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变身之轮回境界 >

第287章

变身之轮回境界-第287章

小说: 变身之轮回境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想看,第一次出现空间破碎那场灾难的时候。距离现在是多少时间?”

“现在是2012年的9月底,空间破碎是2014年1月中下旬出现的,距离现在一年零四个月!”

“那搭乘时光机跳跃之后呢?”

“上一次空间破碎……虽然我在事件发生前就乘时光机离开了,但大致时间应该是2013年的2月底,距离现在五个月。”

“那么两者间有区别吗?”

“区别?”

苏源微微一怔,脸色刷的变白,要说区别,那肯定是有的,最早的破碎。距离现在一年零四个月,无论苏源用【回溯】跳跃多少次,世界线的数值如何走向低点,发生破碎的时间点却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一年零四个月。

那个世界,有苏源,一人!

而上个世界,破碎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仅五个月,缩短了一半还多。而那个世界有自己和苏梦源两个人!

这意味着什么?

苏源再明白不过了!她沉默了,心想空间破碎的灾难莫非真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针对两个世界的未来为什么会不同的问题,苏源和夏琳扉在a=0。899210的世界中就展开过讨论,那时候她们将2013年2月19日那一天作为了历史的分岔点。

而造成历史分岔的奇异点就是苏源是否死亡。或者说她是否发动了【回溯】能力。只是当时她们考虑【回溯】能力造成的影响时,仅仅想到【回溯】帮助苏源他们死里逃生,并最终影响到外星科技的归属。也就是翡翠的去向上,使得a=1。2的灾难没有发生!

她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星科技上。却没有深度思考到外星科技的归属又怎么会与空间破碎这样的超自然现象产生联系呢?

考虑太简单了!其实那时候她们就已经离真相非常接近了,只要换一个角度——与空间裂缝这种超自然现象产生联系的哪里是科技的最终归属。应该是【回溯】能力才对!

造成a=1。2世界灾祸的原因是外星科技!而造成a=0。8灾祸的原因是【回溯】!

这个答案让她的心彻底乱了,就像悬疑电影中的主角,开篇便讲述他的至亲遭人杀害,主角历经九死一生、千难万险只为追查杀死至亲的凶手,其间还遭到了不明势力的阻挠,然而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自己杀死了至亲一样,让人不可接受。

苏源咬了咬嘴唇,有些为难地道:“那现在该怎么办,为了天下苍生,不如我抱着苏梦源一起跳海?”

“扯!”

夏琳扉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不悦道:“你以为你跟苏梦源死了就可以了?也许你活够了,但人家梦源还没活够呢!”

“喂,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活够了?”苏源表示强烈不满,她向来珍惜自己,还有什么事比自己的性命更加重要呢!经历了那么多事,她才更加知道活着的价值,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你刚才说的岂不是废话?”

苏源讪讪一笑:“我就随口那么一说……”

夏琳扉啧啧地看了她两眼,“就知道你这小妞舍不得死,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漂亮的女人要是死了多可惜啊。”伸手在苏源的蛮腰上摸了摸,“你看……这妖娆得……我见犹怜呐!”

苏源幽怨地瞟了她一眼,颇有些顾影自怜地缩了缩身子,道:“可也有句话这么说的……自古红颜多薄命,香消玉殒谁人怜。”

“去!你还嫌自己活太长了!”

“嘿嘿嘿……”苏源扭了下身子,一个翻身爬到了夏琳扉跟前,抬头望道:“夏姐,求解啊!”

夏琳扉想了想,笑道:“其实刚才的一切都是猜测,你想啊,你活着就会出现空间破碎的现象,哪有这么玄啊,你好好的,碍到谁了?造原子弹的科学家做的事情比你做的轰轰烈烈多了,别告诉我你一口饭也会关系到世界的安危!”

苏源当然没有那么自大,“吃饭不会,但【回溯】会啊……”

“那你不要用【回溯】不就行了?”

“可是不行啊,上个世界的时候,我和梦源都没有用【回溯】,可世界还是有空间破碎的迹象。”

这说明即使没有发动【回溯】,世界照样会走向破碎!

至于那缺失的十三小时,也就是第一次漫无目的的【回溯】,苏源觉得问题不大,因为空间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如果那次【回溯】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恶果,那么a=1。2的世界线怎么没出现破碎?

这说明,偶尔一次【回溯】并不是关键!

【回溯】这个能力应该是通过苏源的存在,时刻与这个世界进行着某种交流的,苏源没了,这个能力自然无法再与世界产生联系。

第416章 奇怪的细胞器

这下连夏琳扉也无解了,现在的症结演变成了怎么限制【回溯】这个能力上,它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兵器中双刃剑无疑是上等利器,使用恰当便可在战场上砍杀敌军,令敌者胆寒,可若是使用不当,也可能对自身造成影响。

这与【回溯】的属性极为相似,一方面【回溯】这个能力对苏源的帮助是不小的,如果没有它,苏源不可能在敌人的袭击当中带领大家逃出生天,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个能力的存在,这个世界避免不了陷入崩溃的泥潭。

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利必有一弊,现在已经知道了这点,但难就难在即使知道了,也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去限制【回溯】。

苏源在上一个世界的经历证明,即使她没有去使用【回溯】,只要她还具备使用【回溯】的能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走向崩溃的。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在彻底弄清楚【回溯】是什么东西、它的运行原理是怎样的之前,唯一能够避免世界崩溃的办法就只有“苏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么一条道路。

这显然是苏源本人乃至夏琳扉都不能接受的,何况单单苏源消失了还不够,这个世界的苏梦源必须也跟着她一起消失。辛辛苦苦追寻了那么久的答案竟然是这个——牺牲自己,保护大家!这绝对是莫大的讽刺。

选择已经摆在眼前,要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到解决【回溯】的办法,要么就是在大限来临前做出决定。是再次运用时光机进行跳跃以换得更多的时间,还是直接自我了结。

这其实是三种选择。最好最光明的当然是第一种,至少对于苏源而言。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局。如果这一希望不能达成,那么苏源只能再次运用时光机进行跳跃,只不过这时就颇有些以行动换时间的意味了。

如今《》文》》手中《》人》》已有《》书》》古老《》屋》》头的实验记录本,若是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仍不能找到关于【回溯】的答案,那么苏源自知,即使再给她更多的时间,找到答案的可能性也是十分渺茫的。

与时间进行竞赛,并且前途未卜,拼搏的背后换来的只是苟延残喘而已。时间久了也便会疲劳、困顿、乏累。与其继续劳累自己,或许到了心理彻底麻木的时候,苏源会乐意选择最后一种,最差也是最彻底的方式解脱自己。

那样的选择成就了大义,也为她这个失败而浅薄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甚至我们可以说得奇幻一点:因为她的选择而避免了步入末日的人类文明如果知道有这一历史事件的话,也许还会长篇大论的讴歌她的伟岸精神。

只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苏源是一个惜命之人,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存在,她就断然不会把自己推向深渊。

接下来时间。苏源和夏琳扉完全沉浸在了古老头遗留下来的实验记录本当中,心无旁骛,毫无杂念!此时窗外事物对于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她们已经不再重要,她们将自己的身心彻彻底底的投入到对古老头所做研究的解析当中。

留给她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何况实验记录本中的实验越来越走向正题,也渐渐变得晦涩难懂起来。纵然是生物专业的苏源,以及在生物技术方面有着专长的夏琳扉。也不得不放慢速度,一点一点紧跟上古老头的思路。

……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正是管中窥豹。见一斑而可知全身。初秋变为了深秋,天气渐渐变得寒冷,瓶中的水也结成了冰,让人感叹天下之寒,时光荏苒。

苏源她们对古老头所做研究的解析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虽然还没有彻底完成,但基本上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原来古老头在解决了培养基和培养工艺的问题之后,实验的侧重渐渐引向了对细胞本身的研究。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当初高鹏委托他做的核心任务。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细胞种类、形态、存活数量、细胞活力进行具体分析,主要通过当时的医学生化仪器直接分析,并且辅以荧光标记细胞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古老头并没有发现明显异于其它细胞的现象,不过想到既然是遗传病,那么多半问题出现在基因的突变上。于是古老头没有犹豫,将实验的重心转移到了“遗传物质的提取”上。

在当时那个年代,遗传疾病的检测能力还十分有限,但是根据高鹏提供的信息,古老头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与性别染色体相关的基因上。这样一来便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他先观察了实验的细胞是否有多余或者缺失性染色体的情况,在确认一切正常后,便开始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逐一检测。

要知道一个染色体即长串dna链盘旋起来的形态,这条长串dna中包含着大量的基因。一般来说遗传性疾病的产生都是与基因发生错误有着直接联系,但也需要认识到,只要dna链上基因部分的编码区内容不出错,其余非编码区内容即使在传代的过程中发生一点错误,对遗传也是不会造成影响的。

所以古老头要检查的并不是构成染色体的整条dna长链,而是只要选择其中的基因部分进行检测就可以了,这一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但事实上即使如此,这工作量依旧十分庞大!比如现今已经获知的x与y两大性染色体,这里面x染色体就包含着1529个基因,y染色体包含着344个基因,而且单个基因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个碱基对,要对它们进行逐一分析,可以想象其中具有多大的难度。

好在有一点值得庆幸,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在1990年就正式启动了,虽然还未进入收获期,但三年多时间过去,也获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古仕国作为中国国内生物领域的泰山北斗,又逢中国正在试图推动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在这方面可谓有着强力的外援助阵。

在离开华东理工大学,正式入主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之后,古老头即开始凭借有限的科技成果对这些基因开始了比对。但或许是因为工作量太过巨大,又或者是刚刚起步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亦有着许多缺陷,总之古老头没有从中得出任何结论。

就当古老头一筹莫展,眼看就要前功尽弃之时,偶尔一次回头性的实验却让他有了意外的发现。

有一次,古老头安排所带的研究生进行细胞结构方面的观察,这一次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在高倍镜下,该位研究生发现了一个形状似椭圆形,但个体明显偏大,又与线粒体有着截然不同特征的细胞器。姑且将这个东西称作“细胞器”,它的个头足足是线粒体的三倍大!

刚一开始,那位研究生还以为是自己弄错了倍数,可再一看,倍数没有错,而且该细胞器与线粒体明显有着不同特征。谨慎起见,他将这个现象告诉了古老头。

古老头知晓后很重视,亲自取来组织细胞进行匀浆、离心、纯化,并做上镜前处理、染色,最后他也同样观察到了这一怪异的细胞器。与线粒体做了比较,两者迥然相异。

“这是怎么回事?”饶是在这一专业领域摸滚打爬了几十年的古老头也犯起了嘀咕。

“这个细胞器是之前不存在的,或者说在初期的培养中只有极其稀少的细胞具有这类细胞器!”古老头在他的实验记录本中如此写道,“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多,这一类细胞脱颖而出,并最终数量多到了可以被实验人员观察到的地步。”

因为这一发现,古老头不得不又跳回到了之前的步骤——“细胞分析”。而且这次走回头路的分析又让他有了另一个收获:原来这类细胞不是简单的多了一个细胞器,确切的说,它是多了两个细胞器!

这两种细胞器在外形上十分类似,都呈椭圆形,大小相差无几,只是其中一种相比另一种稍稍显得修长,稍一不注意就会将它们混淆。

这两种细胞器都具备稳固的双膜结构,且内部含有遗传物质dna。进行到这一步,有些问题已经明朗了,这两种细胞器及其携带的遗传物质,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有了这一意外的发现,古老头的研究进入到了快车道,研究再次步入“遗传物质提取”步骤。并且很快从两种细胞器中分别提取到了相应的dna长链。

接下来就是要对dna长链进行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