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亲王-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哀家当初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哀家不在了,要她一定要照顾好你,想来,她这是做给哀家看呢,是告诉哀家,她是说话算话之人,就算以后,哀家不在了,在这宫里,无论谁得宠,都能保你安宁。”
“可是,她这个时候交出来,那岂不是她自己没了护身符?”皇后有些不解。
“哼,哀家现在倒有些明白了,这丫头,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她上两次来,并不是一时兴起,只怕是……”慈禧忽然皱着眉头,没有再说下去。
皇后看着太后一脸的凝重,可是却又不敢开口打断,怕太后正在想着什么要紧的事情,终于。在皇后有些快憋不住要问的时候,慈禧悠悠地道:“难道,她早就已经把什么都看透了?根本就不在乎了?”
皇后有些讶异,看着太后,却不知道应该从何问起,过了一会儿,慈禧道:“你回去吧,呆久了,皇上只所是要起疑,记住哀家的话,那枚大印,千万要掌控好,不能让任何人从你的手中拿走。”
“是,臣妾告退。”皇后带碰上满腹的疑问,退了出去。
李莲英送到门口,便返身回来,却见太后仍在沉思,他不敢打断,小心的呆在一边,等着慈禧使唤。
慈禧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她总觉得,有些东西,已经抓住了,可是却又似乎,根本就毫无头绪,这个丫头,明明已经知道宫中在暗中谋划什么,却仍是把这凤卫给交了出来,她这是置诸死地而后生,还是根本就不在意呢?
这兵权交的,朝野上下,人尽皆知,在校场,又忽然一改常态,对都察院的御使发飙,她是存心的,还是根本就是无意识的?慈禧不敢小看这个从小看大的人,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可是却着实是不明白。
李莲英看着慈禧抬起手,轻轻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适时的上前道:“老佛爷,您可是乏了?”
慈禧摇了摇头,随口问道:“小李子,你说说,这秀丫头,是打的什么主意?”
李莲英叹了一口气,道:“老佛爷,本来,这些事。奴才不应该插嘴的,可是,如今格格已经交出了凤卫,倒让奴才想起一件事来。”
“哦?什么事?说说。”慈禧看向李莲英,神情慎重。
李莲英躬身道:“当年大宝从西夷回来后,曾进宫,跟奴才说了好些事。”
“这哀家知道,你都跟哀家说过了。”慈禧有些不耐。
“老佛爷,有一件,奴才并没有说。”
“哦?”慈禧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快,可是却很快便隐去了那一丝地不郁。
李莲英道:“老佛爷,格格在美国和一个叫瑞士的国家,以大清皇室的名义存了很大一笔款项。”
慈禧地全身一晃,有些颤抖,盯着李莲英,问道:“说!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
“老佛爷,是真,大宝当时告诉奴才,说是这件事,本来他不应该知道的,可是当时格格以为他并不懂洋文,却不知道。大宝早就已经看懂了,只是一直不敢显的太过,所以一直藏着拙,可也正因为如此,格格却叫他去拿了这些文件,他看的极是清楚,这笔钱,不只是当年的那一些,还有一条详细写着,以后每一年,将会有一笔固定的款项。从格格在美国跟人合开的公司,定期汇入。”
慈禧的心里一阵翻腾,她的心里,即喜又忧,喜的是,她一直以为,秀丫头一心想要溥轩进宫继承皇嗣,如今才知道,并不是如此,但是,她又忧心,这丫头就是因为,打定了主意,要溥轩继承皇位,才会做这件事。
就在她心里不停地猜想的时候,李莲英又道:“老佛爷,那些文件中,还有一份,是一份洋人的法律文件,其中特别提到一件事情。”李莲英做了一个深呼吸,仿佛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犹如要了他的命一般。
“说吧,什么事情?”
“老佛爷,那份法律文书提到,若是有一天,大清朝不复存在了,大清皇室,直系子孙,爱新觉罗氏,均可由这些安排以后的生活,所有的内容,都似乎、似乎已经笃定,大清朝将会有灭定之灾,而且还提到,若是有幸,大清并未灭亡,那么。这些钱,将会是大清皇室的财产,以支付皇室,也就是皇位继承人,在位期间的所有费用。”
李莲英说完这话后,已经是面无人色,当年他存了私心,这份文件,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在说,大清朝的命数不久了,如果告诉了慈禧,只怕,格格便会有谋逆的嫌疑,而他,为了大宝的前程,为了家人的安定,也选择了沉默,可是,到了如今,前后一联系,倒让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以前,他也跟老佛爷一样,以为格格是存了私心,可是如今想来,只怕格格,是这大清朝,最没有私心的人了。
慈禧看碰上已经面色惨白的李莲英,她的面色,又何尝不难看?若是这件事是真的,那么意味着什么?难道秀丫头,一早就知道,这大清朝即将灭亡不成?若是这样,那些洋人的律师,在办这件事的时候,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可是她却不明白,这洋人的律师,虽然对这件事,极为震惊,可是细想想这中国的形势,要说大清有可能会灭亡,他们一点也不奇怪,中国当年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很多人都已经在猜测着,中国大概会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共和。
慈禧的心狂跳着,她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么多年,孚王府和她斗,和皇上斗,和那些守旧大臣斗,和珍妃斗,期间的凶险,她也是清楚的,可万没有想到,秀儿却在做这些事的同时,已经在安排着皇帝的后路了。
若是光绪知道了,会如何想?慈禧的心里已经不敢想像了,以皇帝现在的脾气,只怕……一个不好,又是一场纷争,皇帝心里的不甘心,她又哪里不明白?虽然这个儿子跟她并不亲近,可是也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她又如何能不明白?
说起来,当年自己若是对皇帝耐心一些,说不定,皇帝如今也能更有出息一些,这个儿子,才能是有的,可就是性子,跟他阿玛一样,太懦了,兴许,真是自己的错,自己太过强硬,才会造就他这样的性子,否则,为何载沣却跟他完全不同,不但有主见,而且做事,向来都干脆利落,能办的,就办,不能办的,也绝不强撑。
是啊,载沣跟秀儿走的很近,所以他的性子,倒跟秀丫头有些像,不过,这件事,不知道载沣跟载沛又是否知道呢?
想了想,她终是有些不放心,道:“小李子,你叫人去跟皇上说,就说哀家想见秀丫头了。”
李莲英犹豫了一下,道:“老佛爷,若是皇上不同意呢?”
“他不会不同意的,如今秀丫头,等于是保命符给交了出来,这么大的一个人情,他又岂能不还?”
“老佛爷,可是,这件事,格格并不知道奴才知道啊?”
“哀家明白,你心里是怕,有一天她会因为这件事,而对大宝不利,不过你不用担心,哀家自会想法子,保你们一家平安的。”
“老佛爷……”李莲英明白,慈禧这几年,虽然还每天都能出去走一走,还能吃的下,睡的好,可是身体已经早不如前了,看着慈禧已经变的干瘦的身子,皮肤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泽,心里一酸,点头应了,便退了出去。
光绪有引起意外,皇后刚从太后那儿回来,没多久,李谙达就来禀告,说是太后想见秀格格,他想了想,有些了然,以为慈禧不过是听到皇后说起那个飞艇和飞机之后,听着新奇,只怕是想召秀儿进宫,好问的详细一些。
于是并不为难,便派了人,去孚王府说了一声,让大格格明日进宫,太后召见。
我和载沛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想过,皇上会叫他们去,却没想到,太后却先发了话,而且还是要见我,满 的猜度,却是想不出个所以然,于是便丢到脑后,管他的,反正明天就能知道了。
第652章 千古罪人(上)
我和载沛都不清慈禧找我是为了什么。不过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毕竟,前一日,我才将凤卫交到了皇后的手中,也许也只是高兴,自己的这个侄女,也不算所托非人了。
载沛也想的极是轻松,不过是太后对我做出的事情,兴许是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这无名白的事情,她可能查出了什么,正好拿来还我的这份人情,所以,也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心里倒也无所谓,只是淡定的上了马车,往宫里去了,没人知道,我交出凤卫的真正用意,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孚王府自认为太过树大招风。会了向皇上表忠心,所以,才会将凤卫交出,更何况,凤卫凤卫,自然是交给皇后是最合适的。
我心里想着,便觉得好笑,不过是想脱身罢了,这大清朝,是否会中兴有望,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在意,我只在意,中国是否还会经历那些惨剧,还有那么几十年的动荡。
清朝在我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已经病入骨髓了,这个时代,造成了中国整整一百年的磨难,可是这朝堂之争,并不是我的愿意参与的,我当初会参与其中,不过是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我不可能做好每一件事。
百姓没有安定的环境,就没有好日子,而我,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而安全的日子,我又如何敢说。想要以一已之力,不说扭转乾坤,至少,要有所改变,才是我心中所愿。
朝堂之争,有载沛,有载沣,还有好些满人极有见地的一些宗室,比如良弼等人,汉人里的人才,更是比比皆是,光是一个蔡元培,就已经给了我不少的惊喜,更何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有无数优秀的人才,将会风涌而至,我能有何才能?
不过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所以,我才能想到人所不能想的地方,我来自一百多年以后。我所学到的,都是历中沉积了几千后,精锤百炼之后的精华,虽然不能说,那些就将会是最好的,却也比这个时代强了多少倍。
如今中国的颓势,有政府的无能,造成的,但是,还记得当年,鲁迅先生曾为国人的麻木而感到痛心,因而绝对,学医,能医人的身体,却不能医人的一颗心,于是决定,提笔唤醒国人。
我虽没有那样惊世的才华,但是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开民智,如果百姓们明白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如果,百姓们懂得,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那么,也许,他们的选择,是不是更加让人期待呢?
慈禧也好。光绪也好,不管他们如何的想要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一开始,虽然能阻碍一时半会儿,可是到了最后,他们必然会被历史给绞的粉碎,如今慈禧已经不可能再出来执政了,光绪也许不可能会早死,皇后的命运,也已经改变了。
皇后不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跟珍妃争风吃醋,只会跟皇上针锋相对,以太后来要胁光绪的那个傻蛋女人了,不是太聪明,可是,却已经知道进退,明白自己应该怎么走这条路了,否则,她也不会在这段时间里,跟光绪做到帝后和谐。
八国联军没有进北京,那一场大屠杀,已经在这一个时空消失,没有屠杀。没有抢掠,这个北京城,并没有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京中还有大把的精英,仍然存在着。
中国历来就不缺人才,缺的,不过是一个让这些人才,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能量的一个环境,如今的中国,虽然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可是却已经在开始往前,缓慢的启动了。
一路极是顺畅的进了储秀宫,甚至,光绪都没有派什么小太监,不时的过来打探一下,他今天的心情,应该很好吧?因为现在,他正在召见刘步蟾、张勋等人。
昨天的阅军,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举世震惊,老牌帝国已经开始人人自危了,对于美国,他们本来就一直心存戒心,如今再加上一个,正在准备一飞冲天的中国,他们的危机感,已经比以前更加的强烈。
英国人拼命扶持的小兄弟日本,已经成了昨日黄花,虽然不能说已经完全没有威胁,至少,这几年,他们得好好养伤才行了,而他们养伤的时间,正是,我们冲到他们前面的时机。
日本,真真是一个打不死,搞不垮的,具备有小强一般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对于他们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可是不管是什么,我宁愿他们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希望他们是中国古早时候的移民。
日本的国门,比中国要早一些,让西方人给轰开,他们一开的闭关锁国,也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明治天皇,的确应该算是日本的伟人,他所做的一切,都让日本,在极短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当然,这也跟他们的民族特性,分不开,二战之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他们的废墟之中,是朗朗的读书声,短短的五十年,就成了一个经济大国,我们想要说他们不行,都似乎也只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