很难,尤其是由非常精通时尚、潮流以及媒体运作的人来操作。但是。一个品牌要能够长期存在,能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地在残酷的时尚圈子里存在下去,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萧永非常明白其中地关节。设计师这种问题倒不好说,一个好的设计师固然能够成就一个品牌,但决策失误,却也可能毁掉一个品牌,至少让一个品牌几年翻不了身,如果没有大的时尚集团持续投入。很可能一个品牌就此消亡了。LVMH手里掌握着多少顶级品牌?那是因为他们确实懂得如何操作,如何在其中进行取舍,如何不断创造新的东西来满足大众对时尚的兴趣,而且,他们也建立了足够庞大的网络。不说别的,就是面料这一项。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就有多少联系?他们的资料库里有多少一般人完全没听说过却能在设计师手里变幻出奇异色彩地东西?他们每年光是在这一项的资料更新和维护上就得花多少人力物力?

对他们来说,一时手痒搞出Layers这个品牌,创造一个潮流,成为一时之间的时尚圈奇迹,那并不难,但要长期维持这种潮流?谈何容易。萧永现在的想法是,这个品牌在潮流过之后,会朝着带有时尚感的工装风格、实用类型服饰靠拢。不求能大量挣钱,只希望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规模,能够自负盈亏。能够让旗下模特们有实习和出道地机会而已。在这种前提下。他当然愿意把一部分的利润让给各个渠道,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让Layers这个品牌充分借用其他领域的资源。快递公司虽然不方便直接投资其中。成为股东,那将让那些大型上市公司没办法对股东解释明白他们想干什么,为什么不抓住主营业务,但是,快递公司背后也是有大股东的,他们倒是很看好萧永和Layers,尤其是萧永的脑子一点都没有因为现在的热潮而发热,非常理智地和他们接洽,洽谈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洽谈的结果也很理想,萧永再也不用担心这方面的物流,还获得了不少新地合作机会。现在地Layers可是有不少种非常时尚却又适合当制服的款式,漂亮、时尚却又非常耐用。大家都有这方面地改进需要,而萧永自然从善如流,答应了大家等两个月的潮流培养期一过,Layers将专门设立制服设计和制造部门,并对大家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进,不断做出适合各行各业的细节调整。

而现在设立在国内的制造中心,则是由谭维严姐弟两人在推动进行,而后,叶忠节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提出和萧永联合出资,收购几家代工企业,深化内部管理,成为光涌集团能够垂直管理的部门。虽然会略微增加光涌集团的管理复杂性,但是,产品质量就更有保证了。叶忠节这些年都不怎么直接插手时尚行业了,基本上都是拿着大笔现金在玩媒体投资,运作节目、电影和电视剧、大型演出之类的项目,而这些行业和他老婆、妹夫手里的经纪公司配合起来,也能给模特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说是个比较成熟的明星培养模式,也是个媒体盈利模式。而叶忠节直接找萧永提议,自然让萧永有些奇怪,却也越发重视起这个方面来,稍稍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叶忠节提出的问题还真是在点子上,很能反映他国内时尚圈大拿的身份。加工厂的确不是个利润丰厚的行业,而且,再怎么样也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的加工厂都存在各种问题。虽然现在Layers的货品生产质量还保持地不错,但生产厂方面获悉了Layers引起的热潮,对于自己的加工价格顿时就不满意了起来,要不是他们面对的是谭维严、叶忠节这些大佬型人物,现在估计已经会给Layers造成不小的困扰。

而且,大部分的加工厂的人力资源管理很奇怪,要么就是招募大批廉价的工人操作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环节,要么就是找一些直接能上手干活的资深的技工。那些资深技工多数都是原来在国营大厂有很长工作经验的,技术的确是没问题,但年龄都不小了,不管是在生产还是在培训方面,都略有些力不从心。如果能够进行一些投入,垂直管理几个生产点,固然是比较繁琐,在进行管理和技术革新方面,要承担一定压力,但就长期来说,绝对值得。他们可以通过直接触及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在产能和产量都有保证的情况下,在能够熟练驾驭时尚圈各个环节的产品的生产之后,甚至可以给一线品牌代工。现在,哪怕GUCCI,Prada等品牌都在国内有这方面的接洽了。而且,通过生产环节,距离面料这个环节更近更直接,对于这样一个低扩张性却要求高品质的品牌来说,慢慢积累自己的成长动力。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想明白了这些,萧永立刻着手布置。他现在腾不出手去考察那些生产厂,在和叶忠节聊了一阵之后,索性把叶忠节也吸收进光涌的集团。他召开了光涌模特经纪公司的全体会议,在征得佣兵股东们的许可之后,光涌模特经纪公司和谭维严姐弟的公司合并,谭维维出任光涌模特经纪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集团的经纪业务。而谭维严则将在今后三个月到半年内将生产方面的事情搞定,负责收购三家左右的代工厂,并进行技术和管理改革,之后,将在那个系统内提拔人来管理生产,谭维严届时另有任用。

但这些都是在两个月的风潮炒作期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萧永能做的也就是先商量着把大致的组织架构落实,然后慢慢朝着这个组织里添人罢了。现在,大家都忙得不行,没办法很快落实这些具体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却又是必须的。现在,围绕着他的整个光涌集团,已经不是一开始那个摄影工作室加经纪公司的模式了,他手里的内容越来越多。帧世界、拼贴网站、现在又多了那么繁杂的经纪公司,居然还有了时尚品牌成衣的业务,他的确是可以继续当一个摄影师,乱七八糟的经营都可以让其他人多操心,但他却必须得事先安排好整个组织架构才行。

现在,他的工作就是炒作,不停地炒作。而在他的计划开始的第40天,萧永在操心的问题,则是Layers的第一次发布会。发布会是一个平台,不仅仅是展示这个品牌的风格特点,展示强大的设计实力和精湛的做工,也是展示这样一个品牌的拥有者的人脉的机会。展示会本身由韩惟君在布置,而萧永,则需要负责那些主动要求参与或者被他邀请来的各方贵宾的联络协调……说实在的,这实在不是他擅长的工作。

第208章 发布会

萧永的身边聚集着一大帮设计师、摄影师之流的人物。他们在塞纳河左岸的一个咖啡馆里晒着太阳喝着下午茶,完全无视周围的人们投射来的不满的目光。这家咖啡馆已经没有别的客人了,都是他们这些人,估摸着,原来那些人都觉得这些人太吵了。而且,这些人聊着的话题让人觉得,实在不像是正经人。

他们聊的最正经的话题,大概就是小甜甜布莱尼的腰围现在到底有多少了,那些摄影师、设计师、造型师们手里的数据太详尽了,然后,一个好事的家伙立刻就取出电脑,在Excel里当场做折线图展示出来。然后,各种各样的圈内八卦接踵而来,全都是那些八卦小报非常感兴趣,而一旦见报必然会让那些当红巨星们头痛不已的内容。参与其中的其实还是有几个媒体方面的资深记者、主编、专栏作者之流,但是,他们在这种场合反而会非常克制,绝不会把这里爆出来的八卦往自己的刊物上整,一旦出了那样的事情,以后这样的聚会可就没他们的份了。到底是一次两次的内幕消息重要,还是始终和这个圈子保持良好的关系重要,这些人最清楚不过。

不少人虽然很忙,但知道在这里的聚会,还是至少过来打了个招呼,一起喝点东西再回去做事。来来往往的人多了,里面那些熟面孔也越来越多,一直保持着扑克牌面孔。对所有的喧闹都置若罔闻地咖啡馆老板也有些动容。他终于看出来了,坐在咖啡馆里,还有街边那些露天座位上的人里面,可有颇多明星、模特、名流人物。

这些人自然都是冲着萧永的面子,来参加Layers的发布会的。除去朋友互相帮忙的问题,Layers这个品牌的异军突起,以及萧永这一次在时尚圈折腾出来地问题。也的确让大家很感兴趣。一个多月,一个有着世界范围影响力地品牌居然就这么冒出来了。那些设计师们虽然能看到这一系列的设计中取巧的地方。却也能看到那些产品底子里蕴含着的对潮流的了解对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深湛功底。只是,俄罗斯学院风居然要由一个中国人来复兴,这实在是相当讽刺的事情。

萧永对发布会地细节不置一词,只是向大家保证,肯定会很精彩。这他肯定有把握,这可是光效投影第一次在发布会现场使用,虽然这肯定不是用作发布会的主体。但为发布会增光添彩却是确凿无疑的。而在大家一遍遍催问、套问、诱骗萧永说出发布会的细节之后,萧永终于无奈地在接到韩惟君的电话,表示现场已经基本准备好了,准备进行彩排之后,带着大家一起去现场先睹为快。

到了现场,大家都有些惊讶,以萧永现在的团队的功力,现场灯光设计简直太简单了。灯光效果自然不消说。但惊讶的倒不是这一点,而是走秀台地构造设计。整个会场居然被折腾成一个微缩的红场。中间的道路自然是预定的T台,而上下两方则分别是贵宾席和一般的来宾坐席。这一次的发布会,模特们地走秀路线自然也完全不同了,是从舞台一侧登台,然后从另一侧退场。然后换衣服再跑去舞台另一边,循环往复,直到展示结束。整个展示,恰如一个微缩了无数倍的阅兵式。

“萧,你这下子玩得可真帅。”一个加拿大摄影师约翰·杰里尔吹了个口哨赞叹了一声。而和他有同样感受的人着实不少。萧永却随意地耸了耸肩,说:“也就是这个样子,大家玩嘛。关键不在于舞台,而是光效投影,现在光效投影还在调试呢,等一下你们帮忙看看。对了。我可事先说明。今天不要有什么图片流出去哦。这东西,不惊艳可就不好玩了。大家兜里的相机都给我关上。”

现场立刻一片哄笑声。职业摄影师向来是相机不离身。他们和萧永的习惯都类似,贴身总有比较小巧却又成像足够好的相机,比如徕卡,比如禄来,哪怕是傻瓜机,甚至是奥林巴斯的半格相机,平时都是作为抓拍和收集素材用的,但在关键时刻,靠着他们对器材的卓越的理解力,同样可以达到比较好地效果。而现在,新一代地小型数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