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王者之巅 >

第195章

王者之巅-第195章

小说: 王者之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探听整个西陆的情报机构是怎样运作的,但早已走上正轨的13科即便是没有直接的负责人,还是会像在诺曼沿海地区那些机械帆船一样运作自如。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我们需要尽早知道这支军队的所有情报!”听到秦烨的命令,斯特恩点点走出了房间。

在秦烨与络丝之主伊莎贝拉在温室花房对话结束后,某种意义上络丝已经成为了伊斯坎达尔帝国的一部分,虽然他们没有对外宣布合并。所以这样一来,与教皇国毗邻的络丝就成为了13探子前往教廷的主要通道。大量经过挑选的探子以各种身份向教皇国渗透,对于这片他们从未触及的土地,建立起一个情报网也并非难事。

依照斯特恩的命令,所有藏匿与教皇国的13探子将收集到的情报整理后,由经建立在络丝南部边界的情报,很快传到了阿兰达堡对此事非常关心的秦烨手中。

13科传来的情报证明了秦烨之前的猜想,这支不明身份的军队正是来自东方圣地,因为方便控制东方圣地而由教廷一手扶植建立起来的四个圣地伯国,他们战袍上如同十字军一样的血红十字让他们无法隐瞒自己的身份。

虽然这支军队来自东方圣地,但长时间脱离教廷管辖的他们似乎很难服从教廷的管教,因为情报上写到,迫使他们做出这次对教廷援助的最直接原因,竟然是几个伯国掌权者认为他们离开西陆太久,是该让自己的士兵回去看看的时候了,本质上却并不愿意参与到战争。

出于这种想法,尽管面对圣地四周伊斯力的蠢蠢欲动,四个伯国还是组织了一支两万人,人数几乎占了圣地四国中兵力的一半军队,来回应教廷做出的邀请。他们从打算开始上路时,并没有像增援部队那样抓紧时间赶路,而是如果结伴旅行一样,一路上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他们知道时间是战争最大的软肋,无论多么强大的军队都难逃时间的惩罚。

秦烨明白,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增援教廷的圣地四国,不愿意让自己的士兵无故死在西陆争权夺利的战争中,但对于一支长期敌人环绕,战斗就如同日常饮食一样普遍的军队来说,还是不能忽视他们对自己计划带来的影响。

13科的建立对帝国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在秦烨为这支军队的立场琢磨不定时,一封接一封的情报传到了他的眼前,很快让他清楚了这支军队的打算。如同其他西陆的领主一样,这些圣地伯国的领导者受够了整日提心吊胆,挖空心思与那些手拿弯刀,带着面纱,骑着骆驼藏匿在沙漠中的伊斯力人周旋,也受够了圣地无尽的黄沙,狠毒的太阳,毫无体面可言的女人,于是他们回到西陆,不是能够让这些士兵为自己挣得一块土地,好让他们永远摆脱如同噩梦般的东方圣地。浑水摸鱼就意味着这支来自圣地四国的军队,不敢与西陆强国正面交锋,这也让秦烨坚定了自己统一西陆计划的第一步——吞并纽维尔。

为了稳妥起见,在计划付诸行动之前,秦烨决定让斯特恩以教廷支持者的身份去一趟教皇国,于是在教皇国情报网建立后的第十天,斯特恩带着支援教廷“对抗”清教徒的1000士兵上路了。

宗教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半,虽然在西陆其他地方并没有遭到战争多大破坏,但就清教徒占领的教皇国北部地区,已经达到了废土千里的程度。上万名的清教徒聚集在一起,不从事劳动却要吃喝生存,为此他们只能将生活的来源强加在教皇国的平民头上,由战争而起的横征暴敛,即便是在传闻由太阳神庇护的教皇国也不例外。

在斯特恩进入教皇国境内前,来自东方圣地的教廷援军与打算进攻教廷的清教徒们已经打过了一仗,试探性的战斗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但还是让战场附近的居民整日惴惴不安,很多人开始将严酷的惩罚搁置一边,迁移到了相对稳定的络丝或伊斯坎达尔境内。

虽然阿兰达堡与教皇国相距并不遥远,但同处于夏季却截然相反的温度让所有伊斯坎达尔的士兵都汗流浃背。在夏日的阳光照射在整个西陆时,处于大陆最南端教皇国经常会变的酷暑难捱,这种令人无法忍受的高温让进入教皇国的斯特恩和他的士兵被迫放慢了脚步,也让刚刚战斗过的圣地军团与清教徒进入了对峙,燥热的天气让交战的双方强压着怒气,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决胜负。

当斯特恩带着士兵进入双方严密监视的范围时,正在对峙的双方马上产生了高度警惕,虽然这支人数上几乎可以说对战争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军队,成为任何一方的援军都是无足轻重的,但这支军队的战旗却让双方产生了一种敬畏和拉拢的意思。

交战的双方都知道,在西陆只有伊斯坎达尔的皇帝格劳瑞才能升起红白色的双刀战旗,而伊斯坎达尔帝国,这个西陆的后起之秀,一个被称为可以寻找幸福,荣誉,梦想以及所有一切的强大国度,是西陆任何王国都无法比拟的。

于是就在双方琢磨不定,伊斯坎达尔的援军到底站在哪一方时,斯特恩命令军队稳稳的停在了双方结营后中间的一大片空地,当着几万人的面大大咧咧的指挥士兵卸掉辎重,然后撑起了几十座行进帐。

接下来的几天内斯特恩在行军帐中接待了双方不断派出的代表,但就站在哪一方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答复,一连许多天伊斯坎达尔的军队搁在两军之间,让双方都不敢率先发动战争,先按捺不住的清教徒开始退却,他们打算绕过伊斯坎达尔军队直奔教廷。见到清教徒退却,圣地军团也从另一侧前往教廷,他们需要在那里借助教廷城高大的城墙击败清教徒,为自己再次回到西陆争取一片生存的空间。而斯特恩带领着1000名伊斯坎达尔士兵依旧驻扎在通往教廷城的大路上,对外宣称要保护教廷,阻击一切来犯之敌。

圣地军团与清教徒双方都不愿意招惹伊斯坎达尔的事情很快被秦烨悉知,清楚了解到进攻纽维尔时机已经成熟的秦烨,果断命令准备了将近一年的四大兵团组织军队,在远西兵团兵团长驻地哈罗德堡集结,然后向南进攻纽维尔。

在四个兵团,包括辎重队在内近的50000士兵于哈罗德堡集结完毕后,秦烨以伊斯坎达尔帝国皇帝的身份发表对纽维尔宣战的声明,而为了师出有名,他将兰皮特洗劫金行之事与金行和伊斯坎达尔的从属关系昭告天下。

当得知伊斯坎达尔帝国对自己宣战后,兰皮特大感恼火,无处发泄的他甚至将祖上几代人传下来的王座扶手,用佩剑砍下了一大块。但恼火之后,兰皮特恢复了正常,他不想让自己手中的权力平白无故交给别人,于是他派出使者希望能够用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聪明的兰皮特并没有完全寄希望于和谈之上,因为身为一个掌权者,经历了西陆无数次的动荡,他深知一个王国弱小就难逃被吞并的厄运。基于此,他调集整个公国的兵力,又连续向北方联盟成员国诺曼和络丝求援,请求共同抵御伊斯坎达尔对纽维尔的入侵。

虽然纽维尔派出的使者多次声明了唇亡齿寒这个简单的道理,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帝国一部分的络丝和正在战后恢复元气的曼诺,没有应兰皮特邀请组成联合军抗击伊斯坎达尔入侵,反而将兰皮特想组建联合军对抗伊斯坎达尔的消息告诉了秦烨。

教廷此时正处于宗教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虽然施里曼极不情愿让伊斯坎达尔扩张,但无能为力的他只能在口头上做出谴责而毫无他法,西陆另一个帝国杰弗里认为这是一次扩张的好时机,他们趁着伊斯坎达尔入侵纽维尔之机,突然进攻纽维尔南部地区,连续占领了几座兵力空虚的纽维尔城镇,使蓝水河沿岸的纽维尔地区尽归杰弗里所有。

第87章童军1

杰弗里帝国的趁火打劫让兰皮特大公感到愤怒,但力不从心的他面对*裸的入侵只能报以微笑,为了能拉拢杰弗里帝国,兰皮特不但承认了那些被占领区域归杰弗里帝国所有,而且还承诺只要杰弗里帝国帮助他打败入侵的伊斯坎达尔帝国,他将赠送与被占领区相同面积的土地作为酬谢。

兰皮特认为丰厚的条件足以让杰弗里帝国发兵北方,但他忘记了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那就是纽维尔已经无法抗拒南北任何一方的入侵,被吞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杰弗里帝国没有傻到放弃毫不费力就可以获得的土地,去帮助孱弱的纽维尔触怒西陆第一强国伊斯坎达尔。于是在兰皮特的使者频频出入杰弗里军队指挥官的行军帐,用各种花言巧语诱惑他北上抗击伊斯坎达尔时,杰弗里帝*队的指挥官不为其所动,依旧用直接派兵的简单方式蚕食纽维尔南方的土地。

焦头烂额的兰皮特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同时向两个西陆最为强大的帝国宣战,并动员整个公国范围内年满28岁的男子从军,希望用血肉之躯抵抗外辱。对于这个普遍30岁成年的世界,28岁还只能说是孩子,虽然成年与未成年只有短短的两年之差,可就是这两年,让那些尚未成年的孩子无论从智力还是体力上都赶不上成年人。

当兰皮特的征兵布告发出后,许多尚未成年的孩子被迫离开父母,拿着赶制出来异常粗糙的武器,由职业士兵看管着来到了一处处临时的集结地。但是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战乱的纽维尔男子多死于战争,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征兵令下达后两周的时间里,也只是招募到了不足四万人。为了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足以抵抗两大帝国入侵的士兵,坏脾气的兰皮特大公再次降低征兵年纪限制,将28岁改为24岁,于是征兵年龄放宽后,又有许多不谙世事的孩童拿起了几乎与他们身高一样的武器,加入到了战争。

征兵年龄下调后,让兰皮特的军队迅速凑够了7万人,而那些试图将儿子藏起来的家长则被毫不犹豫的绞死。为了让新招募到的士兵可以拥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不是还未上战场就两腿发软,兰皮特先是让专业的战士给这些新兵进行了两周的集训,告诉他们手中武器的使用方法不是耕地的锄头,或者是平时玩耍的棍棒,然后又将所有拥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打乱编织,以每一百人为监阵队看管一千名新兵,监视强迫鼓励他们面对敌人时勇敢的冲向敌人。

当然除了这些做法,还不能保证每一支部队都能拥有高昂的斗志,因为如果战斗失利,而监阵队震慑力失效后,很可能会在战场上发生哗变。一千人回头对付一百人的监阵队,无论那一百人是怎么的身经百战,还是会像蚂蚁一样被碾死。所以兰皮特很聪明的在每一支新兵组成的部队旁边,安插了由领主们私兵组成的队伍,那些领主们的私兵如同大公自己的士兵一样让他放心。

在确定了保证战斗力的办法后,兰皮特又为另外一件事发起了愁,因为他的七万大军里有近一半的人是未满30岁的未成年,这些人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都不会让战斗力在短期内提升,所以这三万多人不但在大规模的会战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害怕发生溃逃,影响到其他参战的部队。

可公国两面已经被敌人侵占,现实无法让兰皮特过多考虑,他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些一秒之前还在嬉笑打闹的孩童武装起来,让他们在一秒之后以战士的身份走上战场。不过很快兰皮特的顾虑的事情就被解决了,他手下的一名谋臣建议到,为这些童军配上非常有经验的指挥官,让他们避开正面战场,负责牵制敌人或者进攻敌人兵力薄弱的地区。

谋臣的话点醒了兰皮特,于是他将一些有经验的指挥官派遣到这些完全由孩子组成的童军中,并让他们走在主力部队的后面,等待战场发生变化后,随时根据命令出发。

不能不说兰皮特这一做法是成功的,当他将三万士兵派到南方时,那些由孩子组成的军队在人数上迷惑了杰弗里帝国,这些看上去气势正盛的纽维尔军队,让杰弗里帝*队很自然的主动退却,3万人没有经过什么恶战,便顺利收复了南方被占领的三座城镇。

在南方边境取得的效果,让兰皮特非但没有因为让未成年的孩子参加战斗而惭愧,反而让他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他开始不停的幻想当伊斯坎达尔帝国看到自己规模庞大的军队时,是不是会像南方的杰弗里人一样主动撤退。

但兰皮特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纽维尔领主私兵组成的先头部队3000人,在北部群山遇到了一支2000人的伊斯坎达尔下马骑士。这样的境况让纽维尔先头部队欣喜不已,因为在纽维尔连绵不断的群山中,以长枪兵为主的纽维尔人无论是从熟悉地形上,还是人数上都更胜一筹,很显然起伏不定的地形严重阻碍了骑兵的优势,骑士身上厚重的盔甲和身后的战马,让他们知道纽维尔是步兵的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