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冰忍不住伸手爱惜地抚摸了一下林琴儿的脸庞,说:“小馋猫。”
林琴儿把脸往丈夫的手里贴了贴,说:“冰,你做不了县委书记,可以开个饭店,现在不都提倡改革开放吗,我们可以顺应这个潮流,自己做生意嘛。”
这几天薛冰对下海做生意不是没有想过,但这不是他优先考虑的选择。做生意也许可以赚一点钱,但论及男人要在这世上做的事业,他认为首选是从政。除了从政,这世上的其他职业的影响力都是很限的,只有从政才能主宰事情的发展趋势;只有从政才能影响别人的命运;也只有从政才能把自己为这社会服务的主张发挥到极致。
士农兵工商,自古以来士就是第一位的,而商只是敬陪末座的角色,出仕向来是中国男人们的第一选择。
所以做生意也许是薛冰个人字典里的一个选择,但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只有到了在仕途没有其他出路的时候,他才会选择做生意。
但自己目前这个状况,纵是有再多的豪情壮志,薛冰也没办法在妻子面前表达出来,他只能顺着妻子的话头说道:“是呀,等组织上出来了结论,实在不让我在政府里呆了,我会考虑做的。”
林琴儿笑了笑说:“就是,哪个行业不吃饭,我想以你的能力做饭店也一定能做到最好。”
话是这么说,林琴儿心中却难免有些失落,做了小老板,丈夫就没有了县委书记那么的风光,她这个小老板娘,自然也就无法重拾人们对县委书记夫人的尊崇。
薛冰并不知道妻子心中的想法,他感念妻子对自己的鼓励,握住了她放在桌子上的手,说道:“琴儿,我一定会努力的,相信我,我一定会照顾好你的。”
林琴儿微笑着看着丈夫,眼前这个男人又有了做县委书记时候那种豪情了,男人嘛就要这样,要的就是那种敢于面对一切的气魄。
林琴儿心中不由得有些欣慰,也许不久丈夫就会重拾往日的风光了。
盘旋在心里多日的失望与怨艾一扫而空,薛冰的心态轻松了起来,开始走出家门,四处去转转。刚过了春节不久,县政府大院里面大概还在拜年,薛冰自己的身份有些尴尬,不太方便进去,就自己去到农田里看墒情。反正不能老是把自己困在家里,老是困在家里,一条蛟龙也会变成泥鳅的。
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搞了联产承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麦田都维护的很好。薛冰借了农人的铁锹在麦田里挖了一下,蹲下去在小麦根系部位抓了一把土,握了握,把土握成团,抛接后土团散开花,薛冰看看自己手上留有湿印,根据经验,知道这里的土壤湿度正合适,这就是农民所称的“好墒”。心说不出意外,今年东山县应该又是个丰收年景。
东山是个农业县,没什么工业项目,小麦丰收起码保住了农民一年收成的一半。
薛冰欣慰地站了起来,看到周边的冬小麦开始返青了,时光流逝,原来春天已经来了。
第四章
县委办公室通知薛冰,易东方市委书记找他,薛冰估计可能是桥梁垮塌事故的处理意见出来了。
来到易东方的办公室,秘书送了茶进来就退了出去。易东方上下打量着坐在沙发上的薛冰,微笑着说:“不错,小冰,看你的精神状态,没受这次调查的打击。”
薛冰回答说:“我相信党,相信市委,相信我一定会受到公正的对待。”
易东方盯着薛冰的眼睛看了一会,直截了当地问道:“你跟我说实话,有没有私下里恨我这次出了事情不帮你?”
薛冰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脖子,笑着说:“开始有点埋怨,后来知道易老师你也承受了很大的政治压力,也就理解了。”
易东方点了点头,说:“算是你小子说了实话,你能理解就好。这次我如果站出来帮你,只能把事情搞得更复杂,反而会给某些人以口实,让人家借机攻击我。那样既帮不了你,也会让我的处境尴尬,还不如我放手让调查组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等出来了调查结论,我再来处理。”
薛冰急于知道对自己的处理结果,便问道:“那现在结论出来了?”
易东方反问道:“你说那?”
薛冰笑着说:“易老师你找我了,说明结论出来了。”
易东方说:“你自己认为会是个什么结论?”
薛冰想了想,心中没底,便含糊地说道:“这不好说,这段时间我认真想了事件的整个经过,我真的没隐瞒事故的真相”
易东方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轻人,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心里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的。只是薛冰年少得志难免有些张狂,这可要敲打着些,不要让他的张狂毁了自己,于是把脸一沉,严厉地说:“你到现在还觉得自己很冤枉吗?你对自己的行为有过充分地反省吗?”
薛冰看易东方的脸变了颜色,觉得自己的问题似乎是很严重,不敢再拿出那幅不当回事的样子,低下了头说道:“对不起,老师,我在事故中确实有些行为是错误的,请组织上对我严肃处理。”
易东方继续严厉地责问说:“你问问自己,你认真地履行了你领导小组组长的责任了吗?”
薛冰头更低了,他心中清楚因为是挂名的领导小组组长,他并没有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易东方看薛冰的样子,知道敲打得已经差不多了,语气缓和了下来,说道:“组织通过这次调查,认为你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不过你虽然犯了一定的错误,有失职行为,但导致事故的直接责任不在你,而在于现场指挥的王副县长。”
薛冰心里长出了一口气,心也就放下了一大半,易东方宣布的结论说明他的政治生命还有一线生机,只是结论中说他犯了一些错误,不知道组织上会如何处理他。
易东方接着说:“组织上考虑一个年轻的干部成长得不容易,基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拟作如下处理,你行政降一级,同时组织上认为你不再适合担任原有的职务,你要有心理准备,组织上要对你降职安排工作。”(领导干部降职制度,是指任免机关对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予以降低职务使用的一种干部管理制度。这与行政降级是不同的。)
薛冰听完,心里很是高兴,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一名从政的官员,组织上对自己这样的处理,真是很宽大。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薛冰表态说:“谢谢组织上的信任,我一定会在新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易东方说:“你知道端正自己的态度这很好。现在结论即将出来,组织上需要重新给你安排工作,今天我特别让你来,是要私下征求你的意见,现在有两个职位,你会选择哪个。”
薛冰明白,易东方这是对自己的照顾,不由得很是佩服易东方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不能接触的就回避,现在结论出来了,(W//RS/HU)在权限范围之内,他又开始对自己加以照顾了,这样于情于理都是说得过去的。
薛冰说:“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易东方摇了摇头,说:“我不想听你说这样的套话,现在有一个县委的办公室副主任和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两个职位的空缺,我想问一问你选哪一个?不过事先声明,那个乡镇可是很艰苦的。”
薛冰想了想,说:“我去那个乡镇吧。”
易东方说:“你想清楚了,我再说一遍,那个乡镇可是很艰苦的。”
薛冰说:“我有信心改变它的面貌。”
易东方点点头,赞许地说:“你果然没令我失望。你不选安逸的办公室副主任,反而选了一个困难乡镇的党委书记,说明你还是想为人民干点事情的。”
薛冰私心里其实是觉得一个艰苦的乡镇更容易出成绩,而县委的办公室副主任,虽然平稳,却是没多少发挥自己的空间的。
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自己就是要做这个鸡头,早一点出成绩,以刷洗被贬职的耻辱。
易东方接着说:“这次你下去,要靠自己的努力给我干出一番成绩来。”
薛冰信心满满地说:“你放心,易老师,我会做到最好的。”
易东方说:“下去了,你自己要小心,越是艰苦的地方可能越是是非多,你也不要指望我能给你提供任何帮助,有正当的要求跟当地县委提,不要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你要是做出了成绩,组织上自然会看到的。”
薛冰说:“我知道。”
易东方说:“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有时间也多看看书,学习学习,充实自己。现在中央已经开始注意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你要做好准备,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的担子会加重的。”
薛冰说:“好的,我会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
易东方站了起来,从身后的书柜里拿出了一本书,递给了薛冰,说道:“知识嘛要知道灵活运用,要弃除糟粕,攫取精华。这本书我送给你,你好好看看,琢磨一下里面的道理。”
薛冰接过来,是一本清人梁章矩《归田琐记》,自己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不明白易东方送这本书究竟是啥意思,但也不好意思当面翻看,只是说:“谢谢易老师,我会认真看的。”
易东方看了看手表,说道:“好了,就这样吧,新的任命组织部门很快就会通知你的,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薛冰站了起来,告辞出去了。
易东方看着薛冰离去的背影,心中对这个年轻人还是有着很多期许的,薛冰有冲劲,有想法,运用得当,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愿他不要被他将要去的那个乡镇磨平了棱角。
想起了那个乡镇,易东方不由得有点担心,这个年轻人能够搞好那个乡镇吗?那可是个极度落后封闭的地方,很多人被派到那里,都沉沦了下去,薛冰会不会也在那个地方折戟那?
易东方忽然觉得派薛冰去那里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自己是不是对薛冰太残酷了些,毕竟这个年轻人是他一手提拔的,私心里并不希望他受什么伤害。其实这次给薛冰这么重处罚易东方并不赞同,可是这个决策并不是他可以完全左右的。
政治总不能尽如人愿,妥协有时也是一种必要。
本来这次处理薛冰市里面原本报给省里面的处理方案是薛冰行政降一级,仍担任东山县县委书记,可是省委副书记叶向派系的人坚持要将薛冰撤职,不同意市里面的处理意见。
易东方明白,叶向是为了他侄子叶卫红能够升任县委书记,所以才不想让薛冰复职。易东方当然不想让叶向得逞,为了维护他的弟子据理力争。
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省委书记方中提出了折中方案,他说:“撤职似乎处分得重了一点,可薛冰这个同志在处理桥梁垮塌这一事件中的表现说明他的能力尚不足以承担县委书记这一重任,还是把他放到下面乡镇一级锻炼锻炼再说吧。”
当时干部管理制度尚不十分严格,也没有明确的立法,往往一个主要领导干部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普通干部的仕途。方中作为一省的最高领导,他的话起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易东方和叶向都不好再说什么,于是便有了这个让薛冰降级降职任用的处理意见。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易东方想道。不管他了,如果薛冰真的不是那么块材料,到时候再想办法把他调上来给他个闲职就是了。
第五章
回到家的薛冰,翻看着易东方送给他的《归田琐记》,越看越奇怪,这本清人的笔记有什么奥秘吗?值得易东方专门送给自己。
书中介绍梁章钜,字茝中、闳林,号茝邻,晚年自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他生长在明清以来“书香世业”之家,“幼而颖悟”,四岁从母开蒙读书,九岁能诗,并博览群书,立志著作,二十岁中举人,嘉庆年间时二十八岁成进士。嘉庆十年开始任礼部主事,嘉庆二十一年考选军机京章。道光元年升为礼部员外郎,任大清通礼馆、内廷方略馆编修。后来,历任湖北荆州知府、江南淮海河务兵备道,以及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直隶布政使;鸦片战争期间,任广西、江苏巡抚,一度兼署两江总督,不久以疾告归。这个与林则徐同时代的人物的仕途阅历倒是很丰富,书中记载了他的一些仕途见闻和一些民间验方之类的,薛冰草草看了看,有点不知所谓的感觉,随手就放到了一边。
组织上新的任命很快就通知下来,薛冰被任命为东山县相邻的西海县陈家夼乡党委书记。薛冰是知道这个陈家夼乡的,它与东山县紧邻,翻过一座山就是,两地并不直接通车,要到那边需要到西海县城绕过去,坐车过去怎么也要大半天时间。
陈家夼乡四面都是山,地理环境闭塞,只有一条公路通往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