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千门系列 >

第114章

千门系列-第114章

小说: 千门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鲆环馐樾牛运锩钣窆笆职莸溃骸八锸Σ阌行潘偷健!�

孙妙玉接过信,拆开草草一看,对她颔首道:“知道了,请你回复你们居主,就说届时我一定会去。”

那少女舒了口气,立刻告辞就走。舒青虹见师父面色凝重,忙问:“信上说什么?”

孙妙玉淡淡道:“魔门下个月将在嵩山之巅搞什么天降神火的仪式,邀请武林同道一同观礼。天心居也接到了邀请,所以楚青霞来信邀咱们同去。咱们在这里也隐居了五年多,香香都快五岁了,还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这次咱们就一同去嵩山走去,也带孩子出去开开眼界。”说到这她回过头,直视着弟子的眼眸,“这期间肯定会碰到一些你想忘记的人,届时你如何应对?”

舒青虹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师父放心,弟子凡心已死,不会再为任何人心乱。”

“如果遇到故人纠缠,你如何应付?”孙妙玉又问。就听舒青虹平静地道:“弟子虽然习武的悟性不行,但应付这些许小事却还游刃有余,师父不必担心。”

“那好,明日咱们就动身去嵩山,看看魔门天降神火的玄虚。”孙妙玉说着回头招呼巴哲,“你速速去雇辆马车回来,明日一早咱们就出发。”

巴哲答应一声,立刻向山下奔去。他那迅疾而驰的背影不再像孤独的恶狼,却越来越像一只轻松飞翔的鹰。

残阳落尽,天色如血,云襄白衣飘飘,负手矗立山巅,一动不动地仰望着茫茫苍穹。他的身边多了个五六岁的孩子——南宫放与赵欣怡的儿子赵佳。“云叔叔,你在看什么?”孩子睁着漆黑的大眼睛,看着一脸寂寥萧索的云襄,又看看极目无际的天空,眼里满是好奇。

“天心。”云襄轻轻吐出两个字,申请肃穆庄严。孩子仔细看看天空,满是好奇地问:“天有心吗?”

“有!当然有!”云襄摸摸孩子的头,柔声道,“你妈妈就住在那里,许许多多像她那样善良的人,都住在那里,在默默守护着我们。”

孩子“哦”了一声,凝目望向苍穹。他感到自己的目光似乎穿越云层,看到了最为四年的妈妈。

身后传来“吧嗒吧嗒”的脚步声,云襄回头望去,就见阿布小跑过来,在三尺外站定,吝啬地动了一下尾巴。云襄见状,伸手牵起孩子:“筱伯回来了,去看看他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孩子一声欢呼,拉起云襄的手就往山下跑去。阿布跟在二人身后,不即不离。

来到山腰那间雅静的竹楼,孩子已急不可耐地丢开云襄,蹦蹦跳跳地冲上竹楼,推门大叫:“筱伯!我要的陀螺买到了吗?”

屋里传来老少二人嘻嘻哈哈的笑闹声。云襄嘴边泛起一丝会心的微笑,缓缓登楼而上,尚未进门就见筱伯迎了出来,兴冲冲地道:“公子,你看谁来了!”

一个高挑健硕的少年迎了出来,就见他年纪在十七八岁模样,面目俊朗,举止从容,只是神情有些腼腆,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羞涩和稚嫩。他一见云襄,眼里闪出莫名惊喜,急忙拱手拜道:“云大哥!”

云襄仔细打量片刻,终于认出了对方,不由一声欢叫:“你是阿毅?罗毅?”见少年笑着点了点头,云襄急忙将他扶起,连连感慨,“几年不见,长这么高了?静空师父在天有灵,一定会非常高兴。”

原来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少林静空大师的俗家弟子罗毅。静空大师圆寂之时,将他和济生堂都托付给了云襄。不过云襄自从在少室山下与之分手后,就再没见过他,只知道他在帮忙打理济生堂,没想到几年不见,他已经从一个半大的孩子,长成了一个略有些腼腆的大小伙子。(前情请看《千门之花》)

云襄将他让入屋中,张宝连忙奉茶进来。他是风凌云的弟子,从几年前抗倭时就与师父一起跟随着云襄,后来又随云襄一起离开了剿倭营。自风凌云死于柳公权之手后,他就像他的师父一样留在了云襄身边,甘心为他奔波劳碌。

二人说起别后之情,自是感慨万千。云襄见罗毅眉宇间始终有一丝忧色,心中压着什么心事,忍不住问道:“阿毅,是不是济生堂遇到什么事?你从十三岁开始就在帮忙打理济生堂,也实在太难为了你。”

罗毅腼腆地笑:“济生堂不仅是我师父毕生的宏愿,也救过我一家人的命,我希望它能救助更多的人。”说道这他微微一顿,“济生堂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就是魔门最近在河南活动频繁,自从那年大旱,迷们就假借赈济灾民的善举,在河南扎下根来,吸引了不少乡愚入教。近年来他们屡屡向济生堂示好,意图将济生堂收归门下,以笼络人心。下个月他们还要在嵩山之巅举行什么接引天火的仪式,以彰显所谓神迹,愚弄乡民。少林敢出头揭穿其伪,真是令人叹息。”

“接引天火?”云襄有些疑惑,“那是什么玩意儿?”

罗毅沉吟道:“魔门每年都要举行这个仪式,以显示其天授神权的神迹,并吸纳新教徒入教。我不止一次混进去看过,说来也怪,一个所谓的神器琉璃塔,每次在阳光明媚的正午,就能无火点燃塔内的燃料,真像是天火降临人间一般。虽然我知道那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小把戏,却怎么也想不通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奥秘又在哪里?”

云襄有些惊讶:“无火自燃?真有那么奇妙?”

罗毅点点头:“我亲眼所见,每次魔门祭司将颂文投入琉璃塔中,然后众教徒齐声颂经,在正午阳光最炽烈的时候,光线正好投射到琉璃塔中,塔内的颂文就会慢慢冒烟、起火,最后点燃塔中的油料。琉璃塔在火光中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时仪式也就达到了最高潮。中教徒一起拜倒,齐赞天赐神火,光大圣教。拜火教之名,大概也是由此而来。”

云襄抬头遥望虚空想了片刻,哑然失笑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些好奇,这世界上真有如此神奇之事?我还真想去看看?”

罗毅笑道:“这次魔门的圣火节,还邀请了各大门派参加,大概是想就此正式向武林宣告,它又回来了。公子若是要去旁观,倒是不用像我以前那样,装成教徒混进去了。”

云襄沉吟道:“嵩山乃五岳之首,又在少林寺左边。魔门此举,显然是要在江湖立威,妄想君临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就不知江湖上有什么反应?”

罗毅叹道:“少林原本为武林翘楚,魔门就在嵩山之上搞事,少林不出头,别人又怎么会多管闲事?”

云襄沉吟良久,突然冷笑道:“魔门势力一旦坐大,天下势必不得安宁。寇炎野心勃勃,一旦羽翼丰满,必定会将中原拖入战乱的深渊。如此看来,这事我还不得不去,虽然我去未必能阻止魔门的行动,但至少要想法揭穿它愚弄乡民的手段。”

“太好了!”罗毅击拳道,“云大哥聪明绝顶,必定能揭穿他们的把戏,令那些受愚弄的教徒幡然醒悟,迷途直返!”

一旁的莜伯有些担忧地插话道:“公子,魔门行事狠辣,教中人才济济,七大长老各有绝技。四位光明使也是文武双全,更兼门主寇炎一代枭雄,无论武功智慧俱罕有对手。咱们贸然与之正面为敌,实在是……”莜伯说到这突然住口,不过言下之意已是一目了然。

云襄微微叹道:“我何尝不知魔门之势,仅凭咱们这些微薄之力,就如蚂蚁要扳倒大象,实在有些异想天开。不过魔门祸乱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我云襄若不站出来阻止,恐怕就没人站出来了。这世上有些事,知不可为,也要为之!”

罗毅满是敬仰望着云襄,拱手拜道:“以前只知云大哥宅心仁厚,机智过人,现在才知云大哥的心胸,完全不逊古之侠者。有云大哥出谋划策,我罗毅愿联络少林寺有血性的武僧,为大哥冲锋陷阵!”

云襄感动地点点头,摆手笑道:“咱们又不是去打仗,用不着如此大动静。魔门这次只是向武林各派示威,咱们只需揭穿它天降神火的把戏,就能拨下它天受神权的画皮。一切打着神的旗号愚弄百姓的邪门歪道,最大的弱点就是它超自然的神秘性。只要揭穿这点,它的本质也就暴露无遗。”说到这云襄转向莜伯,“我研读过魔门的经典,据称他们崇拜的光明神有四大美德,既清静、光明、大力、智慧,不知四位光明使者的称号是否源自于此?”

莜伯点头道:“公子猜得不错,四位光明使的名字正是来自光明神的四大美德。他们分别是净风、明月、力宏、慧心。不过江湖上至今只闻其名号,并未见到过真人。听说这次主持接引天火仪式的,就是这四大光明使。”

云襄暗里闪烁着一丝异样神采,遥望窗外天空淡淡道:“莜伯准备一下,咱们后天就动身去嵩山,会一会传说中智勇双全的魔门四大光明使。”

“太好了!”罗毅兴奋的一跃而起,对云襄拱手道,“我这就先一步回去,联络少林寺武僧。为公子接应!”

马车缓缓行进在曲折官道之上,车辕上坐着憨厚朴实的张宝,正挥鞭驱马缓缓而行。离魔门的圣火节还有的是时间,所以他倒也不急着赶路。他的鞭技虽不及其师风凌云,不过用来赶车却是绰绰有余了。

车中,云襄悠闲地半躺半坐,懒懒翻看着手中的《吕氏商经》。这本书他早已倒背如流,并将其中的精髓化入经营中。他已在金陵、扬州、闽南、山西等地,秘密开设了数十家钱庄和商铺,用出卖智慧赚到的银子做本,悄悄涉足商业经营,并聘请最有生意头脑的文人做掌柜,替他打理着各地的营生。他知道济生堂庞大的开销,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支持,靠千术谋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在涉足商海的过程中,《吕氏商经》给了他极大的引导和帮助,加上他天生的聪颖和悟性,短短五年时间,他的商业王国已经初具规模。与江南黑道及南宫、苏家等江南豪门的良好关系,使他在江南的生意顺风顺水。现在,他正考虑将自己商业王国的边界,推广到中原腹地。于公于私,他都不得不面对魔门的威胁。

是时候与魔门决战中原了!云襄放下书本,眼里闪烁点点微光。自从明珠与舒亚男先后离开后,他就将自己忘情地投入到事业之中,只有在没日没夜的筹划盘算、权衡审度和绞尽脑汁中,他才能暂时忘掉心中的痛楚。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他的商业王国以惊人的速度在江南发展壮大,并向四周不断延伸,成为不逊于任何帮会的秘密王国,甚至有不少帮会已秘密纳入他的麾下,成为他商业王国的守护者。只是这些帮会的首领,大多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老大,就是几年前在江湖上声名鹊起,如今却渐渐销声匿迹的千门公子襄。

人之行,利为先!《吕氏商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人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导致了人们的合作、结盟、争斗甚至杀戮,所有这些社会行为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利”字。《吕氏商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而云襄极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他控制手下众多帮会的手段,不再像旁人那样用暴力或忠义,而是靠利益的结合,他深信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有长久的合作。

筱伯见他放下了书本,有些担忧地问:“公子,咱们要去解开魔门天降神火的秘密,你不抓紧时间查阅古典秘录,从古人的记载中寻找答案,为何还有心读这差不多快翻烂的《吕氏商经》?”

云襄嘴角泛起一丝浅浅的微笑,那是他胸有成竹的表情。面对筱伯疑惑的目光,他悠然道:“比起查阅古典秘录,我还有更好的办法。”

“什么办法?”筱伯忙问。

“悬赏!”云襄淡淡笑道,“昭告天下,谁若能将天上的阳光引到地上,点燃任何东西,我出十万两银子奖赏。”

见筱伯眼中满是迷茫,云襄笑着解释道:“我个人的智慧与全天下人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如果天下人在十万两银子的悬赏下,也找不到接引天火的诀窍,我云襄恐怕也无能为力。就算是翻阅古典秘录,让天下人帮我翻阅查找,肯定也比我自己查要有效得多。”

筱伯恍然大悟,连连竖起拇指:“高!公子真高!难怪公子胸有成竹。只要魔门接引天火的把戏不是真正的神迹,就一定还有人知道其中诀窍。以利诱之,说不定连魔门内部知道奥秘的教徒,都会为之动心。”

云襄微微叹道:“《吕氏商经》不光是一部经商谋利的圣典,更是一部东西社会奥秘的旷世之著。我这也是从它那里得到启迪。你可知为商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见筱伯茫然摇头,云襄笑道,“不是任何赚钱的奇思妙想,也不是发现机会的果敢和决断,而是用人。”

“用人?”筱伯两眼茫然。

“不错,用人!”云襄点点头,“让最能干的人为我赚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