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巅-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派兵不断骚扰哈罗德的边境,让刚刚登上王位的年轻王子感到压力!”看着有着皱眉的秦烨,使者又补充道:“当然,并不是以北利德的身份,而是离你们不远的雪原蛮族!”
不得不说施里曼的计策一举多得,不仅让哈罗德感觉到了王权的危机,从而依赖进入王国的光芒骑士团,又能让秦烨以抵御蛮族的需要完整的王国为借口,统一南北利德。想到这些,秦烨从王位站起身来,高举二指伸向天空。“好,既然这样,让我们当着太阳神的面发誓!我愿意成为施里曼主教大人的盟友,在他事业的道路上为他铲除障碍!”
“我也愿意暂时代替施里曼主教大人发誓,让我们联手,为了共同的利益!”使者也举起二指庄严发誓。
“为了共同利益!”斯特恩和刺夫也一同起誓。
稍后在奔腾城的宴会大厅里,秦烨宴请了施里曼的使者。当然,为了事情的保密,参与宴会的只有斯特恩等几个秦烨非常信任的人。宴会结束后,秦烨命奥古斯特在奔腾城戍卫队中选出了一千人,并为这一千人赶制了1000套光芒骑士团的制服与装备,在天亮后装备妥当,与施里曼的使者一同前往了哈罗德。
看着整齐的部队作为奠定收复南利德的基石消失在地平线上,秦烨知道自己从此真正介入了大陆争权夺势的斗争。
第4章施压
奔腾城的戍卫部队在抽调一千人,作为增援施里曼的后续部队由奥古斯特带队出发后,整个防卫力量马上薄弱了许多。于是斯特恩临危受命,肩负起了招募与训练新兵的任务。由于薪金高出西陆普通应征士兵的一半,所以很快在人数上弥补了戍卫队人数的不足。
纽维尔的金行目前已经进入了正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看管,所以刺夫也并不急着回去,而是依照秦烨的命令,出了奔腾城渡过蓝水河,带着从13科挑选出来的战士,裹在黑衣中一直往南方走去。
在北方的查理也在春末收获季节的最后几天,带着他北部兵团按兵员制度的要求,为奔腾城送来了2000多精壮的士兵。虽然这些士兵刚刚才从土地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但收复南利德之前有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战士。
德隆师傅和蛮牛在这一段时间里为了新都的事情忙碌奔波,好在金行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让他们所有的努力不至于白费。于是在大家都有条不紊进行着各种事项的时候,德隆师傅带着从西陆招募来的能工巧匠出发到了新都选定的地点,开始了新都的营建工作。
虽然让风烛残年的德隆师傅独自一人去营建新都,秦烨多少有些不忍,但是人手的短缺还是让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没有被安排任务的蛮牛将被派往北境,作为自己的代表去和蛮族首领白熊讨论出兵的事情。
秦烨非常确定之前参战的蛮族士兵带回去的丰厚战利品,可以让白熊毫不犹豫的出兵,但前提是自己需要表示出对白熊的足够重视,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盟友。另外蛮牛的出访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再次邀请那个秦烨甚至有些记不清楚名字的奴隶贩子,让他参与到对哈罗德边境的骚扰当中。
于是在最后一个离开奔腾城的蛮牛出发之后,秦烨就将寝宫搬到了火焰城,除了处理王国的事情,就是与工匠们一同劳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激励所有的人,好让他们在同一利德的战争到来前,打造出30000件带有双刀标志的盔甲。而在那之后,秦烨会将自己的直属部队扩充到整整300000人,开始自己在统一利德后对哈罗德的复仇战争。
从秦烨入住火焰城的那一刻起,这个首都的卫城便开足了马力日夜不停,发出的冲天火光让远在创世神山脉的内森都看的清清楚楚。
一个月之后,北方飞回的信鸽带来了秦烨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白熊动员了他部族所有的兵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对哈罗德边境靠近蛮族区域的一座要塞发动了进攻,声势之大超过了之前想象中骚扰的范畴。为此哈罗德边境一片大乱,求援的信件像雪花一样飘到了哈罗德堡内。
当然,让秦烨高兴的还远不止此,在蛮族发动对哈罗德的全面战争的两周后,种马像一个得胜的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洋洋得意,带着一大队人马回到了奔腾城。高举的战旗上独角兽口中叼着的玫瑰花,和他身后螺丝最精锐的掷油兵,告诉了每一个人他已经彻底征服了那个带刺的玫瑰伊莎贝拉,或者说他们被相互征服了。
3000掷油兵的到来,让秦烨更加确定了在统一利德与稍后对哈罗德的战争中自己的有利局势,他现在所要等待的就是刺夫的情报与施里曼的回报。
耐心的等待总是有结果的,好的事情也总是接二连三。在种马去经营他的南方军团后不久,施里曼的使者就再次来到了奔腾城。由于蛮族连续攻占了哈罗德的三座要塞,控制了边境的若干村庄,刚刚接管了王国的王子不得不委曲求全,向成为主教的施里曼以及旗下的光芒骑士团救援,趁着这个机会,施里曼也开始了他寻谋已久的计划,向教廷报告了哈罗德边境发生的一切,并提出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利德王国,来牵制北方的蛮族。
教皇对蛮族发动的战争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自他当上教皇的那一天起,就没少与北方的蛮族打交道,所以对于哈罗德传来的一纸书信并没有过多关注。可直到哈罗德的第四座要塞落入蛮族之手后,年迈的教皇再也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边命令神殿骑士团北上,一边将盖着权戒印信的羊皮书传到秦烨手中,让他以利德之王的名义攻击北境蛮族,从而减轻对哈罗德的压力。
在接到教皇的书信后,秦烨激动不已,如果说施里曼在这次战争后将获得哈罗德至少一半的权利,而自己则从这次战争中看到了与哈罗德抗衡,解救阿兰达的希望。虽然在不久的将来,因为权力的争夺自己将于施里曼站在对立的两面,但现在,秦烨至少将会获得一个梦寐已久的机会。
于是在接到教皇的书信后,秦烨开始凭借这封书信,在自己管辖的北利德大肆征兵。而之前划分的两个军团,也在分别由查理和种马带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奔腾城。
举国之力让秦烨在短短的半月内集结了50000士兵,虽然大部分是王国里领主的私兵,甚至还有一些匆匆拉来凑数的农夫,猎人,幻想着发财梦的城镇市民,但50000人的强大兵力足可以让西陆任何一个国家为之惊恐,至少人数的优势,让河对岸的南利德深感不安。
集结的兵力并没有按照教皇的命令北上,而是陈兵蓝水河畔准备南下。当刺夫带来了秦烨所需要的一切情报,北利德的大军开始南下时,教皇才发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刚刚到手的权利再次失落,从那一刻起,西陆又多了一个拥有王权强大到可以不听从他命令的国王。
当然,感到压力的不光只有教皇一个人,在哈罗德堡内,时刻关注战争动态的哈罗德王子心如死灰。当秦烨吹响统一利德的战争号角时,他就彻头彻尾的明白了,为什么北方蛮族会放弃攻打利德,而是选择了更为强大的哈罗德。
第5章统一
南方利德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即便是在北利德大兵压境时。除了惊慌,他们无力有更多的表现。秦烨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在这几天时间里,南利德的领主招募到的士兵数量极其有限,有限到根本不足以对抗强大的对手。于是他们索性放弃了许多城镇,只留下少数的地方卫队,让所有士兵进入有高大结实城墙为依托的要塞中,打算用长期的消耗战拖垮河对岸过来的人。
不过南利德想要自立的领主们明显低估了他们的对手,他们不知道这场势在必行的统一战争,是秦烨策划了近两年之久,并将所有人力物力全部投入其中的一场战争。所以他们想用消耗战拖垮对手的希望,像漂浮在河水上的泡沫,在对手开始渡河时破灭了。
“他们已经放弃了村庄和小的城镇,将几乎所有的兵力都聚在了几处大的要塞中,我们过河之后不会遭遇什么战斗,但攻陷城市可能会费些劲!”这是刺夫在回来后诉说他在南方得到的情报。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首先分兵三路,尽量占领南利德放弃的村庄城镇,在未来的日子里用他们的土地养活我们的士兵。”无论什么时候战争都会有巨大的消耗,所以此时秦烨的以战养战计划显得异常合理。稍后他命令以查理为首的北方兵团18000人,以种马为首的南方兵团15000人,在渡河之后分别向南方利德的东西两个方向挺进,并在完全控制这些区域后,与自己所率领的中央兵团15000人合兵,与南方利德的几处要塞下进行最后的决战。
和刺夫预想的一样,几万士兵在渡河时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南利德的阻击,所有战士像往常贵族老爷们郊游一样,轻松愉快的渡过了平静的蓝水河,并在河对面的岸上进行了几顿可口的美餐。
当所有部队渡河之后,秦烨马上命令队伍按照原定计划开始了攻击。稍后的几周里,双刀的战旗席卷了蓝水河南畔的土地,潮水般的士兵占领了南利德除几处要塞外几乎所有的土地。
在利德分裂刚刚分裂之初,隔着蓝水河的南北利德之间并不相互敌视,相反还经常在领主的眼皮底下偷偷进行一些贸易上的往来。但是一年之后,在南利德贵族领主的宣传下,在秦烨领导下的北利德被冠上了野蛮,邪恶,异教的名号,就连普通平民,也由原来兄弟的称呼变成了河那边的人。这种带着严重歧视色彩,不单单表现在称呼上,更体现在行动上。由于长期的误区,他们在被占领的地区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上交粮食,不承认统治。
起初这种状态让秦烨一筹莫展,虽然自己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南利德大部分领土,但如果一旦将占领区的士兵撤走后,无论城镇还是村庄又恢复到了各自为政的状态。龟缩在要塞中的南利德的领主们本打算用这种方法打败入侵他们领地的敌人,至少在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逼迫秦烨带着他的士兵退回北方。
50000人的大军一天的消耗就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如果不能在短期能解决这种分散兵力,按时抵达规定的区域的状况的话,秦烨统一利德全境的梦想就很有可能落空。正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斯特恩关于处理与占领区关系,给予平民最大权利,保护财产土地的来建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其实对于重建强大王国,这是几乎所有利德人共同的愿望,由于充分保障了平民的权益,秦烨的队伍在占领区收到了欢迎,在占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北利德就再次融合在了一起,北利德的士兵不在被当做侵略者,而是看成了解放者的姿态。
第5章后续
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秦烨顺利将军队汇合在一起,然后对南利德的几座要塞进行围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南利德的领主们处于被动甚至消极的抵抗态势,但到了关键时刻,尤其是这种一旦破城就会被送上审判庭的战争,关系到生命的问题让他们显得尤为上心。在要塞的攻防战中,南利德的领主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气,让进攻要塞的北利德军一再受挫,几处要塞没有任何进展。
战事一再拖延,让即便是准备已久的北利德军也有些招架不住。于是秦烨命令军队围而不攻,同时派出军队种植要塞外领主们的土地,还在南利德颁布法令,在战争期间,一加仑粮食便可以换取一西陆亩土地十年的种植权。于是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后,战争的消耗便不再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秦烨再次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相反,蜷缩在要塞中的南利德领主们,由于前期缺乏准备,战争的时间一长,便出现了如士兵,武器,装备,给养等种种问题,而其中粮食成为了他们坚守城池的一块短板。为了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保住自己的一切,对于将要塞围的水榭不通的北利德阵地,南利德的领主们多次组织敢死队,希望突围出去,寻求援助或得到堪比人命的宝贵粮食。不过很惋惜,南利德领主们的愿望经常在突围士兵还没有走到离城百步的地方,就被围城士兵漫天的箭雨破灭了。每次都会留下成百的尸体和伤兵,匆匆退回了城内。
没过多长时间,几座被围攻要塞中的一座迫于给养耗尽,求援无望而献城投降。坚守在要塞中若干大大小小的领主,带着自己疲惫不堪的士兵战战兢兢站在城下,等候进入城内北利德胜利者的处置。可出乎他们的意料,那个传说中长着中州人相貌的被利德之王,带着一脸真诚的微笑,站在阳光中用轻轻的一句“同为利德的勇士,你们之前的悬着只能说明你们受到了蒙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