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重生-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卢辉格!”
“来自深圳艺术学校的李云迪!”
“来自华夏国首都大学的李利!”
“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谢云!”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孙颖迪!”
朱军和周涛两人每报出一个人的名字,舞台的一侧便走出一名选手,站到两个人的身后,而随之而来的,是观众们热情的掌声。这几个人的面孔,已经被这些喜爱钢琴音乐的观众们牢牢地记住了,看到这些在数百人中胜出的强手,大家对接下来的比赛都充满了期待。
我站在这群人中间,不时打量着身边的几个人,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但我已经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特别是那几位特别出色的选手,从他们的身上,自然而然就散发出了一股无形的气势,弱一些的选手站在他们面前,不自觉地就会从心底升上一丝紧张感。但此刻的我,心里却只感到兴奋,李云迪啊,还有孙颖迪,秦川,这些可都是日后的大钢琴家,这里面,更是有着这次比赛的冠军和第三名,想到自己居然和他们站到了一起,我心里就一阵激动。这才是我想要的比赛,充满了挑战与激情,只有在这样的比赛中,我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演奏的奇迹!
主持人在经过简短的介绍后,直接开始了比赛。决赛的评委,仍然是前八天预赛的评委,这套评委班子,完全可以代表华夏国最高的钢琴鉴赏水平,今天,将从他们的手中决定,哪十个人可以代表祖国奔赴这次国际钢琴比赛的正式比赛场地厦门鼓浪屿!
“好的,接下来我们的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有请第一位选手孙颖迪上场,他的参赛曲目是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钢琴狂想曲》。”
周涛话音刚落,一身黑色西装,文质彬彬的孙颖迪便健步走上了舞台。
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孙颖迪,我的心里一阵感慨。对于这个人,我是相当了解的,虽然在后世的时候,世人大多只知道朗朗和李云迪这两个钢琴王子,但其实没有人知道,在一向被称为国际最高难度级别的钢琴比赛之一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这位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圆脸,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一副文弱书生气质的孙颖迪,却摘得了第七届的冠军!而在那一届的比赛中,被称之为钢琴王子的李云迪,也仅仅是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而已。
而这首《第二匈牙利钢琴狂想曲》,更是他的拿手作品之
孙颖迪的演奏风格细腻而精致,在人们的印象中,李斯特的钢琴曲目大都以高超的炫技、强烈的音响、磅礴的气势而著称,这似乎与孙颖迪的演奏风格是相左的,但孙颖迪接下来的演奏,却给了所有人一股不一样的感受。
李斯特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作于1847年。这首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这种舞曲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苏”,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里斯”,意思是“新鲜”,速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是李斯特的音乐会必演的曲目之一。
孙颖迪光洁而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琴键,轻轻带出了一个速度缓慢,节奏自由,并带装饰音,沉着有力的引子。那种轻柔的感觉,如同母亲的抚过婴儿的皮肤般,是那么小心翼翼地。
“这孩子好细腻的触键!”许多评委的心里都浮现出了这样一种感觉,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孙颖迪的演奏,但这次的演奏仍然带给了他们美妙的视觉享受。孙颖迪的双手与琴键是那么契合,仿佛水乳交融一般,从指尖中流泄出的音乐,将人们带到了那种悠闲美丽的民间生活画面。
接着,随着孙颖迪的双手在中音区奏出缓慢庄严的旋律,音乐进入性格豪放的“拉苏”第一部分,左手弹奏出了滞缓的节奏,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孙颖迪那张书生气质的脸上,也露出了愤怒的神情,嘴里不时说着些什么,像是对不幸的哀痛和控诉,而在这有些悲愤的旋律中,却依然显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
第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音乐转入一个舞曲性旋律,孙颖迪的双手一改之前的滞缓,弹奏出了一段快速跳跃的旋律、匀称而规整的节奏,充满了动力性,随后,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曲,出现了,孙颖迪的右手在琴键上迅速地飞掠着,带起一串串光滑华丽的音阶,充分展示了他那完美高超的技巧!
第三百一十一章 预选赛决赛(二)
一曲《第二匈牙利钢琴狂想曲》,将孙颖迪那完美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能够被称为“原音李斯特”,可见孙颖迪对李斯特作品的把握程度。
一曲结束,孙颖迪又恢复了那淡然的书生气质,笑着从钢琴前站起来,向评委和观众们致意。如果不是刚刚看了他的演奏,很难想像从他那修长细瘦的指间,居然会爆发出那样热情的旋律。刚刚那被喻为“李斯特八度跳跃”的超级技巧,可是看得一众评委和观众们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啊。
而接下来的旋律模仿和音乐知识环节,孙颖迪的表现也堪称完美,一段十六小节的旋律,孙颖迪几乎毫无错误地模仿了下来,要知道,在决赛上,这些旋律都是加了难度的,不仅临时的变化音多了起来,而且还偶尔加入了双音,虽然是最简单的三度或四度,但因为其夹杂在固定的旋律中,对每个选手的耳朵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音乐知识部分,孙颖迪的运气较好,刚好抽到一道关于李斯特的题目,对于擅长演奏李斯特的他来说,回答起来自然不在话下。
虽然是第一个出场,但因为孙颖迪出色的演奏,使得这不仅没有成为他的劣势,反而起到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98。8分的成绩,在赢得了观众们热情的掌声的同时,也给后面的选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选手的休息室里,我正在和肖楠聊着天儿,经过上次“星海杯”之后。我便对这个个性很强的肖楠有了深刻的印象。居然会因为自己被取消资格而退出比赛,这样的举动,恐怕没有几位选手能够做得到。
“这个孙颖迪,很强!这样的水平,就是放在我们学校里,也都是顶尖的!”看着刚刚比完赛走下舞台的孙颖迪,肖楠说道。
“是啊!刚刚这首《第二匈牙利钢琴狂想曲》,是我听到过的最好听地李斯特。”我接着肖男的话说道。对于孙颖迪的出色表现,我倒是没露出多大的惊讶之色。毕竟在前世,我就知道了孙颖迪在钢琴上取得的成就。如今他还没有去荷兰参加李斯特的钢琴比赛,我陆维可是知道,就是在那次比赛中,孙颖迪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力压群雄,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冠军,随后便踏入了职业钢琴家的生涯。虽然他每年几十场的演出。并不能够和朗朗这样的明星相比,但这并不代表着他的水平就不如朗朗,他自己也曾经说过,自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每次比赛,他都会要求自己的身体状态达到最佳,否则宁可不演。正是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地态度,才造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唉,那次星海杯之后,看了你的演奏我就大受打击,回去认真练习了这么长时间,我一直以你做为目标。现在看来,我的对手,不止你一个啊。”肖楠叹着气说道。
“呵呵,不能这么说嘛,你的技术已经很好了,我敢打赌今天晚上的出线赛,肯定有一个名额是留给你的。”我笑着说道,曾经看到过肖楠演奏的他,自然知道肖楠的水平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线上,出线,得到一个名额,对于他来说,只要发挥正常,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说这话,倒也不是刻意地说好听的。只不过,要想在最终的比赛上取胜,难度却是大了一些。
“希望如此吧,你也得加油好好弹啊,前面那几场预赛里,这几个家伙地表现太强了。”肖楠笑着说道。
两人正聊着,主持人周涛已经开始叫下一位选手了。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第二位参赛选手,来自朱丽亚音乐学院的秦川!他带来的参赛曲目是现代派作曲家梅西安地作品:《圣婴…回望》!”
周涛话音刚落,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的秦川站了起来,向舞台上走去。而在刚才,许多选手正在随意聊天儿来缓解比赛前的紧张的时候,他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坐在一角,安静地闭着眼睛。而此刻秦川刚一起身,身上便散发出了一种和刚刚的安静截然不同的气质,眼神明亮而清澈,浑身上下都仿佛充满了活力。这样迅速的变化,让许多选手看在眼里,心里都不由得一紧,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这个秦川,也不是个等闲之辈啊。
相比起这些参赛选手来讲,75年出生的秦川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老选手了。不过这届比赛并没有规定参加比赛的选手的年龄,只要超过16周岁,都可以来参加比赛。
秦川一身灰色带格子的晚礼服,长圆的脸庞总是带着一股谦和之色,鼻梁上架着的一副圆形镜片的近视镜,更是透出一股五四青年般的气质。
相比起李云迪,我、孙颖迪这些正在成长的钢琴家来说,略微年长些的秦川可算是已经名声在外了,早在1990年,15岁的秦川就在巴赛罗那玛丽亚…卡拉尔斯国际钢琴大赛上一举夺得桂冠。此后他更是获得美国朱丽亚吉纳…巴考尔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参加过数次国际钢琴比赛的他,自然拥有着比其他选手更为稳定的心理素质。
极其标准优雅地向评委和观众鞠躬示意后,秦川利落地坐到了钢琴前,调整了一下距离后,静了片刻,便提起双手,轻轻奏起了这首梅西安的《圣婴…回望》!
轻轻的一个小分句过后,秦川的双手迅速交替着弹出了一个下行乐句,咋听之下,似乎毫无规律。但却带着某种奇特的色彩,如同在透过道道光线的原始森林中,被惊起而飞快飞走地鸟儿般。
随即,左手接连奏出了几个低沉的八度音,在这个地方,秦川看似违反常规地连续踩下了踏板,使得钢琴发出了巨大的共鸣声。
整个不到四分钟的演奏,音乐一直由这种单调的双手快速下行。搭配着那带着强烈重金属感觉的重低音组成。但每个乐句,都有着一丝细微的变化。
看着秦川的演奏,我心里不得不叹服他的毅力。作为二十世纪钢琴作曲家的梅西安。其作品可以说是钢琴作品里比较生僻的,很少有钢琴家愿意去碰他的作品。原因很简单,梅西安的作品大量采用了无调式地、近乎于印象派的写作手法,几乎每个乐句都是无规律的、充满变化的,这使得同样长度的乐谱,要背下一首梅西安的东西,要比背下一首贝多芬的或是莫扎特的要花费长达数倍或数十倍的时间。我曾经在刘震的要求下练习过一首梅西安的作品《鸟的苏醒》,那可以说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不过数张的乐谱,我整整用了两个多星期,才“勉强”弹奏下来,但说到音乐表现力,却根本谈不上,那段时间。我曾经一度十分厌恶钢琴,连碰都不愿意碰,就是因为这首曲子。大量毫无规律的、快速的乐句,如同最夸张的印象派油画般的、乱七八糟的乐谱,无数频繁的力度、速度、表情记号,我几乎被这首曲子逼得发疯了,同样的时间,我几乎可以背下三到四首奏鸣曲了。第一次,我有一种面对乐谱无力地感觉。
钢琴家们不愿意去演奏梅西安的作品地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受众太窄了。梅西安的作品,几乎颠覆了所有传统的创作手法,他力图用单一的声音,来表现出多种东西,像视觉、触觉、味觉……只是要达到这种程度,不但对于钢琴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听众更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你不能要求所有的观众都具有像刘震那样的欣赏水平!大部分观众,根本听不出梅西安的作品的妙处,就像此刻,台下的许多观众已经皱起了眉头。
“这人弹的是什么东西,一下一下的,我怎么看着像瞎弹呢。”
“不能吧,你听不懂就别乱说,人家可是第三组的冠军呢!”
“啥玩艺儿,一点儿也不好听!”看着秦川弹得投入且享受的样子,我不得不承认,这秦川,确实和普通人不一样。我的眼神向评委席看去,却发现刘震则是一脸享受的样子。我不禁又想起了他和贝洛夫在几天前的音乐会上的情形。
“看来,刘老师倒是很喜欢梅西安的作品,不知道接下来的打分,他能给秦川打多少。”我心里想着。
在几个巨大的、如同轰鸣般的和弦中,秦川结束了这首《圣婴…回望》,而台下的观众,也终于解脱般地松了口气,心里祈祷着,下次的选手可不要再弹这种曲子才好。
秦川在接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