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书记愣了一下,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陈小雨说:“我找其他镇委书记帮我这个忙,他们应该不会斩我吧?”
汪书记忙给陈小雨斟茶,说,这又何必呢?我帮你,一定帮你,行了吧?不过,这钱,你也得想办法帮我解决了。他说,你是不知道,我这阵很缺钱。陈小雨说,你们镇的人,有几个不说缺钱的?就是不缺钱,也成天往财政局里钻,弄到多少是多少。汪书记说,既然,你也知道大家都想着法子去弄市财政的钱,你更应该帮我了。
陈小雨说:“我不是不帮你,问题是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求你办事,你就也要我帮你,这不是跟我谈条件吗?你就不能先答应了我,过两天再求我帮你。”
汪书记笑了起来,说:“这不也一样吗?过两天,我真要叫你帮我的时候,你说不定就不那么热心了,说不定心里想我这人太狡猾,一件事分开来谈。”
陈小雨说:“给你三十万怎么样?”
汪书记说:“三十万太少了。”
陈小雨说:“也只能这么多了。再多,我们就一拍两散!”
汪书记说:“好,就三十万。你说吧,怎么办手续?”
陈小雨说:“这还要我教你?你弄得请示,就说镇政府大楼是豆腐渣工程,那天一位老农民骑单车来镇政府投诉,没刹住车,撞?上了,单车没事,人也没车,镇政府大楼却塌了一角,请求市财政拨款修缮。”
汪书记“哈哈”大笑,说:“你编故事还一套套的。好,就怎么写,下面特别注明,我们海边镇委镇政府是在陈小雨局长的教唆下,打这个请示报告的。”
陈小雨也笑着说:“你敢这么写,我也敢承认。”
两人半真半假说笑了一轮,汪认真地说,我叫办公室起草个请示报告,再正式去找你。陈小雨说,你就写这笔拨款主要是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请示金额还是五十万,呈上去审核时,我想,最多也就批你三十万,如果,你只请示三十万,批下来,二十万都没有。他说,我事先跟黄秘书长打个招呼,让他签个字。老钱常务副市长那,就由你去疏通了。汪书记说,你这一点拨,路子就通了,就按你的意思办。
他想起什么,问:“这还要黄秘书长签字吗?”
陈小雨说:“你离开市委大院,变成土八路了,什么都不懂。现在凡是市财政拨款,首先要过黄秘书长那一关。他不是分管市委、市政府办吗?这两办呈送的文件、请示都要过他那一关,在他那卡住了,就转不到老钱常务副市长那了。”
汪书记当然知道,这是李向东的意思,知道这财政审批权虽然给了老钱,实际上却捏在黄手里。他感慨道:“前任市委书记就不会玩这一手。”
陈小雨说:“所以,他才被钟市长挤出了市县。”
汪书记说:“有时候想想很可悲,一个市委书记一把手,竟被市长二把手挤掉了。”
陈小雨说:“这不就更体现出李书记的水平吗?他不但坐稳了这个位子,现在还把钟市长制得服服帖帖了。”
当汪书记听说李向东在选举市长前,召开那个党员人大代表会议,就发现李向东确实棋高一招,也意识到,自己紧跟李向东没错。看这势头,和李向东的能力,他只要在市县把经济搞上去,弄出点政绩,很快就会调到地级市去。如果,自己有这样一个人做后台,对自己的官途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他也在考虑,自己如何才能把住李向东的脉搏,踩准他的节拍,在李向东那个发展镇级经济构思里做出些成绩。一则讨了李向东欢心,又体现出自己的能力,一则助李向东这个构思提高到一个可操作性的程度,这全面推广提供好经验。
第七八九章有必要对我小心吗
两个年青人一边喝茶,一边说笑,一边谈正事。陈小雨说,他是在临市的时候,开始习惯喝浓茶的,那时候,经常被李向东拉去陪喝,开始喝了夜里还睡不着觉,现在倒是不喝睡不着了。汪书记说,他倒没有陈小雨那么无奈,多少是觉得喝浓茶很有一种提神的作用,所以,就喝了,到了海边镇,每天一早,不喝几茶浓茶,就感觉这人还没有彻底从床上爬起来。
陈小雨说:“我很佩服你,你看看你这办公室,简直就是李书记办公室的翻版,这小会议室,这茶具,一看就知道你是按着他的构思布置的。你这是在向他暗示,你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时时处处都在效仿他跟紧他。”
汪书记笑着说:“我可没这个意思,这只是你的理解。”
陈小雨说:“我理解错了吗?”
汪书记说:“大错特错!”
陈小雨说:“你这是死不承认!”
汪书记说:“我倒是在考虑如何在内容上,实际上跟紧他的步伐。我这人命苦,和你不一样,你有先天之利,和他有一种先天缘分,我只能靠后天来补。”
陈小雨说:“你别在我面前叫苦,我苦的时候你不知道。”
汪书记问:“你有什么苦的?不就是跟他去临市的时候,他只是个市长,还不能完全作主的时候苦一点?回到市县,你还有什么苦的?哪一天,他调到地级市去,他还不一样把你调过去。”
陈小雨说:“说老实话,我不想总跟着他,或者说,想换一种形式跟着他,像你这样多好,有自己的地盘,可以干自己的事。”
汪书记笑着说:“你这就不能干自己的事?你不就来干自己的事了?”
这么说着,他就对陈小雨说,谈谈你的事吧!
陈小雨笑了笑,就把绮红的事说了,说绮红是他老婆的一个亲戚,刚从监狱出来,觉得没脸见人,想找个陌生的地方躲起来。说听说他在市县当副局长,以为有权有势,就找到他了。他陈小雨不帮又不好,想来想去,只能求汪书记帮忙了。他认为,能不提李向东还是不提最好。
汪书记问:“她因什么事进去的?”
陈小雨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做生意出了点麻烦,人家不放过她,进去蹲了几年。”
汪书记说:“不会是经济诈骗吧?”
陈小雨说:“没那么严重,工伤死了人而已”
他说,你想想,一个女人,能干出什么坏事。就是办了个企业,管理不善,亏了,又出了死人的事,不能满足人家的赔偿条件,进去呆了两三年。
他说,这事你可以不用跟其他人提。我是信得过你,又要你帮忙,才实话跟你说的。她在财会方面很有一套,所以,我想教教小学的数学应该没什么问题。
汪书记说:“一定就要当老师吗?干点别的不可以?”
陈小雨说:“她就想去偏僻的地方。这么跟你说吧,她本来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因为进去后,想得太多,一下子衰老得面目全非了,所以,很自卑。”
汪书记说:“现在哪还有民办老师?能转的都转了,不能转的都辞退了,就是村一级的小学,也没有民办老师了。”
陈小雨笑着说:我又不是来检查你的教育工作,你跟我说这些假话干什么?其实,各个镇都有一些民办老师,只是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
汪书记说:“这事有点麻烦,那些民办老师都不是新招的,他们都是一些老大难问题,要转他们,又转不了,但他们又干了那么多年,辞退又不行,征求他们意见后,才留下来的。待遇很一般。”
陈小雨说:“待遇没问题,她不在乎。她只要避开世俗,回归大自然。”
汪书记说:“希望你能理解我,我们不能口口声声说,要提高教育质量,却又偷偷招聘民办老师。以前招聘民办老师,是一种无奈之举。那时候,镇里的老师都是靠镇财政吃饭的,镇财政困难,就想招聘些民办老师来代课,节省教育方面的开支。现在,老师的工资由市财政统发了,谁都不想干这种事了。”
陈小雨说:“你一个镇委书记,这点小忙也帮不了?”
汪书记说:“真不行,我不能破这个例。”
陈小雨也不客气了,说:“那好,你不能帮我,也就别怪我不帮你了。”
汪书记问:“你想怎么样?”
陈小雨说:“那三十万的事有点玄。”
汪书记说:“你怎么能公私混在一起呢?”
陈小雨说:“怎么不能混在一起?刚才,你不也说,这是一件事吗?”
汪书记想了想,说:“我们干脆点,你也给我交个底,她躲起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会是藏起来逃债什么的吧?”
陈小雨说:“你的警惕性也太高了吧?没有这些麻烦事。我骗你干什么?我要隐瞒你这些,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我为什么为帮一个不太沾边的亲戚,欺骗你汪书记,给你找麻烦,得罪你汪书记。”
汪书记想了想说:“好吧,这事我帮你。”
陈小雨问:“什么时候给我答复?”
汪书记说:“你这不是欺人太甚吗?难道还想明天就上班?”
陈小雨笑了笑,说:“为什么不?”
汪书记手指着陈小雨说:“你是不放心我,担心我拖这事,等拿到那三十万,就不管你的事了。”
陈小雨也不客气,说:“有这个意思。”
汪书记说:“你这算什么?”
陈小雨说:“其实,这点小事,对你汪书记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她又不要你多少待遇,即使,暂时不给她待遇,也没关系。先把她安排进学校,再谈其他,其他的事都好谈。”
汪书记说:“你这也太急了吧?”
陈小雨当然急,这事越快解决越好。汪书记说,没见过你这种人的,求别人办事,还要赶时间。陈小雨笑着说,我这是求你办事吗?本来,是求你办事的,谁叫你节外生枝?你这一节外生枝,我这事也就办得理直气壮了。汪书记沉默了好一会,突然问,你老实说,这是你的事吗?陈小雨愣了一下。
汪书记笑了笑说:“这要是你的事,你敢这么理直气壮?敢这么要求我?”
陈小雨不得不笑起来,想这汪书记到底曾在市委书记身边呆过,自己还想察他颜观他色呢,反到被他察颜观色了。他说:“就当是他的事吧!”
汪书记当然知道这个“他”指谁,说:“你这陈小雨,在我面前耍滑头。你有必要跟我兜那么大的圈吗?早说实话,早把内情告诉我不行?我看你是没把我当自己人。”
陈小雨说:“这不是替领导保密吗?”
汪书记问:“是他吩咐你的?”
陈小雨忙说:“那里,那里,他怎么会怀疑你,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你可别误会了。”
汪书记说:“我要不问你,把这想法闷在心里,你想想,我会怎么想,还不认为他不信任我?你这陈小雨,小心是对的,但也要看人,有必要对我小心吗?”
他说,明天吧,最迟后天给你答复。回去告诉他,这事只有我知道,学校校长知道。当然,那校长也就知道有这么个人,其他一概不知。
他说,这事落实后,我就不出面了,由你带她去找那校长报到,还把她当你的亲戚。这样不会太惊动。
陈小雨被汪书记数落得连连点头,不过,心里想,这家伙想得比自己还周到!
第七九零章提高待遇
杨晓丽到江边市工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己分管的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进行一次单独谈话。这个谈话从职务高往职务低谈,分管的各个局主要和局长副局长谈,本部却是全体人员都谈,反正本部人也不多。当然,跟本部的人谈,尤其是科长主任以下的同志谈,都是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谈,且小明又是最后一个谈的。那天,把小明叫到她办公室谈话时,已经是她上任两个月以后了。
开始,杨晓丽也没想会从他那谈到什么新问题。或许,小明刚涉足官场,还没有太多事故,或许,小明觉得杨晓丽就像大姐姐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他说,大家对杨晓丽来担任这个部长都不看好。说杨晓丽怎么也比不上前任。工作方面不好评定,待遇肯定没有前任那么能关心他们。政治上的待遇,杨晓丽是外地人,又是年青的女同志,在市委常委里哪有说话的位置?所以,大家想要在政治上再有多大进步,靠她是很难的。经济上的待遇,杨晓丽在市县一点根基也没有,能从哪弄钱?前任已经算不错了,还留给她几十万,等这几十万用完了,本部发给大家的待遇就会出现下滑,或者说,就会停止发放。
小明说,我们的经济待遇主要分两部分,市财政发一部分,本单位自筹发一部分。他说,市财政那部分是可以向外公开的,本单位这部分叫补贴,只是内明不公开的。市府大院里的单位,自发补贴多少,主要看本部首长的能耐,能弄到钱的就多发一点,弄不到就少发,甚至不发。他说,以前,本部的补贴就发得不多,但前任到任后,每一年都往上涨。原因是他能弄钱,所以,大家干活积极性都很高。
小明说,这次庆典活动,大家都在议论,特别是解决经费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